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文补发】这一次,重新理解生态设计(下)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16篇文章
  • 特殊说明:

今天这篇内容是一年多前的旧文重发,昨天的推送已做了预告。之前因为一些原因,把它从后台删掉了,因此补发一次。
阅读(上)篇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这一次,重新理解 [生态设计](上)


你好,我是YanYan,我们继续谈“生态设计”。

上一讲虽然看上去只是在翻来覆去折腾一些概念,但其实我是在说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不把一些概念琢磨清楚的话,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地学、糊里糊涂地做设计、糊里糊涂地跟甲方汇报,虽然能成功忽悠外行,但也同时骗了自己,得不偿失。

最近了解到一个项目,某岛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官方宣传是这样说的:要紧紧围绕“长江风景眼,xxxx岛”定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xx岛生态环境。

可实际上如何呢?据可靠消息来源,该项目为了快速成景(献礼十一?),大批量使用全冠移栽的大树苗,不仅养护难度大,成活率低,而且费用很贵,请问哪里生态了?这还不包括某书记觉得某处节点看起来不够乡土,要求扒掉重做的事情。

总之国内的生态设计项目都有点……糟心。

说说国外吧,公正地来看,国外虽然也有忽悠,但总体而言是比较务实的,其中不乏精彩的项目案例。

上一讲光顾着打嘴炮了,今天补充分享一个我在《景观水文》课上学习到的案例。



01 

华盛顿运河公园

废话不多说,先上图。因为它是个带状的公园,所以得请你横过来看。
简单介绍下背景:场地在19世纪的时候,真的是华盛顿运河,历史悠久。后来到了1900年代初期,为了满足周边城市和购物中的建设,运河便被铺平。此后场地被用于多种临时用途,最近的一次是被用作华盛顿公立学校的校车停车场。
2000年,当地开发商与政府联合发起了一项设计竞赛,随后便开启了对公园的设计改造工作。2010年正式动工,2014年末建成开放。下面的信息比较重要,该项目已获得SITES三星级认证和LEED黄金级认证,是近年来非常经典的的一项可持续设计案例。
稍微解释一下,SITES全称是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主要针对景观项目,是世界比较公认的一套场地可持续开发评价体系,有一系列非常细碎的指标,来评估场地是否达到了可持续利用的标准。
LEED全称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某处建筑或社区若在节能、节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室内生活品质等方面达到一定指标,便可被授予认证。
建筑的事情咱不管,公园为何能获得SITES的高级别认证呢?原因是设计师做了一整套非常精巧的雨水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是考虑公园自身,同时还服务于周边街道和社区的雨水径流管理
公园地下设置了三个,总容积约6000立方的储存罐(蓄水池),用于储存公园及周边社区汇流而来的雨水,而后将水注入公园东侧边缘一连串的雨水花园,经其过滤后,供给公园灌溉、喷泉和溜冰场,据说可满足95%的用水需求。
下面我就来为你具体解释一下这个系统,不过它在平面中是看不出来的,得靠下一张图:
其实我在图上已经标了中文,所以沿着箭头仔细看,看懂是不成问题的。
整个雨水管理系统说穿了就是——两套循环利用方案。
对于这片场地而言,雨水径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场地中雨水的路面径流(橙色线),二是从建筑屋顶顺排水管流下的屋顶径流(粉紫色线)。设计师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径流,分别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循环利用方案。
你可能会奇怪,同样都是雨水,为何要分开设计?
这是因为雨水在下落过程中,会溶解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随后降落地面,又会冲刷道路,裹挟泥沙,使污染物质大幅增多。所以相比于屋顶径流,路面径流要更脏,就需要再多一道净化工序。
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
设计师在公园地下埋藏了三个储存罐。污染较少的屋顶径流(roof run-off)被收集后,经简单过滤后注入二号和三号储存罐,再经一道过滤后供给日常用水。路面径流要先汇总进入一号储存罐,经由水泵,也就是图中白色方框中的P(pump)注入雨水花园的生物滞留池,经土层的物理净化及植物微生物的生物净化后,汇至二号储存罐,与过滤后的屋顶径流混合,供给日常用水。
1、2、3号储存罐位置
雨水花园
以上就是华盛顿运河公园的雨水循环利用方案。该方案尽管谈不上有多复杂,但整套流程确实逻辑清晰、十分精巧。
可这里面也有问题。



02 

两张皮

首先是造价问题。场地总面积约3英亩,也就是1.21公顷,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也许不靠谱吧,但暂时找不到别的了),项目造价高达1650万美元,相当于每平米9500元人民币。虽然这里面还包括一栋绿色建筑和两处小型构筑物,但你要知道,国内好一点的地产景观,造价也不过是1000+元/平的水平,和9500元相比,差距太悬殊了,试问国内有多少甲方领导能如此不惜血本?!
如今国内极少能见到生态技术应用得非常优秀的项目案例,在没钱做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我们也只得靠种植野草、乡土树种,挖几条植草沟来充当生态策略了。
其次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两张皮”的问题。请你回想一下,我刚才有谈到任何关于景观/园林设计层面的细节吗?
场地东侧的雨水花园或许是,但设计师本就想做一条贯穿的水道来回应历史上的运河记忆,所以这只能算单纯的功能叠加,即便该方案把雨水管理的一整套系统拿掉,仿佛也并不会对场地景观设计本身造成太大影响。在我的认识里,这就是两张皮,没有实质性的结合。
站在SITES角度,用可持续的标准衡量,这项设计当然是成功案例;可换个视角,站在纯粹的设计角度,我们好像并不能说加了蓄水池的就更高级;再换一种思路,如果把这项工作分包给给排水公司的人,他们理应会更专业吧?那么,景观设计师在其中的角色就很存疑了。
可能此时你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和我讨论一下:就算是“两张皮”也没什么问题吧,设计之外,我们不该为环境改善做贡献吗?哪怕只有很小,可至少态度是积极的啊。
是的,我并不是反对生态设施介入,有条件的话理应积极融合,比如三谷彻在风之丘葬祭场的汀步中增加排水沟收集雨水,就极其巧妙。
如果大家都默认二者理应是“两张皮”,那确实没问题,可近年来有一项很明显的趋势——用生态性替换艺术性,取代了行业里对设计的一些要求。再过几年,我们怕是都不知道该怎么欣赏彼得·沃克和玛莎的设计了吧?
以前我就经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不清楚自己究竟要代表哪一方,无法清晰定义正在做的事情,更无法说明这些事情能取得哪些成果、带来什么实际效益。据我观察,我应该不是个例,这种情况在行业内好像并不少见。
风景园林在向跨学科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仿佛也正在将自己奋斗为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学习设计理论、提升自身水平,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可能很晚才会等到开悟的那一天。而“生态设计”有相对明确的流程和方法,容易立竿见影;再加上国内也正面临着比较棘手的生态问题,政策大力支持,我猜想这或许是行业一窝蜂涌向“生态”的原因吧。
之所以上、下两篇文字叫“重新理解生态设计”,就是希望能将这层模糊的关系掰扯清楚。
其实无论是“两张皮”,还是结合在一起,都有各自的精彩案例,只不过如今的潮流是“两张皮”,做表象层面的叠加,而一旦领导不那么专业、预算不够、或者设计师水平有限,很容易就做成了表面功夫,成为最专业的设计说明师。
因此,我们理应知道还有其他做法。



03 

结合的做法

先来看一个案例,成都活水公园。
随着城市工业发展,成都府南河一度面临着严重污染,活水公园建设,便是在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背景下启动的。公园位于府南河畔,以展示“湿地系统处理污水”为主题进行设计,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
公园整体布局呈一条鱼的形状,主入口位于鱼嘴,出口位于鱼尾。猛地一看,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造型有点low(嗐,当年都这风格),但设计师是想展现“鱼水难分”的寓意,表达水是生命之源。象形不意味着低级

设计的重点在于展现湿地的水处理过程。公园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方的厌氧沉淀池,也就是平面图中鱼眼的位置,经沉淀后的水依次流经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水逐渐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公园在整个净水系统旁设置了中英文对照的解说牌,向游人, 尤其是儿童讲解自然作用净化水的过程,进行环境教育。

水流雕塑

植物床

活水公园的湿地能清洁府南河的污染吗?别开玩笑了,根本微不足道,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套系统的净化能力肯定会下降,甚至没有。但这种清洁过程的展示是一种象征,它的目的是教学、启发、反思。游客可以在公园中的任何地方行走,欣赏公园中生活的许多鸟类、蝴蝶和蜻蜓,并观察上游浑浊的河水如何一步一步变得澄清,重焕生机。这才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

在这个案例中,公园的生态理念和园林设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简单叠加的两张皮。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其实刚才已经说漏嘴了——鱼水难分,这一造园立意很好地传达了生命与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离开了“鱼”的抽象造型,水净化就会变成单纯的技术工程展示;相应地,没有了这套净化系统,“鱼”的存在未免毫无理由(这种情况下,象形的确就有点俗了)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鱼身的上半部有一系列彼此相连的池塘,从造型上看,它是在抽象模拟鱼的肺部(鱼鳔);而从净水过程来看,这里种植了芦苇、菖蒲、凤眼莲、水竹等水生植物,用于吸收、过滤水中的污染物。形式与功能,鱼的呼吸与植物的“呼吸”,不仅巧妙对应,甚至形式的设计就是为了烘托生态功能而存在的
进一步讲,这里没有出现生态性取代艺术性的问题;相反,生态性使艺术更加具体,艺术性使生态更加可感,二者相得益彰
最后再说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活水公园建于上世纪的1998年。怎么到了22年后的今天,还越做越退步了呢?
……
分析完案例,不知你有没有看出结合的门道,其实并不复杂,核心是要“换主角”——就是从基于“人的空间使用需求”做设计,转变为基于“生态原理”做设计
虽然上一讲中,我说“生态”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这是由于其中混杂了不同人对这一概念的各种理解。如果追根溯源、究其本质,“生态”是一门研究关系的学科,包括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原理就是对这些关系的揭示。
在成都活水公园的案例中,人不是主角;通过一整套净水流程展现的生命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才是主角。
总结一下方法,以往的园林设计多是“以人为本”,把人的使用需求和功能放在首位;而结合生态的园林建设:
1)强调对各种生态关系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梳理;
2)通过园林营造的艺术手法,将这层规律以凝练、抽象、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可视化、可感知;
3)让人们通过在其中游赏活动,增加对自然的了解,提高人们热爱自然的意识。

听起来也不太难是吧?

大道至简,咱们都慢慢悟吧。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拜了个拜~~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