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横评 | 主流相机视频发热对比

影像狗 影像狗 2023-03-04

没想到啊没想到,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做“素质三连”了!

大爷们,请大家今天看完爽文,随手分享、点赞和在看哟。不点的,一律枪毙。没素质嘛。



前段日子,影像狗后台一堆人开始提问相机视频发热的事情。搜索相关词条的人也不断增加。夏天来了,重庆热死个人了,确实该讲讲相机发热的问题了。在此我们不解释不废话,用数据给大家介绍下相机视频发热的点点滴滴!


关于测试


首先我们找来了一堆相机。包括尼康Z7、索尼α 7R Ⅳ、松下S1、松下S1H、富士X-T4、索尼α6600、松下GH5S、EOS 80D等。它们可以分为几大类。
A类是一帮全画幅选手,也是目前各家的主力机型。相信大家对其实拍中的发热情况比较关心(其实我们自己也好奇)。它们是索尼索尼α 7R Ⅳ、尼康Z7、松下S1等(佳能那个缩水4K就算了吧)。
B类是索尼α6600和富士X-T4,这类APS-C画幅机型体积相对较小,天生会比全幅发热高。
C类是奇葩。也就是松下那优化了散热性能的GH5系列(我们以GH5S为例),以及带风扇的S1H。
D类是陪练,也就是体积足够大的单反,我们手里只有台佳能EOS 80D,其实既不是全幅也不是4K。


对于测试环境,我们做了以下设置:
1、本次测试项目分为常规和最高规格视频录制发热测试,开/关防抖功能发热测试,机身充电发热测试;
2、测试中各相机的参数设置基本统一(有些没法一致也没办法);测温部位为机身顶部(热靴附近)、背部(显示屏背后的机壳)、底部(三脚架螺孔附近)、侧面(卡槽/电池仓处)等处;
3、测试中,根据机身续航总时间设置测量机身温度的间隔时间,录入发热对比表格的温度值取最大(MAX)测量值;
4、我们根据测试数据制作了发热曲线图,横坐标为间隔时间(每5分钟测量一次),纵坐标为发热量(机身4个测温部位的温度值);
5、由于各机单次视频录制自动停止时间不同,在测试过程中,编辑提前设好提醒闹钟,相机关机后马上重新操作开机录制,减少测试结果偏差;
6、发热曲线图上数据波动较大的地方可能是受开机重录或换卡的影响;


室内常规录制对比


我们首先来个群殴,也就是坐在室内,认认真真的耐住寂寞,测试每一台微单的基本情况。为了保持统一,我们将各机的防抖关闭,并设置为4K30P,码流尽量为100M(为了适应索尼),不过我们使用了各家的Log(尼康没有,所以使用了平面模式)。
为了保证发热测试场景的室温恒定,我们反复测试了室温,其变化为27℃-35℃(重庆人民表示35℃根本不是个事儿)。室内常规录制发热对比共持续了1小时45分钟(105分钟)。
 室内测试现场视频


本轮参评主机:尼康Z7,索尼α 7R Ⅳ,松下S1,松下S1H,富士X-T4,索尼α6600,松下GH5S
室内温度:27℃-35℃
录制规格:4K30p 100M,开启Log(部分机器无法调整到此参数,我们按相近参数设置),未开防抖
录制时长:105分钟
机身顶部
7机初始温度在30℃左右,从测试来看,随着时间的增加,各机器的温度逐渐升高。
录制时长10分钟时,7机顶部发热量都控制在32-36℃。
录制时长30分钟左右,7机顶部发热量排序为松下S1>索尼α6600>松下S1H(风扇未自动启动)>富士X-T4>尼康Z7>松下GH5S>索尼α 7R Ⅳ。
录制时长45分钟时,需要关机更换SD卡,此时7机的发热量都有所下降;录制时长60分钟,7机顶部整体发热量为松下S1>松下GH5S>索尼α6600>富士X-T4>松下S1H>索尼α 7R Ⅳ>尼康Z7。录制长约70分钟时,富士X-T4经历了一次换卡暂停录制,几台相机的发热量也都在40℃左右。
在录制结束前,7机顶部发热量都基本达到了最高,其中富士X-T4为45.4℃>松下S1为44.7℃>索尼α6600为44.2℃>松下S1H为42.7℃>松下GH5S为41.5℃>尼康Z7为40.4℃>索尼α 7R Ⅳ为39.4℃。
松下S1内部有多层散热的金属板,帮助相机被动散热


机身背部
7机初始温度在30℃-35℃(可见因为屏幕的不同,各机在启动后,此处的温度差异最大)。录制时长30分钟以内,7机背部发热量排序为索尼α6600>松下S1>尼康Z7>松下GH5S>富士X-T4>松下S1H>索尼α 7R Ⅳ;
录制时长50分钟时,松下S1背部发热量达到最高46℃,此时其他机器的发热量在40℃左右;
录制时长75分钟时,索尼α 7R Ⅳ暂停换卡录制,发热量有所下降;
105分钟时,各机的温度分别为索尼α6600为50.8℃>松下S1为48.4℃>富士X-T4为48.1℃>松下GH5S为44.9℃>松下S1H为44℃>尼康Z7为42℃>索尼α 7R Ⅳ为41.8℃。

机身底部 
7机初始温度在31℃左右,录制时长30分钟时,7机底部整体发热量排序为松下S1>松下S1H>尼康Z7>松下GH5S>索尼α 7R Ⅳ>富士X-T4>索尼α6600;
录制时长75分钟时,索尼α 7R Ⅳ暂停换卡录制,发热量有所下降;
录制时长105分钟时,数据分别为松下S1为47.2℃>松下S1H为46.9℃>尼康Z7为43.8℃>索尼α6600为42.5℃>富士X-T4为42.3℃=松下GH5S为42.3℃>索尼α 7R Ⅳ为41℃。

机身侧面 
7机初始温度在30℃左右,录制时长30分钟以内,7机侧面发热量排序为尼康Z7>松下S1>松下GH5S>松下S1H>富士X-T4>索尼α 7R Ⅳ>索尼α6600;
录制时长105分钟时,各机的发热量分别为:松下S1为41.2℃>富士X-T4为39.9℃=松下S1H为39.9℃>尼康Z7为39.8℃>索尼α6600为39.4℃>松下GH5S为38.4℃>索尼α 7R Ⅳ为38.1℃。

特殊情况:
富士X-T4在约40分钟时出现高温预警黄色标识;1小时1时再次出现高温预警。尼康Z7在第56分钟出现第一次高温自动停录,随后录制全程共计22次高温停录。

加了转接环的尼康Z7,因转接环脚垫升高,底部散热理论上要比其他直接放机底接触桌面的主机有优势


测试结论:
从上面的发热曲线图可以看出,在夏季普遍室温中录制普通规格视频(27℃-35℃应该算大家经常面对的温度了),各厂家的微单都将温度控制在了50℃以内(只有索尼α6600的顶部在最后达到了50.8℃)。
其中装有风扇的S1H和优化了散热的GH5S和S1(这货除了没有风扇,其他的散热系统都继承了S1H的,所以才那么重),温度反而不是最低,这除了因为其拍摄的文件为422、10Bit,VLog也属于专业级外(热量必然更高),还在于它们机内都有被(主)动散热系统,温度管理系统出色(这从S1H风扇只在极少情况自动启动,完成降温后马上关闭可以看出),所以3者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
作为APS-C画幅产品,富士X-T4和索尼α6600在整体上各有千秋,总的来说,X-T4在文件规格更高的情况下(422、10Bit),散热稍好过α6600(毕竟机身略大),但富士在机身内设置有自动预警,会不时跳出恐吓用户,建议厂家在后续固件中增加可选项,让用户可以关闭此功能。
尼康Z7的温度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和其没有Log有一定关系。但尼康真的过于保守,频繁的自动停录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建议厂家在后续固件里放开手脚,要和松大胆,索坚强(α6600)一样淡定。
索尼α 7R Ⅳ是整个测试中,各部位温度最低的产品。除了其规格上特殊(42X、XBit),索尼良好的温度控制也功不可没。

室外常规录制对比


相机都是要拿到室外去用的,特别是重庆这严酷的夏日,前些年就发生过索尼α6300拍4K一开机就会自动关机的情况。所以在晴朗的天气里做个室外测试,简直是直上极限的嗨爆了!

我们本次选择了4款机器,其中富士X-T4代表了APS-C机型,尼康Z7代表着没有Log的机型,索尼α 7R Ⅳ属于正常水准,佳能EOS 80D则代表了单反(我们也没EOS 5D Ⅳ)。

不过,为了完成这测试,我们就得牺牲一个人去阳台坐几个小时。大家最后决定,胳膊粗细说了算,谁看起来最弱小谁去。


本轮参评主机:富士X-T4,尼康Z7,索尼α 7R Ⅳ,佳能EOS 80D
室外温度:约38℃(桌表温度约36.3℃)
录制规格:4K30p 100M MOV(同第1例),未开防抖
录制时长:约90分钟

 室外测试现场视频


看着测试的小姑娘滴着汗水,一遍遍的用测温枪点着各主机。我们感动的称赞了她,然后关上阳台门,打开了空调!后来透过落地玻璃门看到其汗流浃背,终还是于心不忍,于是拉上了窗帘(也为了遮蔽直射的烈日)。

机身顶部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4机初始温度趋同于33℃,录制时长30分钟以内,4机顶部发热量索尼α 7R Ⅳ尼康Z7>富士X-T4>佳能80D。由于索尼α 7R Ⅳ需要重新开启录制,温度出现了浮动;

录制时长1小时的时候,4机顶部发热量富士X-T4>尼康Z7>索尼α 7R Ⅳ>佳能EOS 80D;

录制时长65分钟时,佳能EOS 80D电池耗尽关机(此时温度为36.6℃),这和我们印象中单反比微单续航力长的结论有区别,看来相对之前的单反,微单电力系统都经过了优化

录制时长90分钟时,富士X-T4为45.1℃>尼康Z7为37.6℃>索尼α 7R Ⅳ为36.8℃。


机身背部 
4机初始温度在31-38℃,录制时长10分钟时,佳能80D达到最高发热量50℃,此时尼康Z7、索尼α 7R Ⅳ发热量趋同于41℃,富士X-T4发热量在39℃左右;
录制时长30分钟,4机背部发热量佳能80D>尼康Z7>富士X-T4>索尼α 7R Ⅳ;录制时长1小时,4机背部发热量佳能80D>富士X-T4尼康Z7>索尼α 7R Ⅳ。录制时长65分钟时,佳能EOS 80D电池耗尽关机,此时发热量为47.5℃;
录制时长90分钟时,富士X-T4为49.4℃>尼康Z7为45.4℃>索尼α 7R Ⅳ为44.1℃。

机身底部 
4机初始温度在33℃左右,录制时长30分钟以内,4机底部发热量索尼α 7R Ⅳ>佳能80D尼康Z7>富士X-T4;
录制时长55分钟时,佳能80D达到最高发热量44℃(65分钟停机时为42.4℃),此时其他3机发热量趋近38℃;录制时长75分钟时,索尼α 7R Ⅳ发热量达到最高43℃,此时尼康Z7发热量为40℃,富士X-T4发热量为41℃;
录制时长90分钟时,索尼α 7R Ⅳ为42.4℃>富士X-T4为42.3℃>尼康Z7为42℃。

机身侧面
4机初始温度在33℃左右,录制时长30分钟以内,4机整体侧面发热量佳能80D尼康Z7>索尼α 7R Ⅳ>富士X-T4;
录制时长55分钟时,尼康Z7、索尼α 7R Ⅳ、富士X-T4的发热量趋近,EOS 80D为42.6℃。录制时长75分钟时,索尼α 7R Ⅳ发热量达到最高48℃。
录制时长90分钟,3机发热量趋近于43℃;

特殊情况:
尼康Z7在20分钟左右出现第一次高温自动停录,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该机共出现高温自动停录43次。也就是说,尼康相机在侦测到温度稍高就会直接停录,所以整个测试我们在不断的开机。强烈建议尼康脸皮要厚起来!


富士X-T4在第19分钟(录制时间)出现高温预警黄色标识;在1小时30分钟提示电量即将耗尽;1小时35分钟电量基本耗尽。但是全程没有停止录制。

索尼α 7R Ⅳ在录制全程没特殊情况出现;佳能EOS 80D续航较弱,虽然只录1080P,没Log,规格也不高,但1小时7分钟就耗尽电池自动关机了。体积相对大并不一定有优势啊。


测试结论:
从上面的室外测试可以看出,即使在高温环境下,虽然室外的烈日当头,但除了尼康Z7,其他的主机都没有出现故障,富士虽有报警但没停止录制。
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中,机身相对更大的全画幅散热上略有优势(当然和它们拍摄的视频规格相对X-T4更低也有关),但单反的表现有点让人失望,在散热和续航能力上都无优势。看来电路的优化,确实拉开了两者在视频领域的距离。

最后,再次感谢我们辛苦的同事


室内高规格录制对比


最后,我们再选出两个视频能力超强的家伙,看看它们在重火力下的状况(当然设置依然尽量相同,所以我们选了200M的码流)。其中富士X-T4代表了APS-C画幅的王者,松下S1H是微单扛把子,此时的测试环境为空调房,实际测试室温约为28℃-30℃。

参评主机:富士X-T4,松下S1H
室内温度:28℃-30℃
录制规格:4K60p 200M MOV,Log,开防抖
录制时长:80分钟

机身顶部 
两机初始温度为31℃,录制时长10分钟内,富士X-T4与松下S1H的发热曲线图趋近;10-50分钟,没有风扇的富士X-T4发热曲线开始高于松下S1H;不过在50分钟时,两者趋于一致,均差不多在40℃左右;
80分钟时,富士为38.1℃,松下为39.8℃。

机身背部

两机初始温度为31℃,录制时长45分钟时,富士X-T4达到最高发热量52.7℃,松下S1H的最高温度为55分钟时的40.1℃。在80分钟时,富士X-T4为51.7℃,松下S1H为40.1℃。

机身底部
两机的初始温度分别为31.5℃和35℃。录制时长50分钟时,富士X-T4达到最高发热量45.6℃,松下全程曲线比较平缓。

机身侧面
两机的初始温度在30℃左右,录制时长10分钟时,富士X-T4的温度为36.5℃(这一部位估计和充电后热量还未完全散发有关),录制时长75分钟时,富士X-T4达到最高发热量38.3℃,此时松下S1H的发热量为34.5℃;

特殊情况:
室内最高规格录制对比共持续了1小时20分钟。富士X-T4在第10分钟出现高温预警黄色标识;第17分左右出现第一次高温自动停录,此后我们继续强行录制,但因为温度没有降低,所以该机自动停录的频率加快,全程共出现5次高温自动停录;同时电池在1小时21分钟耗尽。

松下S1H无特别现象出现,最后还剩下1格电

测试结论:
从上面的室内最高规格录制可以看出,在高规格录制时,发热量与其他场景最大的差异是,相机背部热量大幅增加,网络上一些为微单散热的外接小风扇,也多是安装在这一位置。也因此,松下S1H的风扇装在这个位置是非常科学的。
另外,作为目前APS-C画幅微单中的视频老大,富士X-T4在高规格视频录制中比较保守(增加防抖散热压力增加,于是比X-T3的温度控制更为严格),这是其自我保护的方式(不知道固件升级是否会改变这一状况)。也许富士担心步子迈大了扯到蛋吧。
松下S1H的主动散热系统,让其在高规格长时间录制时优势显现,温度一超过相机自己的“心理底线”,S1H的风扇就马上自动打开(我们设置的是相机自动控制风扇),所以整体曲线起伏不大,难怪松下曾说高码流Log下的4K60P,被动散热不容易。


防抖耗能发热测试


最后我们再来个APS-C防抖功能开启和关闭的对比测试。当然,此时只有两位主机了!
参评主机:富士X-T4,索尼α6600
室内温度:28℃(空调房内)
录制规格:4K30p 100M,Log,开/关开防抖
机身顶部
两机的初始温度为30℃左右,在未开防抖时两机整体发热曲线趋近。20分钟后分别为富士36.5℃,索尼36.6℃。开防抖后,富士38.9℃,索尼也是38.9℃。温度都有明显升高。

机身背部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未开防抖时,20分钟后富士37.8℃,索尼42.3℃,开防抖后富士41.9℃,索尼44.8℃。

机身底部
未开防抖富士20分钟后为32.1℃,索尼33.9℃。开防抖富士为39.9℃,索尼40.9℃。

机身侧面
未开防抖20分钟后富士为33.4℃,索尼32.7℃。开了防抖富士37.8℃,索尼39.7℃。

测试结论:
从上面的防抖发热测试曲线图可见,开了防抖后两台相机的发热量均有明显升高,所以如果你需要长时间录制,特别是在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等设备后,可以将主机的防抖关闭。
并且,此处我们只做了防抖发热测试,在实际拍摄中,还有更多耗能的功能会影响相机的发热,当诸多功能同时运行时相机的能耗必然相当大,并产生大量热量,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拍摄对相机进行设置,降低能耗,很有必要。

综述


我们在本次相机发热对比测试中,尽量客观的记录了各家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不过因为各产品所配镜头不同(我们发现同机安装饼干镜头和较大的镜头,对散热也有少许影响),电池情况、相机视频参数、防抖设计等不同,所以结果会有一定浮动。但总的来说,发布时间越晚的产品相对来说越节能(前几年的单反能耗、发热明显高过现在的微单),同代产品中,体积更大的产品在同画质录制时发热更低积差不多的产品录制规格高的发热更厉害。个人觉得,这一代产品中,防抖加4K60P高画质确实是个难点,所以我们得向挑战高峰的富士致敬,也得称赞松下的“巨无霸”设计。至于尼康,我们希望其胆子再大点,也希望马上来到的索尼α7SⅢ有惊人表现。
好了,最后,通过以上测试,我们觉得佳能R5的8K视频,必须是有限制的!



看完文章,点击关注,点击留言(公众号素质三连)

影像狗每个月都会整理出精彩留言

并送出周边好礼哦~ 

至于如何获奖&送什么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疯狂地点我吧!!!!!




20家国内外知名厂商联合举办的CMG视频影像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 (点击)



-  合作电话:13212309126  -








好看请点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