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走進中小學,鼓勵學生加入國家航天隊伍!
宇宙級天團走進香港中小學。航天科學家團隊的校園活動「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專場昨日上午在皇仁書院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發表題為《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的演講。他說發展載人航天,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被問到「在航天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難」時,戚院士告訴同學們:「當年我們航天科研,碰到的困難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沒有經驗導致的,一種是沒有好的條件。我克服困難的原因,在於我愛這個事業,愛是非常重要的。」
國家「天團」大受香港學生歡迎,多間學校數百位師生到場參加講座,與戚發軔院士拍大合照。(大公文匯全媒體)
當戚院士進入禮堂時,長逾一分鐘的掌聲表達了在場數百位師生的敬意。他的到訪吸引了大批學生,不但禮堂內坐滿了,還有不少師生線上觀看講座直播。
發展航天 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戚發軔在演講中表示,中國人一直都有「上天」的夢想,發展載人航天,目的不是和誰比賽,而是要建立空間站,利用資源,為人類作出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戚發軔在演講中表示,中國人發展載人航天,取得的成果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他還回憶起2003年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訪港時,香港市民熱情歡迎,不少人更是扶老攜幼趕到當時的活動現場,就是為了見航天員一面。「我們非常感動,也感受到香港同胞非常愛國,關注航天成就。」他說。
到了問答環節,有學生提問:「航天工作中肯定會碰到很多困難,您是怎麼克服困難的?」戚老毫不猶豫地告訴這位同學:「當年我們航天科研,碰到的困難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沒有經驗導致的,一種是沒有好的條件。我克服困難的原因,在於我愛這個事業,愛是非常重要的。」
目睹戰爭 誓學航空保家衛國
戚發軔回憶,自己老家在遼寧省大連市,讀高中時正好是抗美援朝時期,大連靠近抗戰一線。當時因為運輸條件匱乏,軍隊先把志願軍傷員用船送到大連,再從船上送到地上醫院救治。很多傷員都是被美國飛機掃射致傷,自己目睹了這些悲慘場景,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學航空、造飛機,保家衛國。正好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成立了北京航空學院,戚發軔就報名入讀。戚發軔補充,「這就是我的信念、力量所在,也就是我的動力。」
於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就讀中六的謝思琦同學表示,聽到各位專家分享衛星發射的故事時頗為感動,認為所取得的成功離不開科研人員共同的合作。
就讀於皇仁書院的盧子敬稱,平時在學習物理科的過程中對航天知識有涉獵,今日聽各位嘉賓分享後獲益良多,亦對這方面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他對於戚院士分享1970年第一次發射衛星之前經歷過的失敗頗有感觸,深受他不服輸、不退縮的精神打動,認為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堅持直至成功的心態非常重要。
今次出席的嘉賓還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趙小津等人。楊潤雄在致辭中表示,國家航天工程發展領導親臨香港與學生對話,分享航天精神,顯示出國家與航天科學家代表團對香港青年的高度重視和厚愛,這樣的機會難能可貴。
「你可以像嫦娥一樣飛向太空」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昨日走進香港培僑書院,與中小學生親密互動,並發表題為《陪你一起走進航天》的專題報告。龍樂豪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讓學生印象深刻,有學生形容全程「乾貨滿滿」,更認識到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為國家的成就感到驕傲。龍樂豪勉勵學生:「學習是我們一生的主題,青春只有一次,小朋友們要抓緊,不要錯過!」他亦鼓勵學生們將來加入國家航天隊伍。
樂豪院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與參加講座的學生親切握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培僑書院特意準備了以航天科技發展為主題的研習展覽,作品全由學生製作,有航天畫作、對科學家們的心聲、實驗報告等,並安排小學生向龍樂豪介紹自己和同學們的航天專題報告。聽完一位六年級女生的分享,龍院士親切地問:「你以後想上太空嗎?」小學生:「想!」龍樂豪鼓勵道:「那你鍛煉好身體,以後等你長大了把你送上太空,當現代的小嫦娥,說不定能跟在天上的嫦娥老奶奶見面呢。」當場引起歡笑不斷。
幽默比喻長征五號為「胖五」
在講座開始前,學校儀仗隊入場,以升旗禮迎接龍樂豪,約300多名學生、老師及校長參與活動。為照顧中小學生的理解需要,龍樂豪特意連夜精簡內容,深入淺出地從航天的基本知識,到介紹我國火箭發展的歷程和成就。由講述「什麼是火箭」開始,龍樂豪便開始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如果以後有人問你,什麼是火箭,你就說,龍爺爺告訴我──能提供宇宙速度的飛行器就是運載火箭。」同學們一下子被龍院士吸引住,聚精會神地聽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到訪香港培僑書院,與中小學生親密互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分享期間,龍樂豪不時以幽默的比喻向學生講解航天知識,比如把體型較大的長征五號比喻成「胖五」、長征五號B比作「長五的弟弟、胖胖五」,加深學生對火箭外形和運載能力的了解,並播放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中神舟十號艙內授課的影片,讓香港學生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太空課」。
龍樂豪還向學生介紹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他說,農業種子經太空環境誘變,回到地面選育種植,近年東北、內蒙、江西等地航天大豆種植均獲豐收,畝產量高達680斤,為實現我國糧食安全戰略作出貢獻。他說,我國已是航天大國,正在向航天強國的目標邁進。
歡迎港青加入國家航天隊伍
龍樂豪寄語學生「身在福中要知道幸福是怎麼來的」,鼓勵他們「愛科學,勤學習」,「學習是我們一生的主題,青春只有一次,小朋友們要抓緊,不要錯過!」他亦勉勵學生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將來有所成才,報效國家,並非常歡迎有志於航天事業的香港年輕人,加入到國家的航天隊伍中。
龍樂豪離場時,全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龍院士走到學生身邊與他們握手,令學生們雀躍不已。培僑書院5C班邱熙婷同學現場向龍院士提問,亦獲得龍院士的小禮品獎勵,她說:「航天科學家們的努力讓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在全世界面前贏得掌聲,他們太厲害了,我以後也要像龍院士一樣,當一名火箭設計師,設計出能去任何星球的火箭!如果我也能上太空,希望可以從太空中看看地球的模樣。」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