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濃於水 | 東江水供港56年 守護港人生命線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2



本文精彩
香港水內地供應,高山低頭河水倒流,但仍然是難題不息,挑戰不斷。


香港80%用水來自內地!這背後有着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的巨大貢獻,56年來一直全力保障香港供水生命線。近日,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者們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數據顯示,為支撐香港、深圳和東莞三地經濟的高速發展,上世紀70年代以來,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者又對工程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擴建改造。即使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東深供水工程水質化驗檢測結果一切正常,疫情未對供港水的水質和水量造成任何影響。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龔學鳴


深圳水庫大壩是東深供水工程輸水入港前的最後一站,從東莞橋頭鎮引調的東江水流經60多公里,經這裏送入香港,保障了香港約80%的用水需求。清澈的東江水,在這裏流淌了50多年,見證了從未變過的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以及一代一代工程建設者們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


1965年2月28日,大公報頭版頭條報道東江深圳供水工程落成。


1964年2月20日,東深供水工程正式動工,一年的工期目標擺在眼前,中央和廣東省政府幾乎動員了可以動員的一切力量,在那個專業人才奇缺的年代,水利專業的學生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建設者的隊伍。東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設者陳汝基說:「大家感到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要讓我們去,我們就去。」當時的他,還是廣東工學院農田水利專業的一名學生,接到任務後就立刻和自己83名同學一起,背上鋪蓋,拿上計算尺,懷着滿腔熱血來到施工現場。


肩挑背扛 11個月完成使命


在約一年工期中,人和天的鬥爭時時刻刻進行着。建設者們在工地一旁的山體上寫下了「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的目標,他們開山劈路,鑿洞架橋。為了趕工期,工程設計人員的施工圖畫一張就往工地送一張,設計圖紙畫到哪裏,工地建設就推進到哪裏。憑着人工開挖、肩挑背扛,僅僅用了11個月,就將6座攔河壩、8座水泵站全部建成。


1965年2月25日,東深供水工程如期全線完工,奔騰不息的東江水從這一天起,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哺育香港。每年6820萬立方米的東江水讓香港迅速擺脫了水荒困境,迎來了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


隨着香港的快速發展,東深供水工程分別於1974年、1987年、1990年進行了三次擴建。有人計算過,如果將工程所用的土石方築一道寬2米、高5米的堤壩,足以從深圳一直延伸到北京。三次擴建完成後,新的挑戰又浮出水面。為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徹底改善東江水質,2000年8月28日,東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開工興建,目的只有一個,把清水和污水徹底分離,不允許任何污水浸入清水裏面。


「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堅強後盾」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工程必須將供水系統由原來的天然河道輸水,改為封閉的專用管道輸水。為了讓香港同胞早一天用上更清潔更健康的東江水,7000多名建設者投入800多個日夜,爭分奪秒施工建設;技術人員研究攻克了四項領先世界的核心技術,創下了當時的「世界之最」。2003年6月28日,歷時近三年,東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終於完成。時任項目總工程師、今年已經83歲的林振勳老人回憶起當年,按下按鈕工程建成通水的時刻,仍激動萬分。


香港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上世紀60年代,香港出現嚴重水荒,工聯會前會長、香港工運領袖楊光等,聯合香港中華總商會向內地求助。經周恩來總理特批,在內地政府和民眾的支持下,東江水1965年正式開始供港,迄今56年,解決了香港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祖國永遠是香港發展最堅強的後盾!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香港市民困難之際,內地同胞加班加點支援香港,這份恩情港人永遠銘記在心!」黃國說,工程建設中,沿途居民自身的生產生活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但他們急港人之所急,為供水環保等犧牲小我利益,令人動容。


周總理拍板 撥3800萬引東江水


一九五六年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右)及中華總商會會長許庇穀(中)。資料圖片


1962年到1963年,香港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水庫的所有存水,只夠350萬人飲用43天。1963年5月,萬般無奈的港英政府通過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九龍工會聯合會,向內地發出求援信號。


1963年年底,周恩來總理來到廣州,當他得知香港缺水的情況後,迅速作出指示:引東江水供應香港,不惜一切代價幫助香港同胞渡過難關!周總理拍板撥付3800萬元(人民幣,下同):「該工程關係到港九三百萬同胞,工程應由我們國家舉辦,廣東省負責設計、施工。」這3800萬的巨額經費,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顯得如此厚重和不易,當時,為了保障這3800萬,中央甚至不得不暫停了其他部分項目。


重讀供水歷史 港生深感震撼


2020年11月,正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大一的香港「00後」葉子嘉跟隨學校組織的交流團,參觀東深供水工程紀念園。在這裏,他第一次親眼見到了寫在課本裏的東江。


紀念園裏的老照片記錄着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歷史,葉子嘉近距離從這些照片中,看到了50多年前發生的一幕幕:他們戰勝5次強颱風的襲擊,他們靠着手挖肩挑背扛開山劈嶺、修堤築壩……葉子嘉內心一次次被震撼。


這是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每天打開水龍頭就可以用的水,背後竟然有着這樣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厚重歷史。幾乎每一個來到紀念館的人看到眼前無比真實又無比震撼的一幕幕,都會忍不住問自己,上萬人奉獻和犧牲而來的東江之水,早已滲入香港的每一寸土地「生命之水」,到底流淌着的是怎樣的愛與親情?


葉子嘉說,當他看到紀念園裏母親抱着孩子的雕塑時,就在那個瞬間,他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就算她自己有多辛苦也要不惜一切代價為香港付出?因為這是一份血脈相融、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啊!   (時代楷模發布廳)


「生命之水」折射骨肉親情


50多年前的香港曾遭受嚴重的水荒,用上自來水是當年350萬香港人的奢望。為了緩解同胞的用水問題,有這樣一群人,用短短一年的時間,開山劈嶺,建成了一條橫跨粵港兩地的供水工程。這「生命之水」的背後是內地與香港的骨肉親情。


1962年到1963年,香港連續9個月滴雨未下,大旱面前,蓄水設施淪為擺設,香港本地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寥寥無幾。1963年5月,萬般無奈的港英政府通過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九龍工會聯合會,向內地求援。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立即回應:「為進一步幫助香港居民解決燃眉之急,可以從廣州每天免費供應自來水兩萬噸,或者其他適當的地方供應淡水給香港居民使用。」


一個月不到,廣東省又額外增加向香港供水318萬立方米。此外,香港方面還可以用輪船到珠江口免費取水。然而,泊船取水、行車運水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就在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的水荒時,1963年12月8日,周恩來總理來到廣州,當他得知香港缺水的情況後,迅速作出指示,決定引東江水供應香港。


廣東省水利廳原總工程師茹建輝說:「當時規劃是3800萬元,周總理就叫國家計委撥3800萬元的專項資金。那時的3800萬元現在來講就是30多億元或者更高。」而且,該工程量異常巨大,在那個大型施工設備短缺的時代,無異於愚公移山。然而,為了讓同胞盡早喝到東江水,工程卻在一年內完工,令很多外國專家驚嘆不已。


50多年來,被譽為「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東江水從未間斷。


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大事記



1962年到1963年

•香港遭遇50年一遇的大旱,水庫的存水,只夠350萬人飲用43天。


1963年5月

•港英政府通過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九龍工會聯合會,向內地發出求援信號。


1963年年底

•周恩來作出指示,撥付3800萬的巨額經費,引東江水。


1964年2月20日

•東深供水工程正式動工,工期只有一年!中央和廣東省選調優秀的技術人員、全國15個城市50多家工廠調整生產計劃趕製各種設備、優先運送物資……


1965年2月25日

•東深供水工程供港「生命線」終於建成。隨着香港的快速發展,東深供水工程分別於1974年、1987 年、1990年進行了三次擴建。


2000年8月28日

•東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開工興建,7000多名建設者投入800多個日夜,創下當時的「世界之最」。


2003年6月28日

•歷時近三年,東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完成。


截至2020年底

•工程已不間斷安全優質對港供水2萬多天,累計對香港供水267億立方米。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海水如糞水?這片水域大腸桿菌超標3115倍

BBC:閉嘴,你知道的太多了

宣布「戰勝疫情」的印度又失控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