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國重器,強軍之路!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8-17

 本文要點

《軍事周刊》推出《強軍重器》系列專題,與讀者回顧這十年來,解放軍武器裝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壯闊征程。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空軍戰機整體陣容進行了脫胎換骨般的蝶變,以殲-20、運-20、直-20以及研製中的轟-20為代表的「20家族」,以及轟-6N、空警-500、殲-16D、AG600等各型戰機,攻擊-11、無偵8等超級無人機,共同鍛造了攻防兼備、空天一體的戰略利劍。


空警-500:同時追蹤目標約60至100個,對空探測距離450公里。(大公報)



文/馬浩亮


2011年1月,殲-20「威龍」首飛,成為中國第一款重型隱身戰鬥機,2016年正式交付空軍。憑藉先進航電系統、隱身、超音速等優勢,殲-20可以高速突防,奪取制空權,與殲-16「潛龍」、殲-10C「猛龍」並稱空軍戰鬥機的「三劍客」。


殲-20火力強勁,主彈艙可裝載4枚霹靂-15中遠距空空導彈,側彈艙則可裝載2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自2019年起,東部戰區和北部戰區率先組建了兩個滿編殲-20的「威龍旅」,目前五大戰區已全部列裝殲-20。新型殲-20已換裝渦扇-10國產發動機,未來將換裝渦扇-15,令戰機達到完全技術狀態。而串列雙座型殲-20也在研製試驗之中,作戰模式將更為多元。


殲-20「威龍」:極速2.0馬赫;彈艙容量為4枚霹靂-15,2枚霹靂-10。(大公報)


運輸機集群,運-20「鯤鵬」與兩款中型運輸機運-9「麒鵬」、運-8「鴻鵬」,構成國產運輸機三巨頭。運-20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戰略重型運輸機,2013年1月首飛,2016年正式列裝。最大起飛重量超220噸,最大載重量達66噸。運-20大幅提升了解放軍的遠程機動與戰略投送能力,可將99A重型坦克等裝備迅速轉場部署。除了高效運輸,運-20也為打造反潛巡邏機、預警機等特種飛機,提供了最佳改裝平台。運油-20空中加油機已經服役,可供輸油量超過60噸,能大幅延長戰機留空時間,執行遠距離作戰任務。


而AG600「鯤龍」是全球現役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2017年至2020年完成了陸上、水上、海上三次首飛,為守護海洋島礁安全提供了堅強後盾。


目前五大戰區已全部列裝殲-20,多架殲-20不時同框現身。(大公報)


鑄造轟20 隱身戰略奔襲


「20家族」乃至整個空軍戰機陣容中,最為重量級的是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未來將是佔據空軍C位的超級重器。轟-20採用類似美軍B-2轟炸機的飛翼布局,是空射彈道導彈、打造空基戰略核力量的重要平台,補足「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體系的空基短板。


處於研發階段的轟-20。(大公報)


目前,空軍轟炸機主力是轟-6N「雷神」、轟-6K「戰神」。加受油型轟-6N是轟-6K的升級版,在2019年10月首次公開亮相。通過空中加油,最大航程可達1萬公里。機腹的半埋式彈艙,可掛載東風-17或東風-21D彈道導彈,打擊遠程陸海目標。今年4月,轟-6N首次空射高超音速鷹擊-21反艦導彈,成為解放軍第一款掛載彈道導彈的戰機。


空警「中軍帳」 煉就「千里眼」


預警機有「空天中軍帳」「戰力倍增器」之稱,現役包括空警-200、空警-2000、空警-500三大「千里眼」。最先進的空警-500,實現了「小平台、大預警」,採用三面數字陣列雷達,可360度無死角探測,能同時探測跟蹤上百個空中目標,指揮十幾架戰機,特別是能夠遠距離探測識別隱身目標,最大對空探測距離達450公里,能指引殲-20以高級別隱身前突,實施攻擊。


而去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的殲-16D電子戰機可根據空警-500的情報指引,伴隨殲-20前出一線,對敵方電子系統實施壓制干擾,或直接發射反輻射導彈進行硬殺傷,為殲-20開闢突破打擊的安全通道。


直20規模服役 「飛行陸軍」重器


近十年來,軍用直升機領域最突出的成就,是直-20的大規模服役。這款10噸級的「神鵰-20」通用直升機,自2019年大閱兵首次公開亮相以來,根據不同需求靈活變身,陸續研製列裝了陸航運輸型、陸軍空中突擊型、海軍艦載運輸型、艦載兩棲突擊型、艦載反潛型、武警運輸型、空軍空降兵運輸型,成為各大軍警種不可或缺的多面「俠侶」。


直-20:空重約4.7噸,載重約5噸。(大公報)


直-20採用國產渦軸發動機、高性能旋翼氣動布局、電傳飛控系統、旋翼防除冰技術,具有大功率、大運載能力,以及優良的機動性、適應性,實現了不同地區全域全天候應用,尤其填補了高海拔地區高性能直升機的空白。


直-20的出現,直接撬動了陸軍作戰模式的重大變革,為打造立體化作戰的「飛行陸軍」提供了堅實支撐。直-20載重量達5噸,除了運載兵員,還可以吊裝山貓全地形車,快速投送士兵着陸,執行縱深突擊,滲透殲敵。


除了運輸型,突擊型直-20兼具運輸與火力打擊兩種用途。既可以運載空投步兵和武器裝備,也可以加掛四聯裝導彈發射架,發射空地導彈,為步兵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掩護,真正發揮空中突擊部隊機動優勢,實現了空中與地面的立體化作戰。


攻擊11無人機 殲20「未來拍檔」


2012年以來,軍用無人機的發展進入了空前的快車道。2013年11月首飛的攻擊-11,是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飛翼布局高速隱身無人攻擊機,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續航時間超6個小時,載彈量約為2噸。利用自身高速、隱身優勢,化身「隱身轟炸機」,在防區外對敵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破壞防空系統。


攻擊-11: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載彈量約2噸。(大公報)


而攻擊-11的兩大優勢,也使其成為殲-20高速隱身戰機未來的「最佳拍檔」,進行信息和火力支援。殲-20可擔任控制中樞,多架攻擊-11發起協同作戰,大大增強打擊火力。


無偵-8高空高速遠程偵察機,則堪稱偵察機的「封面」擔當。其使用火箭發動機,不依賴空氣,能夠在空氣稀薄的高空超音速飛行,進入大氣層後還可關機滑翔,速度可以達到6馬赫,最大飛行高度達5萬米,可以掛載於轟-6N等大型戰機機腹,在空中釋放,利用高速、高空、遠程優勢,對大面積縱深戰略目標進行偵察感知,精準引導彈道導彈或戰略轟炸機開展行動。



「黑豹」騰躍高原 全域作戰輕坦


陸軍地面火力裝備,近十年來的突出特點是,着重提高武器裝備的高機動性、高適應性,以便能夠更好地遂行全域作戰任務。


15式「黑豹」:自身重量33噸,主炮口徑105毫米。(大公報)


15式「黑豹」新輕型坦克在2019年大閱兵首次公開亮相,具形小、火力強、機動快等特點,配備了兩級渦輪增加發動機,動力強勁,自身重量只有33噸,並採用了液氣懸掛系統,可靈活調整車體高度和縱傾,根據不同地形靈活自由前後左右俯仰,能適應各種複雜地形環境尤其是高原山地作戰。


對於火炮而言,「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陸軍近年來最新列裝的PCH-191型箱式火箭炮,擁有2個獨立的運輸發射箱模塊,每個可裝載4聯裝370毫米火箭彈、5聯裝300毫米火箭彈,或1枚750毫米火箭彈,不同發射箱可自由搭配組合。750毫米火箭彈是陸軍火力最猛烈的地面武器,填補戰役戰術導彈與大口徑火炮之間的火力空白地帶。


PCL-181型155毫米卡車炮,實現車炮合一,可連續長途機動數百公里,快速部署雪域高原,是陸軍現役機動性最強的大口徑遠火武器,也是世界上首種具前向零度直射強裝彈藥功能的車載炮,採直瞄平射方式發射,精準摧毀2公里範圍近距離目標。


航母三劍客 馳騁遠洋破島鏈


航空母艦是海軍戰鬥序列核心,大國軍力最重要象徵之一。從2012年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到2022年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十年間,以航母和「萬噸大驅」為代表的一大批水面艦艇「下餃子」般加速生成戰鬥力,馳騁遠洋破島鏈。站在建軍95周年歷史節點上,進入航母「三劍客」時代的中國海軍已雄踞世界海軍前列,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領土完整統一的柱石。


2012年9月,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2019年12月,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2022年6月,首艘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從改裝到國產,從滑躍起飛到電磁彈射,中國航母噸位更大、火力更強,艦載機數量更多、種類更齊全,綜合性能更先進、作戰體系更完善,直觀展現了海軍實力的堅實提升。


雙航母錘煉多元作戰模式


服役十年來,遼寧艦航母穿越台灣海峽、台島周邊演訓,往返巴士海峽、宮古水道,突破第一島鏈,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實戰化訓練,前出關島附近海域。遼寧艦政委王澤森在建軍95周年之際表示,航母編隊作戰體系建設已取得一系列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


國產航母山東艦(大公報)


山東艦副艦長徐英則表示,國產航母服役以來先後完成艦載機試飛、實彈射擊、跨區機動、海上補給等任務,現在正在海上執行例行訓練任務。隨着作戰能力的不斷提升,戰備訓練不斷深入,未來雙航母編隊同框訓練的場景會越來越多,作戰樣式將不斷呈現新變化。


兩棲攻擊艦 搭載直20突擊


央視近期也首次披露了075型兩棲攻擊艦搭載突擊型直-20飛行訓練的畫面。噸位達4萬噸的075型,是海軍戰鬥序列中僅次於航母的水面作戰艦艇,有「直升機航母」之譽。從2021年4月以來,該型戰艦已有海南艦和廣西艦服役,三號艦安徽艦入列在即。

075型兩棲攻擊艦(大公報)


075兩棲攻擊艦可搭載直升機、「野馬」氣墊船、兩棲戰車,立體化開展奪島登陸,是維護國家統一、遏制「台獨」分裂勢力的重器,具有重大的實戰化價值。加上071型船塢登陸艦、072型坦克登陸艦,海軍陸戰隊與陸軍兩棲合成旅的跨軍種協同渡海作戰,形成了更強的大兵團壓制力量。


「野馬」氣墊船(大公報)


在建軍節前夕,另一「定海神器」055號導彈驅逐艦也有新動作。「萬噸大驅」的六號艦延安艦,在南海開展實戰化訓練,主炮副炮火力全開。自2020年1月055型首艦南昌艦服役以來,短短兩年半時間,拉薩艦、鞍山艦、無錫艦、大連艦、延安艦相繼乘風破浪,馳騁大洋。


055型驅逐艦,是除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之外,亞洲現役噸位最大的作戰艦艇,具有防空、反導、反艦、反潛、對陸攻擊的全方位戰力。既可以作為縱深打擊的「孤膽英雄」,也可作為航母戰鬥群的首席「帶刀侍衛」,也可以作為指揮調度艦艇編隊的「帶頭大哥」。


再加上「中華神盾」052D型導彈驅逐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4.8萬噸的「航母奶媽」901型遠洋綜合補給艦等,水面艦艇作戰體系空前嚴整,海軍轉型發展不斷提速,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手段越來越豐富。


尖端艦載機 航母攻防天兵


空中力量是現代化大國海軍整體戰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年來,海軍的空中力量大幅躍升,空警-600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殲-35隱身艦載機,殲-15D艦載電子戰機,艦載運輸機、反潛型、兩棲突擊型直-20等齊頭並進,或首飛,或列裝服役,豐富了海軍作戰體系。


殲-15D艦載電子戰機(大公報)


2021年11月首飛的殲-35艦載隱身戰鬥機,今年7月已經進行灰色低可視度塗裝,並有了編號。這是除美國F-35之外全球第二種隱身艦載戰鬥機。未來將成為福建艦彈射型航母的主力打擊力量,與現役的殲-15「飛鯊」梯次搭配,也可指揮掛載能力強大的艦載型攻擊-11無人機,進行強火力打擊。


被稱為「海盤子」的空警-600,2020年9月首飛。其探測距離可達600公里,將極大拓展遠海作戰的預警指揮範圍。未來伴隨航母前出深藍遠洋,成為空中指揮樞紐及情報信息感知分發平台,引導本方戰機、艦艇實施作戰打擊,或作為警戒哨兵,加強艦艇編隊的防禦反擊,成為航母戰鬥群的「戰力倍增器」。


「東風」浪接浪 全球打擊利劍


以「東風」家族為代表的彈道導彈是戰略威懾的最主要力量,是核反擊的撒手鐧。近十年來,每逢閱兵都有最新型的「東風」壓軸出場。


東風-41(大公報)


2015年9月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航母殺手」東風-21D與「關島快遞」東風-26首次公開亮相。東風-21D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用於打擊海上艦船目標的陸基彈道導彈,射程達3000公里。今年4月,由東風-21D改裝的鷹擊-21反艦導彈,由055型驅逐艦和轟-6N戰略轟炸機,分別實施海基、空基發射。解放軍擁有了從陸海空運用彈道導彈打擊航母的全面戰力。


在2015年的閱兵式上,東風-5B洲際導彈壓軸出場。這是火箭軍現役體型最為龐大、射程最遠的導彈,射程高達15000公里,與東風-41、東風-31AG共同構成了火箭軍洲際打擊的三柄重劍。


2019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上,東風-41驚艷面世。東風-41能夠進行全疆域、全天候機動發射,可攜帶10個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14000公里,使火箭軍擁有了機動進行全球打擊的能力。


同樣在國慶閱兵首次亮相的,還有東風-17。這是世界上第一種投入實用的陸基高超音速滑翔彈道導彈,採取乘波體設計,可在大氣層邊緣滑翔變軌,令敵方反導系統無法預測和攔截,突防能力超強。


萬噸級核潛 戰備巡航巨龍


除了水面上的萬噸軍艦,隱沒水下的潛艇也取得了重大發展。


094A型核潛艇在2018年4月南海大閱兵首次公開亮相。其水下滿載排水量達1萬噸,是中國海軍第一款突破萬噸級大關的潛艇,標誌着水下裝備也進入萬噸時代。


094A型核潛艇(大公報)


094A型可搭載12枚巨浪-2或巨浪-3洲際彈道導彈,後者的射程達1.2萬公里,並擁有攜帶多彈頭的能力。而094A型可在全球海域開展戰備巡航,長時間隱蔽於深海,這令094A型具備了全球核打擊能力,是海基核力量的首要平台,極大提高了中國海軍的威懾力。


在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軍方還首次披露了中國海軍039C型常規動力潛艇。這艘採取獨特「蘑菇頭」設計的潛艇,具有更佳的隱身性、機動性、穩定性,是海軍現役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039C型配備拖曳式聲吶、光電一體化桅杆,可發射鷹擊-18A反艦導彈、紅旗防空導彈、魚雷等,攻擊能力、探測能力、航行能力都較之前型得到提升,可執行水下突襲、封鎖、攔截任務。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入境檢疫慢手續繁 簡化流程迫在眉睫


香港半歲幼童可接種疫苗 50歲以上可打第四針


這一次,中國絕不會手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