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公人物誌 | 英斂之啟《大公報》最早黃金時代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6-30

本文要點

100多年前,英斂之就認準了:強國,富民,有什麼好辦法?一是讀書,二是栽樹。


編者按


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大公報》120載傲立於華文報林,雙甲子孕育代代傳承。立言為公,文章報國,筆鋒常帶感情。以筆為劍,只因對國對民赤誠。英斂之、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王芸生、費彝民、范長江、蕭乾、呂德潤……這一個個前輩報人之名,不僅清晰勾勒出《大公報》發展的步履脈絡,更是他們樹立起百年華文報章的金字招牌。《大公報》今起推出《人物誌》系列報道,追憶在中國新聞界赫赫有名的大公報人,重溫他們愛國熱忱凝於筆端的一生。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報》創刊120周年紀念日。


這張120年前誕生於天津的報紙,創始人英斂之以「文人論政」的鮮明特色,開啟了《大公報》最早的黃金時代。因此,他也被尊為《大公報》的肇始人與「大公精神」發軔的奠基者。日前大公報記者專訪了其後人、著名導演英達,以家史家風描摹的歷史景深,追尋英斂之的思想軌跡,回顧這位愛國報人的創辦《大公報》的初心。




大公報記者 孫志


「英斂之,是我們家族中最了不起的一個人。英氏後人之所以做出一點成績,其實都承英斂之先生餘惠,他是當之無愧的英氏家族第一人。」英達認為,主張維新改良的曾祖父英斂之,最本質的東西是中西交流,「擱現在叫改革開放,引進西方先進的東西為我所學、所用。」

  

不畏強權 愛國為民


英斂之(1867-1926),名華,號安蹇,滿族正紅旗人。據英達講述:「曾祖父在寫《大公報》社評時署名英華,斂之是他為自己所取的字。『華』本指光華璀璨、光芒四射,他自號『斂之』,則是光華內斂,謙遜寬厚的意思。」


然而,《大公報》從創立之初就以「敢言」著稱。英斂之在創刊號「大公報序」裏,即開宗明義:「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並要「擴大公無我之懷」,「移風易俗,民富國強」。這為《大公報》定下了不畏強權、愛國為民的報格和基調。


英達說,「我相信英斂之先生當年的『改革開放』事業,或者說中西交流這件事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出路。但是他又是站在保皇的基礎上──『我愛大清國,我怕它完了!』一個滿族人,對自己的民族,有着非同尋常的感情。英斂之先生創辦《大公報》,後來又興辦教育,其實從大處說是希望國家復興,具體一點就是要啟迪民智。」


百多年來,《大公報》曾一紙風行,也曾歷盡坎坷。「我們一直自認大公之後。《大公報》的興衰存亡,我們家族都非常關心,尤其關注她在每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作為一張報紙,為中國的進步所做的貢獻。同時作為《大公報》的後人,我們也一直關注她的今天和未來。」英達說。


「咱們都是大公人。」英達頗為動情地說,「我很慶幸《大公報》一直在香港有這樣一個根。而且,《大公報》後來的發展中,也一直秉承了創辦時所確立的『敢言』風格。」


維新派朋友圈 冀救民於水火


「當時一群志同道合的知識分子——就像如今的朋友圈,微信群,是一群當年被喊『二毛子』的中國人,其職業、事業、理想、愛好,就是介紹國外,中西交流,其中有翻譯家、教授、企業家,也有報人。


在英達家醒目的位置掛着翻譯家、原北京大學校長嚴復贈英斂之的詩。「這是文物。不僅因為嚴復是名人,字寫得漂亮,關鍵是他們共情的這種情懷。」詩中寫道:


  四條廣路夾高樓,孤憤情懷總似秋。


  文物豈真隨玉馬,憲章何日布金牛。


  莫言天醉人原醉,欲哭聲收淚不收。


  辛苦著書成底用?豎儒空白五分頭。


「『四條廣路夾高樓』,指的是《大公報》報館,『高樓』其實只是個二層小樓,在當時天津四面鐘那個地方,《大公報》舊址,英斂之在此辦公。」英達說,可以看出,維新立憲派當時這些文人,做的是翻譯、交流、引進的事情。他們不是空談,也有過一段時間成績斐然。但甲午之後,洋務之路就走不通了。這個「朋友圈」的人見面不再是相互讚揚、祝賀、鼓勵,相反,是哀嘆、頹喪、發牢騷,充滿了悲憤情懷。


「英斂之先生出於對國家現狀的焦慮,希望救民於水火的心情,特別是對國人愚昧無知的深深失望,最終選擇了去辦教育,我覺得不是《大公報》的經營問題,而是緣於他本想辦一張報紙來『開牖民智』,最終發現不看報的人更多,必須從根本──辦教育上來。光憑報紙來喚起民眾,難。」


通過剖析清末皇族英斂之的經歷和背後的歷史環境,英達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相信像英斂之這樣的旗人,首先是希望國家好。以此出發,辦《大公報》,輔仁社,還有他辦過的靜宜女學、香山慈幼院,直到輔仁大學,其實都是他,包括所有維新派或稱洋務派,做出的種種努力和嘗試。」


任主筆撰社評 聘老師當記者


22歲時,英斂之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他的「朋友圈」從此和天主教密切關聯。他的其中一位教友柴天寵,正是他提議請英斂之開辦報館。英達形容柴天寵是「《大公報》的金主」。而英斂之作為《大公報》的創建者,身兼主筆、編輯、總理諸務,是辦報宗旨的實際執行者與辦報方針的掌舵者。


英斂之以如椽巨筆縱論中外時事、品評華洋時局,《大公報》成為以「文人論政」特質的獨立民營報紙。英氏所灌注的精神追求與報刊理想,對其後《大公報》的發展奠定了厚重基礎。英達表示,起碼有十年的時間,重要的「社評」文章永遠都是英斂之自己執筆,辦報的許多創舉比比皆是。英達說:「現在很多報社的成規、制度,都是《大公報》最早創立、實踐的。比如『社論』,當年叫『社評』,就是英斂之發明出來的。」


《大公報》報館還舉辦過不少賑濟災民之類的公益活動。英斂之更以白話撰寫文章,向民眾傳播科學知識。1904年他將報紙上刊登過的白話文另印成一本書,即《敝帚千金》,希望能夠「洵刊破除國民愚昧謬妄之見識,喚起國民合群愛國之精神。」


英達還講了一樁英斂之聘請其老師為《大公報》記者的故事。當初窮小子英斂之「忤逆」與貴胄女私定終身,全靠這位教書先生從旁說合,英斂之由此娶了愛新覺羅·淑仲為妻,聯姻皇族。「他可能是最老的記者。」英達說,「我相信英斂之能有超越他時代的思想,與這樣亦師亦友的人物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筆墨傳家 楹聯抒懷

英達家珍藏着曾祖父英斂之許多筆墨真跡。

英達家至今仍珍藏着曾祖父英斂之的許多筆墨真跡,被英達謙稱為「燕石自珍」,分別掛於不同房間,就像一百多年後先祖與家族成員的傾心對談和諄諄告誡,也像是英斂之自己的心靈獨白。


「我相信這是他一生的座右銘——『傲骨虛心真力量,熱腸冷眼大慈悲』。」


「這一幅是已經到香山靜宜園了。上聯『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下聯『山川雲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這個境界!」英達說,清史稿中有《英華傳》,英斂之是作為清末著名書法家入傳的。他特別喜歡這幅字的原因還有,其中可以摘出「英達」二字,可以截用。這與其是一種文人的旨趣,更可視為一種生命的隔空對話


「英斂之以香山為基地,給那裏的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香山成為北京最早的用電地區,是英斂之促成的。這幅寫於香山靜宜園時期,上聯『新得林園栽樹法』,下聯『喜聞子弟讀書聲』,100多年前啊,他老人家就認準了:強國,富民,有什麼好辦法?一是讀書,二是栽樹。」英達感慨道:「我已經活過了英斂之先生的年齡,怎及他的百分一啊!」


英達認為,英斂之的《大公報》和辦報思想,並不是孤立的,他有一整套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的深刻思考,並不斷做出探索和實踐。「在中國歷史上,英斂之的影響是久遠的,現在做結論,可能依然為時過早。」


傳奇家族 人才輩出


己酉年(1909年)暮春英斂之和夫人、兒子策馬留影。


一生堪稱傳奇的英斂之,其家族後輩的際遇似乎也冥冥中循跡,延續傳奇。


12歲被英斂之「狠心」送出國門的獨子英千里,從歐洲留學回國承襲了父親在輔仁大學的教育事業,終生從教。抗日戰爭時期,兩度被日本人投入監獄,日本戰敗投降,英千里獄後以抗日英雄身份,登上《大公報》。


其後,家族成員也被公認是人才輩出。第三代英若誠、第四代英達,無論在翻譯引進,還是舞台藝術、情景喜劇,皆卓然有成,甚至創立山門。2022年北京冬奧會,第五代英如鏑代表中國男子冰球隊出征,實現了在運動賽場上的突破。


英達曾對在國外打拚的兒子說:「你要記得你是中國人,你姓英,你身上有一些使命的東西,你必須在哪個方面特別出色,一事無成那不行。」中國有句古語:「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英達說,兒子英如鏑是第五世,希望他能傳承祖上的品質,有所建樹。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北京故宮借港914件文物 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為什麽只有《大公報》死追不放?」「因為我們是《大公報》!」


今年,《大公報》120歲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