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纸“最严禁令”,怒怼校园贷乱象

2017-08-02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一段时期以来,校园贷从超低门槛,到隐形高息,再到暴力催收,频频出现大学生负债自杀事件。而这些网贷平台仿佛像是看不到这些悲惨的故事一样,依然向校园伸出罪恶之手,吸食年轻的血液,剥夺鲜活的生命。殊不知,身后正有一把名为“最严禁令”的利刃,徐徐向之伸来。



日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自此,我们感叹,校园贷的噩梦,是不是应该结束了!


1


校园贷3大乱象


乱象1:低门槛


打开一家名为e时贷的网贷平台上,其宣传页面显示:低门槛、无需任何抵押和担保、只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全程在线操作,且名校优生可增加贷款额度。2016年,迷恋赌球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因赌球欠下60多万的校园网贷之后,在青岛跳楼。调查发现,给郑旭贷款的网贷平台,多达十几个,均是对方抛出了低门槛、快速放贷的诱惑,导致郑旭的命运走向陨落。


乱象2:利率高


在网贷平台抛出的低门槛,高金额的诱惑背后,是平台收取的“高额利息”。有关数据统计,涉及校园借贷的平台借款利率普遍较高,个别项目借款学生所付年利率达25%以上。在一些网贷平台上发现,如选择2000元贷款额度,分6期还完,每期服务费为25.73元,加起来超过150元。甚至有一家湖北武汉的平台,其某一项目给出借人的收益率在20%左右,借款学生要付的年利率至少在25%以上。


乱象3:“暴力催收”



在催收手段上,不少校园贷平台存在“暴力催收”等不文明的催收欠款手段。甚至某些网贷公司,还有自己的一套催款“十部曲”,分别为: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单独发短信,单独打电话,联系贷款学生室友,联系学生父母,再联系警告学生本人,发送律师函,去学校找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最后一步,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


2


2016年校园贷迎来“监管时代”



随着因校园贷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增多,校园贷乱象问题已成为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


2016年5月份,教育部和银监会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2016年8月份,银监会强调,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暂停涉及暴力催收、发放高利贷等违法违规业务,按照管理规定移交相关部门,整改存量业务,加强教育、规范引导。


同时,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印发《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严禁校园内开展任何形式的校园贷业务营销宣传活动;广西银监局联合金融办、工商、网信等部门成立工作组,开展全区校园网贷排查及风险防范工作;重庆金融办和教委联合发布“校园贷八项负面清单”等出手整顿校园贷。


广州“八大禁令”剑指校园贷

随着校园贷问题的集中爆发,校园贷乱象一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尽唾弃。而广州在之前对校园贷这方面的监管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平台线上审核不合格。



基于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在2016年5月份排查广州校园贷业务后,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给出八条禁令:


① 不得放松对借款学生资质、借款用途等信息审核;

② 不得隐瞒手续费、服务费、利息、逾期罚息等费用情况;

③ 不得向未成年学生提供借款;

④ 未经批准不得在校园内宣传营销;

⑤ 不得虚假宣传或促销;

⑥ 不得在校内开展线下推销或代理;

⑦ 不得泄露或买卖学生资料和信息;

⑧ 不得非法催收。



3


2017年校园贷进入“最严监管时代”



2016年,校园贷走入“监管时代”,形成对校园贷的整治之风。2017年,校园贷则迎来了一纸“最严禁令”,拥抱史上最严的监管了。


6月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按照“疏堵结合、打开正门、扎紧围栏、加强治理”的总体思路,在前期与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合力出台的制度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开正门,补服务


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强治理,防风险


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正观念,补教育


整顿校园贷市场的同时,要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各高校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广州“堵偏门、开正门”助力最严监管


随着6月底三部门联合发布“最严禁令”,明确网贷机构应暂停校园贷业务,并制定相应的退出整改计划,其他未经允许的机构也不得开展校园贷服务。7月20日,广州校园贷监管强度再升级,正式向广州网贷平台发出校园贷禁令,要求网贷平台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主动下线校园贷相关业务产品,并停止新发校园贷业务标的,有序清退校园贷业务待还余额。


广州采取的措施是,一边堵“偏门”,同时开“正门”。根据新规,今后有校园贷“入场券”的可能只有银行与持牌的网贷平台。在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以外,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今年5月,建行、中行等相继推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贷款产品,这是银行自2009年被叫停后的首度回归校园贷。工行、广发银行等也在随后推出了校园贷业务。



在校园贷的业务模式上,银行更多地尝试借助互联网金融的电商场景和大数据风控能力“联合试水”。例如,建行广东省分行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互联网信用贷款平台“金蜜蜂校园快贷”;工行与深圳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针对在校大学生试点推出工银分期乐信用卡,两种产品年利率分别为5.6%、5.2%。


4


一纸禁令效果如何?


按照网贷之家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我国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消失陨落的生命我们或许已经无法顾及,而活着的人们则是要正视和揭开眼前的黑暗。但愿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与升级,这些伸向学生的罪恶之手,能够永远遁迹于校园生活中,让年轻的血液重燃梦想与激情。


大视界

近日,针对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实地督查发现个别地方仍有企业顶风违规生产“地条钢”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     )。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取缔“地条钢”、化解过剩产能要坚定不移推进,防止死灰复燃。对顶风作案的要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务必做到令行禁止。




猜你喜欢

曾经的“大V网红”,如今的北京市委书记

继蔡奇之后,又一位“大V网红”诞生了

时隔62年,国家再次为英雄颁发“八一勋章”

读懂中国改革这五年

韩正对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铁了心

守护祁连山,法治不能软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