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重新理解 [生态设计](上)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15篇文章
前两天,我旁听了一节导师z教授带本科生的设计课程,主题是“生态设计”。这节课对我很有启发,帮我理清了脑海中很多模糊混乱的概念。
所以今天这篇内容算是现学现卖,一方面结合导师课上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综合此前碎片化的阅读和积累,和你随便聊聊,分享一些我现阶段对于“生态设计”的认识和感受。
既然是随便聊聊感受嘛,文章肯定就没什么清晰的结构和逻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把你绕晕了还请多多担待。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想先扯远一点,绕个弯子,请你读一首诗,唐代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首诗我们太熟悉了,甚至都能背诵。好,那现在给你5秒钟时间,我请你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作者在这首诗里到底想说啥?试着归纳一下中心思想。
1
2
3
4
5
哈哈,不为难你了。《锦瑟》确实是唐诗中公认的名篇,但也是特别让人捉摸不透的一首作品。
就拿这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来说,拆开来看,不过是一些朦胧凄美的意向堆叠在一起,如果你硬要一字一句解释,问主题是什么意思,那就只能靠猜了。而且就算你猜对了,李商隐能活过来跟你说声Yes,点个#在看#吗?
同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从语法上讲,这都不算是一句话,只是六个名词意向堆叠在一起,与其说是诗,不如说它是一幅画。诗人靠名词意向为我们简要勾勒了一幅场景的草图,剩下的得靠脑补。
但是,我们读者到底该如何拼贴意向,选取意向的哪种含义,孰轻孰重,从中感受作者的什么情绪……
讲不清楚。
为什么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要聊几句诗词呢?因为我希望能带你感受下中文表达的一个小缺陷——语意模糊。
诗歌语言自带一种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它可以传达丰富的言外之意。它不会精准地指向一个主题,而是会框出一个意向范围,勾勒一个画面,留给人自由想象的空间,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现代汉语相比于古代汉语,确实好了不少,但也同样模糊,因为这是由中文内在语言逻辑造成的。
比如汉字其实特别少,常用的基本是3000字左右,这几乎足够你无障碍阅读任何文章了,至少看看今日头条、读读我的公众号是完全没问题的。哪怕我偶尔造了个新词,你也能根据组合,大致猜出来我想说什么。但是英文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你想顺畅阅读像《经济学人》这样的高水平文章,词汇量至少两万。
正因为中文的汉字很少,它就必须要能进行广泛的组合,以此描述更多元的事物,但这也会带来副作用——在中文里想要创造一个新词十分灵活。
举一个专业内的老梗,风景园林、景观、景观建筑,听起来好像不太一样吧,但是他们对应的英文都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个意思,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争相发表有关学科名称辨析的学术文章,你说这类讨论是有意义还是没意义呢?
对,在中文里,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个词能指代很多重意思,有时一个意思又能由很多词来共同表达,词语的组合太过灵活,就会创造出不精确和模糊的空间。中文的语言逻辑自带模糊性。
用模糊性写诗,它能带来一种特殊的美感,但是用来阐释概念、表述严谨的理论可能就要出问题了,比如今天要说的“生态设计”。
1 生态只是一个模糊概念
谈设计之前,先解释下什么是“生态”。
自从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之后,“生态”这个词算是大摇大摆进入了风景园林的专业体系之中,而且几乎是占据了核心地位。
有关生态的话语,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体现在国家政策层面,而且深入人心,为公众所津津乐道。设计院在做设计的时候,也都在提所谓的“生态策略”。就算真没什么生态性的考量,至少也要讲一讲乡土树种,雨水收集。
可是,如果你真的深问一句:到底什么是“生态”?恐怕大家的理解又都不太一样,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专业人”眼中的生态和公众理解的就不太一样。我曾经在文章中放过这两张图,对比一下,你觉得哪一张更生态呢?
可能你会认为越是绿色的,就越是生态、自然的,而荒漠化的景象是破败的。可实际上,那些高低错落配植的植物群落,虽然符合人们心中对于自然生态的想象,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和各自的生长规律。以“美学”为原则搭配的人工景观,往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并维持效果。
这背后是很高的建设成本和复杂的养护管理,它在我们眼中恰恰是不自然、不生态的。
此外,不同专业之间对“生态”的理解也不一样,景观语境中的“生态”,和生态学上的“生态”,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景观语境下的“生态”,其实包括了环境健康、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概念的一个大集合,很宽泛,如污染防治、减碳增绿、水土保持、防震减灾、雨洪管理、小气候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都属于景观语境下的"生态"。
而生态学上“生态”,含义要狭窄的多。简单来说,一是在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种群内部的相互关系”,比如种群保护,优化群落内物种结构,优化种群内代际结构等等。二是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涉及到各种栖息地保护、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等相关问题。
总之,比景观语境下的“生态”概念,狭窄得多。
说到这儿你会发现,如果只谈“生态”的话,其实等同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不同人对这个词理解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语言虽然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但也是牢笼。为什么一开始先要绕弯子,谈中文语意模糊性的问题,就是因为语言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中文的表达习惯,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形成模糊的思维方式,而且词语越模糊,我们好像越喜欢和它亲近,越容易不假思索地接受并使用它。
比如一提到古典园林、古人的自然观,我们近乎本能地会说出“天人合一”四个字,然后这个话题就愉快地结束了。
好,那请问,什么是天人合一?体现在哪些方面?天代表了什么,人又代表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合一”?过去人们常说天、地、人三才,那为什么“天人合一”里没有“地”,去哪了?
我确实是在咬文嚼字,因为不这样的话,我们很容易就被诸如“天人合一”这样的抽象概念给糊弄过去,这是中文思维方式的内在缺憾。
“生态”本质上也是抽象概念,是很大而无当的词汇,笼统地去说,不仅自己没整明白,也蒙了别人。
景观中有关“生态”的讨论,虽然源自于西方,但相比之下,很多西方设计大师,并不会把这种宏观的概念整天挂在嘴边,他们多是讲场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面对棕地就解决好土壤和地貌修复的问题;面对污水就解决好水质和空间营造的问题,如果场地没有棘手的环境问题,那正常处理好排水就可以了。
优秀的设计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会去突出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日本风景园林大师三谷彻的风之丘葬祭场景观,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这个案例。(点此回顾)
他在下凹的碗状地形中设计了六条横向的汀步,每隔一段距离,会设置一处排水沟,用于雨水收集。
但是!!!你可别觉得大师是在用什么生态策略,响应海绵城市建设,人家就只是单纯为了——排水。大师没有在作品里提任何跟“生态”有关的概念,但你能说这个设计不“生态”吗?
生态是个包罗万象的模糊概念,而排水才是场地的具体问题,我们应当刻意提醒自己把具体的事情讲明白。
2 停留在表象的生态设计
既然有关“生态”的定义,都是很宽泛、不精确的,那基于“生态”进行的“生态设计”,恐怕就更加难以说清楚了。
可是我们设计师毕竟还要做所谓的“生态设计”啊,所以没办法,必须硬着头皮对这个概念加以分类和限定,便于让其他人清晰地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
根据导师的总结,现阶段人们对“生态设计”的认识和实践,大多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生态功能”出发,认为园林绿地应最大限度发挥其环境效益,比如吸附pm2.5、调节碳氧平衡、净化水源、调蓄雨洪、物种多样性保护等。
二是从“生态美学”出发,人们觉得以往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园林景观过于人工化,认为现代园林要具备“生态美(也是一个模糊的词汇)”。所谓“生态美”,大概和“荒野”、“野趣”的概念相类似,强调乡土植物、野生植物的应用。
三是从“生态技术”出发,注重生态工程技术和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强调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概念分辨清楚了,接下来我想唱唱反调。
“生态设计”乍一听,是一个挺正确的设计理念,但如果真要回到实践中,把概念拆解开来,这里面可藏着不少问题。
(1)重点说说“生态功能”,这绝对是门玄学。
比如关于植物对污染的防治效果,我此前根据国家林业局发起了一项名为《北京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项目,很无聊地算过一组数字,结论是2018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48.44%,但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效果仅贡献了不到3%。
由于计算过程并不严谨,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所以就不厚着脸皮放上计算过程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之前的文章看一下。(城市公园究竟“治愈”了什么?)
再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湿地净化”。过去一提到污水,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物理净化或者化学净化,但现在这些方法都太low了,一点都不前沿,我们提倡用湿地进行生物净化。
那湿地净化效果如何呢?其实不咋样。
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曾在2015年,对西溪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做过监测研究,结果发现,湿地对外来水源的PH值平衡和总磷吸收,确实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但对于高锰酸盐(该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和含氮物质的净化作用却并不明显,甚至在特定季节,由于植物衰败,反而会加重污染,起到反作用。
也就是说,湿地确实能净化污染,但它是有选择性的。
你可能会问,这是一处接近于自然的湿地,如果是人工设计的湿地,专门强化水体的净化功能,效果会不会好很多?
效果如何先放一边,你恐怕要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经筛选后的生态系统一定极其脆弱,因为你忽视了湿地的其他功能,整体群落很难稳定,你做好长期维护的准备了吗?
此外,你还要面临一整套技术难题。我关注的一位学长,他曾参与过湿地的设计项目,并在他的公众号“缘中说园”中,分享了从生态专家那里学习到的湿地净化知识。
概括来说,如果你想靠湿地净化污水,首先你要确定污染源吧,是点源污染还是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比如工厂,面源污染就是一整个面状区域都可以产生污染,比如附近居住区域和农田等)?
农业污染还是生活污染?
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氮、磷、还是有机物?
不同污染物,哪些要靠植物净化?不同植物的净化率有什么差别?哪些污染需要厌氧处理,哪些需要好氧处理?
净化这些污染,都需要哪些具体设施?比如截流沟、沉砂池、沉淀池、过滤池、曝气池等,污水在这些设施中要停留多长时间才能得到净化,你会计算吗?
此时你可能会突然醒悟过来,自己是一名园林设计师,而不是净水专家,我就想画个湿地,研究这些干啥?
可是你都不知道污染源是啥?该用什么手段处理?植物净化率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要建多大面积的湿地,分成哪几个净化环节,用多少植物和多少种植物合适?哪些你处理不了的污染要继续留给处理厂?还是说你只是想挖个池子,种点水生植物,自己骗自己呢?
说这么热闹,你自己会做吗?呵呵,我当然不会啊,因为我不觉得园林设计师该扛起这方面的重任,人家净水专家也要讨生活的好不好。
最后再简单说两句生物多样性,一处生态功能完备,群落和谐稳定的场所,可能有老鼠、各种奇奇怪怪的昆虫、成群的蚊子、天空偶尔滴落一摊鸟屎,请问设计师你要如何解决呢?
为什么我们在盛夏的夜晚,可毫无心理压力地在城市公园中散步、遛弯儿,恰恰是因为它生物多样性不高,生态功能不健全啊。人们接受不了真正的“野”,设计师别花冤枉心思了。
总之,设计本身是第一位的,“生态功能”有条件的话,就顺便注意一下,强行追求后者,有点本末倒置,园林说到底并不是个环保行业。
(2)再说“生态美学”,我们千万不要混淆了生态设计手法跟生态设计风格。
强调“生态功能”的生态设计,是一种手法,这里面有技术的成分,是真的想为改善环境做点贡献;而“生态美学”,只是一种风格,是一种审美偏好,它并不优于传统艺术风格或者现代艺术风格。
不是说你做了一种看起来生态,有野草、芦苇、池塘的设计,就是潮流,就是好的设计了。比如国内很多地方在做假湿地,湿地下面做了防水,靠抽取地下水来维持表面的优美环境,它可能很符合“生态美学”的要求,但这一点都不高级。
之前有位学妹问我,某位领导想把城市社区边上的一片洼地、水塘做成湿地生态公园,她问我咋做?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嫌弃这位领导,这片场地貌似也不处于滨河的位置,所以还需要单独解决水源的问题,靠人工维持,倒退几年,这类设计就叫“人工景观水体”,但在“生态美学”的忽悠下,改称湿地,听起来上档次了很多。
(3)至于“生态技术”,我个人觉得它更多地是一种材料和工艺上的更新,并不牵涉设计层面的问题。
在预算和性价比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理所应当要尽可能地使用环保材料,采用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但是话说回来,同样的设计方案,并不会因为你的材料更环保、技术更先进,就会使设计变得更优秀,这是两码事。
用透水铺装确实值得提倡,但它撑不起一个透水铺装主题公园。何况柏油马路都不透水,我们何苦非指望着园林拯救世界呢?
所以综上所述,你发现没有,如果只说“生态设计”,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高级的词汇,非常理想、正确,可一旦把它还原到具体实践中,立刻打回原形:要么它非常玄学,要么只是一种当下的审美偏好,要么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迭代,总之它并没有在园林设计思想的层次上产生作用。
换句话讲,如今有关生态理念和园林设计的结合点,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即便你把生态的概念拿掉,也并不会对一个设计方案本身造成太大影响,通俗点说就是“两张皮”。
但生态理念与园林设计,并非没有实质性的结合点。
孟兆祯院士在其集毕生学术思想精髓的著作《园衍》中,将学科的工作性质归纳为了八个字:“文理相得,以艺驭术”。
对,园林设计本质上是对各种“术”的驾驭。比如对透视学原理的驾驭,塑造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如果将透视拿掉,园林的结构骨架会立刻解体,只剩下了局部(解构主义设计就是这么干的),所以透视学原理和法国园林是紧密耦合在一起的;同样,对如画风景的驾驭,也塑造了英国自然风景园;对山水画理的驾驭,也塑造了中国古典园林。
生态也是一种“术”,而驾驭“术”的前提,需要我们从更底层的原理思想出发,探寻彼此之间适宜的结合方式,而不是只做表象功夫。
可生态的概念毕竟是那么宽泛,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其原理思想?又该如何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呢?
我是YanYan,这部分内容,我们下次继续。
如果觉得文章有意思,不妨点一下 #在看# 啦~~~
1. 朱建宁,方岚,刘伟.生态园林的思想内涵与规划设计实践[J].中国园林,2017,33(08):34-39.
2. 何晓丽,何卿.湿地对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西溪湿地为例[J].浙江水利科技,2015,43(04):15-17.
3. 《看汉字和看字母的大脑一样吗?》.万维钢·精英日课第四季
4. 《为什么说诗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熊逸唐诗进阶20讲
5. 《场所设计》(日) 槙文彦,三谷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