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20丨张国擎:沉静

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政策指引下,文著协版权集体管理工作如火如荼,会员队伍日益壮大。会员作品陆续纳入作品库,版权得到有效维护,作品得到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会员作品构成了一隅光华闪烁的文学星空。其中,既有经权利继承人授权管理的近现代传世名作,又有当代作家贴近生活感动人心的美文新篇。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名作佳篇,展现名家会员风采,吸纳创作新锐,我们特在微信公众号开辟《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专栏,每周刊发名家名作文字版、有声版,并配有视角独特的赏析文字,努力打造出“名家-名评-名播”品牌。

愿越来越多的作品在这里得以呈现。愿读者、听众朋友的每一次点击,都能采撷到一朵芳香的文学玫瑰。





荟萃会员大家

展播名作美篇

2020.11.18



作者 /张国擎  赏析 /剑花 朗诵 /葛蕊萌


  沉  静  


张国


回漩着、翻滚着的大江一路不知咬碎了多少岸边的绿崖,不知撞灭了沿岸多少村庄里的甜梦。现在它疲倦了,疲倦得像酣睡的宝宝,天公那闪电的利鞭抽打在它身上也没有多少反应。它静静地躺着,静静地躺着。仰视天上的白云、身边的岩崖,做着一个归入大海前的美梦,或是遐想着到达大海臂湾后的恬美。


岩崖上没有树,只有一些细碎的黄花散落在裂缝间,好像五线谱上跳动的“豆芽”,奏着一支只有“天上”才能有人听懂的曲。这曲似乎有些凄凉,它没有欢快的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乐观、明快、开朗的草原、鲜花、流水之感。它只有凝重、悲壮。整个岩崖上没有草坪的静恬、大树的葳蕤。到处是褐色裸岩的沉重,那种生命创造的艰难和不幸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终于看到几株稀疏的灌木小草。


它们生长在岩缝间,从它们的体态可以看出,那是以千辛万苦的拚争才得以生存下来的,精气和血力大概都在生命的最初那一刻耗尽,以致现在剩着瘦枝细细纤纤,瑟缩在枯草间,枝头那朵褐色花苞倒很傲、很犟,迎战严寒,期待春暖,一展生命之荣耀。


四周俱静,静得悲壮、静得孤独,叫人想起山中的松涛、涧间的流唱都是遥远的旧事。而这静格外的沉,沉得叫人要替它品出一种味来,一如吃那些淡的东西,久久难品出胡椒、大蒜般的刺味,然而,淡是味,这沉静也是一种味。

沉静的味,凝聚的是生命创造的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江的右岸是喧嚣的都市,是大江之水酿出的。


大江的左岸是沉静的岩崖,也是大江之水浇灌的。


它们却是两个世界,没有任何可比性、互换性,连互相渗透的可能性都没有。但它们自己十分清楚,它们是同一母亲生育──亿万年前地球的沉静。漫长的沉静孕育了生命,创造了人类。人类开始选择它们,挑选自己最先认识的右岸并将它建成了繁华的都市,赋予人类全能智慧、全能才干的施展天地,同时也产生噪音、污染、喧嚣。好多次,有一支支的队伍过江来,他们在这岩崖上创开岩缝。他们在这岩崖上钻孔。最后,他们失望地走了。宣告了这绵延几十里不长草的岩崖是废物,不能给人类任何创造财富的条件,又苦于不能挪走它,能挪的话,又能挪到什么地方去?于是,只好还是让它在这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岩崖不因人们的亲疏、好恶而改变它的秉性,它有它自己独有的沉静作为存世条件,这种存在已有亿万年了,现在更不想改变自己来迎合人类一时的兴致。


曾有多少松杉槐柳的种子落在它身上,又被风雨带走;多少次的雷电砍劈,暴雨冲刷,它没有风化,甚至裂开的缝隙都很小,小得容不下树苗。


它始终保持着诞生时那种岩石的整体,这种整体的凝聚在后来的沉静中越发显得伟大。它逼使大江东流。它使自己不仅过去,而且现在和将来都是大江南岸万顷沃土的天然屏障、千仞堤坝。千村百镇和都市均在它沉静的整体凝聚中越发成熟和生气盎然、精血勃发。它也迎接春天,不辞夏炎,它喜欢秋静,却并不因此而恶冬寒。它也喜欢披红挂绿,这只是让身后的都市村庄、万顷沃土、亿万生灵感到一种依赖、一种安全、一种信念,产生那种不可分割的唇齿相连的整体精神。


亿万年前迎来的第一枚杜鹃种子和小草,虽已漫山遍岭却没有破坏它整体凝聚的沉静。我觉得这种沉静的本身就有认识上的美学意义,使我们从中体味着超越它本身的价值。


摄影/ 王子君


我常常从都市走出来,越江涉足岩崖。每一次的涉及都轻语细步不想扰醒酣睡的岩崖。它在沉静中酣睡。我知道它这种酣睡的日子不会太久。沉静正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何从深层次意义上认识它的存在价值。


如果说,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会产生奉献,沉静则更是一种伟大的奉献。它的伟大在于使性格更谦和,意志更坚强、沉静使人的奉献达到真正成熟而不存在任何杂念。沉静孕育幻想,也孕育希望,从而使生命的最初形成变得丰满、成熟。沉静给人们希望和光明,也给人们幻想和忧伤。沉静诞生着生命,也诞生着罪恶。正如婴儿受胎于母腹,沉静也给人类以斗争邪恶的力量、克服懦弱的勇气、追求幸福的激情……


我忽然想,这种意义上的沉静对于大自然和人类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希望、一股力量,一个无尽的源泉么?


摄影/ 王子君


大都市里被噪杂搅得疲惫不堪的人们需要沉静的环境让自己激动狂热的情绪冷却。在沉静的恬怡氛围中获得片刻的欣慰,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人才可以进入最佳的创造状态。最佳的对世界认识的视角也是在沉静中获得的。我可以说,大自然的进化需要春天的多情、夏日的狂爱,也需要秋天般的沉静。沉静,融在生活的每一个音符间,它使前一音符休整,它让后一音符更精力充沛。因此而使生命世界永远健康、平衡地向前走。忽视并排斥它,世界才出现那么多的悲剧。


人们对岩崖的认识,也是在逐步认识中获得的。这种获得来自对沉静的深层次理解。


忽然有一天,那江对岸喧嚣的都市开始有了树木的林荫,开始有一泓池水的相抱。在飞机上看,好似那五线谱上跳动的“豆芽”……我忽然想,这一块块静谧之地的诞生不正是人们对岩崖的访问、认识、理解而得到的吗?


终于又有一天,在沉静得悲壮、孤独的岩崖上有了第一支勘探的井塔……


于是,我敢说,大江两岸互相渗透的效应已经开始。


也许,这正是具有今天意义的“沉静”。


也许,这正是岩崖亿万年苦苦期待的结果。


据说,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过程就是这样……


THE

END


作品赏析

人类与大自然的碰撞,迸发出生命的交响。读张国擎的《沉静》便会在散文诗般的意境中徜徉,沉浸在跌宕之后那一番静谧的旋律之中。你会被作者诗化的语言陶醉,身不由己地被带入大自然的场域。这场域中有江有岩、有草有木、有情有歌、有喧嚣有沉静、有绵柔有力量。正是岩崖沉静伫立的精神风骨,成就了奔腾向海、生生不息的大江。


静,是动之母。事物寂寥之下,往往正在酝酿新的变革。天下万物正是在这种亦动亦静中周而复始。由此而远推,所有被大江咬碎的绿崖,都在沉静中精血勃发,都在用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诠释着生命与自然同生共存的真谛。


总之,本文从浓墨写意的千里江山图写到对社会生活的哲思,完全超脱于一般的写景叙事之作,展现出理性思考的魅力。(剑花)


 

作者简介

张国擎,国家一级作家,书法家。江苏省专业作家。发表作品逾2000万字,成书近60部。部分作品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葱花》获马来西亚国首届华文奖,《藏汉之子》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图书奖。电视剧《开天辟地》第一编剧。


 

赏析嘉宾

剑花,本名卢建华,退休老兵。诗歌、评论偶见报端,并被多家媒体转发,作品多次获奖。



 

朗诵者

葛蕊萌,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演讲朗诵活动教学与组织工作,所培养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演讲朗诵奖项。



总 策 划:张洪波

总 编 辑:王子君

评论组长:丁  丁

播音组长:朱  勇

美术设计:小  邸

责任编辑:周友铭


超链接

文著协名家会员名录

张国擎

穆  涛

梁晓声

杨海蒂

李建臣

叶君健

夏辇生

马淑琴

卞毓方

杜卫东

刘白羽

谭  谈

张庆和

余秋雨

李  迪

陈慧瑛

韩少功

周大新

汪曾祺

王宗仁


 

中宣部“学习强国”版权顾问/服务单位
全国报刊转载和教科书“法定许可”

稿酬转付的法定机构

我们的宗旨:让权利人利益最大化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联系邮箱:wenzhuxie@126.com


会员部QQ:1765745065

收转分配部QQ:651833016

cwwcs20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N0.020丨张国擎:沉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