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谷的回忆
今天是“世界大象日”,关于这个纪念日,详情请见西南山地主题文章:
这里写写个人的感想。
亚洲象与绿孔雀都是云南图腾级野生动物,从个人角度看,这两种漂亮的野生动物简直就是天然的旗舰物种,而且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之高根本不需要专门宣传(这一点长臂猿、白尾梢虹雉只有叹服了)。然而现实也很打脸,中国境内的亚洲象与绿孔雀都是数量和栖息地都被压缩到不能再退后一步的绝境地步。
深入了解云南亚洲象情况,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官方文章见下面,基金会也有很多文章介绍了非洲象的情况和保护措施。
野性中国官方文章讲清楚了最近发生的绿孔雀保护运动情况:
幽居山谷,必是美物|野性中国在行动:绿孔雀4K生活,美到不可方物
回过头来,我发现尽管去过云南多次拍摄,但自己真正拍摄到亚洲象只有云南版纳一次,吊诡的是那唯一一次拍摄野生亚洲象的机会却是极好,从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经验角度来说,真可以说这辈子再也无法遇到了。
自然摄影的某些无法复制性,这一点实在让人既无奈,但也是如此富有魅力的一个原因吧。
照片质量是不是看着有点奇怪?因为本文这些照片都是反转片(正片胶卷)拍摄的,由当时冲洗店的扫描文件刻盘保存下来的。还记得当时佳能20d还没发布,我用的还是佳能 EOS 5 胶片相机,当时有两个镜头,一个是腾龙 24-135变焦镜头,和一个当时为了去拍摄矮岩羊而购置的适马 100-300/f4 镜头(幸亏有这个长焦镜头),那时还对野生动物摄影需要的设备根本没经验,觉得300mm已经是逆天的望远镜头了。
时间久远,都搞不清是哪一年拍摄了,只记得那时候我带着大学一年级同学去云南写生实习,一起进野象谷景区的时候拍摄的照片。那时真是没常识,不知道危险,大象群在小河对面树丛中排成一排看着我们,我们居然还在那里跟它们合了个影。
幸亏还和同学们有微信群,这才查出这是2003年的暑假。2003级本科班的同学们,现在也多数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时间啊。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亚洲象这个完美拍摄机会已经提醒过自己,一定要把自然摄影进行到底。
之后大象群回过头消失在丛林之中,隔着树丛,我还能拍摄到象群在森林中行走的画面。
这群象对我们比较友好,大概是因为主体由母象和小象组成,其实景区也知道大象非常危险,之后保安跑过来维持秩序,把不多的游客隔离到安全距离。但实际上象群是从景区步道穿过,前往另外一片森林,跟游客发生了交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只能说很幸运没发生险情。当然,就是因为有这样近距离接触,我才可能拍到这些令人记忆深刻的照片。想起十年后,也曾经在版纳参加一次正规的科考拍摄项目时,我们还在拖拉机上移动,森林里远远的一声大象叫声,就让所有地头蛇全部跑没影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外地摄影师吓得腿都软了。
上面这张照片可以看见当时大象们都把泥土和杂草用鼻子卷了,往背上扔。
这张是一头小象,当时从林窗里还能找到好些机会可以拍摄到大象。
大象的寿命很长,现在回忆起来,照片里的象群,是不是多数还健康的生活在云南南部美丽的季雨林里呢?
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