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库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日本 | 宁南山
而在2023年Q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14%,而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3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又同比下跌了12%,不同机构虽然数据不同,但是都显示在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第一季度还在继续同比下跌。
这次OPPO终止哲库业务,我其实注意到了一个点,根据5月12日的全员大会上面OPPO HR的视频发言,总体赔偿方案是比较体面的,达到甚至超过了不少外企的水平,希望中国公司在这方面都体面起来。
1:给的N+3补偿,超过了N+1的规定;
2:赔偿N的基数是包括全年奖金和其他收入在内合计除以12,而并不是单纯以月工资为基数;
3:N+3赔偿不受三倍的限制。这个三倍是国家法律规定企业赔偿N+1, 法律只支持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三倍以内,多于三倍企业是可以不用支付的;
“此次公司给到所有正职员工的补偿标准是 N+3。N+3 计算的这个基数会是所有同仁全年的月薪、奖金以及其他应发收入所有的合计来去除以 12。那这次的补偿金的标准没有各地三倍上限的这个上限,所以说各位的计算金额会是过去所有年薪、奖金,其他金额全部加总之后除以 12。”
4:虽然5月12日当天公司解散,但是工资全部统一结算到5月31日;
5:全部缴纳五月份的社保公积金。
“各位同仁,一旦签署,公司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就完成这个补偿金的打款。所有员工的最后工作日就是今天 5 月 12 号,那我们这个月五月的薪资会统一结算到 5 月 31 号,也会帮所有的同仁缴纳五月份的社保公积金。”
国内的企业应该说在这方面,总体还是需要大大加强的,走向发达国家,其实就是整个社会逐渐走向法制化,人性化的过程,把一件件的事情做的跟发达国家差不多甚至更好了,进入发达国家就水到渠成了。
这次哲库业务的终止,很多人都怀疑和美国可能的制裁有关系,老实说我也怀疑,只不过没有证据,但是这个怀疑却又非常的合理。因为的确是这样,即使哲库坚持投入最终把传说中的4nm手机处理器最后量产了,到时候美国一声令下给OPPO像华为一样的制裁,那会让OPPO无法应对,毕竟不像华为那样有起家的老本行通信设备业务支撑。
华为的通信设备这个东西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单价高发货量不大,华为一年给全球运营商发几十万上百万个4G/5G基站,再加上有线网络,软件收入,运维服务什么的就能获得差不多3000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
所以如果OPPO能继续坚持下去,那自然是好事,但是美国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确实随时可能落下。
说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日本,日本当年面临的情况,就是高端产业升级被霸权大国死死的按住,给你设置了天花板,你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看霸权国家的想法,心情好就把天花板往上升一点,觉得不好就用天花板给你死死限制住。
日本是主要发达国家里面唯一人均GDP和三十年前比不进反退的,同时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一个国家的先进产业一旦不发展不仅会带来各种新的问题,而且原有的问题也会无法解决甚至恶化,中国的决策层很早就做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那就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肯定会不断的面临各种内部问题,而且这些内部问题很多会非常严重,但是只要产业升级在不断进行,人均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蛋糕在越做越大,那么这些问题是有可能解的,而且很多时候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如果产业升级的上限被限制了,蛋糕不能继续做大了,那么各种内部问题往往会变得无解了,而且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集中爆发。
我们就拿我们自己的家庭来做例子,可能我们面临房贷高,孩子教育投入大,家里人生病等各种问题,但如果自己工作的公司还在不断发展,工资奖金收入在不断上升,那么这些问题最终还是可能解决的,但如果这个时候公司突然关门大吉了,又找不到新的工作作为收入来源,那么各种家庭的问题就会集中的累积和爆发,最后造成家庭破产。
日本当年面临的困境就是这样,不仅仅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而且从彩电,汽车到半导体产业,日本的先进产业面临着美国一波又一波的外部攻击。
日美汽车贸易战,美国通过威胁通过汽车配额法案的形式,强迫日本自行实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限制,在此压力下1981年5月1日,日本以通商产业大臣声明的形式发布了《对美国出口轿车措施的主要内容》,限制日本对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时间为期为1981年4月-1984年3月。
半导体产业在1986年和1991年两次和美国签署了日美半导体协议,不仅规定了外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甚至还规定了日本半导体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价格不能低于某个数额,否则就认定是倾销。
老实说这是非常霸道的条款,像美国和日本于1986年第一次签订的《日美半导体协议》,日本不仅被要求规定出口美国半导体的价格不能低于某个金额,而且还被要求开放本国半导体市场,并保证5年之内国外公司在日本获得20%的市场份额。
这就相当于中国今天和美国签订汽车协议,要求中国出口美国的电动汽车必须高于某个价格,同时还规定特斯拉等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能低于20%。
而广场协议带来的日元升值更是对日本制造业出口造成全面冲击,1986年日本出口出现了下降,外贸出口增速由1985年的2.4%下降到1986年的-4.8%,日本为应对这一情况采取了降息放水刺激经济的做法,加上日元升值带来海外资金涌入,这就造成了日本本土资产价格猛涨形成泡沫。
正是因为美国设置的外部天花板,通过一系列的打压使得日本不得不面临更为困难的外部环境,而日本自身又在应对复杂环境(广场协议,半导体产业)时在货币政策,半导体发展方向等出现了各种失误,最终造成了失落的三十年。
有观点认为日本的失落三十年是自己造成的,像德国也签了广场协议让货币升值,但最后就平安度过没有造成经济停滞。
另外像日本面对美国在汽车领域的压制,尽管签订了日美汽车协议受到压制,协议的内容对日本并不公平,但是最终并没有能阻挡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下图是2021年在美国卖的最好的品牌,丰田车以202.78万辆排名第一位,超过了福特和雪佛兰,而本田和日产则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表现还是不错的。
但我的观点是,日本的确有把事情做对的机会,但美国的策略就是通过持续的外部打压进行限制,你最终会有犯错的时候,从而导致产业升级受到变缓甚至停滞。
日本汽车产业尽管在美国打压下表现仍然不错,但是有没有可能如果没有当年的数量限制,日本汽车很可能都把美国本土汽车公司彻底打垮了呢?
现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品牌市场就是如此,来自中国大陆,美国,韩国的品牌把欧洲,日本的电子品牌都基本消灭了。
如果欧洲手里也有美国一样的权力,直接通过各种协议限制苹果,三星,华为等在欧洲的销售,保护欧洲的本土手机品牌,那情况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同样的,今天电动汽车大潮对欧洲也不太有利,如果他们手里有权力,直接签订不平等协议限制特斯拉,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售,而且还反过来通过协议规定欧洲汽车品牌在中国大陆,美国市场的份额必须达到他们想要的某个值,同样也会是有利于欧洲的汽车公司。
相比日本的汽车产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就在内外部市场受阻(通过价格限制份额)和自身发展战略出现问题的双重打击下,被美国明显的反超,1988年日本半导体份额还占到全球50.3%,到2019年就只剩下10.0%了。
下图是日本经济产业省2021年6月发布的会议资料《半导体战略(概略)》
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三十年前日本在应对广场协议,日美半导体协议等外部打压时每一步都走对,那么迎来的将是美国更多的打压政策,直到让日本面对强大复杂的外部压力时自身出现失误导致发展停滞为止。
而对日本来说非常致命的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被美国牢牢控制和影响,而且市场和技术也高度依赖美国,日本面对美国其实说不的空间比较有限。这正说明了美国面对日本手里握着权力的重要性,可以逼迫你签订各种不利的协议,持续不断的给你制造麻烦,你终究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会出错。
这就像一个公司领导如果想整一个下属,那么就不断的安排各种不合理的工作,同时不提供各种周边资源,那这个下属能力再优秀,也总有完不成任务和出错的时候。
这也说明了新中国从建国开始就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可贵,毕竟只有独立国家才能最终打破天花板,美国难以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压制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在军事上又不敢贸然行动因为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只能在贸易战,经济战这样的领域通过市场和技术优势搞制裁来进行压制。
但是在市场领域,美国并无绝对优势,因为中国的本土市场也够大,而在供应链和制造方面,中国甚至还有更大更全面的制造业,美国只能利用半导体等一些关键技术上的领先来进行打击制裁。
因此突破关键技术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为关键。
说到这里,又回到哲库。
老实说如果OPPO关闭哲库是因为美国可能的制裁,我心理上还更能接受些。但如果确实就是单纯的因为财务问题而整体的关闭了业务,那说明我国的众多消费电子品牌里面,真正具备突破核心技术的决心,耐心和能力的企业确实不多。
小米曾经尝试自研芯片,后来证明能力确实不足而放弃;OPPO的哲库本来是被寄予希望的,但现在主动退出了;而VIVO目前只有自研小芯片,并没有自研手机处理器的计划。至于联想,就更不用说了,联想旗下现在还有摩托罗拉手机在海外销售,但不可能自研处理器。荣耀现在主要是在国内卖,在海外市场销量有限,体量比较小。
根据Omdia数据,荣耀2022年全球5900万台的销量跟OPPO的衍生品牌Realme 5300万台一个级别,远不如小米(1.52亿台),OPPO(1.07亿台)和VIVO(9800万台)的全球销量,体量不够支撑自研手机处理器,而且作为华为独立出来的公司,本身就被美国盯着。国内唯一专门做手机处理器的紫光展锐,目前总体能力一般,还不如联发科。
华为被制裁四年了,看来看去,国内目前唯一能全面掀翻高通,联发科的还是只有华为的海思。
本文2023年5月18日发表于 微信公众号 宁南山(这几天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日本),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扩展阅读
穷台与产业周期——台湾今年前几个月经济数据大幅下滑 | 宁南山
从产业结构看东北振兴——辽宁的产业结构能否支撑未来增长|宁南山
ChatGPT、智能世界与国产化机遇——从华为的2022年年报谈起 | 宁南山
坐标深圳
有价值的产业、经济、政经和生活内容信息提供者。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