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您所乘坐的廣九直通車,即將抵達終點」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5-16

本文要點

香港迎接新城際交通時代!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放緩,兩地恢復通關又再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受疫情影響,港鐵的城際直通車暫停運作至今超過兩年。


消息透露,直通車在最近數月已經停止日常維修,甚至已沒有訂購後備零件,直通車永久停運的計劃已經進入決定階段,只待公布,相關線路的工作人員將被分配至其他部門繼續工作,不會裁員。有立法會議員表示,高鐵現時已完全能夠替代直通車,更接近一小時生活圈,城際直通車已完成歷史任務。




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經常乘搭東鐵線的市民,等車的時候都曾看過不停站的藍頭火車經過,它就是城際直通車了。從最初往來尖沙咀及廣州,直通車行走至今已經一百年,每日乘客量曾經逾萬,但隨着廣深港高鐵於2018年9月通車,城際直通車的乘客量應聲下跌28%,2018年底每日乘客量只有約7000人次,截至2019年9肯的過去一年,平均每日乘客量約6900人次。


隨着疫情爆發,城際直通車與高鐵自2020年1月30日起暫停服務至今。消息人士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永久停運直通車的消息,早已在港鐵內部流傳。根據正常操作,列車須按每日、每月、每年進行不同程度的維修,但由數月前開始,直通車已經停止這些例行維修,也已停止購買後備的更換零件。


消息人士形容,直通車現已無法透過自身動力運作。據了解,港鐵高層對直通車永久停運一事,已經到決定性階段,只待正式公布。


難敵高鐵競爭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直通車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是時候退役了。他表示,直通車從香港開出到廣州東站,車程需要近90分鐘,自從高鐵開通後,直通車已經幾乎沒有優勢,直通車乘客量大減。隨着內地鐵路覆蓋更為完善,現時深圳已經在興建一個轉線交匯處,讓列車可以轉線到廣州南站或廣州東站,將來香港坐高鐵可以直達廣州東的市中心,完全可以取代直通車。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表示,兩年來,直通車組的相關職員被調配到不同崗位繼續工作。他相信,若直通車永久停運,員工也會按職位進行相關內部調配,不會有裁員情況出現。他估計,若決定永久停運,直通車依舊會放在車廠內保存,直到資產價值完結才會作處理。


林偉強表示,城際直通車是兩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兩地交通逐步加速,由以往的數小時汽車轉乘,到一路通的重要歷史見證。希望能將直通車放在博物館,讓後世人了解拉近一小時生活圈的歷史演變過程。



港鐵:公司會適時公布


港鐵公司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一直密切監察疫情變化,並為關口重開後為乘客提供適切的跨境鐵路服務作好準備。城際直通車相關服務安排如有調整,公司會適時公布。港鐵一直安排城際直通車的員工接受培訓,以及調配到其他崗位繼續工作,包括其他車站、羅湖編組站及參與東鐵線過海段的準備工作等,並與員工保持溝通。


港鐵表示,由於近期本地鐵路線及其他部門需增聘人手或填補空缺,公司希望藉此機會,協助有意尋求其他事業發展的城際直通車員工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並非裁員或削減人手。該公司早前曾為有意轉住其他工作崗位繼續發展的跨境服務員工作出類似安排。城際直通車員工亦可按個人意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繼續密切留意兩地疫情,適時就恢復跨境列車服務作全盤考慮。



減少路軌共用 鐵路運作更暢通


城際直通車有三條路線,廣東線來往紅磡與廣州東,上海線來往紅磡與上海,北京線來往紅磡與北京西,在香港境內與東鐵線共用同一路軌,當行走經過時,本地列車需要配合調整,讓它先通過,影響東鐵線列車班次。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直通車若停運,對本地交通的好處是減少了共用鐵路的其他列車,騰出的時段,可讓屯馬線及未來的沙中線加密班次。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表示,由於城際直通車在沙田、大埔、火炭等路段,需要與東鐵線共用一軌,導致一旦有城際直通車經過時,東鐵線列車便要讓其先行,延長乘客等待時間。而直通車班次密的時候,每半小時可能就會有一班經過,而且直通車在香港段行走的時速非常低,短短40公里的路程,需要行走90分鐘才到廣州。所以若落實停運,對香港鐵路整體運作,能起更暢通的作用。



百年鐵路 老乘客懷緬坐列車看風景


廣九直通車有百年歷史,也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已經退休的廠商李伯伯,於80年代末到東莞開皮革廠,他憶述當年沒有那麼快的交通工具,乘坐直通車是當時最方便的方法。


「以前哪有這麼方便的交通?能搭上直通車的,都算條件不錯的了,也是不少到內地的商家選擇的交通工具,往返都算方便。」李伯伯笑言,他到東莞做生意的時候是88年,當時最快的方法就是坐直通車,一般兩、三小時就能到達廣州東,到站後再轉乘巴士,就能到達東莞,全程花上6小時左右。


另一個方法就是到羅湖口岸坐火車,那也是最多人回鄉時喜歡乘搭的路線,經常能看到一個個人手持糧油雜貨,甚至家電手錶,大包細包各式各樣。「要是由羅湖到深圳,再過去東莞,就要坐更長時間的巴士了,要多花起碼兩個小時的時間。」李伯伯說。


對於直通車可能永久停運,李伯伯說,「也沒有那麼多可惜,畢竟時代是會變的,社會是要進步的,舊的事物,留在大家心裏就夠了。」他說以前乘搭直通車,最喜歡就是欣賞窗外風景變化,看着房子從高樓大廈變低矮平房,從灰茫茫的城市景色,駛往綠油油一片的田園面貌,「當時覺得,直通車已經很快,誰知道現在的高鐵,快到連風景都看不清了。」


井水集|迎接新城際交通時代



  

文/龍眠山


昨日有傳媒報道,港鐵將永久停駛直通車,並待政府公布最終方案。駛過百年歷史的廣九直通車即將抵達「終點站」,令人惋惜,但這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意味着一個新城際交通時代的全面到來。


廣九直通車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其後因各種原因斷斷續續運營,更曾一度停運30年。內地改革開放後,廣九直通車重新開通。2019年4月1日,廣深港高鐵開通,改變了城際交通的模式和兩地居民出行的習慣,城際直通車車票上列印的香港站名亦由「紅磡(九龍)」改為「香港紅磡」。


高鐵時速達350公里,香港至廣州的車程縮至約50分鐘,這比城際鐵路需要一個多小時快得多。隨着越來越多乘客轉乘高鐵,直通車的乘搭人次從2018年的每日約11700人跌至2019年的約6900人。到2020年1月28日,廣九直通車因疫情爆發而停運,至今已兩年多。誰也沒有料到,當天駛出的很可能是一百多年來的最後一班廣九直通車。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汽車取代馬車,高鐵取代直通車,交通工具的迭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直通車進入歷史博物館雖然令人不捨,但一個更快、更便捷、更先進的城際交通時代正在到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也將進一步加快。


大灣區城際交通發展日新月異,香港必須主動擁抱發展潮流。據悉,目前港鐵正在研究高鐵「地鐵化」,憑一張八達通就可以隨時上車,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交通更便捷,港人到內地旅遊、工作、居住也將更加方便。


待疫情過後,兩地恢復正常往來,港人就能真切感受到新城際交通時代下,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所帶來的便捷和機遇。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他為保護國旗而重傷,我們等他歸來!


眾叛親離!民陣氣數已盡


年轻人無需再「仰望」西方 抬起頭來看祖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