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三磅宇宙”的说书人︱卞毓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科学 Author 卞毓麟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顾先生推崇的克里克、拉马钱德兰、萨克斯这些科学大师的科普作品,乃是元科普的典型,他深盼国内在一线从事研究的一流科学家写出有关他们自己研究的科普作品,真是再次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本栏目由 “世界科学” 和 “赛先生”联合出品
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项目“脑科学科普”展开,该奖项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顾凡及教授获得。
大脑对所有的人都极具吸引力,我们不妨说,它犹如一部神奇的秘籍。潜心破译释读这部秘籍的群体是脑科学家,而为了助益社会公众领略这部秘籍的风采,又需要善于娓娓道来的“说书人”。脑科学“说书人”面向的听众背景不同,阐释的内容深浅各异,表达的形式自然丰富多彩,采用的方法亦各尽其妙。但是,无论你怎样考量,顾凡及教授无疑都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说书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顾凡及教授(已退休)
01
结果共出版了4本书:
《好玩的大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
《脑科学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心智探秘101》(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
《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顾先生的第二步是“努力讲清楚我们现有的脑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力图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他很赞赏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坎德尔(Eric Kandel)的见解:了解以前的科学家对问题怎么看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不但想知道哪些思想路线最后取得了成功,而且也想知道哪些思想路线最后失败了,并且是为什么失败的”。
我认为,对于科普创作,尤其是高端科普,顾先生所言“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难题”是特别富有创见和启发性的——后文将再次谈及这一点。
而今,年逾八旬的顾先生志存高远,还有着进一步的目标:努力把这三步融为一体。
02
《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和《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讲述了自古至今脑科学发展史上一次次的激烈争论和重大突破,它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脑和心智的知识,更是探求知识的艰辛历程和求真精神。书中不但不回避至今科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而且还能在如实介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读者思考判断。
(点击图片购买)
这两本书,前者侧重于作为物质实体的脑本身,兼及人脑相对于其他动物的脑的独特之处、脑的多学科研究历程以及脑研究的前景展望。后者的主题是“脑与心智”,也就是探讨客观的脑怎样产生主观的心智,或脑与心智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即所谓的“心身问题”。
书名中“三磅宇宙”的寓意,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小宇宙”,即大脑。它虽然只有三磅(略少于1.4千克)重,却如同无垠的宇宙一样复杂和神秘。因此,许多科学家就谑称大脑为“三磅宇宙”。探寻人类心智是如何从这“三磅宇宙”中诞生出来的,乃是现代认知科学甚至整个生命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顾先生在《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的“自序”中写道:
和《脑海探险》的写作思想一脉相承,“本书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认知神经科学史,也不是一本认知神经科学家传记集,更不是一本认知神经科学教科书,而是试图把这三者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来回答所提的问题。
03
(点击图片购买)
科赫(Christof Koch)著《意识探秘——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著《脑中魅影——探索心智之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
埃德尔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和托诺尼(Giulio Tononi)著《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变成精神》(重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等
04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两翼必有深层的共通之处。顾先生尝谓自己“不自觉或自觉地尝试用做科研的态度来做科普”,而从他的大量科普实践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他是相当自觉地“以做科研的态度来做科普”的。
顾先生分析、概括了做科研和做科普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此我深有同感。
用做科研的态度来做科普有许多好处,科研养成了:
关注和跟踪科学发展的习惯,对议题重要与可行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思考问题的严谨性,保持头脑开放的态度,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学会提出问题和进行批判性的评价,能从失败教训的角度感悟他人的成功……所有这些,都不是仅靠书本就能真正体会到的。
顾先生说:“科研和科普都要求人善于找出适合自己的课题。科研和科普都要求人们了解前人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做过怎样的研究……对现有的认识中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科研来说,科学方法体现于科研过程的始终,也决定了科研能否取得成果;对于科普来说,则是通过讲科学家做出发现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他们的方法。”
我的科普著作多数其实属于编著性质,只是搜集了许多他人的工作,消化吸收后重新组织,而比较少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创,写不出像克里克、拉马钱德兰、萨克斯这些科学大师基于自己工作之上,既富文采又有自己创意的科普作品。希望国内在一线从事研究的一流科学家写出有关他们自己研究的科普作品。
扩展阅读:我的科普道路:追求三重境界与更高 | 顾凡及
欲驾驭AI,先与AI共生:马斯克的“超人”计划能成功吗?| 返朴
人脑研究不该过度吹嘘,不然78亿也会打水漂 | 袁岚峰
你相信意识上传和数字永生吗?| 袁岚峰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为卞毓麟,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转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专事科技出版,2004年退休。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从事科普创作40余年,著译图书30余种,发表科普类文章约700篇。作品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曾被表彰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首届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等。文章2021年8月4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世界科学(“三磅宇宙”的说书人︱走近科学),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