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一位朋友遍及五大洲的“孤独”英雄 | 后沙

风云之声 2021-0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后沙 Author 后沙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毛泽东,不但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伟大的人民领袖,也是备受全世界受压迫者敬仰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毛泽东拥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人。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毛泽东,不但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伟大的人民领袖,也是备受全世界受压迫者敬仰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毛泽东拥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人。


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然而,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阵营中,并没有得相应的声誉和地位。王明,才是国际友党眼中的中国革命领袖,才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毛泽东形象却是模糊的,甚至是刻意模糊。


根据海外内学者研究,国际上第一篇关于毛泽东的介绍(简要传记),出现在1934年11月的国际时事评论刊物《国外》上(苏联专家爱伦堡撰写),然后是1935年末的《真理报》和《共产国际》(苏联记者哈马丹撰写),他们都将毛泽东简化为一位农民运动领袖和红军将领,介绍中存在不实与错误之处。


1935年7月25日—8月20日第七届共产国际全世界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工人大厦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是王明,并入选了大会主席团(共42名成员),中国另外两名主席团成员是康生和周和生。


周和生得到了向大会致词的首位发言人资格,他当时是中央苏区土地部部长,参加过1-4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7月前往莫斯科学习军事,1935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大会。


周和生是化名,真名叫高自立(1900-1950年),江西萍乡人,从井冈山时期就跟随毛泽东同志身边参加革命工作,后在延安担任过陕甘宁边区代理主席,由于健康原因,一直没有再担任过要职。


首位发言人是引人注目的,周和生同志抓住这个机会,在简短的贺词中,突然出毛泽东同志,他说:“我们为共产国际中拥有像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负责人),台尔曼(德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拉科西(匈共领袖,欧洲著名反法西斯斗士)这样的英勇旗手而感到骄傲……”


1936年周和生还写了《毛泽东传略》以正视听,但苏联用的仍然是哈马丹的文章。


讲话滔滔不绝的理论家,革命领袖王明则成了中国革命代言人,在1935年8月7讨论共产国际大会报告的发言中,王明整整讲了八个小时左右,从早上讲到晚上,中间有两次用餐暂停。有历史,有现状,有敌我分析,有世界大局,有各国革命,从东南亚讲到南美洲,从印度讲到日本,还有催人泪下小故事,晚上再讲中国革命……当然一切要归功于斯大林同志的伟大学说和战略。


王明也提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方志敏,项英,林伯渠,徐特立,张国焘,董振堂,刘伯承,罗炳辉等同志,这些同志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包括长征胜利,都是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的领导下取得。


这些话是苏联爱听的,然而事实证明,夸夸其谈的王明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他只是一位教条主义者,一位与中国国情完全脱节的“理论家”,他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宣传才能……与毛泽东根本无法相比。


会做的不如会说的,由于种种因素,莫斯科在很长时间之内对毛泽东存在着误解和怀疑,王明则得到高度信任。


毛泽东不会放弃原则去迎合某些人,去换取某种地位,因此,他在许多时候显得有些“孤独”。


说毛泽东“孤独”,并不是指人际关系层面,他的朋友遍及五大洲,而是指他的眼光和境界。


今天网络上不是也有一些人在说毛泽东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它们非得装出跟“西方文明”接轨的模样,把谣言当成历史“真相”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仿佛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个个要比毛泽东高明。这些人既无聊又可笑。


偌大的中国曾是帝国主义列强嘴里的一块肥肉,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和思想者都在为寻找中国出路而绞尽脑汁。政治舞台“好戏连场”,王政,宪政,训政,军政,议会制,内阁制,总统制,都尝试过,结果都是失败。因为搞不清中国的问题所在,就找不到中国的出路。


毛泽东则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一针见血指出:“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这些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就是国民党右派。” 


而党内那些自以为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们,却觉得毛泽东看法是错误的。中共那时分成洋共和土共。毛泽东绝对是土共代表,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通过深入实地走访调查,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认为革命者必须尽快矫正对农民运动的错误认识,一切革命党派,革命同志都必须面临三个选择:


一,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起来革命。 


二,站在他们后面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 


三,站在他们对面反对他们。 


革命者必须迅速做出选择。


洋共不认可毛泽东这份报告,还称毛泽东观点是”农民倾向“,并扣上一顶小资产阶级意识帽子。


洋共相信国民党,相信蒋介石,相信汪精卫,严格遵照莫斯科指示,结果1927年4月在上海被杀得人头滚滚,失去了城市中的立足之地。


“八七”会议撤换了陈独秀,换上瞿秋白,把毛泽东派到江西去建立苏维埃,毛泽东在江西,搞得有声有色,提出了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结果他被挤出了政治局,又扣上一顶”农民冒险主义“帽子。


领导机关坚持要在城市里搞武装暴动,搞总起义,次次碰得头破血流。如果没有朱毛会师,没有井冈山,没有第一支革命军队,中国革命前途在哪里?


革命从城市向分散的,甚至是闭塞的农村转移,再建立红军和苏区,引导革命的农民在中共领导下走向革命第一阶段---建立工农政权。 

看看后来的中国革命进程,都能发现毛泽东这种非凡的创造性实践能力,是一切赖以成功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中国革命拯救者,同样,是中国命运拯救者。


自以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分子,总是给毛泽东制造各种障碍和麻烦。毛泽东既要反对洋共的教条主义,又要说服党内存在的消极革命派和极端革命派。


消极和极端都不是他所赞成的,从这点上来说,毛泽东也是”孤独“的。


根据地出现后,王明他们又怀疑不会长久,按“正统”理论,根据地“农民军”早晚会被白色恐怖所消灭,存在岂非怪事?


在这种消极思想影响下,林彪也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毛泽东告诉他们这种“怪事”为何能在中国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一,为何中国统治阶级内部军阀会天天混战? 


二,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正确性。 


四,红色政权为何能存于四周白色政权之中?并成长壮大。 


这种情况只有中国独有,因为军阀各自代表不同的帝国主义和地方利益,他们不可能团结一心来消灭红色政权……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一些文字著作,其实在当年,毛泽东作过很多现场报告和演讲,以此来反驳错误思想,团结同志,说服同志,鼓舞斗志。


在旧中国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单单依靠一种革命理论,甚至革命教条,是完全不够的,毛泽东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上,还有实践上的丰富。 


洋共不相信土共,不接受毛泽东的观点,他们只遵从莫斯科。长征是伟大的,也是沉痛的,损失很大,遵义会议之后,才剥夺了洋代表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定了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但在共产国际,他们器重的还是王明,还想让他遥控指挥。


毛泽东伟大在于,他能从中国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情况出发去领导革命进程,摆脱一切预先设定的观点和经验,独立自主地走中国革命之路。今天,洋共们在哪里?解散的解散,改名的改名,连办公场地都成问题。


他超前的眼光和境界,令人很难跟上他的步伐,在没有取得领导权时,他说什么仿佛都是错的。给后人的感觉,他总是在忙着路线斗争,可是不斗争行吗?这关系到数万红军将士的性命,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


斗争容易得罪别人,被心眼小的人忌恨,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张国焘,王明等人还跑到海外出书诋毁,他们自己的狭隘偏激,反衬了毛泽东的光明磊落。 


他几乎得罪了全体新旧权贵,被没收土地的地主,还有一些资本家,一些知识分子。


所以今天他们的共鸣者要怀念民国,怀念租界,甚至怀念殖民时代,对极少数来说那的确是“黄金时代”,想以此来否定扬眉吐气的新中国。


对于习惯在中国人面前颐指气使的西方人来说,很不适应中国人站着跟他们说话,很不适应毛泽东的强硬,想用全面封锁政策来迫使中国屈服,不过,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仆从们都是以失败告终。但它们的主流舆论可从未停止过对毛泽东的歪曲和诋毁,因为他们对毛泽东的影响力感到害怕。


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不存在什么私人恩怨,有的网文把一些矛盾拉低到私人恩怨层面来曲解,动辄“揭密”,LOW得无以复加。毛泽东在天之灵要是知道,肯定淡淡一笑。 


毛泽东是一位英雄,是一位伟人,是一首史诗,他永远是人类的创造性,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最光辉榜样之一(不说没有之一,是因为谦虚谨慎)。


对待全国各族人民,对待五大洲的各国朋友,毛泽东又是如此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人民也用最朴实情感将他当成平安的守护者。


毛泽东永远属于人民!属于世界!他永远不会孤独!


扩展阅读:

工党惨败!英国大选却没有赢家 | 后沙
内外交困的法国,进退两难的马克龙 | 后沙
美宣通稿:中国高铁发达,是因为中国落后! |  后沙
每逢危难时刻,解放军总会给人最大的安全感 | 后沙
在暴力面前,为什么很多香港人看起来麻木不仁?| 后沙

背景简介:本文2019年12月25日年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后沙 (毛泽东:一位朋友遍及五大洲的“孤独”英雄),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杨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