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大臣》永不完结 | 新潮沉思录

风云之声 2021-0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潮沉思录 Author 潮思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我们看着他们的故事,汉弗莱爵士,哈克大臣,伯纳德秘书也在天国看着我们蹩脚地翻版他们的故事,更加荒腔走板。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文 | 刘梦龙


四十年前,英国人拍了这样一部电视剧,一部真正的神剧。它风靡了东西方,它早已完结,又好像永不停歇地总在我们身边上演。我说的就是《是,大臣》系列,它和永不过时的苏联笑话一起,堪称冷战在通俗文化领域的东西双璧,以最荒诞不经的方式时刻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芒。就在不久前,它的最后一位主演,秘书伯纳德的扮演德里克福德斯去世了,至此,哈克大臣,汉弗莱爵士,伯纳德秘书终于在天堂相会。



《是,大臣》当然是一部有趣的室内情景剧,它把那种温文尔雅又憋着坏的英式幽默发挥地淋漓尽致,称得上雅俗共赏,难怪当年风靡整个世界,连真正的首相撒切尔也是它的铁粉。但这当然不是他最绝妙的地方,它妙就妙在它把目标对准了整个文官系统,把文官系统的种种奇妙把戏扭曲放大,又让你觉得似曾相识,这套由大英从中国引来,发扬光大,又影响了全世界的美妙传统,赋予了这部电视剧不朽的魅力,它永不过时,永不完结。

在《是,大臣》的故事里,也有一个铁三角。一切的故事围绕着他们。作为大英三百年文官系统的精华,汉弗莱爵士始终致力于把政客们驯服,免得他们把前蹄也伸进猪食槽里。爵爷虽然随时不忘给自己不时加个薪,授个勋,未来安排个体面的退休职位(这一点似乎最终没实现),总是异常操劳。年轻的秘书伯纳德先生虽然也是大英唯一所大学毕业的青年才俊(按照爵爷的标准,剑桥是英国唯一的一所大学,你还得学的是拉丁文),可距离成为道德真空还有点远,时不时要犯一点糊涂。坐了二十年后排冷板凳,终于当上大臣的哈克,因为比较了解农业于是没有当上农业大臣,从行政事务大臣起家,一步步当上了首相。

初看,汉弗莱爵士好像是反派,当然,爵爷是道德的真空,谦卑的公务员,大英帝国的幕后掌舵人,肯定不是个好人。面对一个个自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的大臣,文官们自有一套祖传妙计,他们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利用手里掌握的权力,坚决抵制一切改变,能拖则拖,不能拖就夸大其词,小题大做,声东击西,巧妙的给大臣们设下陷阱让他们受到教训,就像驯服贪吃的猪一样,拼命维护着文官们的体制,流水般的大臣,铁打的汉爵爷。


但哈克是受害者吗?好像也不是,没有汉弗莱,哈克或许能施展他的抱负和主张。哈克当然是有能力的,好几次他还利用汉弗莱的弱点,巧妙给了文官体系一个打击,甚至还通过了几个改革主张,实现了几任大臣没法完成的事业。可哈克真的有足够的能力治国吗?如果没有汉痞,或许哈克大臣已经因为亲生女儿去光屁股抗议他爹是獾杀手而不体面下台了。更不用说,大多数时候哈克在汉爵爷的手里被哄得团团转,这样的人,把国政交给他真的能让人放心吗?

我们的伯纳德看上去是一个好人,他要夹在大臣和爵爷之间,左右逢源。你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装傻,常常表现的不知道爵爷的那些诡计,觉得大臣那些看上去正当的主张是合理的,愿意做一些好事,一定要爵爷不时提点他一番。可到真伤害文官们利益的时候,伯纳德也会巧妙的用一个假设的情形把消息通知到应该知道它的人那里去。汉爵爷的前辈阿诺德就经常称赞他是可造之材,日后他也成为了文官体系的继承者。

笑过之后,故事才变得真正有趣。无疑,哈克和汉弗莱是完美的组合,对手戏的双方本就是旗鼓相当才有趣。表面上看,汉弗莱是占尽了上风,可哈克又远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无能,他不动声色的又能把局面控制住,日后他的扶摇直上不只是运气。



看上去时不时犯傻来娱乐大众的两个人其实都是绝顶的聪明人,不外乎利令智昏而已。哈克的弱点太明显了,他是政客,他顾忌的太多,自然被汉弗莱牵着鼻子走,但汉弗莱的弱点也一样明显,虚荣,贪婪,还时不时的自以为是,或许最可笑的是,国家就在这样的人手里打转,非此即彼。

在八十年代,英国还在最后一段繁荣强大的时光里,铁娘子打赢了马岛,迎来了一段大景气。然而落日将至,一座漂亮的大屋子在文官们的裱糊下还光鲜亮丽,可早经不起风雨了,当代社会的种种痼疾都已经出现了。办公室政治和政治笑话不过《是,大臣》的余兴,在笑料里,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都在系列里得到了一一体现。民主大旗在政客官僚手里的虚伪,民选政客的唯利是图,朝令夕改,环保问题,就业问题,文物保护和社会建设,毫无底线的金融资本家和地产商人,悄然出现的去工业化,大英帝国日渐有心无力的内政外交。汉弗莱就像一个魔鬼一样,站在民主自由的对立面上,用闹剧一点点揭开这个国家最尴尬的假面。

唯有英国人有这样的本事,辉煌过,衰退过,日子终究还算体面不至于太难过。大家都心知肚明,社会又有着余裕,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故事。大英帝国的绅士臣民总是能恰到好处的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并付之于苦笑。



这一切无疑赋予了这部电视剧不朽的魅力,只要现代社会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部电视剧就会不断的上演,甚至现实还要比它更荒谬。

现实当然比它还要荒谬,比如说它的铁粉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强势的首相之一,看过了,客串过了,过了戏瘾回头就把公务员的权力裁撤了不少。(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按设定汉爵爷最后在精神病院里养老)。从这个角度说,这部电视剧一诞生就实现了对现实的推动。

继承帝国三百年精华的汉爵爷也许避祸去了,但帝国再也没有好起来。今天的大英好像给我们上演了没有汉爵爷掌舵的大英是什么样子。当年爵爷是怎么论述,大英为什么要加入欧盟的,我们要打入敌人内部去,绝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今天的脱欧又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欧还没脱,大英已经烽烟满地,就怕没剩下几块地了。一个古老的帝国,一个年迈的老佛爷,老佛爷尚在还有裱糊的余地,哪天老佛爷不在了,帝国只怕也不在了。一个衰朽的帝国如何禁得起折腾,不禁让我们怀念起汉爵爷,如果爵爷尚在,大英脱欧起码能拖一百年。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故事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爵爷就是还在,面对小国的挑衅,他像说书里的谋士那样列出上中下三策,上策太缓,下策太急,中策刚刚好,让大臣觉得自己有选择一样。结果以懂王为代表的新生代首相们会告诉您直接选宣战。哈克当上首相的那天,面对将军们的刁难,汉痞用切香肠战术和核战争恐吓他,哈克又用更疯狂的态度来恐吓将军们,终于扛住了将军们的威胁。

然而,要是没有人会出来踩刹车呢?要是哈克唬人的超现实疯狂扩军计划一路走下去呢?或者天天都是那些天马行空,丧心病狂的不现实伟大计划呢?久经风雨,自认为见多识广的文官终于也要遭遇不讲道理的,不需要尊重现实的新生代民粹政客们和日渐疯狂的整个社会,难免也要目瞪口呆,自愧不如的。



当然,只要这个世界依旧在大英帝国开拓的现代化道路上前进,无论如何,爵爷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永远不死,哈克大臣也永远不死。从东方到西方,我们永远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初听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你以为爵爷不行,没了爵爷更是万万不行。我们看着他们的故事,汉弗莱爵士,哈克大臣,伯纳德秘书也在天国看着我们蹩脚地翻版他们的故事,更加荒腔走板,也许能把他们也笑的流下眼泪。


扩展阅读:

某世界一流大学舆情危机背后的必然 | 新潮沉思录
东亚为什么只能选择工业化? | 新潮沉思录
使命召唤16背后的美国传媒术 | 新潮沉思录
安倍的铁桶王朝 | 新潮沉思录
群众与基层 | 新潮沉思录
伊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潮沉思录

背景简介:本文2020年1月19日年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新潮沉思录 (《是,大臣》永不完结),作者为刘梦龙,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