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產苦翁|不敢「躺平」的中產階級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1



本文精彩

中產實際上可能比一些低收入的年輕人更難獲得財務自由,甚至同樣是「上車無望」,只是一個高收入的「月光族」。


能夠稱為中產,一般都指「工作穩定、收入高」的家庭,表面上生活不錯,但為了維持「中產生活」,不少中產家庭也要負擔龐大支出,致使表面上生活不錯,但實際上可能比一些低收入的年輕人更難獲得財務自由,甚至同樣是「上車無望」,只是一個高收入的「月光族」。


究其原因,除了中產階層的消費模式外,隨着年齡增長,不少人都年屆中年,正所謂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負擔更重,加上過度依賴單一收入,一旦失業,家庭經濟可能會出現重大危機,反而比年輕人更不敢輕易放棄正職,假若沒有其他被動收入及資產在手,要獲得財務自由也不容易。


如果能夠儲到首期「上車」,雖然供樓負擔可能對中產家庭百上加斤,但畢竟有樓在手,即使不計物業升值潛力,未來供完後可以加按以作其他投資,老年時將物業承做安老按揭,以樓養老也不失為一個投資退休的好選擇。



香港大公報報道

2020年部分國際學校費用


上市公司中高層:上有高堂下有妻兒 月薪20萬掹掹緊



45歲的李生貴為上市公司中高層,月薪高達20萬,在旁人眼中是人生贏家,理應早已生活無憂。但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身為家庭收入支柱,負擔也同樣高,開銷高昂下竟然仍是「月光族」,苦無首期的這位上市公司中高層,至今仍是無殼蝸牛。


「自己有4個小朋友,太太無做嘢,再加上自己及太太父母均要照顧。自己一人收入支撐十個人的生活。」李生苦笑。由於開支甚多,這個月入差不多等於香港打工仔年薪的上市公司高層,不僅儲不到首期買樓,甚至無車、無工人。「自己是月光族成員,儲不到錢。平時慳得就慳,所以無請工人,全靠太太一手一腳打理家務。」如此嚴格控制開支,每月月薪都只是剛剛好。


李生解釋,他十分着重子女教育,故絕大部分開支均是用於子女身上,四名子女全部就讀國際學校,單是學費,平均每月支出已達6萬。而為了子女能夠入讀國際學校,早年亦須購入國際學校債券;為了子女未來能於海外留學,他亦買入不少教育基金,這些都是一筆避無可避的巨額開支。


此外,由於全家經濟都僅靠他一人,為免意外,因此他亦買重人壽及醫療保險,每月光用於保險、基金的費用已達4萬元。


家庭方面,妻子沒有工作,加上雙方的父母,有四個老人家需要供養,給予父母家用也需約2萬元,連同自己家庭日常開支,結果每月收入實在剩不下什麼,因此雖然眼見樓價急升,都只能放棄投資磚頭,將有限的金錢投資在子女教育身上。


開診所女牙醫:供書教學開銷大 不敢買靚衫



擁有高收入,自然也希望能夠換取更佳的物質生活,但有時也反過來給中產家庭增添一些生活壓力。開設牙科診所的陳小姐,平均月入高達20萬元,有車有樓有工人,每年還會攜子女去一兩次旅行,在一般人眼中已經非常幸福,但陳小姐仍慨嘆,扣除這些生活開支後,自己想多買兩件「靚衫」都不容易。


畢業於被譽為神科的港大牙科,現時開設一間牙醫診所,平時月入已近20萬元,有時生意好時收入更高。收入豐厚,讓陳小姐可以擁有一間全海景三房單位,一架豐田私家車,讓兩名子女就讀國際學校,並聘有菲傭照顧家庭生活。


要維持如此生活,開支自然不會少,一對子女就讀九龍塘某國際學校,單是入學債券已是不小的開銷,每年學費則達40萬元,即平均每月約3.3萬元。而僅僅兩個孩子的日常開支,包括餐飲、衣物、補習及娛樂,每月消費即達2.5萬元。為了孩子能夠增廣見聞,陳小姐每年寒、暑假期都會組織家庭旅行,年花費約10萬元,即平均每月約8000元。


有車、有樓自然也有開支,供樓加上供車位,每月供款額約4.5萬元,另外養車平均每月使費約一、兩千元,而聘請菲傭的各項支出,平均每月亦需8000元。至於家人的醫療保險費用,平均每月亦需約8000元。


計及以上日常開支,每月約達13萬元,仍未計算陳小姐與其丈夫的父母需贍養,加上為了子女未來出國留學預留資金,甚至希望未來為孩子留下足夠的首期以供買樓,陳小姐稱自己平時很少有奢侈消費,最多節日與全家去吃自助餐或高級日本餐。至於女士最愛的買衫扮靚,她則感嘆:「朋友去連卡佛買衫,但自己買衣服都只敢去ZARA和H&M。」


坐食山空老年夫妻:逆按揭以樓養老


相比年輕的無殼蝸牛,有樓在手總是比較令人安心,今年80歲的陳伯,於1986年一手買入黃埔花園一個高層單位,並與妻子居住至今。年輕時努力打拚,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供樓壓力,但隨着年事已高,退休前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加上沒有子女,陳伯一直都為兩夫妻的老年生活擔憂。


陳伯表示,退休後自己沒有任何收入,一直都是依靠積蓄生活,平時與妻子消費不多,夫婦兩人身體尚算健康,醫療開支不大,主要開支包括差餉、屋苑管理費、水電煤氣等,兩人年紀已老,吃飯不多,反而電話、手提電話、上網、收費電視等支出較高,每月支出約3000元至4000元,雖然也有申請生果金等政府津貼,但畢竟坐食山空,對未來生活感到徬徨。


年紀漸大,生活費愈見緊張,又擔心未來如果有其他醫療開支將不堪應付,因此陳伯一度考慮賣樓套現,及打聽擁有私樓是否可以申請綜援。幸好,於2018年,他在一次與親戚聚會時無意中提到錢銀問題,獲姨甥提議申請安老按揭,以樓養老。他了解過後,發現安老按揭除了可以按月拿到生活費外,即使自己長命百歲,銀行也不會收樓,可以住到自己與妻子百年歸老,因此決定選用。


申請安老按揭時,陳伯單位市值約500多萬元,他選了分15年拿取現金,平均每月可獲得逾2萬元「收入」,加上其他老人津貼,對平時沒有太多消費的兩夫婦來說相當富裕,還因此更換了手提電話,在疫情前去了一次內地旅行,還有餘力給一些孫子輩購買較為昂貴的玩具禮物,大大減輕生活壓力。


建言獻策|善用扣稅三寶 減省開支增保障


中產階層收入較高,但為了維持「中產生活」,支出同樣高昂,政府紓困措施卻很少考慮中產階層的需要。除了上日報道中提及,可考慮給予物業按揭供款扣稅優惠、提高子女免稅額及提供學習津貼、加大保險產品的稅務扣減額度外,政府近年提出的「扣稅三寶」,也算回應了中產階層的訴求。


由於中產大都未能享用政府福利,為保障自己及家庭日後退休及醫療等開支,大部分中產階層都會自行購買保險。為了減輕這些開支的壓力,政府近年推出「扣稅三寶」,即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及自願醫保(VHIS),自願醫保扣稅上限為8000元,而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則合共扣稅上限為6萬元,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產的負擔。


另外,中產階層年輕時大多有能力購買物業自住,但隨着退休後失去收入,他們空有住宅物業這項巨額資產而無所用,為了方便這些有樓人士「以樓養老」,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於2011年10月推出「安老按揭計劃」(俗稱逆按揭),供年滿55歲或以上人士利用他們在香港的住宅物業作為抵押品,向貸款機構獲取安老按揭貸款。


逆按樓價上限直升至1000萬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按證公司累計接獲4577宗申請,當中以最近四年(2017至2020年)的申請最為踴躍,介乎634宗至788宗,遠高於十年平均數(約458宗)。截至上月15日,按證公司合共收到190宗申請。


面對通脹,年金逐漸不能追上生活所需,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表示,按證公司一直有檢討安老按揭計劃,及研究改善空間。根據現行安排,價值超過800萬港元的物業,可用作計算年金的樓價須作出折讓。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提出,如果將計算年金的樓價上限由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相信是合適安排。曹德明續說,香港樓市由年初至今輕微上升,物業擁有人對逆按揭的計劃略為觀望,如果有現金流需要,業主可趁市道向上將物業出售。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台方厚顏誣捏香港文匯報,你要的證據這裏有!

科興疫苗內地緊急接種年齡擴至3歲以上

女生染N501Y變種病毒 病毒量高千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