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收緊豁免檢疫 對接內地三要求
港人渴望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為令防疫抗疫工作做得更穩妥有效,促進通關工作,政府近日推出多項措施:繼下周一起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須使用「安心出行」;由今日起,新冠確診者出院後仍要隔離14日接受醫學監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並宣布,將取消大部分來港豁免檢疫群組;通關初期規模會很小,並設有配額。
全球疫情嚴峻,專家指出,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務,打第三針是勢在必行。立法會議員表示,政府應及早籌備第三針接種配套安排,避免落後於內地,影響恢復免檢疫通關。
專家認為,變種病毒會削弱疫苗效力,政府應及早安排市民打第三針。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被問到有消息指政府爭取在12月前通關,以及何時進行第二次專家對接會議。她表示,政府爭取與內地恢復通關的努力從無鬆懈,通關日期是「越早越好」,但「不是說12月某日前要達至通關」。她重申通關會是「有序、由小到大」,初期規模會很小,並設有配額,「不是回復到疫情前我們可經六、七個口岸很方便地到內地的情況。」
患者出院今起須隔離14日
林鄭月娥說,目前未有第二次對接會議的時間表,本港已再次向中央提交意見,令香港的防疫措施與內地較為一致,並會落實執行。除了進入政府處所要用「安心出行」,她宣布大部分豁免檢疫進入香港的群組亦將會取消,只保留有非常緊急和有必要性的、跟香港日常運作相關的人士,例如跨境貨車司機。
林鄭月娥說,有關措施是成熟一項推一項,「希望中央能更有信心讓我們通關。」而就第一次專家對接會議上,內地提出香港的確診患者出院標準不夠嚴謹;政府昨晚宣布,今日起收緊安排,確診者出院後須到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隔離14日,進行醫學監測,而不能直接回家。
至於關鍵的健康碼,專家早前已直言,若健康碼沒有追蹤功能,內地未必收貨。政府近期表示正積極檢視健康碼、安心出行及其他措施上如何配合,會爭取盡快落地。
嚴防輸入個案也影響通關,衞生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本港自五月以來,95%確診屬輸入個案,反映本地感染低。不過,郵輪海洋光譜號早前有船員被驗出復陽,但當日讓已上船的乘客全部離開,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昨日承認,有關安排不理想,已要求曾上船的乘客接受檢測,當局會繼續監察情況。
第三針拖延 或影響通關
衞生署的科學委員會將於今日開會,討論新冠疫苗第三針安排。衞生署數據顯示,全球193個國家均有Delta變種病毒個案,而本港5月至9月15日錄得131宗感染L452R變種病毒株患者中,78人已完成接種。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打兩針後六至八個月的抗體水平會下跌,加上變種病毒削弱疫苗效力,所以長者、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需打第三針提高保護力。他認為政府可提早籌備打針配套,如展開第三針接種的相關講解,釋除市民疑慮。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第三針遲早要推,如果措施較內地慢,可能會影響通關,香港應該奮起直追,不要像研究健康碼一樣,拖了一年仍未完成。
另外,因應本港12至17歲青少年只需接種一針復必泰,政府昨日宣布調整抵港措施,香港居民如已打一針復必泰至少14日,或基於健康原因未能打第二針,仍可登機來港,本周五生效。從A組指明地區抵港者須在酒店檢疫21日,並在抵港第26日檢測。
妍之有理|聽聽百姓怎麼說
文/屈穎妍
一石激起千重浪。
近日寫了幾篇因兩地封關引致的民生影響,立即收到許多讀者、網友和朋友傳來「我都係咁」、「我仲慘呀」……的苦水,小市民有冤無路訴,找個人申訴一下,已經好感恩,如果能寫出來讓有關方面垂憐,更是萬幸。小市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望有人聽聽百姓怎麼說。
這天,又收到朋友傳來不吐不快的身同感受。
朋友夫婦在內地工作18年,去年因為封關,留在香港。一如眾人想法,以為應該好快開關,博一博啦,小道消息說幾月幾月會解禁,結果,等吓一個月,等吓又一個月,等着等着,竟等到工廠裁員,一直拿無薪假沒來上班的員工,自然首當其衝,成為被裁對象。
夫婦倆捱了大半生才熬出頭來,本來有份不錯職業,早幾年還請大假拍拖去環遊世界,沒想到,一場瘟疫、一段隔離,讓他們連工都丟掉,年過50,如何重頭再來?
馬死落地行,朋友夫婦這兩年在香港轉了行,薪金只得過往的四分一,生活是坐食山崩、見步行步。
最近經濟好轉了,有工廠重新招聘港人。朋友說,21天隔離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們有客戶在香港,你要在工廠拿樣辦來跟客戶開會,才做得成生意。那麼,每次一來一回都要隔離21天,人生有幾多個21天?客戶怎等你?老闆怎忍你?
朋友說,我們失去內地的工作快兩年了,一直默默等通關,卻等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疫情嚴峻時,全世界停頓,大家絕對願意咬緊牙關一起捱。但現在疫情已穩定,內地又不是不讓港人回去,只是要你們搞個健康碼而已,為什麼你們卻不願為,偏要打爛守法市民的飯碗?難道只因一小撮人不願意,就要全香港人來陪葬?」
日前坐的士,發現司機的談吐有點不一樣,閒聊之下,司機竟滿口英語,細問,原來他是在內地做廠的,因為封關,兩年沒工作,唯有開的士。
朋友說,揸的士算好了,有些行家甚至已賣樓,前半生的努力,兩年被一鋪清袋。
更重要的問題是,再不通關,香港的狀況將好危險,因為好多本來以香港為總部的洋行已準備轉移到內地,因為香港已失去了中間協調的優勢,早陣子歐洲商務協會也表示,歐洲企業正考慮將員工撤離香港。
說這是存亡之秋,並不為過,稍一聽聽市民心聲,就會發現,香港的民怨已達沸點。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