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小看“过渡空间” | 精读《交往与空间》中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23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今天继续和你分享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因为很久没更新公众号了,所以今天这篇内容索性就篇幅长一点,知识点密集一些、内容干一些,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先保存在浮窗,之后慢慢看。

上一讲我们说到,“人看人”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根本前提,是社会性交往行为的起点。但在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主导下,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大而无当的公共空间,以及“摊大饼”式城市无序蔓延,致使能保证“人看人”的交往空间逐渐萎缩,城市活力日渐衰落。

扬·盖尔在书中举了丹麦国家广播电视中心的例子,1500人在一个由停车场和冷清的草坪围合的区域内从事电视节目的录制工作;旁边拥有1500名师生的进修学院同样也是孤零零的;远处一排可容纳7000人的高层住宅小区像屏风一样立在城市边缘,周围环绕着漫无边际地绿地。不同功能的三处建筑群,相互隔离、互不关联,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说西方城市是大的话,如今国内很多城市的尺度就是巨大。在西方社会开始反思功能主义弊病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却成为了后起之秀,力求更高、更快、更强。
很多城市总是以拥有一座类似于白宫或人民大会堂式的政府大楼,一个市民广场,或是一道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为荣。但这些大规模城市只是表面的模仿,以背负着巨额的财政赤字为代价,满足城市排位的虚荣,完全没有当年“曼哈顿”那种思想上的理想主义,和勇猛开拓的底气。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两个问题:
(1)为什么现代城市尺度总是过于巨大,设计者的误区是什么?
(2)合理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怎样设计,才能激发人们交往的意愿?
 


1  人体感知尺度

扬·盖尔认为,现代城市设计者的思考方式,是建造高楼,然后将它们分散布局,保证日照间距;为了适应汽车的活动范围,我们需要修建“60km/h 建筑”、“60km/h的街区”。此外,为了使快速运动的人看清周边的物体,就必须将他们的形象大大地夸张,在汽车城市中,标志牌和告示牌必须巨大而醒目才能够看清,建筑物都是缺少细部处理的庞然大物。

大广告牌倒是为营销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题外话:这本书非常好非常好,心中top5)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代城市一切都被变相“拉大(scaled up)”了。从技术上讲,实现更高、更大体量的建筑并不难,但这对人来说并不是适宜的,因为你的身高、视野和感知范围与原来并无不同,你仍然需要和周围的朋友亲密交流。我们不会因为汽车的存在,就能看到更远距离的事物,听见更远距离人们的谈话。
因此现代城市的设计者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忽视了“人性的尺度”。扬·盖尔在一次采访中说:“现代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已经失去了建造人性尺度的能力。其实人性化尺度非常简单,它就源自于我们的身体。我们可以在很多场景中研究人性尺度。”
那么人体适宜的尺度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问题早就有人类学家研究过,爱德华·T·霍尔在其代表作《隐匿的尺度》中,将人类的知觉感受器官分为两类:
一是距离型感受器官——眼、耳、鼻;二是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
在公共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人体器官应当是眼和耳,也就是听觉和视觉。扬·盖尔采信了他的观点,下面我就为你详细说说。
首先来看听觉。霍尔研究发现,在7m之内,耳朵是非常灵敏的,在这一距离进行交谈通常没什么问题,我们小时候上学时的教室长度,通常就是7、8m左右的距离。距离再远一点,大约35m左右,人的正常听觉基本到了极限,除非对方用大喇叭广播,否则你很难听到对方在说些什么,更别提产生交谈。
再来看视觉。不同的距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为了使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他人的面部表情,解读对方的情绪,通常来说,最大距离碰巧也是35m。剧场和歌剧院就会使用30-35m的距离,因为在这个范围里,我们能和舞台上的演员产生情感共鸣。但演员必须得通过化妆和夸张的动作来“扩大”视觉表现,所以这个距离还是有点远。

霍尔认为,当距离缩小至20-25m时,我们才能更轻易地解读出他人的表情,真正开始唤起人们关注他人的兴趣,不过这种关注仅仅是单向交流,适用于集会、演讲、观看演出,人们只是旁观,但依然无法产生交谈。
那么比较适宜朋友、熟人、甚至陌生人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应当在3.75m以内。当然也不要离得太近哈,容易尴尬,小于1m几乎就是情侣之间的尺度了。
虽然我们不可能测算出一个完全精准、科学的最适社交距离,毕竟这是一种比较主观的感知,但是根据霍尔对听觉和视觉的研究,我们大致能够判断:对于促进交谈来说,2~3m的距离是比较适宜的,最远别超过7m,因为很容易听不清;如果是类似广场型的大空间,尺度最好也要控制在35m以内,相当于方圆1200平米;再大一些,人们就只能远远地、模模糊糊地看到对方在干啥,但既看不到表情、也听不清声音。
所以说,如果空间的设计不具备合理的尺度层次,一味追求大空间,则会丧失交往的可能性。
霍尔的观点更好可以支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公共空间:由于从“私密——社交——观望——看不清”,存在不同的距离层次,并在不同的层次区间中,会产生迥异的行为逻辑;那么我们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是不是也可以对应着距离层次,来分别考虑不同空间的层次性质。



2  过渡空间

上面那句话听起来挺绕的,简单理解就是,从私密空间转换到公共空间不能是一刀切的,就像从你家到户外不能一下床就是大马路,它们之间得有一连串“过渡空间”。本来3m之内,是良好的社交区间,可如果直接修上了车行道,那不仅不会发生交流行为,你反而还要躲远点,免得汽车撞到自己。
扬·盖尔将空间的过渡分为了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四个部分,彼此之间和缓、流畅的衔接。“过渡空间”的安排正是为了符合人们对于社交尺度的需求。

不是完全对应,只是为了说明“人体尺度”与“空间层次”的关系
虽然这个模型看起来挺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
我们以居住区为例,丹麦某一联排住宅前2-3m宽的小庭院,就很好地体现了“过渡空间”的魅力,街坊四邻和过往行人亲切地交谈着。同时道路也不算很宽,整个距离加起来,也不超过7m左右的半私密空间距离,人们活动起来很舒适,不会感到拘束。但在如今的城市建设中,“过渡空间”却很少能见到。
下图是我前两年在北京租住的小区,中国大多数商品房小区基本都是这个样子,还算比较有代表性。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了楼洞口,紧挨着就是车行道,对面是停车场,私密性的(单元门)和完全公共的(车行道)领域之间完全没有中间过渡层次。

这是楼下所谓的公共绿地,但单元门的出口在另一侧啊喂,这片绿地根本没办法让人使用。

中国用地比较紧凑,建设比较粗犷,那国外会不会好一些呢?也未必。下图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郊区房屋,“过渡空间”是有的,但尺度未免太大了些,早已超过了7m,连摆摊都要放到很远的位置。
可见,对“人体尺度”的忽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通病,和在哪个国家没关系。
不仅是居住区,我们在进行公园设计时,也会有意无意地遵循“过渡空间”模型。比如我们总是倾向于将中央区域设计为大草坪、广场,场地开阔,尺度稍大;周边围绕若干半私密的小空间,可供小团体在此聚集,并用路网将其串联;再往外可能会进入由树篱围合的,更加私密的区域,仅供一两人小坐,或者是咖啡厅、博物馆等室内空间中,与户外区隔开。
大大小小的空间交错组合,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活动空间,整个公园氛围就能活力满满。
相反,如果公园缺少了过渡,进入后全是一片开阔的大草坪,我们恐怕不会有心情待在里面,毕竟谁也不愿意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会让自己很不舒服;太紧凑了也不行,容易憋屈。
说了这么多,既然“过渡空间”如此重要,那我们在城市中到底该如何进行设计呢?


 

3  如何设计过渡空间

作者一共为我们总结了四项基本原则,这部分对应着书中的第三章。尽管篇幅很长,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围绕着构建良好“过渡空间”展开的,本质上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抓住了这根主线,相信你在阅读本章内容时,会相对轻松一些。
(1)要集中,不要分散
千万别误会,作者所谓的“集中”并不是让我们住的更密,居住密度和建筑密度之类的概念,与人群活动的多少,并没太直接的关联。我们要集中的是人的活动。
我们还是以居住区为例,比较贴近我们日常生活。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设计改变,就可以显著提高人群交往的活动水平,作者要是不提,我还真没意识到,那就是改变每栋楼的出入口朝向。
不知你有没有留心过自己家的小区,几乎每排楼的出入口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反正我家小区就是这样。朝向一致,就会导致每栋楼住户的日常活动是完全不搭界、分散的。如果在楼与楼之间再摆上一长串停车位,那开展活动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作者建议,建筑物的出入口要相对而开,就像我们去野外露营一样,四周围绕着帐篷,中间点上一丛篝火,形成公共空间,当夜晚降临,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欣赏星空。
很多欧洲小城镇的建筑,都是出入口相对而开的,比如意大利圣维托里诺·罗马诺镇

作者考察过的哥本哈根延加顿住宅区,也是如此,各家住户围绕着一处公共空间和公共用房。
在出入口相对的居住环境中,楼间距也不宽,于是这处空间很容易变为“内庭”,我们一出门就能看见对面的人在做什么,每天上下班说不定还会碰见熟人,打声招呼,聊聊天。由于每栋楼的出入距离都相当于压缩了一半,所以我们不再是“私密——公共”的模式,而是变为了“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模式。人群之间开展交往活动的条件就被创造出来了。

“集中”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在商业街。设想一下,有五十个人走过一条街,如果这条街非常宽阔,那看着就挺冷清的;而如果这条街只是条窄巷,那就给人感觉非常热闹。适宜的尺度,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会显得很有人气。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气很旺的街道往往并不宽敞。
比如在泰国,那里的夜市,摊位与摊位之间只留了很窄的空间,但当地人和游客却很享受这种拥挤的夜市生活。大家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小摊贩、其他的食客脸上的表情,可以听到各地的口音、闻到不同食物散发的味道,这种参与感会让人身心愉悦。
(2)要综合,不要分解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个体尺度下的“社交距离”,以及“过渡空间”,但理解第二点原则,需要我们将其扩展到人群尺度。
传统中世纪城市,城市结构是由步行街控制的,城市的格局基本也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因此,商人、手工艺人、穷人和富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之不同类型的人群都是混居在一起,共同工作和生活的。
功能主义导向下的城市分区结构,却将城市的多种功能分离开来,相对应的,各类人群也被分离开了。从人群尺度来看,同样缺少“过渡空间”。
比如北京的回龙观,它是北京五环外的一个居住社区,常住人口高达30万。因为房价房租便宜,吸引非常多的年轻人,上下班时候,地铁站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是回来睡个觉,它只提供了居住空间,没有就业空间,年轻人每天挤地铁去城里上班。生活服务设施也非常不完善,满大街都是一些馄饨店大排档,几乎没有夜生活。
工业区、科创园、大学城等等,都是这种单一功能区的例子。
城市需要综合,不要分解,各种人群、活动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才是一座健康的城市。
作者特意提到了哥本哈根大学,这所学校位于老城中心,有趣的是,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校区,而是各个院系、办公楼,散落分布在城市的50余处地方,城市的街道是这所大学的组成部分,街角的餐厅就是大学的食堂。学校与城市的密切关系为学生使用城市、参与城市生活、居民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创造了无数的有利条件。于是,城市成为了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这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3)要吸引,不要排斥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有一个国际机构曾经到非洲去搞“扶贫”,他们注意到农村妇女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到水井去打水,很不方便,所以他们就想到要给村里铺上自来水。这样一来,妇女的时间节省下来,不就可以去工作,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了吗。
结果第二天非洲妇女就不干了,上大街游行,反对这个决定。为什么?因为她们在家里、村里的社会地位都非常的低,在水井边打水是她们难得的逃出牢笼,可以满足社交需求的这一段时间。她们可以在水井边聊聊天、发发牢骚,你铺了自来水,她们就连这个“放风”的机会都没有了。打水并不是单纯为了生活所需,而是外出社交的借口。
作者也提到了类似的规律,他观察很多老年人特别喜欢在庭院门口修剪花草,结果剪来剪去、没完没了,大半天就过去了。其实她们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修剪,而是为待在户外找个借口,找点事干,能和来往的行人们说说话。
所以,提供“过渡空间”只是基础操作,在这之上要想让人原意主动待在外面,还得找点“借口”,设计些吸引人的亮点。
那如何做到吸引人呢?
最简单低成本的方法,是让人随时看到周边空间中发生的一切。比如临街的商店,设计成透明的落地窗,明亮通透,让人直接看到里面正在发生什么,仅仅是“看见”这一个点,就能激起人们参与其中的欲望。作者发现,有临街窗户的青年俱乐部和社区中心,就比在地下室的俱乐部有更多的成员。
再稍微高级一些方法,是提供一些有特定用途的场所,比如给孩子设计游乐设施,给老人提供健身器材。以前我看到小区里那些标准化的号召全民运功的健身器材,总觉得很low,又破、又旧、没设计感。但现在我想明白了,其实好不好看不重要,关键是它能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借口“,让人有理由走出房门,只要大家聚在一起,便有机会再开展另外的活动,这才是这些器材最大的价值。
不论是在小区,还是城市街道,最好多一些吸引人的小空间,设计高低倒在其次,关键是要热闹,保持一点“乱哄哄”的状态,这样人们就有理由出门溜达溜达、看一看。如果在外有事可做,过后人们便有话可谈,于是无论是必要的、自发的、或是社会性的活动都可以以无数种微妙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4)要开放,不要封闭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不做过多解释了。其实这和上面一点是相关联的,比如临街商店,想吸引他人对店内发生的事情感兴趣,首先就要做到开放嘛。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这篇精读的主要内容,简要总结一下:
1、现代城市的设计者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忽视了“人性的尺度”。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我们人体的感知,尤其是听觉和视觉,确实会随着距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逻辑;在某些范围内,是较为适宜的社交距离。
2、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就需要相对应的提供一系列“过渡空间”进行承接。我们决不能在良好的社交距离内,安放完全公共、开放、陌生的空间,这会立即阻断人们交流的意愿。
3、要想在城市中构建合理的“过渡空间”,作者提供了集中、综合、吸引、开放四点原则。不过这些原则,仅供我们学习和参考,毕竟很多措施和欧洲的案例,并不太适合在当前的中国推广,比如开放式街区、开放式校园等。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除了一些大的设计原则外,落实到具体空间中,还有很多诸如步行体验、座椅的位置等微观细节的设计和考量,会对人们在外活动的体验构成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这部分内容我们下一篇继续。临近期末,实在是分身乏术,所以更新会比较慢,请大家多多担待。
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如果觉得文章有意思,不妨点个赞,让我知道啦~~~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