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文知识库,飞向星辰大海 | 袁岚峰
最近许多人问我如何看清华大学线性代数课改用英文教材,我的看法有两面。一方面,国内许多教材写得不好,质量远不如国外相应的经过多年磨炼的经典教材。改用好教材,当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大图景。另一方面,应该把这些好教材翻译成中文,而不是直接用英文版。如果我们在本科阶段就放弃使用中文,怎么能指望这些学生以后会用中文思考呢?中文赶上现代科学的车,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前辈翻译家和科学家集体努力的重要成果,我们现在不应该倒退。一门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知识库,我们应该有这个自觉去建设中文的知识库。
为此重发此文,以供探讨。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为中国科技说过许多好话,写了不少文章阐述中国科技的优点。那么,中国科技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重要的缺点。
我经常用论文、专利等指标,来论证中国的科技水平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实际上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处于同一层次,只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例如《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但是论文、专利反映的是前沿研究水平,人们平时接触更多的科技内容,还是来自教材、网页等知识库。而在这个方面,中文跟英文有巨大的差距。
以我讲过课的物理化学为例,国内的教材虽然已经有许多种,但还没有一种比得上牛津大学Peter Atkins教授的名著。Atkins教授可以说把一生都贡献给了这套物理化学教材,不断修订再版,他的名字成了一个著名品牌。在内容的准确性、内容的逻辑关联、解释的易理解性等方面,都可以看出雕琢的精心程度。
Atkins的物理化学教材
而中文教材即使内容很丰富,往往也缺乏条理,令学生迷失在大量的记忆之中,或者缺乏解释,让学生感觉这些理论好像天上掉下来的,又或者思路过于剑走偏锋,从高深的概念(如熵)出发推导日常可见的概念(如温度),令一般的学生望而却步。广而言之,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优秀的中文教材都太少,远低于在前沿研究重要论文中中国学者所占的比例。
再来看网页方面。现在人们遇到不熟悉的事物,都会上网搜索现学一番。网络的发展,确实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人类的进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对网络知识库用得比大多数人都更频繁。我的基本印象是,在这方面中文跟英文的差距极为明显,比教材方面的差距还大。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未解之谜是“P对NP问题”:所有的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的集合叫做P(快速的意思是,计算量是问题规模的多项式),所有的可以快速验证解的问题的集合叫做NP,那么P是等于NP,还是真包含于NP?也就是说,能够快速验证的问题是否都能快速求解?
我看了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P_versus_NP_problem),感觉大有收获。这个词条内容十分丰富,像一篇井井有条的论文,任何人看完以后都可以对这个问题获得相当深入的了解。
P对NP问题的两种可能
而看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P%E5%AF%B9NP%E9%97%AE%E9%A2%98/1867664),相比之下就写得差远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许多重要的东西没写,不重要的东西倒写进去了,不少表述很模糊,甚至还有一些错误。读者看完这个词条,只能知道几个术语,但对这些术语的内涵还是所知甚少,甚至可能被误导。
我说这些,绝不是要指责百度。实际上,我要为百度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无论如何,有这样一个知识库比没有要好得多,有无是质的区别,做到什么程度是量的区别。百度百科以及广而言之的中文网络知识库,已经对社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差距客观存在,而且我们现在有条件、有能力去改进,我们应该去改进。
中国台湾省人朱学恒主持了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计划的中译计划,还翻译了奇幻文学名著《魔戒》(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他在此书的前言中说:
《魔戒》
“一个文明的知识数量,决定了这个文明的力量和影响力。
……以我们的母语中文撰写或呈现的知识到底是否够多,抑或是我们的研究者和学生都必须被迫去学习他种语言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终有一天,也许是在华盛顿的某所高中,也许是在西雅图的某所公立学校……
会有一个高中生举起手,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中文那么难学,为什么我们还要看那么多中文书呢?’
他的老师深吸一口气,很认真地告诉他:‘孩子,因为最先进的知识要看原文书,才有竞争力呀!’”
这样的情怀和愿景,令人动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人类一定要冲出地球,移民宇宙,飞向星辰大海。我希望,中国在这个最伟大的事业中发挥领导作用,将来的太空移民们说的是——中文。
星辰大海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2017年12月1日,本文以《中文知识库建设还得加把劲》为题发表于《环球时报》第15版国际评论版(http://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a-XCXO1CF77C61AE674C44B7),由于篇幅限制有较多删减,此为全文。
责任编辑: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