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依赖感性和模仿来做设计。面对一处场地,通常我们会在脑海中先建立起一种感性的判断——这里应该建成这样或那样的效果,随后查阅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大师作品,借鉴一些有用的设计元素、设计手法,用以支撑和完善此前的感性判断,一件“新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基于经验总结,从“案例”到“设计”的方式,确实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如今大多数项目都是这样完成的)。但它并不是个好方法。这和追女神其实是一个道理。为什么今天出门约会,她好像没有前几次那么开心呢?是因为我昨天新剪的发型不好看吗?还是因为阳康后,有点脑雾,情商不太在线?(感性猜测)如果我像电视剧里的男主一样说话、穿衣,女神会不会对我更感兴趣呢?(案例模仿)这些感性猜测是真的吗?模仿会有效吗?女神的真实想法,对你来说就是个黑箱,到了表白那一天,你根本不知道迎接你的是拥抱,还是会给你一巴掌。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到了建成的那一天,项目会如我们所愿发挥生态效益吗?会真的受到公众们的喜爱吗?很难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上述的景观设计过程,缺少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研究*。我们只看到了原场地的状况,以及漂亮华丽的景观结果,但中间的过程,即设计背后的理论依据,设计师的挣扎与智慧,方案的推敲与取舍,并未引起我们的重视,甚至是设计师自己也没有将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传播。于是后来者,只能观其大略、囫囵吞枣,即便是参考100个案例,也难逃“拍脑袋”的结果。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书叫《景观设计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要帮助我们打开设计过程的“黑箱”,尝试建构并思考其中的逻辑性,使景观设计不再是一个靠经验直觉的意会式操作,而变成一种具有逻辑性,可询证、可复用的创新过程。换句话说,本书是在寻求将科学研究的思维引入设计过程的方法,并使设计实践的每一环节都能成为知识产出的过程。《景观设计研究方法》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志芳老师,于2022年最新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同时也是本教材,因此本书的阅读体验会有点“硬”。毕竟这本书的落脚点是在“研究”上,所以它优先适用于高校的设计研究教学工作,训练学生以科学视角切入设计实践,产出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论文成果。但同时,本书也面向从业者,据我观察,很多从业者是不读论文的,全凭感性和模仿做方案。那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有效性从何而来呢?从业者肯定没必要亲自去写论文,但如果想要开拓新的思维和方法体系,一定要能看懂论文,能够识别当前项目所对应的研究领域、能够比较不同学者研究视角的差异和优劣,从而选取最适宜自身情况的科研成果,用以支撑方案设计。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作者要单独提出“景观设计研究”这个概念,按说科学研究早就有相对明确的范式,那景观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是什么?第二部分,我们来明确一下景观设计研究可以包含哪些类型,事实上,设计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研究。我会挑选其中一个环节,为你展开描述。
01
景观设计研究的特殊性
景观学不存在?
几乎每一位刚刚迈入景观学研究大门的人,都会有相似的感受——这个学科怎么如此“混乱”,没有统一的专业内核、没有固定不变的研究领域、没有清晰明确的设计方法。景观学好像一盆东北乱炖,以至于不少人怀疑,这么东拼西凑起来的专业,真能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吗?很显然,景观学是存在的。作者王志芳老师的看法是,出问题的不是景观,而是现代科学的研究体系。现代科研体系遵循的是还原论,认为一切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被拆解为小的组成部分来加以描述和研究。就像我们去看病,医院一定会分成眼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大夫是绝对不会给患者补牙的。以生态学为例,可以按照生物系统结构细化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也可以按应用分为农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每个分支都可以独立研究,独立产出成果。但是,景观设计却不能被如此细分,因为这是一门实践属性极强的学科,设计师永远要面对一块场地的*整体*决策问题。就拿滨水公园设计来说,设计师要综合考虑水质改善、动植物栖息地的营造、雨洪管理、人群活动需求、本地文化呈现、工艺成本可行等诸多问题,每个问题单独列出来,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在设计师这里,必须整体考虑。在景观设计中,眼科大夫真的能给病人补牙,甚至还要会正骨、治湿疹、懂接生……研究与实践脱离
传统科研体系,无法满足景观设计对整体性实践应用的要求。于是研究与实践逐渐脱离,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从研究方面来看,实践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科研重视。比如设计师总也无法说服开发商,在商场周围设置更大的公共空间。因为商业公共空间到底对整体经济效益有没有提升作用,需要进行严谨的评估测算,要想完成评估,必须搜集整理足够多的样本量数据、搭建评估模型、识别公共空间中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组成要素,最终形成用以指导空间设计的参考指南。这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指望设计公司完成这项工作是不现实的。但遗憾的是,类似的课题几乎很少有人去研究,首先高校的学生或老师,往往不会留意如此贴近实际的问题,除非专门研究“商业景观”,但这实在太细了,不足以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其次,即便留意到了也不太好做,虽说与景观相关,但毕竟牵扯些经济测算,做设计的普遍数学不好,同时它还蹭不上当前学术热点,写了也没处发表,还是算了吧。从实践方面来看,从业者无所适从,设计全凭拍脑袋。从业者往往有一种执念,总想获得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比如居住区绿地设计,我们总想寻找到某种套路,用以完成不同场地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种妄念,因为现状不同、地理气候不同、人群不同、楼盘定位不同、甲方认知不同,没有共通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何况景观设计设计实践还要面对社会、文化、生态等一系列复杂甚至从未遇到的问题,单纯靠感性与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园冶》的确是一本好书,可如果我们指望着用它来处理当下的实践问题,就有点胡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从业者需要具备到各个跨学科领域,寻找科学理论与方法依据的能力,以科学严谨的思路来制定方案策略,从而真正解决实际需求。越是面临综合复杂的场地,设计与研究的关系就越紧密,甚至研究会决定设计理念的产生。王志芳老师很形象地总结了当前景观界的现状——“点子多,知识少”。研究者沉浸于学术话语体系中,对于实用性缺乏兴趣,一个“海绵城市”话题,学界恨不得提出100种建设方法,不然创新性从何而来呢。可从业者根本无从分辨这些方法哪些是科学、哪些是玄学。中国近几十年有着大量的设计实践,经验极多,但是鲜有人去归纳整理,成功经验与错误教训都被广泛流传。同时新项目还会继续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它们与已有经验的关系又是什么?将庞杂的实践经验,提炼为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这理应是研究者该做的事情。当然,任何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与研究不可能马上跨越多年的分隔与现代科研体系的限制,走向*融合*发展。不过,加强*互动*是可行的。研究者应系统提炼设计实践经验,转化为应用知识,传递给从业者进行使用,加强实践的科学性。从业者应将实践应用中产生的新问题,反馈给研究者,为研究提供新问题和新方向,成为研究创新的推动者。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即是景观设计研究的过程。王老师的洞见在于,她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景观设计研究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学术界可以从实践层面开展研究,从业者也能够带着研究视角思考设计。
02
设计全过程均可被研究
景观设计研究分类框架
王老师将景观设计研究分为两类:认识类研究和实践类研究。认识类研究主要是那些形而上的讨论,例如何谓景观?如何认识自然?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学科重点是什么?这方面内容往往会涉及学科话语权的争论,大家都想把今后学科发展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下,所以王老师的建议我们“多看少写,思考一下就可以了”,她在书中也是将这部分内容一笔带过。
实践类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根据设计实践过程的次序,可以划分为问题探究、策略形成、实施落地、建成管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设计问题研究——聚焦项目前期对场地问题的探究,致力于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现、提炼项目存在的关键问题。这种研究可以是定性也可以是定量的。场地是否有生态问题?是否存在社会问题?是否有人地矛盾?对关键问题的探究既能改善依据设计师个人喜好,不顾现状进行设计的倾向;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补足现有科研的缺失,许多科研问题并不是实践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策略研究——聚焦于设计策略形成的全流程,致力于寻找场地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这其中既包括案例分析,也包含对相关科研成果的筛选、理解、转化。这是一个以实践视角整理已有科研结果的过程,分辨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同时设计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创新,尝试新的解决思路,这些新经验都可以被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而不断生长。实施落地研究——聚焦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对项目效果至关重要,是绝大多数设计施工单位最为关注的议题,但却鲜有人进行详细研究。原因也很简单,实践者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研究,而研究人员又较少介入实施落地过程。景观工程方向并非各高校景观专业的标配,搞设计或植物的老师不懂施工,是很常见的事情。设计结果研究——聚焦项目建成后的使用管理阶段,力求通过各种技术与方法,评估原设计预期与实际效益的差异,进而对设计进行复盘总结,整理有效或失败的设计方法。最典型的研究是景观绩效评价,国内很多团队都在开展该领域的研究。通过对设计全流程的拆解,我们会发现设计的每一环节都具有研究潜力,或者反过来说,每个设计环节都可借助对应的科研成果来整体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不同水平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可以结合自身能力、项目需求以及时间多寡,选择性地介入到设计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选取其中一类研究和你详细说说。设计问题研究
项目刚开始,场地关键问题的确定,基本决定了后续项目设计的走向。问题定义准确了,后续的设计策略环节才会有针对性,不然就只能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如果关键问题完全与场地实际不符,那后续的一切更是无据可依。找出关键问题,是有效设计的核心,因此“设计问题研究”值得重点谈谈。直观问题——这是设计师在场地中通过现场调研、直觉感知或借助相关资料,就能发掘出的场地问题。但这种方式通常主观性强、缺少论证,受各方因素影响较大。科学问题——为了弥补设计师的主观臆断,我们还需要运用其他专业的技术方法,协助对场地问题的分析评价,发现更加深入的科学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利用InVEST生境评估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系统评估,而不是凭感觉靠树多树少来判断;我们还可以利用城市POI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数据类型数量和核密度值,来比较不同区域的城市活力差异。这些问题单靠设计师的双眼是发现不了的,必须依靠专业技术的介入。我猜你肯定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专业名词,但或许你从未想到将它们用在项目中。事实上,这些专业的分析评估工具,对关键问题的锁定很有帮助。使用问题——场地设计最终要给当地人使用,他们的需求,设计师难以直接感受,专业技术也无法分析,我们只能去问,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设计活动中,说出他们的使用需求与期待。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与式绘图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劣。具体细节就不展开了,内容都在本书的第5章,留给你自己学习啦。找到这三种问题并不困难,难的是每个项目都能有意识地从设计师、专家、使用者三个视角,对场地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而这正是“框架”的价值,它能使设计师的灵光闪现,聚合为有逻辑的创造探寻。同时,每一种问题的探寻过程,都可以沉淀为研究成果,由经验凝练为知识,供此后遭遇同类项目的设计师随时取用。王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研究案例,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每一个实践类研究,都要从具体的研究问题开始,在设计实践层面产生的诸多设计问题,不论是策略方面还是落地方面,都需要经过转换才能变成研究问题。这是经验转化为知识的必经之路,必须要足够的精准、凝练,剔除一切干扰信息。学会提问
听着像是一句废话,但我们有时真的会搞混。比如我们会见到这样的论文,“某某地方传统水景观营造的生态智慧研究”,它的确是一个研究,但属于认识类研究,而非实践类研究。实践就意味着应用,如果只是总结陈述,没有具体要应对的问题,那便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如果把题目改成“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水利工程优劣比较”,那它就是一个研究问题了。我们常常问,如何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如何进行滨水景观设计?这种问题的确有应用价值,但实在太泛了,没法做研究,就算写本博士论文也说不明白。这类问题缺少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改成“居住区植物景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滨水岸线形态与人水互动的关系”,这就具备研究的可行性了。更具体来看,变量还要满足两个要求。首先,变量也不能太泛。比如你想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环境与人的行为确实是两个变量,但范围太广了,只有把环境缩小为“绿地植被密度”,把人的行为缩小为“休憩停留人次与时长”,才有可行性。其次,它们不能是独立的,而是要有自变量和因变量。植物景观是自变量,生物多样性会受其影响,故而是因变量;岸线形态是自变量,人水互动会受到岸线的限制,是因变量。如果你要研究“城市不同区域绿地率与交通死亡率的关系”,就没什么意义,你一定会得到绿地率越低(市中心),交通死亡率越高的结论,但这是两个独立变量,死亡率事实上是与车流密度有关。这是对研究问题的进一步约束,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如果它无法被检验,也自然不会有应用价值,这一点很好理解。王志芳老师在书中展示了很多研究问题转化的具体案例和过程,我想和你分享其中一个案例,咱们好好体会下。假设你想做一个宠物友好型公园的研究,你脑海里首先浮现的问题也许是“什么样的空间可以让人和狗和谐相处?”好,这是一个特别有应用价值的问题,但很可惜,它不是一个研究问题,因为太泛了,“空间”指什么?它包含的要素太多了,甚至温度、天气都可以算作空间要素。“人狗和谐相处”又该怎么定义?继续演化:公共空间大小对于居民对宠物活动满意度的影响和谐关系被具体为了满意度,这是一个可以测量评估的变量了。不过公共空间大小有些过于具体了,因为影响满意度的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太过具体会导致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联太弱,缺乏研究价值。
最终演化:公共空间的物质要素对居民对宠物活动满意度的影响这可以成为一个研究问题了。物质要素包括大小、材料、朝向、格局等多个自变量,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对满意度影响最大的要素(正面或负面),以及居民并不在乎的因素,从而提出设计导则。也许某位从业者,碰巧要做宠物友好型公园,如果ta能获得这样一份设计导则,那么方案的科学性肯定是有保证的。
最后想说:
好了,《景观设计研究方法》这本书,就先为你精读到这里。坦率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有点“硬”,倒不是语言晦涩,而是它要求阅读者至少得具备初步的研究基础,才能理解作者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所举的案例。事实上,大多数从业者和学生(专、本),也许这一生都不会介入到研究中,看不懂论文、不理解研究者思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们会遭遇越来越复杂综合的项目,且任何一个项目,设计师都不得不面临整体决策难题,我们要到景观与生态、与社会、与经济、与地理、与心理等各个交叉领域,去搜寻解决问题的答案。设计师不是研究者,但必须要具备调用研究成果的能力,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点子多、知识少”的拍脑袋水平。- 这个活儿我从来没干过,但我隐约知道有个工具能搞定;
- 我手里也没那个工具,但我很快能把它搞到手;
- 嗐,其实我压根没用过这个工具,但我可以立刻现学现用。
未来的景观设计,可能特别需要这样的设计师,而这一切,要先从理解研究思维开始,《景观设计研究方法》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本书是“入门精读·第二辑”的最后一本,恭喜你正式迈入景观设计与研究的大门,祝你阅读愉快。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分享,拜了个拜~~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