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打針!兩萬隱形患者遍布香港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1



本文精彩

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推算,本港最多有約二萬名隱形患者,換算超過99.5%港人無抗體。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本港染疫者已逾1.18萬,大量隱形患者遊走於社區,窒礙「清零」!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推算,本港約有兩萬名新冠隱形患者,確診與隱形患者比例約為1:2,估算本港感染者總數約3.3萬人,佔本港人口0.44%,換算超過99.5%港人無抗體。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出,低感染率及疫苗接種率低,反映香港絕大部分人未有抗體保護,他提醒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加上變種病毒肆虐,市民應盡早打針。


大公報記者 解雪薇

  

中大醫學院於去年4月21日至今年4月18日,招募了4198名18歲或以上成年人參與研究,以血清學測試識別他們體內有否「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以了解曾否感染過新冠病毒。研究發現,六人帶有IgG抗體,比率為0.14%,意味他們曾感染新冠病毒但無被發現。經統計學調整,團隊推算,本港最多有約二萬名隱形患者,佔整體人口約0.3%。


  

一人為「隱中之隱」

  

綜合截至上周四的確診數字,連同推算的未發現成人及未成年感染數字,研究團隊估計,本港大約有3.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即體內應已有抗體,惟少於整體人口的0.44%,換算超過99.5%港人無抗體。團隊指出,若本港想疫情清零,市民不應只依賴檢測,最有效保護仍然是接種疫苗。

  

被驗出有IgG抗體的六人,陳基湘稱,一人無外遊史、無接觸確診者及無病徵,形容是「隱形中的隱形患者」,其餘五人(約八成)未被發現個案,則曾被隔離,亦接受過病毒檢測,但結果呈陰性。他續指,香港的0.14%隱性患者比例,遠低於其他國家,發現的確診與隱性個案比例為1:2,亦低於其他國家如瑞士日內瓦的1:11.6。

  

陳基湘表示,數據反映本港的防疫檢測、源頭追蹤及隔離措施均奏效,「走漏的不多」,但他指出檢測採樣過程需更嚴謹,調查期間有參加者反映,採樣過程無感到不適,這或代表採樣位置不夠深入。他認為,本港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加上變種病毒肆虐,但目前大部分市民未有抗體保護,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以減低感染風險。

  

傳播力不可低估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稱,大量未被檢出的隱形患者可能較多是輕症或年輕人,「二萬的數據看似龐大,但佢哋已經好返,唔使太驚。」她稱本港未達至群體免疫的接種率,隱形患者的傳播力仍不可低估,市民應繼續提高警惕,盡早接種疫苗,全球疫苗接種潮是趨勢,內地接種者亦超過五億人口,「毋須再等,都唔好浪費珍貴的疫苗資源」。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常態清零意味着對隱形傳播鏈「零容忍」,本港目前染疫者為不足1.2萬人,即使加上高達兩萬的隱形患者,自然感染率仍遠低於本港人口的1%,即7.5萬人,同時接種率低位徘徊,群體免疫屏障仍難建立,加上近日有零星個案,意味着市民仍不可掉以輕心。


專家:打針後百分百有抗體


中大醫學院一項關於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測試研究發現,參與的111名人士,在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14天,全部都可驗出中和抗體。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形容,該項數據是強心針,證實兩款疫苗都適合香港人,「顯示香港市民打針之後百分百有抗體」,他認為個別市民沒必要花錢去檢測抗體,因試劑及量度方式及時間不同,準確度和數據會大受影響。


當更多市民接種疫苗,才能逐漸實現群體免疫的效果。  


兩款疫苗均具保護力

  

參與這項研究的111人,年齡介乎22歲至82歲,都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其中11人為70歲以上的長者,15人有長期病患,接種復必泰及科興人數分別為48人和63人。

  

陳基湘稱,研究團隊為他們進行抽血檢驗抗體發現,所有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14天的市民,包括青年、成人及長者,體內都可驗出中和抗體,當中無人出現嚴重副作用。他強調,數據顯示兩款疫苗都適合香港人,且能為接種人士提供保護,以減低感染或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陳基湘強調,接種疫苗後市民不需自行檢測抗體,亦不應比較抗體水平,團隊進行中和抗體測試,目的是希望給予市民信心。本港的兩款疫苗均達到最基本要求。

  

此外,抗體濃度高不等於保護力高,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現時外國研究亦不會檢測抗體濃度,而是統計感染人數,以及患者受感染後的嚴重程度,從而測試疫苗的保護率。他認為市民應按個人健康狀況及意願,盡快選擇及接種合適的疫苗。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研公僕打針有假放 林鄭籲僱主齊響應

中大悼袁隆平:範典永垂 國士無雙

台兩周3000例確診 港人回流避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