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谈 | 窦坤:打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内外双循环通道
2023年第1期
“法律语言”多人谈
本期嘉宾
窦 坤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打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内外双循环通道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涉外法治的实施和实现始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当前涉外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涉外法治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无论限定在英语专业还是法学专业,均无法满足涉外法治人才标准的高规格和高起点,也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既不能仰赖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也不能过度简化成“英语+法律”专业知识的叠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分工明确、合作协同的系统工程。
现阶段,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人才培养潜力的各高校的外语学院、法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相互配合协作,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既要认识到语言技能是涉外法治实现的载体和手段,也要认识到跨国法治和国际法治是涉外法治的组成部分,还要认识到涉外法治人才离不开国际(组织)交流及涉外法务实践的实体环境。换言之,无论是外语学院还是(国际)法学院,现阶段均无法短时间内仅靠自身就能培养出大批涉外法治人才。无论从何种专业出发,法律英语学习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起点,都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而只有经过涉外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涉外法律实务的训练,才能从纯粹的英语人才转化为涉外法治人才。
政法类院校的外语学院、法学院及国际教育学院应开拓创新,力争打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内外双循环”。所谓“内循环”,是指在学校内部,法学专业(不仅仅局限于国际法专业)和外语学院有必要横向联合,打破各自专业局限和壁垒,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尝试在外语学院设置法律英语双学位专业(3年法律英语专业+ 2年涉外法律专业或方向),或尝试在法学院设置法学本硕连读专业(3年法律英语专业+ 3年涉外法律专业或方向),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充分“蓄力赋能”。所谓“外循环”,是指在高校(如立格外语联盟院校、外语院校+政法类院校、国内外合作办学高校等)、校企(涉外企业、律所)、校政(涉外政府部门)等具备人才培养条件的单位之间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学业进修或实习实训,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事关涉外法治的实践与实现,事关中国涉外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事关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延续。立格外语联盟院校要首先携起手来,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共同努力让我国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1BZ053)
编排:韩 畅 审稿:王 飙 余桂林
相关推荐
廖美珍:中国法庭话语礼貌策略三维连续体研究
赵军峰,薛杰,张文龙丨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多人谈 | 邹玉华:法律语言是“法律”和“法”本身
多人谈 | 朱勇:亟须培养更多高质量法庭口译人才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度盘点喜讯!我刊入选CSSCI(2021—2022)扩展版!我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语言、文字类核心期刊!喜讯!我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重点选题 约稿启事丨“语言与跨国公司”专题 约稿启事丨“儿童语言教育”专题 约稿启事 | “语文教学研究”专题 约稿启事丨“语言智能”专题
本刊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合作从事征稿、审稿及发稿活动,
从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请认准本刊官方网站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