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行:不满于现状的景观人,如何另寻他路?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56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在上一篇文章《抉择:景观人薪资水平如何?怎样选择工作?》中,我基于数据分析和亲身经历,和你分享了“比较真实”的专业薪资状况,以及工作选择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景观人,相信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建立起一个较为宏观和清醒的认识。
看过上一篇文章后,你也许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但也许景观行业的工作现状并不能让你满意。如果你是后者的话,那么今天这篇内容刚好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一起来聊聊*转行*
前段时间我写过另一篇文章《劝退风景园林?先认命还是先认输?》,可能给部分读者造成了一些误解,觉得我是坚决反对“劝退”的人。这怎么可能呢,景观业人才都这么饱和了,当然是“竞争者”越少越开心喽,所以我不会拦着大家的。
开个玩笑哈~~正经的原因是,当初选专业并非我们理性的选择,所以转行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这辈子往往越是大决定,做得越仓促。比如考大学,我们填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哪懂什么叫专业啊?你听到“工商管理”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毕业后是去管公司的?去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有不少人因为近些年古风国潮,喜欢古典园林就去报了“风景园林”专业,结果整天研究的是绿地系统、海绵城市、生态廊道,还有新晋热门的碳中和,和古典园林没半毛钱关系,最后发现更对口的专业可能是“古建筑保护”。
所以选专业并不是我们慎重的决定,不要认为专业就是我们应该干的事情,大部分人选的专业未必真的适合自己。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说,只要本专业干得不顺心,就可以大胆转行呢?
我觉得这同样是个仓促的决定,转行之前,我们要做一番慎重思考。



01

你以为的不喜欢可能只是未深入

我见过身边不少人以“不喜欢”景观专业为由,转行去做其他工作。有些人很成功,也有些人还在不断地尝试中,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呢?
我从《深度工作》一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那里,获得了很重要的启发。在一次电视采访中,纽波特谈到一个问题,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无论换多少工作、甚至换专业,总是发展不好。
纽波特认为,这其实是深度工作的能力不够,甚至在工作中从来不曾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
一个人是否喜欢做一件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把这件事做得有多好。比如一个中学生,如果数学考得比较好,语文考得比较差,他就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在数学上,而且觉得自己有数学天赋,然后数学就会越学越好,语文就越来越差。但如果有一天,有人能向他展示文学的魅力,写作表达的趣味,他可能会爱语文胜过数学,觉得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语文。
工作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做事情遇到阻力,又得不到外界的鼓励和肯定,就会形成双重负反馈,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喜欢、不适合做这件事情,于是考虑换工作。现在转行的机会比较多,鼓励大家做斜杠青年,所以很多人十年内甚至可以换七八份工作,但没有一份做到专业的水平。
如果做事的心态没有变,换工作也只是重复上一次的结果,兴高采烈地开始,失望地离开。最后找一个钱相对多一点的事情凑合干,但总是觉得不满意。
纽波特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们什么事情都没有深入。
我曾经就犯过纽波特所说的问题。我本科是园林专业,毕业后也经历了一次小转行,从事了文旅策划和咨询的工作。转行的理由就是觉得“不喜欢”,做园林设计太没意思了,摆弄一些形式,种一种树,这工作好没劲啊。
但是三年后,我打了自己的脸,在工作中训练的系统思考能力,使我具备了一定的宏观视野,进而对设计的价值有了全新认识,于是乖乖回学校继续读书;同时也通过公众号,分享我这些年来的收获。设计水平,以及对设计的理解,说到底是思考能力和一切过往经历的沉淀。
我过去以为的“不喜欢”,其实是深入的不够,浅尝辄止,没有试图做到专业水平。所以我曾经的转行理由是禁不住推敲的,尽管运气还算不错,因祸得福。
借助“深入”的视角,我突然意识到,大学毕业后那些转行成功的人,他们之前在学习“不喜欢”的专业时,其实做得并不差,在年级名列前茅,甚至拿到国家奖学金
因此在如今的我看来,“不喜欢”这三个字,只有对本专业深入过、努力过,可能才是认真评估后的感受,是真的“不喜欢”。
也因此,我们做出的转行决定,才是更慎重的考虑。




02

为钱景转行,要坦诚接受风险

话说回来,也有人不是从“是否喜欢”这个层面去考虑转行的,而是听别人说某个行业挣钱多,这当然没问题,人之常情。
不过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看别人赚钱快,于是就要转型,转过去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再转,再找新风口。这样兜兜转转,可能十年下来猛然发现,曾经离开的行业居然触底反弹了。
所以如果我要为“钱景”而转行的话,我一定会在选择前,做好“两个周期”判断——职业周期和行业周期
首先是“职业周期”意思是我们的价值,大体会在哪个年龄阶段得到体现。
这个好理解,景观专业或建筑专业是凭手艺和经验吃饭的,总体来看,越老越吃香,尤其是做到管理岗之后。但互联网行业,35岁可能是一道坎,因为我们的精力脑力、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远远不如新一代年轻人。比如我现在就无法接受“抖音”,前两天居然发现有人在“小红书”上分享景观案例,让我匪夷所思,没想到还能去这里找资源。无法跟上年轻人也就意味着,大厂薪资高,但换血率同样也高。
可以说,景观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职业周期,大体上呈现相反的趋势。那如果转行互联网,我们需要提前为35岁后的日子做出规划,至少先做好心理准备吧。
再来看“行业周期”,这指的是,当下最热门的专业,大概率会在未来走向冷门。
我们现在应该不会觉得银行、电厂、邮政是很好的单位,虽然它们在父母那一代是绝对的铁饭碗。就在半年前,我们还觉得当一名网课老师是进入了财务自由的快车道,但万万想不到这千亿级的市场竟一夜间崩塌。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你转行的时候也许这个行业很热门,因为你眼睛只看到了当前那一个点。而一个行业受经济规律或政策影响,一定会经历周期性变化,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行业当下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那么奔着钱景的转行,就是在投机了,和买股票追涨杀跌没有本质差别。
当然,判断行业周期很难,是个技术活儿,因为我们需要预见三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再来反推当下这个时刻的选择。相信一定会有行业分析师做过类似的研究,我们必须做足功课。
但这些研究也未必准确,不然风险投资岂不是稳赚不陪了,可这就是根据“钱景”来选择职业的现实风险,我们要坦诚接受。
对比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因为“喜好”,也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更喜欢、更适合的工作而转行,而非因为“钱景”。因为“喜好”能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意义,从而在行业周期下行时扛过压力;也能有助于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成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出成绩。
当然,这个选择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我谨代表个人的偏好。
我猜你可能会想,有没有可能转行到既是自己喜欢擅长的,同时又有“钱景”的行业呢?
的确可以,但最好不要抱着所有好事都降临在自己头上的幻想,转行是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值得谨慎对待。



03

如何提高转行的成功率?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转行了,那该怎样提高转行的成功率呢?
我姑且凭着自己有限的转行经验,可以和你分享两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我们要对转行的目标岗位足够清晰。
这一条听起来显而易见,但我们往往对转行岗位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比如你特别想做互联网运营,可“运营”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那你到底想去一个什么公司的哪一类运营岗?这个岗位具体要做什么,解决些什么问题?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你是否都已经具备呢?
具体来说,比如大厂通常会将“运营”细分成至少以下7种:
  • 用户运营:和用户聊天,组织活动,引导产品使用,要沟通能力很强;
  • 内容运营:创造或者编辑、发布内容,要你审美强、文笔好、有想法;
  • 社群运营:开展活动,抽奖,投票,讨论,活跃社群,需要沟通能力和创意;
  • 新媒体运营:微信、微博、抖音等账号的日常维护,帮企业传播,带来流量;
  • 商务运营:联系网站、媒体谈合作,包括内容合作、举办活动,需要有很强的拓展能力;
  • 产品运营:做用户调查,收集反馈,对接产品部门改进功能,需要有服务意识,擅于跨部门协作;
  • 电商运营:提升成交额,获取流量,增加转化率等一系列运营策略。
这些细分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可是不一样的哦,那你喜欢哪个、擅长哪种?在转行的准备期间,你可能需要找不止一份运营的兼职实习,去体验全流程的工作,再精准地锁定方向,投递简历。
经历大学四年甚至更久的景观学习,我们都未必敢说真的“了解”了这个专业,何况跨专业?因此在转行的道路上,我们同样需要投入不少于专业学习的精力,去仔细研究目标岗位。
只有做到这样,才算是认真选择了一项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仓促地切换赛道。
第二,转行最好保留某项专业能力。
我不建议同时跨行业、跨能力的转型,这样相当于把过往的积累一次性抛弃,成功的概率会很低。你可以保留自己在当前专业所训练的某项能力,刻意练习、打磨优化,然后将它迁移到那些能力相对一致的岗位上。
比如景观设计师可以转行做产品经理,因为都需要面对用户、分析需求、设计体验,很多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这么说有些抽象,我举个详细点的例子,产品经理通常需要学会画“用户体验地图”,画图的过程其实和做设计的流程很相似。
所谓“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流程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著名产品人梁宁将“用户体验地图”分成了5个步骤:
1)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通过数据分析,对产品潜在用户的一种抽象描绘。比如“小红书”的用户画像是大概30岁以下,位于一二线大城市,关注流行趋势、品质生活,消费力较强的女性,这是它的目标人群。而男性、30岁以上的女性、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就不是其关注的重点。

2)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用户为什么使用你的产品,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以“小红书”为例,人群关注焦点最高的是彩妆、护肤和穿搭,那一些探店的内容可能平台就不会作为主推。

3)我的服务触点是什么:用户从接触你的产品,到实现他的目标之间,会跟你在产品上有哪些接触,你需要在这些地方服务好用户。
4)用户使用路径:用户是如何一步步到达服务触点的,这条路径走得顺畅吗?
5)用户情绪曲线: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人们往往会更在意“峰值”和“终值”时的体验,过程中一些细小的体验感受不会有太大影响。下图是宜家的情绪曲线,他们对“峰终值”的设置就非常好,都落在了让人舒服愉悦的区间。

看完上述拆解,也许你还是觉得“用户体验地图”有点陌生,没关系,把它对应到景观设计中,你就全明白了。
我们做设计其实也适用这五个步骤:
1)用户画像:给居住区公园做设计,和给CBD的公园做,用户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他们分别是谁?现在不管哪里的设计,第一步往往先谈生态,雨水怎么样、水环境怎么样,但整个方案分析里没有人,只在效果图里出现。
2)用户的目标和预期:比如我们要做商务区的景观,那就要看写字楼里是哪些人群?对场地的使用诉求是什么,纯放松还是半正式会谈?午休去哪里吃饭,会到场地中来吗?
3)服务触点:我该在哪些地方设置空间,吸引使用者停留,提供怎样不同的功能?场地是需要开放、还是私密、还是半私密?
4)使用路径:使用者能顺利到达这些空间吗?布局合理吗?有没有醒目的标识、舒缓的路径?
5)情绪曲线:用户游览完一处公园,是感觉平平无奇,还是意犹未尽,亦或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的。
你看,做好设计的过程和做好一个产品,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梁宁老师说,刚开始做产品经理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管理员的视角来规划产品,功能面面俱到,但是复杂、没重点、找不到路径。我们做设计不也总被批评说,不聚焦、没特色、内容挺多但全是套路,放在哪都一样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我们没有实际机会体验产品经理的工作,但如果能在眼下的设计工作中,有意识地使用“用户体验地图”来优化自己的设计思路,那么我们积攒下来的经验,完全可以迁移到今后转行的岗位上,不至于从零开始
以上就是针对提高转行成功率,我想和你分享的两点建议——清晰目标岗位和保留专业能力。



最后想说:

前段时间我听到一句鸡汤,特别想在最后分享给你:
人生极致的悲剧就是一切皆目标,人生极致的幸福叫一切皆路径。
什么叫悲剧的人生,就是你把什么事都给定死了。不就是追求那几样东西吗,我要买房,我就为了这个房,跟房子较劲;我要升职,我就跟职位较劲,揣测老板喜好,把同事比下去。我要转行,有更多薪水,所以就跟岗位较劲,来回跳槽。
如果什么都是目标,我们就会被这些框死,丧失了对自己人生的设计。目标达到了之后该继续做什么?如果没达到是不是就只能躺平?
而幸福的人生是一切皆路径。甭管我多么地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我心里得明白,它就是个台阶,我一旦到那个位置,我的生命的深处一定要生成下一个目标。
就像攀岩一样,甭管这一步踏得有多稳,我都要赶紧奔向下一步。可能同样是没达到目标,但此时我清楚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是场无限游戏。
借着这句鸡汤,我也在重新思考“转行”的意义,难道仅仅是换了个工作这么简单吗?
我们是把转行当做“目标”,只要达成了就行;还是当做通往更多改变的“路径”呢?
比如人脉环境的改变、工作意义的改变、身份认同的改变、价值认知的改变……
更进一步思考,这些改变一定要通过“转行”才可能实现吗?
期待你的感悟。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