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GDP 3.38萬億港幣 亞洲城市五強 未來將在這些地方發力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1



本文精彩

乘風破浪。

深圳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15日開幕,代市長覃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2020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達2.77萬億元人民幣(約3.38萬億港元),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五年年均增長7.1%。他指出,深圳將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將打造深港口岸經濟帶,規劃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而在科創方面,深圳擬開展50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清單式引進高精尖缺人才。


大公報記者 黃仰鵬、李望賢深圳報道


深圳特區建區短短40年,已由一條小村落,變身成GDP達3.38萬億港元的大城市。隨着大灣區的發展,深圳發展將再達新高點。


攻關50技術 搶灣區科創先機


覃偉中介紹,深圳「十三五」時期成績亮眼,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達2.77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五年年均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近8000億元人民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664.8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達3.05萬億元人民幣,出口總額實現全國內地城市「二十八連冠」。


為增強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覃偉中在報告中指出,深圳將深化深港澳全方位合作,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富有活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工作報告提到,深圳將開展50個以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加快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高標準建設鵬城實驗室和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推動綜合粒子設施、鵬城雲腦Ⅲ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加快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灣實驗室、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建設。


除了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之外,打造深港口岸經濟帶方面亦有重點提及。報告指出,深圳將開展口岸領域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通關便利化,提升口岸品質,加快皇崗口岸、沙頭角口岸重建,規劃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間。


針對如何抓緊大灣區發展機遇,港區深圳市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創會會長莊紫祥認為,口岸經濟帶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新亮點,深港共同開發口岸經濟帶,可以發揮1+1大於2的作用。以河套為例,儘管面積不大,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能更好地帶動深港之間的聯繫交往,帶動邊界開發,還能帶動未來的想像力。


加快口岸重建 合力打造經濟帶



莊紫祥又表示,深港之間的口岸,在國家改革開放歷史征程中也具有獨特的地位,有進一步發展旅遊業的潛力。當前深圳在羅湖口岸、沙頭角口岸等片區,規劃發展商貿旅遊,如果香港方面能夠聯動,集聚一批商業企業,將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帶。他興奮地暢想,未來深圳河兩岸燈光輝映,可以成為旅遊景觀。


出席深圳「兩會」的深圳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指出,新界是香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但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居民鐘擺式移動上下班,也造成很大的交通壓力。隨着深圳的發展,對新界北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


他指出,目前深圳正在推動多個陸路口岸的改造,推行「一地兩檢」,如果新界片區和深圳聯動發展,形成口岸經濟帶,能夠在北部創造出新的城市中心,讓香港經濟功能南北平衡,改變開埠100多年以來一直只有單個經濟中心的局面,對香港有很大意義。


本屆深圳「兩會」上,多名深圳市政協委員聚焦口岸經濟帶建設,委員楊雁及羅毅通過提案建議加快沙頭角口岸重建,提升通關能力,改善通關環境。根據鹽田區制定的沙頭角口岸重建的規劃方案,未來該片區將建成10萬平方米的免稅購物商業配套。


戰略規劃

加快強芯 深「十四五」新興產業1.8萬億


深圳地鐵早前在福田高鐵站展示5G+AI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應用成果。


深圳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15日開幕,深圳市代市長覃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圳將大力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今年將推進中芯國際芯片生產線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並加快龍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互聯網+」未來科技城、九龍山數字城、海洋新城、蛇口國際海洋城、鹽田河臨港產業帶等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深圳要實現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約4.88萬億港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約1.83萬億港元)。



工作報告表示,在「十三五」時期,深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交出亮眼成績單: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6萬家,五年增長237%;建成5G基站4.7萬個;新引進人才120萬人,在深全職院士增加到61人;新增基礎教育學位39.1萬個、增長近30%;高校數量增至15所。


國家級高新技企突破2萬



為做強戰略新興產業,深圳將推進中芯國際芯片生產線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工程,創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同時,深圳在推出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十大計劃」中,也涵蓋了實施新技術、新產業應用推廣計劃,爭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


在重大科技產業項目方面,工作報告並提出,加快龍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互聯網+」未來科技城、九龍山數字城、海洋新城、蛇口國際海洋城、鹽田河臨港產業帶等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打造坪山─大鵬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示範區。


為了推動創新驅動城市發展戰略,深圳未來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年內科技投入近400億元


記者發現,今年深圳市本級科技投入安排379.4億元、增長66.9%,推動加快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其次是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着力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最後是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嚮往集聚地,安排各類人才專項經費83.1億元、增加26億元。


根據報告,深圳未來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5%左右。據悉,目前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93%,過去5年市級科研資金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比重從12%提高到30%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7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深圳兩會由於換屆,迎來了院士數量最多的一年,共有9位院士參會,佔深圳全職院士總數的1/6。記者觀察到,與會的9位院士中,2位是人大代表、7位是政協委員。坊間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既是深圳重視知識、傾聽科研需求的體現,也為專家搭建發揮才能的更大空間。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漢奸末路 毒蘋果「秋決」不遠

粉末信狂徒想阻嚇誰?

一首「凉凉」送给攬炒派區議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