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享一席】你,从家乡回来了吗?写在春节的乡愁记忆

2017-02-02 思享者工作室


      “今晚我和父亲到叔祖父家串门,听父亲和叔祖父以及叔叔他们谈论村里的各种变化和趣事,我发现自己几乎插不上嘴。仔细一想,自2007年去省城上大学开始,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村庄快10年了,每年只有过年才回来待上半个月,宛如是从外乡来的过客,基本上是匆匆而归又早早离去,村里的很多人和很多变化都让我感到陌生。在这十年里,我就是一个游走于家乡和多个城市的游子,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朝不保夕的“流浪汉”,长期的游离使我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生我养我的村庄是回不来了,现在客居的城市又留不下,请问何处才是我的归属!希望2017年6月份能够顺利毕业,然后找份相对理想的工作,结束这种令人彷徨的游离状态,逐步找到归属感!祝自己好运,加油!”

——转自朋友圈


◆ ◆ ◆ ◆

       这段话,来自朋友圈,表达着一位在读博士生的返乡心情;这段话,不仅存在于朋友圈,更代表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土家乡的情结。

       山河再远,也要回家;假期再长,也觉得短。细细品味春节返乡带给你的各种滋味,甜蜜幸福之余,博士生王磊光进行了“为什么回家”的思考,他感慨农村老家里人与人之间联系正在失落、知识明显带有无力感;署名无虞的作者写出了基层公务员的乡愁与乡爱,认为农村空巢、留守儿童、大龄剩男是继“大国空巢”之后更为严重的问题;前央视记者刘楠作出了中国村庄正在告别悲情叙事而正在经历觉醒与重构的判断……


 ◆ ◆ ◆ ◆

        春节到底能不能成为破解乡愁的一道方程式?在这个解题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哪些变量?村庄的、城镇的、都市的,每一个地理场所,人们经历了假日激情调和后,总会有一些清醒的判断。

        今日,“思享一席”栏目,独家推出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邵明教授对小城镇承载乡愁记忆的理论文章,用理性思考来为这个春节假期收尾。当然,结束永远意味着新的开始。



乡愁记忆不是涂脂抹粉

而是引领小城镇特色发展

陆邵明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为“思享者工作室”微信公号独家稿件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一首老歌唤起多少人对于小城镇的无限遐想与乡愁记忆。

究竟怎样的时空载体与乡愁记忆有着密切关联呢?基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课题组三次关于“乡愁记忆”的问卷调研发现:最思念家乡的节假日是“除夕”;乡愁记忆中印象最美的是“乡音”;最念念不忘的是“亲人”;最能唤起故乡情结是“曾经居住的房子”。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像老街、旧宅、店铺等记忆场所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而且大多无法被列入文保单位或者文物登录点,难以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保障与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就日渐凋落。道路以及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已经陈旧老化,难以担负起城镇功能的正常运行。最殇的是:老街的人气没有以前旺了。留守在老街的仅仅是部分老年人与外地打工者;留不住本地年轻人。年轻人要么搬到县城、地级市或者省城等,要么移到小镇交通方便的现代商业街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问卷调研的结果:家乡变迁后人们感觉最失落的是“曾经熟悉的街道”;当问及“是否愿意再回到家乡生活和工作”时,只有约30%的人选择了“愿意”。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事实上,相比大城市,小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亲近自然及其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特别是家乡的地方文化,对于游子来说是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法国社会与美学家Marco Diani在20世纪80年代就认为:后工业城镇的生产重心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更注重超越形态、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更趋向精神的东西。这样的精神依然留存于这些没有被完全现代化、商业化的小镇。社会学家Abraham A. Moles进一步指出:后工业化城镇正在从“绩效型”转向“维修型”;“维修”的作用不是“创造作为结构支撑的新产品”或者“一种新系统”,而是“维持一个绝对可靠的环境,必须保护每个人的现状”,使之自动地参与到物质与非物质环境的提升完善之中,具体包括小镇形态的修补、功能的提升、社会的织补与文化的保育等。当然,这种维修不是涂脂抹粉装点门面,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这才是这一方人的责任与使命。不妨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Herbert. A. Simon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以及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对于星罗密布的小城镇,未来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城镇化潜力与转型创新发展的机会,应立足不同的主体与客体,深度挖掘乡愁记忆要素,然后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互动机制,将乡愁记忆资源融入到小城镇未来的总体布局、风貌建设、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产业特色发展与社区营造之中。


◆ ◆ ◆ ◆

遵循文化资源保存原则,守住乡愁底线


保护好小城镇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如总体风貌、街道肌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让小镇的地方独特性凸显出来。一方面,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另一方面,保留好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保护乡愁资源的工作中,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要点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哪些区域是乡愁记忆资源保护核心区;哪些乡愁记忆要素、场景、语境需要保护保留与传承;哪些区域是协调区,哪些需要调整改造优化;哪些材料、风格、高度需要保存延续;哪些是建设控制区,尺度、色彩、形态、风格、功能如何监控规避消极作用等等。对于这些保留传承的资源对象要设定明确的语境条件;所有规则必须得到事前、中、后的监管控制。

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及时维护维修、局部变更替换以及改造提升。对于已经过时落后的基础设施需要改造与完善;政府应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务实做好里子工程。对于老旧建筑的外观尽可能保留。政府要出台相应的规划条例,指明“哪些不能变哪些可以维修哪些可以替换,规则是什么”;但内部条件要适应新的生活、生产要求,可以让市场与民间去发挥。政府主要的责任是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与激励机制来撬动民间的力量,如旧宅室内的厨房与卫生间改造工程,可以通过PPP的合作模式来实施,从而提升老街(区)的人居环境品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年轻人以及各类潜在使用者的集聚。


◆ ◆ ◆ ◆

合理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乡愁引领发展思路


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在宏观尺度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研究规定哪些对于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者项目一律拆除、禁止或改造升级。在中观尺度的开发导则中,应明确界定:哪些街区可以更新改造,哪些区域是可以新建。对于开发的项目与街区,需要进行环境评价之外,增加“历史文化影响”评估,进而科学制定高度、密度、容积率、风格以及功能的开发控制细则;对于新建的建筑、街区与新区与既有的肌理、道路、文脉、功能等要素与老街区的嫁接,要充分利用各种情景模拟分析,来详细制定距离、形态、流线、景观等相关规则。目的是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最小化干扰乡愁载体的价值。

与此同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产业与产品需要研发利用。首要是深度挖掘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典型的土特产品、传统技艺与传统礼仪。其次在新老、街区为这类活动技艺、产业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支撑场所与政策;通过组织安排、策划活化这些乡愁记忆产品,来安定社会、凝聚社会、增进友谊,陶冶年轻人。再者,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媒体来研发、提升这些传统特色产品与技术;让老树发新芽,传承与传播新故乡记忆与地方文化精神。事实上,江浙一带的酿造/丝绸/制笔/陶艺等传统企业已经在主动谋划与创新发展,其中乡愁资源是产业经济的主角。正是这种乡愁资源成就了经济的独特性,成为了小镇创新转型发展的引擎。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小城镇人员结构复杂而且变迁较大,原居民搬迁较多,农民进镇以及外来移民逐渐增多,而老镇区往往定居的老年人较多。城镇新移民与原居民需求也多样复杂;并且,不同年代的人们的消费习惯不一样,对于生活条件与要求也就不一样。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因人而宜。

因人而宜,就是尊重各类使用者在老旧街区开发再利用的不同意见,充分关注场地中每一个个体、企业在生活习惯、居住方式、求学就业、生产方式、社会情感、心理需求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积极对接地方的发展计划与项目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分区引导,对于重点的乡愁资源、难点个体定制适宜的解决途径。

特别要为年青人、下一代人的创新创业与生活休闲多谋划。地方政府要对此积极做好顶层规划:哪些传统、哪类企业、产业、产品与人才鼓励支持;哪些习俗存在风险需要规避,哪类产业、企业、开发行为的引入需要论证或者兼顾;哪些配套服务设施、场所需要提升完善或者增建等等。乡镇政府应联合上一级的各职能部门,针对大学毕业生、返乡青年人、青年工薪阶层的工作、生活、子女入学等实际需求,协调做好多规合一,制定相应的空间政策与设施建设引导,为进镇的新人、回乡人塑造一个有活力的“新”故乡


◆ ◆ ◆ ◆

尊重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发展新故乡


乡愁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经营的渐进过程。即,不能盲目求快、大、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吸取教训,例如西塘、枫泾、朱家角以及近来的青瓷小镇、梦想小镇、干窑镇等不同的模式。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守住乡愁文化底线;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有开发资源的规矩与责任;民间力量不能无序组织,需要引导与培育。

只有在尊重地方文化特色、定居者的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既有的资源、要素与集合,整合产业发展、就业岗位、住房保障等协同规划与综合开发建设,挖掘乡愁记忆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体制内外的资金与力量,才能保障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避免人之殇。

总之,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乡愁是一面镜子:一方面审视“旧”故乡过去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照亮“新”故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政府的角色是守住底线,科学引导乡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而对于春节返乡人而言,将乡愁记忆化为营造新故乡的行动才是规避乡痛的最好良药!


(本文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4ZDB139、国家自然基金41471120/512782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