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与磁性材料 | 墨子沙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墨子沙龙 Author 沈保根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我们国家在稀土上,资源我们是领先的,环境问题是不少的,应用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
以下是墨子沙龙“以‘稀’为贵:稀土资源的储备和开发”活动(2020年10月17日)沈保根院士的报告视频和内容。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稀土与磁性材料,主要是稀土。稀土的相关话题非常宽广,我们将以磁性材料作为重点,来介绍稀土为何重要,以及它的意义。
稀土被称作“战略性资源”,而磁与稀土是不可分割的,40%的稀土用途与磁相关。
说到磁,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具有磁性,每一处空间都存在磁场。从大脑的磁场到宇宙空间中中子星的磁场,他们的强度相差了10^30倍。磁学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我是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凝聚态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与磁学相关。从应用的角度来说,磁性材料与磁技术的广泛应用,关系到我们的工业、农业、国防。
磁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科,迄今为止产生过的216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截至到2020年),其中32位与磁学有关。要谈论稀土,我想重点谈论稀土元素与铁族元素材料的物理性质,以此来探讨稀土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有人说它们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到了21世纪,稀土有关的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稀土的用途也非常广泛。稀土元素跟磁、光、电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息息相关。而且它的一些独特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和行业。特别重要的是,对于中美、中欧关系,稀土资源会成为一个焦点,主要是因为它跟导弹、雷达、潜艇、卫星这些国防应用有关键联系。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我们的稀土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真正要做稀土应用的时候,反而把稀土出口出去了,到头来一些技术还要被欧美卡脖子。从总书记一直到我们的基层研究人员,一直很重视这个问题,并且想要改变现状。2019年,总书记视察赣州的时候,说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可再生,要不断提高研发水平,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由于稀土关联甚广,美国、日本、欧盟等都把稀土作为一个资源争夺的核心,尤其是美国,不断出台一些战略报告。一些重要的研究报告、清单,都是跟稀土有关的。他们希望不用自己的,用别人的,并卡别人的脖子。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稀土的特点、优势是资源丰富,在全球是举足轻重的。早的时候,大家总说稀土是我们国家一个王牌,说我们有稀土,能不能在中美对抗的过程中,以稀土来反制。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是稀土资源占的总量比较多。
早期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稀土储量非常大,但实际上在2012年中国出台了一个稀土状况白皮书,其中提到,2009年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了世界的23%。美国也有不少稀土资源。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稀土的产量、出口、消费,都是世界第一。这对我们有利吗?其实是一点都不利。我们以23%的储量提供了全世界90%的市场供应,相当于我们把稀土资源卖出去了。
这个状况我特别觉得需要改变。在1950、1960年代,尤其是1960年代以后,在开采、冶炼、分离稀土这些方面长期性的积累,使得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具有话语权。但我们主要还是卖原材料给别人。
大家看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全球稀土分布报告, 70多个国家都有稀土,报告给出的稀土矿床非常非常多,全球将近800个稀土矿床。我们中国在其中占的数量相对比较大。现在大家还认为稀土太稀吗?其实稀土一点都不稀,稀土的储量是非常丰富的。
白云鄂博矿区丁道衡塑像
我国的稀土发现者应该是丁道衡先生,他在1927年的时候组织了一个中国和欧洲的西北考察团,发现了铁矿。后来在铁矿中发现了叫独居石的矿石。自那个时候起,我们国家的稀土渐渐被发现。从发现到后来想办法应用,形成了现在著名的白云鄂博稀土矿,位于包头。几乎可以说,现在全世界稀土的绝大部分就是由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供应的。
关于稀土矿床资源和原材料,请大家看上面这个图。早期的时候,大家不太重视,一直到1960年代,美国人对这个事情特别重视。我们国家白云鄂博矿发现利用起来以后,当我们的提纯、冶炼水平提高了以后,白云鄂博矿占了世界上的非常大的份额和话语权。但是从那时起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到2000年左右,基本上都是以资源为主:在那里利用和开采。
我国稀土分布的特点是“南重北轻”:北方是轻稀土,南方是重稀土。所谓轻稀土,就是镧、铈、镨、钕这一类。白云鄂博、山东的微山、四川的冕宁,基本上都是以轻稀土为主。南方五省,也有人称六省或更多,以重稀土为主。钆、铽、镝、钐,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后面的钬、铒、铥,都是重稀土。重稀土是离子型稀土,实际上不是一个矿,现在的开采方式跟北方的轻稀土开采不一样,造成了许多环境上的问题。
我国的稀土资源虽然主要集中在刚才说的北方的包头、山东、四川,还有南方的几个地方,但在全国的22个省区都有分布。
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储量占到全国稀土的83%左右,是第一大稀土矿。但许多矿都是共伴共生的,这里铁的含量很高,占的比例也特别大,稀土一般情况之下只占到6%到7%左右,四川的凉山大概3%不到,山东的微山8%不到。还有南方离子型的中重稀土,大概占比也就是3%。但不要看南方的重稀土的含量这么低,在全世界看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中重稀土,尤其是重稀土,在应用方面,尤其在一些关键的战略性应用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虽然量比较少,但是它的重要性,和其他的元素比起来更加重要。
一个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跟铁、铌等伴生在一起。稀土有17个元素,许许多多都是混在一起。像包头矿中,镧和铈这两个元素占了差不多3/4,其他的那么多元素,包括重稀土只占1/4。但是南方又反过来,重稀土又特别多。
有时候,有多达70种元素混在一起。之前我们的开采利用率很低,主要是从中选铁了。
我们知道在包头有一个包钢,它就是从稀土矿里炼铁的。早期,炼铁的时候,因为当时我们认识不高,就把好多稀土都扔在尾矿里了。现在我们重视起来了。
如果说综合性利用的话,70多种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稀土以外,铌、钛、锆,当然还有放射性的钍,如果都加以利用的话,在许许多多的领域都能够起到作用。甚至于最后大家觉得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渣,也可以把它做成微晶玻璃,在电力、化工、建筑、冶金等方面得到应用。所以稀土矿资源是一个宝贝,它的所有的元素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的,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发挥关键性的核心作用。
稀土这么重要,但是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总采收率还是比较低、现在的技术生态破坏还比较严重,污染比较大。如果你去北方参观一下,从一个矿里把稀土挖出来,这样还比较好。南方开采稀土就是在山顶上挖一个坑,把酸倒下去后,就在山底下接稀土。这样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因此我们的资源出口,在早期都是付出了重大的生态代价的。
另一方面,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如同我刚才所说,这么多的元素,许多都没利用起来。稀土尚且没有很好地利用,其他的元素有的现在还扔在尾矿中。当然,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高端的产品不足,产品的附加值低。稀土卖给日本、卖给美国、卖给欧洲,他们开发了后端的技术,有的用的比我们还要好,这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们国家在稀土上,资源我们是领先的,环境问题是不少的,应用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稀土几乎涉及任何一个领域和行业,20大行业门类中间的9个门类, 90多个大类中间的60多个大类,都是跟稀土应用相关的(关于这一点,不同的人看法可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把稀土叫做战略性资源,一点都不过分。
在稀土应用方面,我们国家有很多开发区,但是它们大多还是进行前端开发(资源的开采利用),聚焦于后端应用的还是不够。
从原材料开始,稀土原材料采矿、选矿、冶炼、分离,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然后我们拿原材料做成新材料,磁性、光学、催化等等,这就上升一点,价值高一点。再把这个材料做到元器件,然后再到终端的应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走向终端应用。为了做好这样一件事,中国科学院在江西赣州要建稀土研究院。
稀土从资源角度来说这么重要,但问题也不少,那么怎么把资源利用好,把材料做得更好,应用做得更好,它到底涉及到哪些重要的领域?从我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我来举几个例子,主要是讲稀土磁性,特别是永磁性。
稀土元素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与它的电子组态、能级、自旋轨道耦合、磁矩大小,还有稀土元素和过渡族元素的组合等等有关,有的性质产生的效果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它的一些特点,可以产生许多特殊材料,比方说可以做成非晶的材料、做成结构稳定的材料、可以伸缩的材料,可以制冷的材料,还有信息产业中间用的吸波材料等等。我们称之为“稀土磁性材料”。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材料可以做储能还有换能,比方说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磁能跟热能转换,还有信息存储传输。尤其是信息存储方面,也就是磁性的存储,到目前为止的用量非常大,全世界70%的储存信息是用磁存储的。我们计算机中的硬盘是很典型的例子。还可以利用它做高频性能的材料,后面还会讲到。
从应用方面来看,它跟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和高效动力(我们叫磁动力)、卫星通信、无人机械,还有城乡医疗健康、固态制冷等等直接相关。
所有的磁性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是什么?就是永磁材料。我们儿童拿的一块吸铁石,就是一种永磁材料。当然自然界中间也有永磁材料,比如四氧化三铁。但是如果用稀土来做,永磁体性能就可以非常好。这样的材料不是用来吸着玩的,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到现在为止,在稀土的应用中,新材料领域占到60%以上,永磁又在新材料中占应用的60%以上。所以说到稀土的应用,我们说40%的开采出来的稀土都用于做永磁材料。
我们是一个稀土永磁大国,原来我们的水平很低,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占了全世界总产量的85%,有的人认为还要更多。这么大的产量里,原来我们做的主要偏中低端,现在我们已经转向高档汽车、电子转向、核磁共振成像等等的高端领域。甚至我们做的磁体,现在供应了美国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域,包括他们一些核心领域。现在我们认为我们国家已经是稀土永磁的一个生产、加工出口大国,但是在这个领域我们还算不上一个强国。
永磁材料领域,我们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继续提高性能,二是对各种元素高效均衡利用,特别是把低成本的镧和铈用起来,使稀土资源的应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最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稀土磁性材料极其重要,“没有磁性材料就没有现代化国防”,因为雷达、制导、电子战、舰船都要用到磁性材料。从陆军、海军、空军、炮兵,现在电子对抗都用信息战,都需要这样的材料。这下图就可以看到,美国的坦克、战舰等都用到了这样的材料。
大家不要小看永磁电机。现在广泛应用的大多数是线包电机,比永磁电机的效率差很多。如果永磁电机的效率能够提高三个百分点,如果我们新增加的电机都是永磁电机的话,节约的能源将等同于一个三峡发电的总量,是非常可观的。
最近我们还新开发出来一种永磁电机结构,电机中间没有了线包,完完全全用永磁材料,做成转子或者定子电机。这样一来,效率提高了,并且重量降低、体积缩小。效率最高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八点几。这非常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国家可以实现这样的技术。
那么这种技术有什么应用?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风力发电,我们看到的一个风车的叶子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米到100米。如果用永磁电机把体积缩小,带来的安装成本下降、维修方便都会非常重要。特别是应用到海上风力发电,如果体积减少,尤其是中间永磁电机的部分,那就会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就是目前的新技术。
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要跑得快、跑得远,需要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可能这一项技术实现以后,汽车就跑得更好。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往往是400公里左右,能不能到500公里、600公里?我想这完全有可能,那就要把永磁体技术应用上。
还有我们的C919大运输机,这里也有永磁体的应用,比如说起落架的回收,还有一些运动部件。
轨道交通,它是驱动电机使用大户。如果以后我们把线包都取消掉,我们就完全可以用这样的一些新的技术来推进350公里/小时的高铁。
我知道上海有电磁的磁悬浮列车,永磁其实也可以用来做磁悬浮。在江西赣州那里有一个学校,他们做了一个试验,就是悬挂式的磁悬浮,当然也可以做轨道的,完完全全用永磁体实现磁悬浮。像这样的开发都用到我刚才说的永磁材料。
永磁在大科学装置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它里面的好多磁铁都是电磁体。但是以后的建设,比如说北京再要建散裂中子源的话,他们现在正在考虑用一些永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装置建起来了以后的耗电量非常大,一个装置的运行,一年的电费达到几千万,一个亿,甚至更多。如果说一部分使用永磁材料的话,运行的大科学装置的能源成本就会大幅度的缩减。
另外,永磁材料还可以用在医疗方面,以前可能不为人知。外科手术用了永磁这样的技术以后,可以大幅度地节约时间。比如原来一个外科手术需要30分钟,用了永磁技术以后1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愈合要比原来好得多。这样的技术都是我们国家开创的。这一幅图是西安交通大学吕毅教授给我的,他们现在做的永磁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在全世界非常领先。
除了稀土永磁,还有一类材料叫稀土高频磁性材料。这样的材料,它可以应用的“频段”非常高。刚才我前面介绍的永磁材料,用的稀土元素是以镨、钕、铽、镝这一类为主,刚好高频磁性材料可以用钇、镧、铈这些成分,实现稀土资源的综合、平衡、高效、节约利用。从稀土元素的运用角度来说,高频磁性材料在平衡利用,高效利用,节约利用方面有非常大的优点。
高性能的高频材料主要应用在5G通讯、物联网领域。尤其当工作频率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甚至希望达到6GHz左右时,这些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相应提高。现在我们的手机做得很好,但是元器件多数还是依赖进口。那么能不能用我们的稀土材料使得这些元器件应用的频段更高,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高性能的高频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说天线、电感、电磁兼容、吸波材料、隐身等等。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
现在我们5G手机,它的应用频率一般在3GHz左右。之后我们一定要把体积越做越小,并且带宽还能增加。现在为什么要开发稀土高频磁性材料呢?原来我们用铁氧体做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工作频率超不过3GHz,相对稀土高频磁性材料而言要低很多。稀土面向异性材料的优点是饱和磁化强度高,磁化强度大,因此工作频率理论上可以非常高。理论上能够达到20GHz,但实际上目前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从理论的计算的角度它是能够实现的,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努力的目标。
所以,稀土的高频磁性材料同永磁材料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对信息通讯,尤其是在国防安全、航空航天两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这些材料的开发,可以平衡有效利用我们的稀土资源。
“制冷”这个词家喻户晓,制冷相关的材料和技术使用得非常非常多。有人说,制冷占我们国家GDP的5%左右。5%是非常大的数,这足以说明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制冷不仅与日常应用密切相关,还跟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甚至交通等领域关联紧密。
举个例子,天然气液化。大家知道“西气东输”项目,如果只有一个大气田,铺根管道是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有大量的气田,它们是星罗棋布的,之间互不连通,铺设管道成本太高。还有海上的天然气资源,如果开发海上天然气,怎么运输天然气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运输天然气需要液化天然气,这就涉及到了制冷,也就是把天然气液化以后用船运输回来,再还原成气体。我们原来没有这样的技术的时候,天然气的运输是个难题。
在航空航天(我们现在要建国际空间站)、军事、低温系统领域,制冷技术的应用就更多了。还有热核聚变实验堆,它也需要低温制冷。在医疗领域,制冷技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比如人体器官的冷冻,甚至于在低温下生命体的有效保存。
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大量的仪器都需要制冷技术,我们每一台主要的测量仪器中,基本上都涉及低温制冷。
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因为现在有个目标,我们国家要在阿里地区建一个引力波探测设备。阿里一号是建在地面上的,正在建设中。如果温度降得不够低的话,分辨率就会受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做到50mK,就能把分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我们还可以想办法把温度降的更低一点,可能能够做到10mK,看应用平台的要求。
还有空间软X射线的探测,我们国家拟建的HUBS卫星,也需要50mK的低温。除此之外,量子计算领域中也需要这样的一些制冷装置。
制冷主要有两种手段,一个是稀释制冷,另一个是磁制冷,即一级一级的绝热去磁达到制冷目的。现在,我们和武汉理工大学提出热电磁多功能这样的一个想法。热电材料原来都是回避磁的,后来发现热电材料如果跟磁的元素结合起来,就能产生一个特殊的性质,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那么有没有可能把热学、电学、磁学这三方面联合起来?磁热效应,就是刚才我讲的,利用这个效能去做室温的制冷设备。磁电效应以前用得很多,热电独立用的也很多。这样几个现象,我们怎么能够把它们联系起来,即热电磁,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我觉得应该是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稀土固态制冷”,也是研究上需要我们发展的方向。稀土固态制冷需要实现工程化、模块化,一旦实现,有望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沈保根: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散裂中子源科技委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研究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技术科学奖等。
扩展阅读:
Arthur Herman:关于量子,欧洲清楚而我们还不明白的 | 墨子沙龙
《科学》:互联网走向量子 | 墨子沙龙
背景简介:本文2021年1月8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墨子沙龙(稀土与磁性材料),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