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搭积木:混乱,是游戏的一部分

CxEric 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2022-04-04

文/CxEric

“投资是不是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今年才如此?”
 
“总是如此。”
 
 
 1


想象一个搭积木游戏。

如果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只手突然推倒积木,玩家是什么感受?
 
玩家很自然地,感受到生气、挫败、焦虑和不安,可能还有恐惧、逃避和悔恨,或直接掩面痛哭——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玩家会觉得痛苦,是因为他想当然地以为,这个游戏简称叫“搭积木”,所以全称叫:【没有干扰、没有破坏的自由搭积木游戏】。
 
因而,玩家无法接受未来无法预测,无法接受存在意料之外的破坏,也无法接受随机性的时不时肆虐。

他无法接受,这个游戏怎么可以出现一只外来的“破坏之手”。

但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个游戏虽然简称叫“搭积木”,但真正的全称其实是:

【不定时推翻你的积木,但你还要努力抵御破坏,尽量搭出积木新高度的——搭积木游戏】。
 
没错,那只被视为“外来”的破坏之手,本就是游戏的一个内嵌环节。
 
破坏,是游戏的一部分。
无序,是游戏的一部分。
混乱,是游戏的一部分。

无法预测,无法回避,无法否认,只能应对。

玩家越早接受游戏有这些要素,就越能做好应对准备,以最大限度摆脱恐惧——说不定还可以找到游戏的乐趣。

玩家越不接受游戏有这些要素,就越对“破坏之手”无可奈何,最终不是落入盲目乐观,就是陷入无尽焦虑。

破坏,是这个游戏的内嵌机制;
混乱,是这个游戏的预设属性。

2


那只突然袭来的破坏之手,叫什么?
 
有人称之随机性,
有人叫它市场先生,
有人名其曰熵增定律。

但也有一个更沉重的字眼:

无常。

人类内心渴求秩序与恒常,但这个世界的本质属性,却天然地包含混乱、无序和破坏。

稳定,不变,恒常,可预测性,线性运动;
安稳,计划,顺利,基业长青,万事如意。

在特定时间内,这些事情或许有可能成立;
在长时间维度里,这些人世间的美好愿望,脆若琉璃,飘散若彩云。

这事真让人讨厌;
这人真无可奈何。

3


《心流》中有一段话很精彩:
 
“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宇宙并非不可捉摸。星球的运行、能量的转换,都可以预测并加以解释。

但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的范围内,对我们的需求也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入。
 
一颗要撞入纽约市的陨星,尽管完全遵循宇宙定律,但仍然令人恐惧。侵入莫扎特体内的病毒,一举一动都服膺自然,却对人类文明造成莫大的伤害。
 
霍姆斯说:“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漠不关心。””
 
是的,这个世界有其内在规律,但对人类而言依然充满混乱,因为它从来不关心人类。
 
就跟股市一样。

市场先生从未照顾你的账户,也从来没有想过谋害你的财富。
他只是在走自己的路。
如果一不小心踩死了你的账户,他不会为此感到快乐,但也没有丝毫歉意。
 
如果有股民觉得,总有人盯着我这点钱?
那他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了。

 “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不对。

“你伤害了我,却没看见我”。

4


股票投资,就是这个“搭积木”游戏。

在顺利的时候,股民很容易以为,这个游戏就是不断猜测,不断命中,不断积攒财富,然后发财
——就像搭积木一样,不断越垒越高。

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投资者的任务就是进攻、进攻、进攻——更好地进攻,更快地进攻,更猛烈地攫取战果。
他们的口号是,谁跑得最快,谁就是最终赢家。

却忽略了,投资游戏早就内嵌了一个破坏机制,总会在你不经意、想象不到的时候,突然给你来上两拳,插你几刀,推翻你的积木,踩烂你的锅碗瓢盆。

当看到一切重归于初,投资者自然会陷入巨大痛苦:为什么这样折磨我?

这就是霍华德·马克斯说的:“好光景只会带来坏经验——投资很容易,你已经了解投资的秘密,你不必担心风险。”

事实上,由于投资游戏内嵌了“破坏”机制,游戏周期又特别长,这就决定了:投资游戏的真正难度,从来不是你搭积木的速度,而是你对“破坏之手”的防御能力。

因而重点是:如何巩固好每一块积木,如何防范每次一次不经意的突袭。

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投资者的任务是防守、防守、防守——更好地防守,更稳地防守,宁可错过也不做错。
他们的口号是,谁活得久,谁就是最终赢家。

一个遭遇过大跌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投资者愿意接受,破坏、混乱本就是投资游戏的一部分,他就更容易保持心态上的平和,思维上也更能宏观全局,毕竟他会明白:

只要活得足够久,早晚都会遇到“破坏之手”。

既然如此,那不如早做准备。
既然如此,遇到了不也很自然吗?

5


复利,就是这个“搭积木”游戏。

作为金融营销界的热门词汇,很多人对“复利”的理解就是:
只要你每年赚X%,若干年后就可以赚多少倍;
以及最有名的:
1626年投入24美元,复利到2000年,你就可以买下整个曼哈顿。

这种理解如果不是错误的,那至少也是“片面”的。
因为,它没有说出复利的另一面:
复利很害怕死亡;
复利很容易死亡。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见过很多复利活动,但没有人看到过无休止的复利活动。

如果家族的复利曲线可以永续,恐怕中华不会有那么多姓氏;
如果财富的复利曲线可以永续,恐怕财富只会聚集在一人手中。

自然界的一切指数增长,都存在边界。
生物界,常见的曲线是钟形曲线,而非指数增长曲线——因为有边界。

货币数字或许可以无限制+0,但真实购买力不可以。
你可以拿“虚拟”的货币数字说一百年后价值多少,但你无法拿一块实物黄金说,嘿,百年后它可以复利出一个地球大小。

所以,你不会见到真有人拿出24美元,买下整个曼哈顿。

因此,这是我的看法:
或迟或早,任何复利活动迎来终结。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伟大的“复利”活动,都已经或正在走向终结。

因为,复利游戏本身就内嵌了破坏机制,就像世间的其他活动一样。

一个生命诞生,内嵌了死亡的因子;
一个事业成功,蕴含了失败的种子。
复利游戏也是如此。

在某个时候,“破坏之手”会突然袭击,混乱会滋扰复利过程,那条曲线将遭受最严苛的压力测试——像是小说中的“渡劫”那般,一次比一次猛烈,直到这条曲线被彻底打断。

不管你怎么维护复利曲线,它终究都要结束。所谓,人力有时而尽。

有些终结方式,我们可以预知;
有些终结方式,我们无法理解。

6


在复利这个游戏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其所能,让复利曲线走得更长一些,更稳一些,而非斜率更大一点。

因而,复利曲线的要义,不是不断博取高收益,而是努力防范负收益——尤其是那种亏了就永不回来的负收益。

因而,复利曲线的要义,是长度重于斜率。
让复利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哪怕为此要慢一些。

复利曲线就是不断向上昂扬吗?
或许是吧,但这一路必定伴随无数混乱与破坏。

这让我想起曾国藩说的“天道三忌”,其中一个就是:
天道忌满。

上天不允许事物长期地盈满发展。

7


讨论至此,我的看法是否过于悲观?

相反地,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人必得承认现实的限制,才能寻找到积极的立足点。

如果承认我们是肉体凡胎的凡人,那我们就去追求凡人的幸福,凡人的成功,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无限大的世界面前,人类始终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无常、混乱和破坏,但我依然相信,人类依旧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寻找到恒常的感觉,可以找到内心秩序感。

只是一切都只能内求。

毕竟,我们无法指挥这个世界。
就像你无法指挥明天的股价一样。

8


至此,容许我提一个大胆的看法:
 
世间一切投资方法,如果不涉及如何看待“混乱”、“无序”和“意外”等议题,那它要么会在长周期内失效,要么它根本就是错的。

股票投资的困难即体现于此。
 
不论你掌握了多少信息,不管你智商多高、拥有多少经验,你都必须面对这个世界有时会出现混乱,市场有时候会跳出你的理解范畴,你的方法会时不时处于失效状态。
 
不管选择什么流派,只要你在市场待的时间足够长,你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9


关于价值投资。

某个程度上,价值投资理论之所以诞生,就是因为创始人经历了1929年那种史无前例的混乱——股票大跌,经济萧条,交易所都长时间关门,人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相较之下,什么08年股灾,15年股灾,18年大跌,似乎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芒格在2014年曾评价称,格雷厄姆体形成于大萧条时期,这套策略的设计目的是“再也不会赔钱”,但这也让格雷厄姆一直活在对大萧条的恐惧之中,他的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对抗这种恐惧。
 
因此,与其说价值投资是一种赚钱的投资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致力于“不赔钱”的投资方法。

防御,是这种方法的本质属性。
 
如果回到上文的“搭积木”模型,我认为,价值投资在两个方面提供了解题思路。
 
对外,价值投资承认了“破坏之手”的存在,确信混乱和随机性的威力;
对内,价值投资强调,“玩家”本身存在水平波动,时强时弱,且高度受情绪影响。
 
因而,价值投资将思维重心放在相对稳定的公司而非股票上,并创立了“市场先生”模型,以照应市场的混乱冲击。
 
因而,价值投资创造了“能力圈”一词,展现了独特的“二阶思维”:
评估你的股票——并且,评估你的评估。

10


价值投资如此之棒,那价值投资是不是一直有效?
不,价值投资也有很多时候是无效的。
 
但这就是一切策略的吊诡之处:
 
一个策略有时无效,所以它整体有效。
一个策略宣称永远有效,很可能整体无效,甚至很危险。
 
价值投资时不时会呈现出“无效”状态,但这就是价值投资整体有效的地方。
 
因为,价值投资的方法,本身就允许不可控因素存在,它默许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比如说,股价上涨的时机,是不可知的;
比如说,投资者对股票的估值,是有可能出错的;
比如说,即便你的分析完全正确,股价也是能随时大跌的。

换一个角度来看。

在构筑策略的时候,这一现象很常见:
追求所有局部最优,往往无法实现整体最优。

反过来讲:如果追求整体最优,你就必须允许一些局部保持非最优。

价值投资的方法就是如此。

它“允许”投资者在一些环节、一些时间里显得笨拙、低效率,但整体上看,它却依然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有人喷巴菲特不行了,但过几年,巴菲特好像又很行了。

结尾


想要玩好一个游戏,你至少要知道玩的到底是什么游戏。

在玩游戏的时候,不断遭受到外来骚扰,肯定是一件令人恼怒的事情。

但如果你的玩游戏是即时战略游戏,比如星际、魔兽,那对手不断骚扰你,不是很正常吗?

骚扰和反骚扰,就是游戏的一部分。

如果你执着地认为,你在玩的游戏是一部RPG(角色扮演游戏),作为游戏的主角,你将会顺着主线不断成长,那你最好也承认:

这部RPG游戏,蕴含了很多即时战略要素,且隐含随机扰动参数,是一部真正的开放世界游戏。

混乱?

这就是游戏的真面目。

想想看俄罗斯方块好了。
这么简单的搭积木游戏,下一个方块也不会按你的心意来。
要玩得好,你多少要为“意外”,留一点冗余空间。

何况你玩的,是几十亿人同时在线的超大型真人RPG。



后记

这是第三篇讨论“大跌”的文章。 在第一篇文章《在大跌日里,给朋友的10个建议》中,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诚实地回顾你的投资决策过程,如果有错误,尽快认错。” 这十个建议被转载了出去后,有一个微博网友留言说:怎么判断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掩面哭的表情)。 这个回复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投资经典,背了那么多巴芒语录,面对大跌还是会忍不住害怕? ——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错嘛。——以及更麻烦的,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的对错。 如果我们无法判断自己的对错,我们就只能将对错的评价权让渡给市场先生。 市场说你对,我就必须说,是是是,我很对;市场说你错,我就必须说,是是是,我很错。 至此,无视市场先生云云,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至此,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云云,也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
那么,情绪只能跟着股价一起漂移;那么,思维只能跟着市场一起混乱。 格雷厄姆说,“众人不同意你的看法,并不能说明你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你的数据和推理是正确的,你的作为就是正确的。” 巴菲特说:“如果你的假说正确,你的证据正确,而且你的推理正确,那经过许多交易之后,你就会是对的。真正的稳健只能仰赖知识和理性。” 这两师徒的话互相参照,答案就很明确了。 评价我们投资决策对错的,只有:数据、推理、逻辑、证据、假说——真正的稳健只能建立在知识和理性上。 并不包含股价。并不包含新闻。并不包含邻居的看法并不包含大V的分析。  解决的办法无他,必要找到一条独立评价决策的法子,不然投资者就要永远活在市场先生的统治阴影之下——也就是本文说的,永远地活在对“破坏之手”的恐惧之下。
所以,价值投资才会有一条容易被忽略的心法:内部记分卡。——自己评价自己的对错,自己给自己的表现打分,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但问题是,我们都太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我们都太太害怕群体的看法。
你真的有勇气,自己评价自己吗?
如果不行,或许你需要一点“被讨厌的勇气”。
比如说,被市场先生讨厌。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