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污秽和绝望中寻找忧郁的美 | Seeds共读计划

中信大方 2022-10-11

读书这么有滋味的事,与其一人独尝,不如多人共享。大方Seeds共读计划现已上线!


 大方Seeds共读计划 

每月月初,大方种子会员共同选出一本最想读的大方新书,作为当月共读书目。月底,我们将在会员群内组织线上共读分享会,读后有心得的会员都可以报名成为分享人,精彩发言将有机会出现在会员刊物Seeds Monthly和大方公众号


 本期共读书目 

 本期分享seeds 

@Galifrey:95后,目前在四川念大学。

@Solo:自由职业,现居成都。一枚永远不想长大的80后。

@WT:25岁。广州某广告公司媒介。
@Y.L:金融业打工人。坐标上海。

1.你是如何知道《世界尽头的土地上》这本书,或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这位作家的?

@Galifrey:我是在Kindle商店看到这本书的。

@Solo:知道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大方象的安利,分享摘抄的语句太美了,像一颗石子,一下子就投射到了心湖里。

@WT:我是通过中信出版·大方的西葡语文学活动知道的,要问我为什么对这个活动那么关注,是因为我正好同时在阅读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而我最喜欢的拉美作家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以想整体拓展一下我对于西葡语文学的认知和视野,就借这个机会读了好几本葡语文学作品,包括安图内斯、马查多·德·阿西斯等。
@Y.L:是先知道了《审查官手记》,然后关注到中信出版·大方一共要出三本安图内斯的中译本,之后就一直在等《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现在就等《当所有的东西都着火了我能做什么》。
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

2.你认为从《世界尽头的土地上》到《审查官手记》,安图内斯的写作风格是否有明显的转变?(读过《审查官手记》的seeds选答。)

@Solo:暂时还没读过,不过蛮期待看到会有什么不同。

@WT:《审查官手记》只读了一点,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了吧~
@Y.L:语言基本保持了相似的风格,形式都是内心独白,中间交织着大量细节和意象,特别是航海文化影响下的海洋意象——海浪、鱼、船、岸。但读起来又有细微不同,《审查官手记》的每段独白都由虚构的角色承载,而《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的独白来自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故事还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因而与读者的距离更近,可能创作初期的安图内斯并没有想要把自己藏在文字背后(也许那时还做不到),显得更真诚、青涩、脆弱、掏心掏肺,《审查官手记》读起来感觉更圆熟和老道。

3.有读者说《世界尽头的土地上》读起来有一种威士忌的厚重感,刚接触到时很艰涩,但一旦习惯了此种风格后便是回味悠长,后劲十足。你同意TA的观点吗?看完后是否种草了某类酒?

@Galifrey:蛮同意这一观点的。刚开始阅读前两章的时候确实感到吃力,作者大量使用意象,以及对事物异常饱满的描写,都需要我去慢慢消化和习惯,适应之后阅读节奏畅快了不少。

@Solo:同意。作为书里高频出现的配角——威士忌,看完谁不想来一点呢?哪怕只是微醺,哪怕酩酊大醉!

@WT:我非常同意,因为写这个短评的读者就是我~之所以对这个意象的描写很有共鸣,主要还是去年养成了周末要时不时地和朋友去Happy Hour(酒吧促膝长谈的习惯,很享受那种在幽暗的暖光灯底下迷迷糊糊地和朋友谈天说地、畅想未来的感觉,所以这部分的意象对于我来说是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可感的。
要说种草某类酒的话,我倒是还没有,因为我能与作者共感的部分,就是酒后飘飘然般诗意的感觉。
@Y.L:因为之前读过《审查官手记》,《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的语言风格已经熟悉,所以没什么习惯的过程。不过安图内斯的语言确实回味悠长,阅读时容易迷失在他密集的比喻和缠绕的语言中,但这种行走在雾中被语词包裹的感觉恰恰是他的作品最迷人的部分
书中写道:“喝到第五杯,地板会在不知不觉中像轮船甲板那样舒适地倾斜;喝到第八杯,未来会赢得奥斯特里茨战役那般大规模的胜利;喝到第十杯,我们会慢慢地滑入一种迷迷糊糊的不省人事,困难结巴地吐出快乐的音节;所以,如果你允许的话,我会坐在沙发上,坐到你的身旁,更好地欣赏河景,为未来和不省人事而干杯。”
这种醉酒的不省人事听起来确实十分迷人,很想多喝几杯威士忌了,但之后又紧接着写道:“那威士忌喝上去就像灯油和廉价肥皂,我们每人都领了两指高黄疸色的圣液。”可见品种和品质差别也是很大的,刚种的草又拔掉了。

4.在《世界尽头的土地上》中,安图内斯运用了奔流般的的譬喻、奇诡的意象和句法。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是哪一处?它是如何打动你的?

@Galifrey:“葡萄牙非洲帝国这一理想,那些高中历史书、政治家演说和马夫拉修道院神父都曾向我描述过的宏伟蓝图,最终不过是一副乡下的模样,在无边无垠的广阔空间中慢慢腐烂,就像里斯本南奥利瓦伊什的住宅项目那样被草丛和灌木迅速吞噬,被庞大哀伤的沉默围绕,而里面居住的,则是麻风病人饥饿扭曲的脸。这片世界尽头的土地无比孤独,无比贫穷。”非常喜欢这一段,描写了里斯本的衰败,让人很强烈地感受到叙述者的忧郁、哀伤。

@Solo:“对我来说,和你在一起就像回到了童年,就像保姆吉娅的指甲轻轻抓挠我的后背;就像爷爷俯身来吻梦中的我,在太阳穴上留下紫罗兰般的吻;就像马达莱纳阿姨叫我宝贝并抚摸我头发的样子。那时的我,总在自己房间里打发时间,傲慢孤单,时不时会盯着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感到肺腑痛苦的与世隔离,似高烧般颤抖,如蘑菇般破土而出。

在这一段里,他用童年作比,记录了和非洲情人索菲娅在一起的愉悦感受。我觉得是整本书里,暗色调之下的一抹亮光,读来让人觉得特别鲜活快乐。

@WT:除了大家比较有共鸣的几段关于酒的描摹之外,我最喜欢其中一段对于心中渴望和希望的描写是:“你知道吗?从这里看不到海,谢天谢地,这样,我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把目光投往地平线的尽头,去寻找随波逐流的岛屿,或是那些内心渴望冒险的多事帆船,随时准备为梦中的印度扬帆远航。
从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我的感觉是作者表达了他心中最深的绝望,从战争中走出来,再回到无法寻找自我认同的里斯本,生活里的那种无所适从。实际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自己的灵魂,所以,他有点开始认同现实世界的虚幻荒谬的一面,转而相信心中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希望能引领着他继续在当下前行,而我想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始终保有对自身灵魂和生活的信念,是突破一切梦想、希望幻灭最真实的回应
@Y.L:“我不需要人洗衣服,索菲娅,因为我的衬衫、毛巾、内裤和袜子都是担架手给我收拾准备的,可我的确需要你,需要你小腹水果的香味、带有纹身图案的耻骨、缠在你腰间的玻璃珠链,还有你坚实的长腿,如同水鸟般,伴着一种紧张的庄重,在鹅卵石间走动。”
书中有很多类似的情欲描写,像羽毛一样轻柔。这段奇妙的比喻很动人,小腹是“水果香味”,坚实的长腿像“水鸟般,伴着一种紧张的庄重”,而从小腹、耻骨到腰间、长腿,仿佛出现了美丽女体的画面。这段话揭示的权力关系也很有层次:安哥拉女人给葡萄牙士兵洗衣服,揭示安哥拉独立战争期间两地和两性不平等的经济和权力地位,但“我”对索菲娅有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中展现的脆弱感又倒转了这一关系。

5.叙述者的记忆、独白、痛苦等,和大量的威士忌一同倾倒在酒吧的无名女人身上。从你的阅读感受出发,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否只是一个无言接纳无尽道白的容器?

@Galifrey:她是一个倾听者的形象,或许还兼有对话者的特点,但我觉得即使是对话,主导者也是叙述者。从我的角度来看,比较同意她是一个接纳叙事的容器。

@Solo:包容、接纳、善解人意又万种风情。她不是容器,只是有些时候,不说比说更有意境也更有意义。

@WT:如果单纯从文本出发,我想是的,也可能是我只看了一遍。因为在我的观感看来,作者对这名无名女人的倾诉的场景,实际上在文本中不是以很显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且着墨不多。作者的意图更多还是放在对过往痛苦回忆的倾倒和发泄,而这名女性角色充当的,就像是一面映射了作者回忆与过往经历的镜子,她的形象不是很具体,也没有很强烈的存在感。但是,在书中这名女性角色是一位很好的倾听者,我们透过这层薄雾了解了一位真实的战地医生的内心,也间接地听到了安图内斯本人的倾诉。
我想也正是这名陌生女子固有的匿名性,真实地折射出了文本中“我”的灵魂。某种程度上,倾诉的完成,也是对“我”自身灵魂创伤的某种修复。
@Y.L:无名女人美艳、温柔、耐心、很会倾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对着无名女人倾诉。虽然“我”从未把她拉到与自己平等的视角审视,但从“我”的视角看,她也不只是一个作为客体的容器。“我”经历了战争后内心感到极强的孤独和自闭,想让她陪伴度过无眠的夜晚和清晨;“我”走得太远太久,被非洲和欧洲都拒之门外,祖国已无容身之处,“想要找寻一块可以停泊的空地”。这位无名女人使“我”感到安全和平静,可以一边拥抱和抚摸她,一边回忆被战火变为废墟的城市马兰热。因此她对于“我“而言,是倾听者、陪伴者、停泊港和抚慰者。

6.《世界尽头的土地上》是安图内斯极具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作品。你是否了解1961年至1975年的安哥拉独立战争?如果是,你能感受到战争给作家留下的强烈影响吗?如果不是,在这本书中战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Galifrey:这本书中的战争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荒诞、残酷与漫长。事实上,在阅读关于战争描写的部分时,我常常想起一部电影——《现代启示录》,身在战场的荒诞感和绝望感非常相似,尤其在那段写到“保罗下士躺在那儿呻吟,膝盖下除了一堆扭曲的血淋淋的肉浆之外什么都没有了…”,观感就是致郁,特别致郁。

《现代启示录》

@Solo:我对安哥拉独立战争不太了解,但书中频繁出现人们对于战争的咒骂,让我觉得它的出现不仅荒诞可笑而且不合时宜;由于战争所带来的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又让人觉得它十恶不赦、罪恶无比。

@WT: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吧,因为对安哥拉独立战争背景的许多具体史实不了解,所以导致全书许多的独白,我只能耗尽自己的想象力去跟着作者的语言漂浮在一片片意象的海洋里,但是沉在海底里深邃的那种感情和共鸣是难以达到的。而作者优雅的形容中蕴含了不少偏血腥、污秽的意象描写,还有他回到里斯本后的生活反差。这些是最直接带给我关于战争给作家留下强烈影响的部分,同时也很形象地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无意义、荒谬。但是,其整体给我最大的印象,不是战场上的死伤,而是战争就这样大规模地发生在那么多人身上,白白耗费了那么多年轻个体的青春,残酷地掏空了这些个体的灵魂。战争带来的摧残,不仅仅在战场上,更是阴魂不散地弥漫在整个社会里
@Y.L:不太了解安哥拉独立战争的历史和细节,书中写到战争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战争是安哥拉地图上的彩色图钉;是受到侮辱、忍饥挨饿、靠在铁丝网上的人民;是赛进别人屁股里的冰块;是那些纹丝不动的日历上前所未有的深渊。”
叙述者作为亲历战争的军医,深知战争的黑暗、虚无和荒谬。死亡和牺牲对其他人意味着报纸上的名单,但对他而言意味着曾经一同起居和共事的战友突然消失。在经历了信件审查、被人攻打、遭受伏击、被地雷炸、缺乏食品、香烟、饮料、火柴、水和棺材之后,他意识到前线士兵对神圣的国家而言一文不值,一辆军用卡车比一条人命值钱,将军甚至不同意他们睡到城里。战争是一场充满谎言、欺骗和腐败的高位权力游戏。

7.安图内斯在这本书中将诗意的语言和残酷、低贱的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反差,你感受到他语言的诗歌性以及带给你的冲击了吗?

@Galifrey:作者语言的诗歌性的确给人带来很大冲击,从小说开头第一段便可见一斑,“她们的嗓音一定就像轻纱,就像机场里通知飞机起飞的广播声,棉花糖般的音节渗入耳中,一丝一丝地融化在舌头上。”以及后面对长颈鹿孤独的描述都很有诗意。但同时他对战争、对人性的描述又是那么的残酷赤裸。这种反差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反复感受到,是非常有力量的。

@Solo:处都能感觉到这种反差,或许它就是我们觉得这本“威士忌”涩口的原因吧。刚开始阅读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譬如经常觉得看了上句忘了下句,难以推进;又或者上一秒还飘在云端,下一秒就摔到了现实里。但是,真相就是——习惯了之后会渐渐上瘾,真的犹如品威士忌。

@WT:我想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这里,那种诗歌般的语言和意象比喻真的非常富有沉浸感。也正是这种反差带给我一种电影才会有的视觉冲击力,让我很贴切地感受到那场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死亡不确定性中的焦虑。但也正如我在豆瓣短评中说的,它着实是在最后掏空了我所有的想象力和情感!
@Y.L:无论是多阴暗和肮脏的角落,安图内斯都能运用修辞,抛出富有美感的意象和哲思,肮脏与美丽交错构成复杂的层次,把污秽和绝望变成忧郁的美
他写非洲的尘土,能“穿透缝隙、穿透紧闭的窗户、穿透衬衫纽扣之间柔软的间隔、穿透眼睑的洞孔,还有那被扼杀的玻璃质地的寂静。”写十一个月物资短缺,用了一串排比:“我没见过窗帘,没见过地毯,没见过葡萄酒杯,也没见过沥青马路,就好像这四种缺失了的东西是构成各种幸福的根本基础。……我二十多岁了,生命已过半,可一切似乎都悬在我的周围,就像旧照片中摆拍的那些家伙,动作与姿势都已被冻结。”

8.你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吗?请描述下你的感受。

@Galifrey:封面基调看起来比较沉重,很契合小说的题材。很喜欢构图设计,人物上方我一开始以为代表了很多思绪,倒过来看其实是很多人。

@Solo:在雷思(本书设计师)分享封面设计时,就觉得很棒,几个版本比较下来,居然和大方的领导口味一样,也是最爱现在的这版。朦朦胧胧的意象,说不清,道不明,很像人喝了酒的模样。莫名一股忧郁气质,也和男主人公很像。

@WT:很喜欢,就是作者内心那孤独而无法透过外界接触的空寂感和无助感,最终借助性与酒精来释放压抑。而多年战争的记忆不仅仅烙在他的灵魂和记忆里,就像他头顶的许多倒立的亡魂一样,这些都是将跟随他今后甚至一生的灵魂印记。因此他在回到里斯本后又是极度孤独而抑郁的,因为我感觉和平的社会似乎无法与他真实的内心相沟通,这种阴郁和压抑的感觉,是我看到封面后最强烈的感觉
@Y.L:我觉得封面设计很好看,灰黑的色调搭配本书阴郁的笔调。人物背后的色块很耐人寻味,一开始以为是战争的硝烟,但细看是一个个人形,既像书中在战争中死去的冤魂,也像中间休假和最终回到里斯本,不理解和不接纳他的冷漠人群。

9.安图内斯本人留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Galifrey:知道他是一位声望很高的葡语作家,后续会看一下他的其他作品。

@Solo:敏感又多情,孤独又忧郁。

@WT:我对于安图内斯本人的了解几乎大部分都来自于这本自传性质的作品。透过这本书,我感觉安图内斯是一个很忧郁、很孤独的人。他笔下的语句也是格外苍凉与漠然,但就像黑白电影中突然浮现出一抹带有色彩的事物那样,他总能在阴郁的意象中间闪现出一抹灵动而幽美的希望。而《世界尽头的土地上》里主人公的内心想象和独白隐约让我感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人有几分相似,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层制、生产与消费体系,从而坠入了一种过分想象、无法与他人产生真实接触的“假的生活”当中。《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的这位主人公也一样,他也在回到里斯本后因无法接受荒谬的战争,产生了强大丰富的内心独白,这是他自己茫然的反抗。而我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安图内斯内心阴暗而难以直接诉说的一面。
@Y.L:我对安图内斯本人的印象来源于他为《远航船》拍的视频和搜索引擎搜出的几张照片,是一位很亲切的老爷爷。之前王渊老师在分享中说安图内斯在下午两点开始写作,写到凌晨两点,中间固定休息两次,是一位天赋与勤奋兼具、十分自律令人尊敬的作家。
-相 关 阅 读-

《世界尽头的土地上》

[葡] 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 著 
徐亦行/麦然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20年8月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在这部极具自传性质的代表作中,安图内斯以诗一般的写作向读者再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深刻地反思了贯穿整个葡萄牙历史对于海外殖民的英雄主义叙事。

《世界尽头的土地上》讲述的是一位葡萄牙军医受战争记忆所苦的故事。年轻的叙事者被毫无预警地投入非洲安哥拉的战场,被迫进行一场疯狂的幽灵之战。异邦战场上高度的孤独与隔绝、硝烟中的恐怖与血腥令他始终无法忘怀。在充满赤色沙尘的世界尽头度过炼狱般的二十七个月后,他重回里斯本,却发现祖国与友人都已变得如此陌生。只能一夜一夜在酒吧对着无名的女人求欢,诉说痛苦而残酷的战争经历和无法排遣的心理创伤。



 加入我们 

目前开放岗位

👇

营销主管|策划编辑|营销编辑
点击了解职位详情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投递至 

hrsh@citicpub.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