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三步走”迈入世界城市行列

2017-11-17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11月1日,成都市规划局就《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向公众征集意见。作为住建部确定的全国15 个总规编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成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坚持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加强城市发展顶层设计,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空间格局上,以五大功能区为统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的全域空间模式。


要素配置上,提出“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原则,确定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历史文化永续传承、自然生态永续保护、产业高端高效绿色发展。


未来成都将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建设龙泉山城市中央绿心、天府绿道体系、“步行15分钟生活圈”等重大公共设施,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5)


四大战略定位:

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

至 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至203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360万


成都市域总体空间结构图

“一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两翼”: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

“一区”:龙门山生态涵养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保障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

“三轴”: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集聚核心城市功能

“多中心”:8 个区域中心城

成都市域五大功能区分区示意图:

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


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


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


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径


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22年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强区域中心城市


“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显著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大城市病”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成渝城市群极核地位明显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

第二步:2035年 高标准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能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持续发挥,成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渝世界级城市群基本形成。

3

第三步:2050年 迈入可持续的世界城市行列


建成国际运筹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享受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面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十大关键词



生活城市


成都是中国最具生活品质和最具居民幸福感城市之一。新总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强化成都这一重要的城市特质。至2022年,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强区域中心城市。至2035年,成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更具品质的生活环境。至2050年成为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强化扇叶状格局,构筑“双心、双轴、多点”的空间结构。严控生态绿楔,延展扇叶状布局模式,优化用地布局和结构,构筑“双心、双轴、多点”的空间结构,引导中心城区发展重心向东、向南转移。“双心”是指老城中心和天府新中心。“双轴”是指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多点”是指集中承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主中心、副中心和片区中心。


城市绿心


将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中央绿心,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形成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生态格局


在市域内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岷江水系网和沱江水系网、环城生态区和环二绕生态环以及六片生态绿隔区。涉及生态格局的区域需要加强保护其生态功能。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


绿色交通


构建网络化、多层次、高标准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市域高快速路网络,构建三铁融合市域轨道交通体系。构建三网融合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完善城市轨道、地面公交、慢行网络,强化枢纽体系;以城市轨道为基础优化地面公交 ;构建层次清晰的四级客运枢纽体系,促进三网融合。


五个中心


科学确定“五中心”核心功能内涵,有效保障空间落位。具体包括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规划形成由“2个主中心,3个综合型副中心,8个专业型副中心,多个片区中心”构成的多级中心体系,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文化保护


全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两个层次、十个方面系统完善、重点突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协调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构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城市设计


构建“ 三轴、四片、多点”的整体景观格局,强化空间景观秩序,突出三轴统领城市空间格局、串联重点景观区域与景观节点的骨架作用。塑造“灰白淡彩、清新素丽、蜀风雅韵”的城市色彩意象,城市主色调以高明度、低彩度的亮灰、暖白色系为主,辅以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点缀淡彩。


全域增绿


构建由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形成的五级绿化体。完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建设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共同构建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


乡村振兴


完善新型城乡体系。创新完善中心城区、东部城市新区 - 区域中心城 - 特色镇 - 新型社区及林盘、聚落的新型城乡体系,制定分区指导、分类推动、分级管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绿色智慧、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


49 30769 49 15289 0 0 3752 0 0:00:08 0:00:04 0:00:04 3751>

大视界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年。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三农”; 三十




猜你喜欢

深圳要建“人才特区”!

知识产权保护,这个“知侦支队”全国最牛!

平罗“以地养老”值得推广

强化基层治理,武汉“八个红色”很给力!

东莞“倍增计划”升级,试点企业再获大礼包

“拼爹拼到家委会”是教育之耻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