莫斯科“芯片人”生活有苦恼 皮下植入应用难
小明评测智能家居网讯:与伦敦、汉堡、波恩和慕尼黑一道,莫斯科也成为市民在皮下植入芯片即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五座城市之一。著名生物黑客、德国Digiwell公司CEO帕特里克·克莱默博士2016年曾为15名俄罗斯人植入皮下芯片。不过,新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也让俄罗斯首批“电子人”有些烦恼。
谁是首批“电子刷卡人”
克莱默表示,皮下植入芯片正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渐普及。“好奇心是人们植入皮下芯片的主要原因,这是个伟大的社交和沟通工具。”他说道。
作为首批“电子人”之一,莫斯科系统管理员谢尔盖·索罗金于2012年在自己体内植入芯片。他说:“使用芯片就像变魔术一样,莫斯科99%的人都会对此感到很惊讶。”工程师弗拉德·扎伊采夫2015年在体内植入NFC(近场通信,即设备之间在10厘米内近距离进行非接触式通信)芯片,用于支付交通费以及作为进入办公室的通行证。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实验室工作人员叶甫根尼·切列什涅夫携带在手中植入的芯片两年时间,调研其对互联网用户的新威胁。
操作简单无安全隐患
大部分俄罗斯人在体内植入的是美国或中国制造的芯片。米粒大小的皮下芯片以及植入所需的无菌套装共售价约100美元(约合666元人民币),可网上订购。穿孔技师仅需几秒就可将其植入人体内。之后,佩戴者就可进行手触式开门、解锁智能手机、进入网站并交换数据等操作。制造商和用户均认为这种芯片不存在安全隐患,且由于是采用生物相容性玻璃制造,不会被人体排斥。佩戴者通常将芯片植入手掌大拇指与食指间的位置,因为这一位置很少会被碰伤,也不影响骨头和关节。
现实应用仍有困难
用户可将生物磁植入指尖、天线植入头部以及将地震传感器植入胸部。这些设备可通过NFC技术与安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但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则暂时无法与芯片进行NFC连接。
皮下植入芯片的体积非常小,内存也小,平均只有512Kb。要成为支付工具,芯片需内置经维萨或万事达等支付系统认证的特殊天线,而这会导致芯片的尺寸大幅增加,无法植入到皮下。
此外,俄罗斯目前接受刷芯片通行的机构非常少。俄罗斯人想要成为首批“芯片化电子人”的愿望可能会受到现实的打击。“电子人”斯坦尼斯拉夫·库普里亚诺夫说:“要求写字楼安全部门提供这样的通行证不可能。我在酒店说手里有芯片,想把房间钥匙植入芯片时,工作人员都把我当成精神病病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