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向民族的脊梁,中国的希望,致敬!

2017-10-30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而在我们的身边,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奉献一生,为的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



1

毛泽东的愤怒,开启了核潜艇制造之路


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中国对于这种新武器的“超能力”,当时有这样的描述: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万海里。如果把燃料用柴油换算,需要装近百节火车皮。随之,中国决定启动研制核潜艇。


最初,中国曾寄希望于苏联的技术援助,然而却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傲慢地拒绝了。毛泽东得知后愤怒地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此后,毛泽东发誓道,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正是这句话,让那一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对核潜艇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了解的他们,在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就这样开启了核潜艇制造之路。



2

白手起家,用“算盘”造出一艘核潜艇


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低弱,科研人员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为了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便分两组同时进行,直至结果完全一致。为了严格控制船的重量、重心,用过秤的“土办法”,凡是拿进船台的,一一过秤,登记在案。施工过程的边角余料,凡拿出船台的也都一一登记。几年来,天天如此,当时的科研人员们称之为“斤斤计较”。


在这样的困境下,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核潜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服役。



3

核潜艇制造之路上的四位无名英雄


原子弹、氢弹还有核潜艇,在世界上是被列为至高机密,中国也一样,从事于这项工作的人员不能暴露工作单位、工作任务,要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成百上千的我国首艘核潜艇设计者、建造者,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一样,虽有无穷力量,却寂静无声。其中就有黄旭华、彭士禄、黄纬禄、赵仁恺,他们均为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师。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至今未退



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中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8年,国防科委组建,组成了研制导弹核潜艇的29人的小队伍,黄旭华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工作原因, 30年里,黄旭华没有回过老家,和父母的联系只有一个海军的信箱。家里人只晓得他在北京工作,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直到1987年,上海一家杂志发表了关于他的报道,他寄给了母亲,母亲看后泪流满面。64岁时,黄旭华终于回到离别30年的家。父亲、兄长已经去世,他和90多岁的母亲重逢,他无语凝噎。


2013年,游弋大洋40余载的“长征1号”退役,而它的总设计师仍在“服役”。如今91岁的黄旭华,日程依旧排得很满,他经常到校园、到科研院所做讲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他说:“国家最近几年发展特别快,我现在很关心新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希望他们能够安下心来,要把自己的理想跟国家命运结合在一道。”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垦荒牛”



他是“世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访华时,想见而未能如愿见到的我国核潜艇“真神”,是我国核电事业“垦荒牛”,他就是彭士禄。作为革命烈士彭湃之子,彭士禄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童年,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8岁时成了小囚犯,几经入狱和逃难,饱受艰辛。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坎坷童年磨炼了他不怕困难的性格。


1958年,我国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前苏联以我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援助。毛主席豪迈地讲:“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彭士禄便热情洋溢的投身于制造核潜艇的项目中。1965年,核潜艇项目再次启动。彭士禄走进深山,主持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在粮食不够、靠野菜充饥的年代里,仅用6年,我国就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了核潜艇,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彭士禄的女儿说,因为父亲属牛,性格也像牛——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正是这种坚毅的品格使他克服了重重难关。现如今,彭士禄久住病房,他那牛一般的品格,在与病魔日夜抗争着。在他居住的病房里,布置得很简单,而海军赠送的一顶绣着核潜艇图案的帽子是他的最爱,天一凉他就戴着。女儿说,对核潜艇的热爱已融入父亲的血液里。


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民的志气!从此,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脚踏实地、刻苦攻坚,开始了导弹研制的新征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自力更生、默默奉献,描绘出共和国导弹事业的新画卷。


黄纬禄带领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不分昼夜,是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那时侯的工作常态。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午夜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连续奋战好几个昼夜,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了反复的调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1059”(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有人评价,黄纬禄“剜”下了自己的肉“补”在导弹上。有段日子,研制的型号多、任务紧、压力很大,黄纬禄经常会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长长的诊断单让医生也感到十分诧异,眼前这个消瘦的人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会落得这一身的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输尿管结石、心脏病等,全都缠绕着他。他曾由于过度操劳而使体重降低了11公斤。那正是一天天昼夜忙碌、一点点从身上被“剜”下去的。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


晚年时的黄纬禄始终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2011年11月23日,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两弹一星”精神将超越时空,永远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奉献。


赵仁恺:核科技界的一代楷模



1956年,原本学习机械专业的赵仁恺改入核工业,由此开始了与核工业几十年的不解之缘。


1958年,中央决定“立即上马核潜艇”。赵仁恺,完全没有搞过潜艇核动力。他深知,他所处的,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集体。于是,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与大家一起搞调研、啃书本、做方案,不懂就学,不会就问。1965年中央“三线”建设的命令下达后,为了建设战略大后方,抢时间建设核动力研究设计基地,赵仁恺和他的同事们无条件地离开北京,奔赴四川大山沟。中国核工业的先驱者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一切自己动手:白天,上山打柴,下河挑水;晚上,蚊叮虫咬,还要在煤油灯下作设计,夜里蛇鼠绕床的险象也时有发生。但他们一心想的是,尽快研制成功核潜艇,“为祖国争光”。 


1970年5月,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进入调试阶段。设计人员连续3个月不分昼夜,奋战在现场。困极了,就地躺下,满身油污,醒来接着干,每个人都是这样。人累瘦了,眼熬红了,没有人退却。他们就这么硬撑,直到核潜艇事业在我国崛起。


2010年7月29日,赵仁恺与世长辞,享年87岁。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赵仁恺把毕生的精力和大爱都献给了党和祖国、献给了国防事业、献给了核能事业,他是核科学技术领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谦虚好学、学风严谨,是核动力人的良师,更是核科技界的一代楷模。


大视界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提供有力支撑。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猜你喜欢

反腐的50个第一、首次和之最

商界大咖都在谈企业家精神

苏州工业园区做开放创新的“试验田”

从总书记50次考察看执政智慧

海口城市基层党建筑牢“三根桩”

融合发展让河北旅游业驶入快车道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