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苗通行證来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要點

已接種一針疫苗的市民將一針通行,沒有打針的則寸步難行。


第五波疫情爆發一個多月,連續兩日超過600宗確診,日日創單日新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確診數字「驚心動魄」,行政會議昨修訂《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由明日起,宗教場所、商場、超市/市集、百貨公司,以及理髮店或髮型屋等6項處所將納入規管範圍,以便實施「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宗教場所及髮型屋將關閉至本月23日。



「疫苗通行證」方面,D類食肆明日率先試行,全部表列處所將於本月24日全面推行。換言之,已接種一針疫苗的市民將一針通行,沒有打針的則寸步難行。



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

  


林鄭月娥宣布,政府明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把限聚令(第599G章)聚集人數由四人減至兩人,同時引入限聚令將適用於私人處所,禁止在私人地方進行兩個家庭以上的跨家庭聚會,並針對沒遵守檢測命令的人,提高定額罰款一倍至10000元。另外,餐飲處所及被關閉處所指令延長至本月24日凌晨。



公職人員會進行抽查


就「疫苗通行證」執法問題,林鄭月娥說,分為主動及被動兩種,市民到食肆及健身中心等表列處所,需主動掃描「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證」,食肆及處所管理人須掃描顧客的針卡二維碼。人流多的處所如商場、超市/市集及百貨公司等,顧客只需掃描「安心出行」,不需主動出示「疫苗通行證」,但公職人員會抽查,正如會抽查市民有否攜帶身份證。

她又表示,政府會運用行政措施在學校、大學,以及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院舍等推行「疫苗通行證」。


對於不少屋苑要經過納入「疫苗通行證」的商場才可到達,市民會否無法回家,林鄭月娥承認,各項措施非常猛烈及強力,希望透過空間和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新措施令市民不方便,不接種疫苗便少了很多選擇。她又稱,早於農曆新年前已預告本月24日推行「疫苗通行證」,現在落實要求市民接種第一針,不存在趕急及短時間,強調政府給予充足時間。「疫情不等我們,Omicron(變種病毒)不會等我們慢慢接種疫苗才來。」


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衞生)陳松青其後補充,未打針的市民經過商場如唯一目標是領取外賣、或必須通過處所才能到達住所或工作場所,可作合理辯解。


大批長者排隊趕打針


林鄭月娥強調,當前疫情是兩年來最嚴峻、最危險,希望市民齊心抗疫,通過「疫苗通行證」提升疫苗接種率,特別是長者,若染病毒並患上重症,因此要保護市民及醫療系統不會崩潰。她強調政府須堅持「動態清零」理念,符合香港現實情況。


林鄭月娥表示,12歲以下兒童,以及有醫生證明健康原因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士,進入表列處所可獲豁免「疫苗通行證」。


現時D類食肆員工及顧客已打針,明日起率先試行「疫苗通行證」,每枱人數收緊至4人,B類及C類食肆至本月24日可恢復營業,每枱人數為2人;當全面推行「疫苗通行證」時,食肆只有D類。


進入超市、商場也必須已接種第一針疫苗的消息昨午一出,大批長者立即湧到私家診所打針。在葵芳一間私人診所的姑娘李小姐表示,預約接種科興疫苗的電話響個不停,一小時內收到逾百宗預約,至三月一日的名額爆滿。年近80歲的李先生昨日去到診所,發現預約爆滿十分失望,擔心若未能趕及本月24日前打針,要被迫留家,準備另覓地點打針,「如果三月先打到都無計,鬼叫自己唔早打針。」


 

社評|作最壞打算 做最好準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重申香港堅持「動態清零」目標,並推出兩年來最為嚴厲的一系列抗疫舉措,包括收緊限聚令,分階段落實「疫苗通行證」,以求爭取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特區政府亡羊補牢值得肯定,最重要的是劍及屨及,將政策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香港抗疫要有危機思維、前瞻意識,只有提前考慮各種預案,作最壞打算,才能做最好的準備。


香港連續兩日確診個案超過600宗,計及初步確診,每日達千宗以上。香港疫情正處於「海嘯式」爆發的邊緣,必須加強抗疫力度,爭取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目前香港整體接種率未如人意,打了第一針的比率剛超過八成,距離目標九成以上仍有一段距離,其中70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更不足五成,即仍有五十萬名高齡長者未打第一針,而目前已有多個安老院爆疫,情況非常危急。盡快提升香港整體接種率尤其是長者接種率,可謂當務之急。


「谷針」正是一系列抗疫舉措最核心的內容。醞釀多時的「疫苗通行證」本月24日正式推出,分期落實,表列處所增加六處,涵蓋商場、百貨、宗教場所、髮廊等。若疫情進一步惡化,搭乘交通工具也需要疫苗通行證。特區政府明言,就是要通過限制不打針者的行動自由,迫使其接種,外國經驗證明「疫苗通行證」對提升接種率效果明顯。


特區政府還將修訂僱傭條例,若因未打針而被解僱,不算違反僱傭條例;如果因封區或隔離而無法上班,則屬於「病假」,這有助減少勞資糾紛,方便企業鼓勵員工接種,這也是其他地方早已實施的「谷針」做法。


不過,特區政府全力提升接種率的同時,對如何健全抗疫基本設施着墨不多。在提升檢測能力方面,特區政府已請求廣東省協助,重設的火眼實驗室啟用後,香港檢測能力將由現時每日15萬例倍增至30萬例。但饒是如此,相對龐大的檢測需求仍然是捉襟見肘。至於香港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老問題,特區政府似乎仍然是束手無策,實施「密接」及「次密接」人群家居隔離實屬萬分無奈之舉,其漏洞之多、風險之高不言自明。


特區政府的新一輪措施能否有效遏制疫情,有待時間來檢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疫情仍未能受控,每日出現數千乃至上萬宗確診個案,香港該怎麼辦?香港人居住環境大多狹逼,不少家庭並不適合居家隔離,如何安置大量的「密接」及輕症人群?一旦醫療系統癱瘓,又有什麼應對之策?只有將困難想得多一些,進行各種沙盤推演,制定相應預案,才不至於臨急抱佛腳。


相比具體的抗疫策略,抗疫路線更為重要。正如林鄭指出,抗疫必須堅持理念,否則將導致政策左搖右擺,朝令夕改。她強調,「動態清零」最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雖然涉及龐大經濟和社會成本,但保障人命、健康及醫療系統不致崩潰更符合公眾利益。這是特區政府抗疫以來最明確的表態,有助破除「與病毒共存」的錯誤思維,停止無謂爭論,統一思想,全力抗疫。


抗疫路線堅定了,抗疫策略就不是大問題。香港抗疫不是孤軍作戰。香港抗疫是國家抗疫大局的一部分,中央也一直在支持香港抗疫,這正是「一國兩制」的優勢所在,香港應該有足夠的抗疫勇氣和信心。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日增600+ 多間醫院失守 密接居家檢疫


追查疫鏈源頭,原來靠——打電話追蹤


大文快報(2022.02.08 周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