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少年意气,一场合肥与科大气质的愉悦相会 | 陈经
2023年12月20日,杨元庆在合肥向中国科大捐赠2亿元,这是科大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
资金用于支持少年班学院楼建设,杨元庆说:“今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跟少年班的同学们交流,也很有感触。希望我捐资支持的这座新大楼投入使用后,能够让学弟学妹们享有非同一般的学习、科研、活动的环境,助力他们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
一、 厚德载物
1986年,杨元庆从上海交大本科毕业,成为中国科大计算机系的研究生。之后的“职场经历”极为简单,1989年毕业后到北京加入联想集团,一直干了30多年。
杨元庆在捐赠致辞中笑称,当年没资格报考,对少年班的校友们有点儿“羡慕嫉妒恨”,但跟少年班多少有点“转折亲”,好几个科技圈的好朋友都是少年班毕业。在他读书的 80年代,“科大的名气甚至比清华、北大还要响,很多状元放弃清北也要来读科大”。
这个“名气”其实是对优秀学生而言。长期以来,中国科大在民间不算知名,“科大在合肥”这个事实知道的人不多。有意思的是,少年班却名气不小,人们对“少年天才”的传说很有兴趣。
笔者就是少年班系毕业的,但并非少年大学生。少年班同学入校时年纪小,只有 13-15岁,学校担心有生活问题,就选拔了数量相当的同学(科大称为零零班,相当于数理强化班),和他们共同居住学习。其中不少人是竞赛保送生、高考状元,也有和少年班学生对比的意思。完全一样的培养,是少年班学生厉害,还是强化班更强?
在90年代兴起的经济大潮中,合肥的“地域劣势”对科大的招生应该有不小影响。毋庸讳言,许多校友对于科大与合肥的发展势头有些担心,笔者也是如此。进入新世纪,“中国大学排行榜”成为长期热门话题,科大在榜单中形势并不乐观,经常排到10多位,正如安徽在全国的经济排名。用杨元庆的话来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调”。
到如今,少年班学院已经成为科大的招生“大招”。以多年积累的少年班教育声望为基础,科大一方面继续招收15岁及以下的“少年天才”,人数增加不多,仅从90年代早期的约30人增长至40-50人;另一方面,从高二及以下提前招收200多名“创新试点班”学生,有时300人以上。这些优秀学生如果到高三参加高考,可能会选择其它名校,但提前一两年进入科大少年班学院学习,有不错的吸引力。少创班学生提前进入大学,是16岁及以下,具备少年大学生的某些特性,但学习轨迹和高三入学的类似,专项突出。科大每年招本科生约1900 多人,少年班学院已经成为全校招生最多的大系,从这个意义来说,确实需要一个新的大楼。
笔者九十年代时,经常出入水上报告厅边上的少年班系小楼。电脑机房、阅览室都很小,想用电脑也排不上,烦恼了一段时间,跑到同步辐射加速器实验室里才能自由学习编程。少年班学生想要实践,也基本散到其它系去了。感觉那时少年班教育主要体现在前两年的数理基础教育,这很有特色。如果有2亿元投资的新大楼,想必学院老师能进行更为深入的教育实践,笔者很期待,学弟学妹们的天才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不少同学都有兴趣回来参观,发自内心地感谢师兄的贡献。
虽然合肥对科大很照顾,但直到九十年代,学校的条件都不算好,发展方向不明。但学生普遍对母校感情很深,例如科大东区退休教授楼加装电梯,因在校内无维修基金遇到困难,是校友的393万捐款解决了问题。其中300万来自近日去世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他1990年毕业,和杨元庆在科大的时间交叉。
科大人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全国大学中都算是罕见的。笔者以为,这种气质有特别的历史原因,也与合肥这个城市很有关系。杨元庆既是合肥人,又是科大人,虽然身份是全国知名企业家,但同样的气质一望可知。
合肥人的特点是厚道、实诚,但商业气息不强。当初科大从北京一路辗转南迁,1970年得到合肥接待,在此落脚。这段历史,已经成了合肥发展史的传奇佳话,多年前的厚德,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科大南迁之后,仪器设备损失三分之二,教师流失一半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能够恢复过来,靠的是精神气质。科大老师的传统,是对学生特别好,条件不好也尽力让学生过得好些,是真关心学生。例如八十年代科大装暖气时,是先给学生装,教师延后了很多年。科大校风纯正,专心学习的气氛全国知名。这也与合肥的气质相合,虽然在中国城市中不算知名,但风气淳正。
也许因为历史曲折、发展不易,许多科大学生离校后对于母校、校友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发自内心地想帮助扶持。这在高校中常见,但科大人的感情似乎更深一些。
科大与合肥都是非常务实的,长期以来默默坚持发展,不太会宣传,也不追求“爆发成长”。科大来到合肥的时间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不算短,但长期以来,合肥并未将科大当作急功近利的“资产”,而是默默支持,让科大的气质潜移默化发生影响。
某种程度上,这与杨元庆和联想的气质是相合的。杨元庆在联想,主要贡献就是把造电脑这个事做好、做到极致,直到联想集团成了年营收4200亿的全球500 强,有段时间几乎是中国唯一的全球化品牌。在商业上似乎没什么好说的,没有著名的商战“段子”流传,杨元庆就这样平凡地成了知名企业家。有些人甚至觉得,联想成为全球 500强只是运气好,没什么难度,电脑谁都会造。这么想也许是直觉,但就会看不懂联想,也看不懂合肥近年来耀眼的发展。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的气质,在成形以后,很难改变。在合肥,在科大,夸夸其谈吹嘘仿佛是不言自明的禁忌,不是说不敢干,而是本能就不会这样想。严谨、靠谱、言必有据,是许多人言传身教的行为准则,在科大是通过严格的数理教育推行的。在这种气氛中,科大人去从事传统商业创业经营,并非所长。同样地,合肥的传统工商业并不突出。厚德载物的传统,不会突然就出现奇迹,而是在岁月中沉淀,积蓄力量。
杨元庆捐赠建成的少年班学院新大楼,并不会有直接的经济产出,但它会成为这个城市、这个学校“厚德”的一部分。
二.少年意气
虽然工商业气氛不浓,但合肥与科大绝非自甘平凡,而是有信念有追求。这就是另一种气质,“少年意气”。
在笔者看来,杨元庆身上就有罕见的“少年气”,不太象老谋深算的企业家。在捐赠仪式上,杨元庆与身边的少年英杰郭一凡看上去就是“同类”,相得益彰。想必对杨元庆来说,捐赠的目的很单纯,是很自然的想法,开心地来,希望以后开花结果,就象少年人对待内心喜欢的事物。笔者注意到,联想内部人时常提到“元庆”,这个听上去很少年的称呼。
发展传统工商业往往需要人情练达、交游广阔等特质,但在科技产业中,“少年意气”就是很好的气质。全国城市都想发展高科技,想成为高科技企业的更是数不胜数,成功实现目标的却不多。带点理想主义纯真的“少年意气”,对科技产业十分重要。进入新世纪,合肥与科大在科技潮流中,找到了感觉。随着显示面板、新能源、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相继出成果,“科里科气”正式成为合肥的气质。
从学习科技来说,少年人更有优势。“少年班学生厉害,还是强化班更强”这个问题,笔者的答案是,少年班的潜力更大。尹希、曹原等人,在物理学领域展现了少年天才的风采。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难度课程中,少年班与零零班都有突出的天才,但少年班的似乎更为纯粹一些,能在数理的道路走得更远。遇到难题或者产业机会时,少年班的会更有爆发力一些,如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兄弟。
合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象是有爆发力的少年,一路狂飙,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增速最高的城市,2022年GDP相比2000年整整翻了37倍之多,而且科技产业布局极为优秀。
提到合肥的发展奇迹,往往会从成功引入京东方开始。但很少有人知道,联想是京东方在合肥渡过前期艰难的重要助力。联想在合肥有规模庞大的联宝工厂生产电脑,承诺每年5%的产品使用京东方的液晶屏。而联想在合肥培养的模具人才,许多人又服务京东方,后来还进入了比亚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联想在合肥,是一个合格的“链主”。笔者相信,杨元庆在合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起到了重要作用。捐赠当天,杨元庆还当选为首任徽商会长,这是实至名归的。
在一段时间的低迷后,科大焕发了新的生机。正如杨元庆说的:“在基础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和领先成就,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综合实力,排名又在稳步上升;这让我和所有的科大学子都倍感骄傲。”
对于合肥,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全球学界忽然发现一个没听说过的“小城”,居然在代表高水平论文的自然指数等榜单中排名很靠前,而科大在高校中时常能进全球前三。例如在2022年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仅次于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在全球第三。
科大在中国率先探索少年班教学实践,成果已有不少,少年班学院发展壮大了。但以笔者在九十年代的经历来看,之前还是受发展条件限制,少年班学生接触到学术前沿、直接进行科研创新的机会不多,往往是到国外名校才出成果。进入新世纪,情况就好了不少,一些少年班学生在本校就能作出顶级科研成果。如2002年毕业的少年班学生陈宇翱留校工作,2013年因量子光学成就获得了欧洲物理学会的菲涅尔奖。
■ 扩展阅读
全球首颗忆阻器芯片,清华团队突破了什么?| 陈经为何说对华“卡脖子”阴谋不可能得逞 | 陈经
光伏风电水电超级能源网,中美欧谁能建成?| 陈经
赣北大山深处的往事 | 陈经技术解读联想5G编码投票事件,真相如何?| 陈经从2020年最新定量指标看中国的科技实力 | 袁岚峰我是如何14岁上大学的?| 袁岚峰
石墨烯超导和21岁博士生:对科学的宣传要高调,对个人的宣传要低调 | 袁岚峰
■ 作者简介
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中国的官办经济》作者。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