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浸没的城市森林 | 解读“品川中央公园”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37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个商业景观案例,日本景观设计大师三谷徹的成名作之一——“品川中央公园”。由于这件作品很有名,也许你早已在各类文章、网页上看过相关介绍。
不过我还是想建议你花时间看一下今天的内容,因为碰巧我在研究该案例时,找到了一些一手资料,虽然不多,但目前中文网络上几乎所有文章都未提及过,所以你懂的,这又是一篇独家的案例分享。
在开始之前先说个题外话,“品川中央公园”这个名称是不准确的,一提到“中央公园”,我们印象中都是尺度很大的那种,显然不符合这件作品嘛;而且如果你用英文搜索Shinagawa Central park,你查到的会是另一处公园,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误传了这么多年。
更准确的翻译是“品川中心花园”,后文我会统一使用这个名称。
品川中心花园坐落于东京,2003年3月竣工。其早在1987—1989年进行的品川车站周边地域整修基本规划中便已经确定了位置,并在1992年通过了城市用地规划,但其设计建设拖延了很久很久,在2003年才建成(后面会解释原因)。
“品川中心花园”是品川国际城的中央绿地,宽45m,长超400m的一片狭长区域。品川国际城,位于新干线品川站东口南侧,是一个大型的商务办公中心。中心花园的两侧由许多高层建筑组成,各栋高层建筑以及各自的裙房部分,均由从品川站延伸出的位于2层的步行道“空中走廊”连接在一起。
“中心花园”便是在“空中走廊”面前展开的绿色步行大道。

我们先来看几张平面和鸟瞰,粗略地感受一下设计成果。
上面是树阵植物的分布图,下面是铺装平面图
鸟瞰图
说实话,几年前我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一头雾水。好像也不咋样啊,从上看不就是一片树阵广场,谁不会画?铺装歪七扭八的,既不炫酷、也没秩序,这算什么设计?
只怪自己当时还年轻,看不懂,那时候最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怎么画才能好看
可现在才慢慢理解,设计水平的高低真的不在于平面形式,而是在形式背后,对空间、场所、氛围的洞察和思考。
形式语言本身没太大意义,不过是呈现设计师思考的工具。文章逻辑不通,字写得再漂亮也没用。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件作品究竟好在哪。我将它的特点总结为了三个关键词——叙事、抗衡、和不尽



1  叙事

如果查一下过去的地图会发现,在古代,品川这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很长的运河,受此影响,这块场地正好凸出到运河中,形成适合船舶停靠的天然场所。此后,三井物产在这里建造了一些仓库,后来又沦为旧国铁的停车场。三谷徹最开始接手设计时,该用地又作为了新干线的车库,后来才逐渐建设的商场、办公大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场地南北狭长的形态,应该是这片土地的记忆。
不过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会造成场地从历史到如今的人文记忆和自然景物消失,同时伴随着一些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大城市里生活,那些自然的光、水体、风、山冈、土坡、草及林木森林与人们渐行渐远。于是在这段步行空间中,三谷徹与设计师团塚荣喜合作,共同设计了7个景观小品,讲述了品川海岸—水、高轮的大城门—石、二十六夜待—光、海滨的风—风、品川台场—土、黑目川河道—草、和御殿山的樱—木树等历史事物,让城市的后来者、游客了解并回顾品川周边的历史记忆与生活风俗的片段。

在这7处小品节点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二十六夜待—光”,设计师的构思非常巧妙。

平面图
“二十六夜待”是当地等待月亮升空,进行膜拜的祭典活动(阴历正月和七月二十六日)。曾经每到这一节日,从高轮海岸到品川,处处都是人潮,呈现出祭典的热闹。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往日的祭典盛况已不复存在。
为保留往日的记忆,设计师以光为主题设计了这处景观小品。小品的部分外墙面和内壁采用了镜面设计,白天,镜面借着阳光反射着周边的环境,使节点若隐若现,消隐于环境背景之中;晚,灯光亮起,投射在镜面上,形成仿佛是水面粼粼的波光,其上的金属构筑,远远望去,就好像是漂浮在水面之上,呈现出月亮从海平面升空的意向
在高楼密布的现代城市,月光已经逐渐在人们心中变得暗淡,而这样一个唤起人们对皎洁月光、对往日祭典记忆的设计,可使人联想到远去的、纯朴的乡村月夜。
限于篇幅的原因,我只能为你介绍这一处节点,如果你对其他节点也感兴趣的话,可以到知网上搜索《现代景观设计中叙事手法的应用——以日本东京都品川中心花园设计为例》这篇文章,你会找到更加详细的分析。
虽然这7处代表自然事物的主题小品,设计非常精巧,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设计的精华所在,那可有点过于表面了。
试想一下,如果场地有7个文化,那我们就要做7个景观小品吗?那场地要是三国主题,是不是就要桃园三结义啊?要是水浒主题,岂不是要放一百单八将?那还不乱了套,干脆做成小品公园吧。
因此,这七处节点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师要通过这七处节点的串联,叙述什么样的故事。
首先,这七处除了讲述历史记忆外,它们各自的顺序安排也是颇具思考的。从第1景观小品到第7景观小品,自然事物的顺序是:水—石—光—风—土—草—木。花草树木是具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发育及繁茂离不开水、石、光、风、土这些基础元素,它们是一切生命的基础。
这里隐含了一种生命繁衍、紧密依存的意味。
此外,不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其实场地中不只有七个小品,而是八个,最后一件就是进入公园、使用这些景观小品的“人”,水—石—光—风—土—草—木—“人”。人类的生活、生长不仅离不开前五项基本要素,也同样离不开草和木。尽管公园只是高耸建筑间窄窄的一条、尽管场地记忆已经无从寻觅了,但不管城市化进程如何,人类都绝不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品川中心花园的景观叙事,既表达了对地区历史的记忆尊重,同时也呈现了设计师对人居生存环境的深入思考。
不过啊,我们做设计更强调的是整体的空间感受,三谷徹的作品,就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他会在场地中先制造一块奠定整个场所气氛的空间,然后在边上再去配置功能。所以只有这些叙事节点是不够的,7处景观小品显然不足以奠定场所氛围,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词。
 (打扰了




2  抗衡

为了奠定整体的场所氛围,三谷徹采用的方法是——树阵
在快题中,我们最擅长画的可能就是树阵了,无脑画圈圈。可是,我们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要做树阵?解决什么问题?该选用何种植物材料吗?
三谷徹给出了他的答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品川中心花园”,三谷徹说:

“我最开始意识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针对高层高密度的垂直性城市景观,以强调水平性的空间感予以抗衡。用同一种树形成树阵,在城市中由南至北延伸400多米,给人以超长的尺度感。”

重要的事再重复一遍——“以强调水平性的空间感予以抗衡”
这便是他选用树阵广场的原因。简单手法用对地方,一样有它的牛逼之处,三谷徹利用超长统一的树阵,极大弱化了两侧高层建筑带来的压抑感。
此外,我还想请你关注一点设计细节,虽然树阵的角度随着铺装在y轴不断变换(绿线),但在x轴(红线)上却始终保持着连贯一致,而且五排树阵几乎等距。
千万别小看这处细节,它能保证树阵既形成统一的秩序,又富有一定的变化。

形式确定后,下一步该选用什么植物呢?
其实这件作品原本可以有一个更“浪漫”的名称——品川千株樱花广场
三谷徹最初的计划是要创造一处被樱花浸没的、名为“千株樱”的名胜之地。虽然周边各个业主总体上赞成这个构想,而在具体做法上,出现了大量意见不一致的状况,一直争论延续了十多年,导致设计无法落成。(我猜想这个设计可能需要多方达成一致才能通过)
比如很多公司都说:“樱花浸没的空间太好了!但能不能最好只在我们公司门前设置这样的广场呢?”
再比如人们会委婉地议论:“全部用同一种树倒不是不自然,但是,只能用一种吗?丰富一点好不好咧?”
三谷徹无奈地回答:“只用一种最好。”
他想要实现的效果是,从外面看,两侧没有什么个性的建筑构成呆板的物理屏障,可人们一旦进入内部,统一的樱花树阵便会给人带来强烈地遁入另一个世界的感受。
但遗憾的是,最终三谷徹还是妥协了,采用了樱花、连香树、小叶青冈搭配使用的方式。所以在下图中你会看到,在樱花盛开之季,植物景观确实有些凌乱,花落以后则协调了很多。





3  不尽

如果仅仅是树阵的排列,显然还无法让人真正沉浸于“城市森林”的氛围之中,设计师还需要一些更细微的设计手法。三谷彻通过“借助下凹地形”和“变换路径方向”,营造出了在密林间随心漫步的不尽之感。
首先说“借助地形”,这400m的带状场地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呈碗状的下凹地形,这样一来,便可形成一种规则又错落的空间层次。树阵整齐的排布,是规则;但当你走入园中,望向远处时,却是一片望不到头、错落的森林。
下凹地形
不尽的森林(图片来自公众号“缘中说园”)
三谷徹绝对是一个操纵地形的高手,在“风之丘葬祭场”的设计中,仅仅借助5%的斜坡,便跨过了中间的建筑,使视线直达远处的山体,从而将背景环境纳入一整片远山、天空之中。
图片来自公众号“缘中说园”,我的学长,推荐大家关注,侵删

讲透“风之丘葬祭场”(下):你能否察觉到自己“被设计”?

再来说第二点,“路径方向变换”。不知道你第一眼看到这张平面时,有没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铺装歪是七扭八的?
最初我也没搞明白,直到打开了谷歌地图的街景,看到场地后一下子就懂了,非常简单——曲径通幽嘛,通过道路铺地不断变化轴线方向,模拟出了人在真实森林中曲折穿越的行动方式。

并且,随着路径的转换,400m长的场地被划分为13个小广场,每个小广场根据公园45m的宽度被设定为28m×28m的正方形,每处小正方形广场又设计着不同的景观特征变化,这些变化在400m长的公园中便产生了很强的节奏感,与步移景异的丰富的表现力。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品川中心花园”的全部解读。
总体来看,叙事性的景观小品传递了对人居环境深刻的思考;整齐的树阵构成了统一的序列,奠定了场所空间氛围;特有的下凹地形,使人沉浸于茂密的城市森林之中;多变的铺装广场,既呈现了步移景异的景观特色,也满足了公共空间所必须的多样性功能。
这就是“品川中心花园”成为经典设计作品的原因。
当然,除了设计理念、手法之外,公园的铺装、坐凳、灯带、树池、栏杆等等设计细节都是十分精致的,但限于篇幅原因无法展开细说了,你如果感兴趣,建议用谷歌街景到场地里多溜达几圈儿。

一些细节


最后想说:

其实目前在北林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已经很少很少会涉及如此小尺度的场地了,通常动辄就是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研究区域蓝绿空间、生态网络的构建等问题。这些研究的背后往往要涉及(相对)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复杂的软件操作。
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小尺度场地的理解和把握,不再重要了呢?
当然不是。
在某一节选修课上,老师特意提到了这一问题。他曾指导的一次园设,某个小组团队的软件技术非常娴熟,用arcGIS、grasshopper对场地进行了极其炫酷的分析操作,成果展示大致是下图这样,示意一下。
小组同学很认真、很厉害,老师们都非常欣慰。正在这时,老师无意中问了个问题:
“场地边上那座山大概有多高?它跟你的设计场地有没有结合,你是如何考虑的?”
“什么,多高?!老师我不知道啊,还没算过……”
“你不是已经都做了那么多分析吗?那它高程是多少你不知道吗?”
场面一度尴尬。
我们在虚拟的世界中无所不能,却对眼前真实的风景一无所知
我们是否渐渐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真实环境的感知力?那些数据说到底,只能作为人眼的辅助,而不能成为感受的全部。所有宏观的分析,最后都是需要落到实处的。
那如何培养对场地空间敏锐细致的感知力呢?
“品川中心花园”这类优秀案例,无疑是极好的学习榜样。
- - -
那么既然说到优秀案例,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场所设计》,这本书其实是本访谈集,里面不止记录了三谷徹众多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三谷徹会在访谈的字里行间,透露很多他内心的设计思考、推导过程。
大师的想法要比设计本身更有价值,所以诚心推荐给你。
(不瞒大家,点击这个链接购买,我会收到一笔小小的佣金,感谢捧场。)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