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意志的黑暗森林(一):摩根索计划 | CHS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1-06-17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二战以后德国的经济复兴,通常被西方媒体宣传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后的慷慨之举。其中被认为居功至伟的“马歇尔计划”,也在后世被反复讴歌(《华盛顿邮报:马歇尔计划改变了欧洲的面貌》 [1])。这种宣传在中国国内的反映,则是“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强了”的论调(注:此说法出处不明,虽然多指向李慎之,参见黄卫东文章中的考证 [2])。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推出之后,西方媒体差一点的,将之诋毁为“新帝国主义”(《The Spectator: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帝国主义》 [3]);好一点的,则将之打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思想钢印”(《华盛顿邮报:中国如要领导世界,就要比一带一路做得更多——这个计划比改变世界的马歇尔计划差远了》 [4])。中国国内的媒体也急于将“一带一路”包装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搜狐历史: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否再现美欧辉煌?》 [5])。马歇尔计划真的是像中外媒体反复宣称的那样,来自于美国利他主义的慷慨仁慈吗?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二战末期,纳粹德国败象已现,美国开始考虑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时为罗斯福总统财政部长的亨利·摩根索是犹太裔美国人。他痛恨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罗斯福总统进献了《德国投降后的处置建议》一文(Suggested Post-Surrender Program for Germany),后世称为“摩根索计划”。该计划除了普通人能想到的摧毁军事工业、分裂德国国土、赔款、惩罚战犯等条款外,还有些要点反映了在美国人心中,对于一个现代国家的能力真正重要的事情:

· 科技人才和产业聚集:“对于鲁尔区内拥有专门技能或懂得技术培训的任何人及其家庭,应鼓励他们永久离开该地区,并尽可能分散开来”;

· 强大的中央政府:“为加速德国的分裂和确保分裂的永久性”,“新的联邦政府应以联盟的形式在各州出现,以各州的权利和地方高度自治为重点”;

· 参与世界经济循环和技术交流:“盟国应维持适当的管制,包括对外贸的管制和对资本进口的严格限制,以防止在新成立的州建立或扩大德国军事潜力所必须的重点工业,并控制其他重点工业”;

· 舆论宣传:“直至建立适当的管制和形成适当的计划前,应停止德国一切广播电台和报纸、杂志、周刊等”。

美国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和舆论战以后,中国国内不乏认为“跪了就可活”的声音。历史的真相是,美国为同是白人国家同是基督教国家的德国,准备的是彻底阉割成纯农业国的命运,并为此不惜饿死上千万普通德国人。德国是如何逃脱这个命运的?从长期看它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个系列将为读者梳理这段历史。

本文译自富兰克林·罗斯福图书馆馆藏的历史资料Suggested Post-Surrender Program for Germany

http://docs.fdrlibrary.marist.edu/psf/box31/folo297.html

http://docs.fdrlibrary.marist.edu/psf/box31/a297a01.html



【译文】


 

《德国投降后的处置建议》

 

1. 德国的非军事化

 

盟军的目标是,在德国投降后最短时间内使德国彻底非军事化。彻底解除德国军队和其平民的武装(包括清除或销毁一切战争物资),彻底摧毁整个德国的军备工业,清除或销毁其他为军事力量所必须的关键性产业。

 

2. 德国的分裂

 

(a)波兰得到不属于苏联的东普鲁士地区和所附地图(附录A)所示的西里西亚南部地区。

图1:摩根索提议的战后对德国领土的分割和吞并(1944年9月,魁北克会议)

(b)法国得到以莱茵河、摩泽尔河为界的萨尔和毗邻领土。

(c)如第3部分所述,建立一个包括鲁尔区及其周围工业区在内的国际区。

(d)德国的其余地区应分裂为南北两个自治独立的国家,(1)南德包括巴伐利亚州、乌尔腾堡州、巴登州和一些较小的地区;(2)北德包括旧普鲁士州、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和几个较小的州的大部分地区。

 

在新建立的南德和奥地利之间应建立关税同盟,奥地利的边界恢复到1938年以前的政治边界。

 

3.鲁尔区。

(如附图所示,鲁尔区及周围工业区包括莱茵省、基尔运河及运河以北的所有德国领土。)

 

鲁尔区是德国工业力量的核心地区,战争频发之地。不仅要将鲁尔区现有的所有工业一扫而尽,还要对其进行削弱和控制,使其无法在可预见的未来再次成为工业区。为实现此目标,采取下列措施:

 

 (a)战争结束后,在短期内(如有可能,不超过6个月)彻底拆除所有未被军事行动摧毁的工业厂房和设备并移出该地区,或将其完全摧毁。所有设备都须从矿井中取出,并将矿井彻底捣毁。

 

预计鲁尔区的清理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i)      军事部队一进入该地区,应立即摧毁一切无法拆除的厂房和设备。

(ii)     盟国成员国移除的厂房和设备用作归还和赔款(第4款)。

(iii)   彻底销毁或拆卸所有未在规定期限内(如6个月)移走的厂房和设备,并分配给盟国。

 

(b)我们应该让鲁尔区的所有人认识到,这个地区不会再被允许成为工业区。因此,对于该地区内拥有专门技能或懂得技术培训的任何人及其家庭,应鼓励他们永久离开该地区,并尽可能分散开来。

 (c)鲁尔区应成为一个国际区,并由盟国建立一个国际安全组织进行管控。在管控这一地区时,该国际组织应以旨在促进前述目标的政策为指导原则。

  

4. 归还和赔款。

 

赔款不会以分期付款和交付的形式来要求。赔偿和赔款应通过转移德国现有资源和领土实现,例如:

 

(a)归还德国在其侵占的领土内掠夺的财产;

(b)根据分裂计划,将德国领土和位于被侵略领土内的工业财产的德国私人权益转让给被侵略国家和国际组织;

(c)将设在国际区和按照分裂计划分割的南德和北德内的工业厂房和设备移走并分给受破坏严重的国家;

(d)强迫德国人在德国境外劳动;

(e)没收德国境外任何性质的任何德国资产。


5. 教育及宣传

(a)在联合教育委员会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改革方案前,关闭所有初级学校和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机构的恢复预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德国学生不会被禁止在国外大学接受教育。只要有适当的教师和教科书,尽快恢复初级学校。

(b)直至建立适当的管制和形成适当的计划前,应停止德国一切广播电台和报纸、杂志、周刊等。

 

6. 政治分权

德国在最初时期的军事管理应以最终将德国划分为三个国家的目标进行。为加速德国的分裂和确保分裂的永久性,军事当局应遵循下列原则:

 (a)解雇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所有决策官员,着重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涉。

(b)鼓励在每一州重新设立州政府,每一州对应于德国目前分成的18个州。另外,将普鲁士省分割为州。

(c)德国分裂完成后,应鼓励各州政府为每一个新划分的地区成立一个联邦政府。新的联邦政府应以联盟的形式在各州出现,以各州的权利和地方高度自治为重点。


7. 盟军对德国地方经济的职责

控制德国经济的唯一军事目的是为军事行动和军事占领提供便利。盟国军事政府不应承担价格管制、配给、失业、生产、重建、分配、消费、住房或运输等经济问题的责任,也不应采取任何旨在维持或加强德国经济的措施。维持德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责任在于德国人自身,在此情况下,德国人民可获得相应便利。

 

8. 对德国经济发展的控制

在投降后的至少20年期间,盟国应维持适当的管制,包括对外贸的管制和对资本进口的严格限制,以防止在新成立的州建立或扩大德国军事潜力所必须的重点工业,并控制其他重点工业。


9. 战争罪的处罚和特殊群体的待遇

对某些战争罪行的惩罚和对待纳粹组织和其他特殊团体的方案见附录B。


10. 徽章和制服的穿着

(a)任何德国人(联合国成员和中立国家成员除外)不得佩带任何等级或分支机构的军衔、军带或军事奖章。

(b)敌对行动停止后6个月,任何这样的人不得穿任何军装或任何准军事组织的服装。


11. 禁止游行

不得在德国任何地方举行阅兵式,所有军乐队一律解散。


12. 飞机

没收所有飞机(包括滑翔机),无论军用商用,以便后续处置。任何德国人不得操作或协助操作飞机,包括外国利益集团所有的飞机。


13. 美国的责任

 (a)执行本备忘录所述的德国投降后的计划的责任是盟国的共同责任。因此,商定的联合政策的执行最终应由盟国讨论后产生的国际机构负责。

考虑到在执行联合方案时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将在军事占领初期执行的任务与需要较长时间执行的任务分开执行。而由于实际原因,美国、英国和苏联将在促使德国的非军事化方面(第一点)发挥主要作用(当然,有盟国军事部队的协助)。该计划其他部分的具体执行最好由德国大陆的邻国来完成。

 (b)德国完全非军事化后,在执行对德计划时,将有下列职责分配

(i) 在为执行整个德国方案而设立的任何国际委员会或理事会中,美国将派遣军事和文职代表,所有代表中应有充足的美方人员。

(ii)德国警察和民政管理的主要责任将由德国大陆的邻国军队承担。具体而言,这些应包括俄国、法国、波兰、捷克、希腊、南斯拉夫、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的士兵。

(c)根据这项计划,美国部队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撤退。美国部队的实际撤离不应先于和苏联、英国就本备忘录所载原则达成的协议时间。

 

14. 美国高级专员的任命

应尽快任命一名美国驻德国高级专员,以便他能在制定对德问题计划时代表美国出席。




参考文献

1. A. Swardson, "Marshall Plan Changed the Face of Europe," 25 5 1997. [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inatl/longterm/marshall/marshall.htm.
2. 黄卫东, "中国以美国为友,美国以中国为敌,中美不对等开放等于资敌," 复兴网, 7 9 2019.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6&id=124226.
3. S.-M. Torres and B. Thayer,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neo-Imperialism," The Spectator, 27 6 2019. [Online]. Available: https://spectator.us/china-belt-road-initiative/.
4. G. Mitrovich, "If China wants to lead the global order, it will need more tha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The program falls well short of the world-changing Marshall Plan," Washington Post, 25 4 2019. [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2019/04/25/if-china-wants-lead-global-order-it-will-need-more-than-belt-road-initiative/.
5. 宋华成,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否再现美欧辉煌?," 搜狐历史, 7 11 2014. [Online]. Available: https://history.sohu.com/s2014/marshall2/index.shtml.


扩展阅读

西方的人物和组织(6):美国外交关系协会 | CHS
盗梦空间(6):中国被西方妖魔化的深层根源 | CHS
权力精英 | CHS

作者简介:本文译者CHS为理科博士,科技从业者,专长为计算机技术,有多年海外生活经历,对国外社会有独特的观察。译者授权风云之声首发。

责任编辑陈昕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