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公交都市”十大亮点举措

2017-12-09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日前,交通运输部已启动首批50个“公交都市”创建。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从2014年起,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为契机,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加快“智慧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发展,在强化公共交通便捷性、提升可计划性和舒适性、确保安全性等方面成效斐然。



特别是以“公交优先+慢行交通”为主配置路权,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做好“最后一公里”慢行接驳通道的建设,采取分隔、保护和引导措施,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性。11月24日,经交通运输部验收,上海和南京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


“公交优先+慢行交通”为主重新配置路权


公交优先:结合轨道交通和枢纽建设、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基地)开发、边远小区配套、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同时,继续推进“最后一公里”线路挂牌服务试点工作。


慢行交通:提供更多的可供租赁的自行车,建设更多的“B+R”(自行车加停车)设施。至2040年,将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对社区内的次干路、支路规划设计将遵循慢行优先的路权分配原则,采取分隔、保护和引导措施,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性。



上海创建公交都市十大亮点举措


一、持续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线路和里程分别达到15条线路、617公里(含磁悬浮,不含金山支线),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运营车站增至367座,内环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增加至75.6%。下一阶段,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2020年形成8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远期形成1000公里网络规模。


二、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

鼓励和支持发展新能源公交车辆,包括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等车型。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以发展纯电动公交车为主,加快实现公交“零排放”。


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2017年达到60%,2018年将达到70%、2019-2020年将达到80%。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使用规模达到8000辆,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


三、中运量公交建设

不仅在中心城,而且在郊区推进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的中运量公交系统。


四、延长轨道交通运营时间

中心城区骨干线路周末运营延时半小时,力争在2018年实现中心城区所有线路周末延长服务时间。提升轨道运能。通过增购车辆、改造设施、优化运能等措施,到2018年实现中心城区轨道线路高峰时段运营间隔缩短至3分钟之内,部分骨干线路力争缩短至2.5分钟以内。


五、全面推进公交线网优化

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和执法管理。完善公交专用道设计标准,以客流为主要考量依据,覆盖客流走廊,形成网络效益。到2020年力争形成500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同时,同步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实施信号优先。保证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达到15—20公里/小时。


六、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培育绿色低碳交通意识,鼓励市民采用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减少小汽车使用。长距离出行:倡导集约低碳的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短距离出行:倡导健康的步行、自行车出行。



七、公交车辆wifi覆盖

加快实现公共交通车辆WiFi全覆盖。


八、提升地面公交服务品质

建设优质服务的公交客运量走廊,完善地面公交线网规划,提高地面公交运营效率;注重打通微循环,推进“最后一公里”公交线网布设。进一步提高公交线网覆盖面,实现中心城公交站点500米半径全覆盖。将客运枢纽作为公共交通优先的关键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在用地和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


提升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50米内公交站点的衔接水平,在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附近,结合公共设施、商务楼宇、商业广场,建设公交中途站、出租车候客站、公众自行车停靠点等微枢纽设施,使公共交通换乘无缝连接。


九、丰富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建立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手机、网站、可变信息牌,实时获得公共交通到站、换乘、运行状况等信息。在出行全程中为公众提供完善的实时信息服务。


十、改善步行和自行车衔接公共交通的条件

让步行到站的过程变得更加愉悦,让骑车换乘公共交通更方便安全。保障人行道畅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人行连廊和通道建设,构筑立体步行系统。



以“公交都市”建设带动路权改革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正在成为各地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重中之重。


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客运总量屡创新高。日均客运总量已从2011年的1668万乘次/日发展为目前1796.1万乘次/日。其中轨道交通保持连续增长,在公共交通中占比突破50%,工作日客运量超过1000万乘次/日已成常态,最高日客运量达到1186万乘次/日。



1.公交专用道建设,是保障公共交通路权的重要措施

在路权配置调整的时候,涉及公交优先和慢行交通的交锋问题,这需要科学、合理配置路权,才能体现绿色出行、慢行的理念。


2.公交都市要打造智慧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

要以纯电动公交车为主要技术路径,加快实现公交“零排放”,着力提升城市公交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满足市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

各地应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围绕公共交通优先与需求管理并重,不断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大视界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猜你喜欢

有进有退 才是真正的聘任制公务员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创业大学

低保都让谁吃了?

全解:新时代政治家集团图谱

30万奖励“毒地”举报人不算多

“技术专家巡诊团”为企业对症下药把脉开方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