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xEric 01 楚人刻舟求剑,一跃入水,求剑无果。末了,楚人湿漉漉爬上岸,气喘吁吁地躺在岸边,耳边都是围观群众的喧闹声。人虽已出水,思绪却沉入问号之海:怪了怪了,明明就是那个位置,怎么就是找不到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旁人在起哄,嘲讽,楚人却并不在意,毕竟思考之旅都是孤独的,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此刻,他只想解决一个疑问:为什么刻舟求剑失败了?是我的雕刻技术不足?我跳水时水花太多?还是那群围观群众太喧闹,影响了我的发挥?楚人归家,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拂晓,一缕阳光照到楚人身上,他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喊道,“不如学也!”——光自己瞎想是没用的,必须学习,必须实践出真知。楚人苦学雕刻技术,三月后,刻舟求剑,未果;楚人苦练跳水技术,三月后,刻舟求剑,未果;楚人苦修静思冥想,三月后,刻舟求剑,未果。未果的意思是,还没有结果,不是失败。02 九个月后,楚人独自呆坐,恍恍惚,木木然,他喃喃自语:为什么一直是错的?难道有什么我忽略的因素?隔壁老王实在看不下去了,趁四下无人,悄悄劝楚人放弃:大哥,你说有没有有一种可能,就是,就是……刻舟求剑本身就是错的?楚人闻之怒发冲冠,叱之曰:“呀呀呸!”——他的唾沫四散若星,在午后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喷得老王抱头鼠窜。楚人见状,捧腹大笑,“宵小鼠辈,安敢误我?”楚人大笑,楚人再笑,楚人仍在笑,笑的时间长得有点诡异。突然,笑声戛然而止。楚人默然。喷走老王的那个夜里,楚人秉烛夜游。他在竹林静思,他在池塘边冥想。环境是如此安静,他的世界是那么喧嚣。他脑袋里的声音嗡嗡作响,“我是对的,只是方法错了。”现在,剑已经不重要了,舟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证明“刻舟求剑”是正确的。他太需要一个“正确”来让老王们闭嘴,也让内心的那个嘈杂的声音安息。人类就是如此矛盾,一开始他想要回自己丢失的剑,但事情发展到后来,他陷入了诡异的思绪回路:从刻舟求剑,变成求“刻舟求剑”之正确。他真的是在探索某种真理?他真的是在证明某种正确吗?亦或者,他只是在努力保护自己?当路越是走得遥远,他越是不敢回头看;于是,喝尽杯中酒,握紧手中剑,他只能策马前行。03 楚人是愚昧的,他的愚昧在于哪里?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他缺乏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学好数理化呗。那么,我们不妨“机械降神”一下,将某个中学老师传送过去。于是那天午后,一个黄袍老人从天而降,拿起棍子冲楚人猛敲三下,楚人幡然醒悟,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我过去做的都是错的。楚人倒头便拜,黄袍老人笑曰:孺子可教。楚人便拜入老人门下。三个月后,楚人跪求老人:老师,我已经苦学三月,您何时教我绝学?老人笑曰:你要学哪门科目?语数英物化政生地史,你选一个吧?楚人摇摇头:不,我要学“刻舟求剑”。老人气倒在地,醒后将楚人胖揍一顿。老实三个月后,楚人求剑之心不死。半夜,楚人潜入黄袍老人卧室,盗得一书,大喜,遁去。镜头一转,黄袍老人全程假睡,知楚人来了又去,遂起身翻查众书,只少《物理》一册,欣慰道:这孩子也没那么傻。楚人既求得真经,便要还家。老人:“徒儿,你要不再学几个月?”楚人:“师傅,经过半年苦学,我已求得真经,此番刻舟求剑必定成功。”老人先抚须而笑,后脸色大变:“不错不错……慢着慢着,你是不是对真经有点误解?”楚人撒腿就跑,远远挥手:“师傅放心,此去必定成功!”“如果一去不返?”“那便一去不返!”黄袍老人不禁泪目,叹曰:中二病果真是不治之症。楚人得书回家,勤修苦练。月夜,楚人抚掌大笑:原来如此,我已尽得刻舟求剑之真意!我们将镜头拉近一些,只见那桌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叫《八年级物理(上册)》,他苦修的章节正是《第二章:光的现象》中的一节——《光的折射》。没错,楚人苦修半年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来我没有考虑光的折射啊! 04 上述三则故事,是我瞎编的《刻舟求剑2.0之楚人的反省》。故事是假的,但人情人心却有一些真实成分,因为我见过这样的人,我也曾干过类似的事情 ——本来是要反省对错,却莫名滑入了奇怪的思绪/情绪回路,展开了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战争,甚至于心也被封印在时间漩涡里,久久不得挣脱。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哎,反省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反省很难,难在你要跨越一堵名为“自尊”或“自我保护”的高墙;反省很难,难在你要面对真实,尤其是要勇于面对内心的真实。但面对自己谈何容易呢?有时候,我们会怯于凝视镜中的自己;有时候,我们更害怕独自面对心镜中的倒映。 而反省,却恰恰要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盯着自己看。如果这样想的话,楚人其实一点都不愚蠢,他只是不够勇敢罢了。就跟我们很多人一样。 05 失败的反省,大多跟两个话题有关:一是不敢睁眼看现实,二是不敢睁眼看自己。也可以说是只跟一个话题有关:自欺。《大学》讲八条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意”的定义非常清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看吧,修行智慧的起点就是:不要自欺。 自欺,就是自己骗自己。反省的难,就难在人偏偏要自欺。毕竟众所周知,人类是最爱骗自己的生物。我看过一个反诈骗标语,叫“万般骗术只为财”——任何人骗你,都是为了你的钱财罢了。那谁能告诉我,自己骗自己又是为了什么呢?06 反省很难,难在我们时常搞错了反省的主体。反省,是谁在反省呢?我。所以,反省又常叫做“自省”——意思是自己反省自己的问题。 但很多人做的反省,其实叫“他省”或“省他”。——喂,你给我好好反省; ——嘿,让我来反省一下他又做错了什么。 当我们眼睛盯着自己的时候,那叫自省、反省;当我们眼睛盯着别人的时候,那叫评价、叫考核、叫挑刺——啥都行,反正不叫反省。07 反省很难,难在我们时常搞错了反省的客体。反省,反省的对象是什么呢?反省对错。但很多人干的事情叫:反省利弊。一个小偷被逮住后深刻反省:下次跑快点;一个学生作弊被逮住后深刻反省:下次小心点。这种反省的结果就是:只要不被逮到,小偷不介意继续偷东西;只要不被逮到,学生不拒绝再次考场作弊。他们没有想明白的是,人世间的对错/利弊,有时候是错位的:得到好处的人,可能正在犯错;遭受惩罚的人,可能在做对的事情。一件错事就算没被惩罚,它也是错的。而做错误的事情,惩罚只是迟早罢了。这种现象在股市里非常常见:对一些股民来说,如果有钱可赚,他们根本不介意自己买的是什么东西,不介意公司在玩弄财技,也不介意公司在蹭热度、玩概念——如果能博傻成功,他们甚至不介意公司财务造假。但他们忘记了,与狼共舞,就要承担被狼咬掉一块肉的风险。08 反省很难,难在我们时常搞错了反省的客体:我们往往以为反省就是在批判自己。 我们甚至会误以为:如果我认错了,我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楚人只是在保护自己:他怕承认错误后,就否定了自己过去的生命;他怕承认错误后,就否定了自己在这个世间的存在价值。而他的初心是什么?他最初只是想要回一把剑而已。——嘿,朋友,放松一些,反省的只是对错,而你始终是你。当你承认了错误,你也依然存在,你也依然有价值,这是两码事。——依我看,摆脱一个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它,纠正它,然后继续前行。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如果你已经在坑里,那你至少不要再往下挖了。——或者我换个角度吧。如果说,你有一位好友搞砸了某件事情,办了某件傻事,你会对他怀持什么心情?你会跑过去幸灾乐祸一顿呢,还是会为他感到遗憾、向他表达你的同情?你会因为你的朋友搞砸了这件事情,顿时觉得他没有任何价值、他不值得你的关心、他的过去都没有了价值吗? 还是,你会选择拍拍他肩膀安慰他:老伙计,没事的,谁都会犯错不是吗?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位好朋友为什么不能是你自己呢?09 芒格有一段话非常精彩地表达了反省之难。芒格说,“如果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巴菲特和我非常善于打破自己最爱的观念。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你这一年就白过了。”“打破自己最爱的观念”——这就是反省的本质属性,也是反省难的原因。要打破一个错误的观念,那不容易;要打破一个最爱的观念,那很痛苦;要打破一个最爱且曾经有效的观念,那不仅很难,还很痛苦。芒格找到了一个缓解这种痛苦的办法。那就是让“自我”跟“观点”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将观念看成“自己”,而是将观念看成“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那还有什么比用它来取代较为没用的旧工具更好的呢?巴菲特和我常常这么做,但大多数人却像Galbraith所说的,永远舍不得旧工具。”10 反省很难,那有没什么办法让它容易一些呢?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东西方智者都曾给过一些提示。 例如,芒格曾说说:“要好好历练人生,就不可能不犯许多错误。事实上,一个人生的诀窍就是去犯错,才能掌握错误。在心理层面上,拒绝承认错误常常是让人们破产的原因。” There's no way that you can live an adequate life without many mistakes. In fact, one trick in life is to get so you can handle mistakes. Failure to handle psychological denial is a common way for people to go broke. 所以,我们不妨大方承认:犯错就是生活的必经之旅。只要我们还想做点事情,只要我们还想成长,我们就必定要经历大大小小的若干错误。 试想,牙牙学语的婴儿,蹒跚学步的稚子,初次演讲的学生,驾校里的成人——谁的学习,不是从错误开始的呢?——不犯错的人,学不到任何东西。——允许自己犯错,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另外,富兰克林曾说,“有勇有智的人,才敢自承做错事。”The wise and brave dares own that he was wrong.因而,不要再将反省、认错视为自我价值的毁灭,而是将它视为一次考验:只有有勇有谋的人,才能勇于承认错误。《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话: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所有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所有人都仰望着他。” 相反,一般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什么?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说,“小人(一般人,未修德之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文过饰非“”。 最后,容我再引用《左传》里一句话流传很广的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