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賊心虛,記協鬼祟毀證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精彩

記協打着「記者」的招牌,不過是欺世盜名。


反中亂港的教協、民陣、支聯會、職工盟等組織逐一畏罪解散,而包庇黃媒、假記者及兒童記者,又成立資金來源不明的所謂「記者保護基金」的香港記者協會仍垂死掙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質疑記協的業界代表性及專業道德,呼籲記協公開會員資料及賬目,但記協拒絕公開。




大公報記者 周揚、施文達(文) 李斯達(資料) 調查組(圖)

  

《大公報》追查發現,記協在鄧炳強專訪刊出當天鬼祟銷毀會員及入數資料,當中包括寫明「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入數紙、寫有疑似會員的姓名等文件,令人懷疑記協銷毀證據。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傅健慈指記協作賊心虛,可能怕被查而銷毀證據,不排除觸犯妨礙司法公正罪,敦促執法部門盡快徹查。


《大公報》本月14日頭版刊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專訪「記協違專業 哄學生入會」,斥記協政治掛帥,滲透校園,拉攏「學生記者」入會,有違專業,質疑其代表性。記協隨即發聲明狡辯「背靠大量學生會員」為事實錯誤,又指學生會員現時佔該會會員總數約13%,又稱記協有400多會員。《大公報》向記協查詢會員來自哪幾間傳媒,記協籠統地回覆稱會員來自本地多間傳媒機構,又以《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為由拒絕答問。


會員人數涉嫌「做手腳」


《大公報》發現記協公布佔業界不足一成的400多會員涉嫌報大數。在鄧炳強專訪刊出當日,臨近傍晚六時,有讀者於記協位於灣仔恒發商業大廈的辦事處發現有記協職員鬼祟地拿着兩大袋白色垃圾袋連同食用完的飯盒,棄置在該廈的後樓梯,裏面裝的不是一般垃圾,而是經碎紙機切碎的文件。




經重組發現記協企圖銷毀財務證據。其中一張碎紙清晰寫有「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根據記協最新公開資料,聲稱該會有效會員486人,當中包括正式會員331人、學生會員56人等。但從碎紙可見,涉嫌在會籍上「做數」,把學生會員濫竽充數,令人質疑記協公布的正式會員,有多少是真正的全職記者。


另外,碎紙中亦有入數資料,涉及賬戶、支票、會費、入數紙,以及疑似會員的人名,過數銀行賬戶涵蓋滙豐、恒生、渣打等多間本地銀行。在疑似財務資料的紙條發現「To X燕X」等字,翻查資料,記協於2009年至2013年的主席為麥燕庭。


記協滲透校園,哄學生入會。


今屆記協執委會中,已有一名附屬會員、一名公關會員及一名學生會員。記協受《職工會條例》監管,根據該例第17(1)條規定,任何人除非通常在香港居住,並從事或受僱於與任何已登記職工會直接有關的行業、工業或職業,否則不得作為該職工會的會員。


法律界促執法部門盡快徹查


曾任職紀律部隊的傅健慈教授直指記協意圖銷毀證據,不排除觸犯妨礙司法公正罪。傅指記協在《大公報》刊出保安局局長專訪直批記協當天,匆忙銷毀會員資料、入數紙等相關證據,更令人質疑其賬目不清:「作賊心虛,怕人去查,銷毀相關證據,攞有人名的資料去碎咗,即係唔想畀人查到該人士。碎晒過數資料,係咪有錢銀來源唔見得光?」傅促執法部門盡快徹查記協。



外國勢力「襄助」出書 記協鳴謝


記協主席陳朗昇上周開記者會,就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呼籲記協開誠布公、公開記協的財務狀況,記協卻口硬聲稱無收取外國勢力資金,「每一筆數、每一個行為都比白更白,無咩可以畀人抽秤到。」日前資深傳媒人屈穎妍撰文,指陳朗昇聲大夾惡不公開賬簿,質疑或有隱瞞獲外國反華組織支援之嫌。屈穎妍指出,2009年1月記協出版了一本《第一時間到現場──災難新聞安全採訪手冊》,書上的鳴謝頁寫明「此書得以出版,有賴國際記者聯會和LO-TCO這個瑞典工會後援組織的襄助。」

「保護記者基金」至今已籌得逾328萬港元,其受資助等收入及支出從未公開,資金來源亦成謎。


與國際政治組織關係密切


翻查資料,國際記者聯會雖是一個全球性記者工會組織,國際記聯與早前《大公報》揭露職工盟隸屬的反華國際組織「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有聯繫,國際記聯是ITUC的全球十大聯繫會員之一。香港記協與國際記協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合辦多屆人權新聞獎,香港記協前主席胡麗雲為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執委及國際記協亞太聯分會項目經理,可見國際記聯與香港記協關係密切。


《大公報》本月14日頭版刊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專訪,鄧斥記協政治掛帥,拉攏「學生記者」入會,有違專業。



至於另一位幫助記協出書的LO-TCO BISTANDSNAMND「國際工會發展合作秘書處」,LO「瑞典工會聯合會」(The Swedish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又是ITUC的聯繫核心會員,TCO「瑞典專業顧員協會」(Swedish Federation of Professional Employees),兩會併合的LO-TCO在全球創辦及支持獨立工會發展。2015年LO-TCO BISTANDSNAMND被Union to Union取代,Union to Union是一個專搞政治的組織。


「保護記者基金」疑資助「港獨」


另外,記協於黑暴期間的2019年7月成立的所謂「保護記者基金」,聲稱對涉及新聞工作而牽涉法律訴訟者提供法律支援,但基金的資助對象寬鬆,不限記協成員,不限前線新聞工作者,而「保護記者基金」的眾籌英文版本,更用上「港獨」分子常用字「Hongkongers」,令人質疑記協成立保護基金的政治立場。「保護記者基金」成立之初聲稱眾籌目標100萬元,至今已達3280317元,性質類同612基金的「保護記者基金」,其開支及受資助等收入及支出從未公開,背後有沒有無名氏的大額「捐款」人?有沒有境外捐款?300多萬元的來源是個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直言:「攤開數簿在陽光下曬曬吧,也許,主席(陳朗昇)你會發現,當中有很多連你自己都嚇一跳的賬目。」


社評|記協毀得了證據毀不了罪責


  

銷毀犯罪證據,是大部分嫌疑人被警方調查後的條件反射。被警方質疑「代表性」、「專業性」的記協被踢爆連夜銷毀一批敏感資料,包括「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及與銀行來往的財務文件,印證記協作賊心虛,也預示記協的末日為期不遠。


記協打着「記者」的招牌,不過是欺世盜名。正常做新聞的記者都不屑與之為伍,其會員人數少得可憐,主要來自《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反中亂港傳媒,自《蘋果日報》早前自行倒閉後,會員就更少了。記協日前公布有486名會員,包括學生會員56人,這個數字也備受質疑,譬如強拉學生會員「充數」等等。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近日接受大公報訪問,質疑記協滲透學校,「拉學生入會」,並呼籲記協開誠布公,公開會員及財務資料,這就擊中了記協的痛處。


鄧炳強的質疑起到震懾違法分子的效果。讀者報料,就在有關報道出街當天傍晚,位於灣仔的記協辦事處,有職員鬼鬼祟祟地將兩個白色垃圾袋丟棄到後樓梯。原來袋裝的不是一般垃圾,而是切碎的文件,可以拼出「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等字樣以及不少人名,間接證實警方的質疑,記協的確有強拉學生入會的問題。


根據《職工會條例》,會員必須是從事或受僱於與該工會直接相關行業的職員,否則不得作為該工會的會員。記協章程也寫明,會員需以新聞行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學生沒有正式工作,更不會以新聞行業作主要收入來源,記協招攬學生會員已是自相矛盾,若將「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是事實,則明顯違反相關條例。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現屆記協執委中竟有學生會員,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除了「踢學生入會」,財務賬目黑箱作業是記協的另一大「死穴」。被切碎的文件中,還涉及會費、支票、入數紙等,涵蓋本地多家銀行,經手人的簽名與記協一名前主席的名字相同。如果這些財務來往是正常的、合法的、見得光的,又何必漏夜將之「毀屍滅跡」呢?


記協於前年黑暴期間成立的所謂「保護記者基金」,同樣是疑點重重。記協聲稱該基金對涉及新聞工作而牽涉法律訴訟的記者提供支援,實際上牛頭不對馬嘴,基金資助的對象寬鬆,不限記協成員,也不限前線工作者,且捐款人來源成疑,實際籌款數字比當初的預定目標高出三倍有餘,其性質其實與「612基金」一樣,都是「縱暴」基金,涉及洗黑錢甚至更嚴重問題。記協還聲稱從無收取外國資金「比白還白」,但記協出版的書籍鳴謝頁卻出賣了自己,因為那上面有感謝外國機構「襄助」的字眼。


事實證明,記協是徹頭徹尾的反中亂港組織,隨着警方深入調查,一切將攤到陽光下。香港是法治社會,「新聞自由」、「私隱」絕不是逃避罪責的擋箭牌,記協會不會「收檔」也絕不是記協本身說了算。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假工會,真幫兇!記協亂港不容抵賴


鄧炳強接受大公獨家專訪 字字鏗鏘


年轻人無需再「仰望」西方 抬起頭來看祖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