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長新冠」折磨女童 每天失明半分鐘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0-13

本文要點

專家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新冠疫苗,趕在冬季疫情大反彈前做好保護。


過去兩星期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急增,當中三歲以下中招幼兒升近三成。兒童染疫除了較易出現重症,還會引起多種「長新冠」後遺症狀,近期一名病童疑被病毒攻擊腦部,出現短暫失明。另外,至今有近60病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數目比三個月前增加一倍。


專家表示,染疫幼童出現重症後,即使接受足夠治療,百分百復原的機會也較低,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新冠疫苗,趕在冬季疫情大反彈前做好保護。



大公報記者 李欣穎、王亞毛

  


兒童確診新冠肺炎持續增加,過去兩星期就有4600多名9歲以下兒童染疫,當中3歲以下幼兒佔1130宗。不少中招兒童康復後出現多種「長新冠」症狀,包括中期及長期後遺症。


一日失明一兩次 每次10至30秒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昨日表示,有一名由眼科醫生轉介的染疫兒童(8歲以上),出現的「長新冠」症狀是短暫失明,每日一至兩次,每次持續10至30秒,暫時原因不明。他指這症狀罕見,是瑪嘉烈醫院的第一例,他正與腦科醫生進行評估,為病童進行磁力共振掃描、檢視認知功能等,並向眼科醫生了解情況。


關日華表示,他追蹤288名3至11歲兒童染疫12周後的恢復情況,截至昨日,有20%兒童出現最少一種「長新冠」病症。翻查資料,他於5月表示,接觸的逾130名新冠康復兒童覆診個案中,約10%懷疑出現「長新冠」症狀。


「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IS-C)是中期後遺症,本港截至5月中,有逾30名兒童出現MIS-C,昨日增至近60人。關日華指,其中過半數病童需要深切治療。一名10歲男童在新冠康復約4周後患上MIS-C,出現右頸淋巴腫脹、持續發高燒、紅顏、全身紅疹、「草莓舌」等症狀。



他呼籲家長及家庭醫生留意,若孩子康復後出現持續發燒、全身打冷震、抽搐、嘔吐、呼吸困難及類川崎病表癥等,要盡快轉介醫管局專科醫生診治。啟德兒童醫院今年亦會開設門診,將以「年」為單位,長期跟進兒童MIS-C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幼童確診數字近日急升,本月首兩星期,有1130宗年齡3歲以下嬰幼童確診,及3483宗3至9歲兒童確診,較上月底的兩星期,分別增加29.29%與6.74%。


3歲以下嬰幼童 入院個案上升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3歲以下嬰幼童的入院個案亦上升,昨日有22人入院,嚴重和危殆個案亦相應增加。現時年滿6個月的嬰幼童已可接種新冠疫苗,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打針。


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指出,兒童本身氣管較窄,染疫後氣管黏膜出現發炎和腫脹,令氣管更加收窄,吸氣時會因柔軟而塌下,導致發出嘶哮的聲音,以及呼吸困難,也即是患上嘶哮症。他指兒童若患有此類重症,即使接受足夠的治療,百分百復原的可能性都較低,也可能出現很多後遺症。他提醒家長,最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為子女盡快接種疫苗。



紓緩症狀|中醫藥調理「長新冠」效佳


新冠患者康復後,常見疲倦、頭痛、腦霧、記憶力衰退等長新冠症狀。從中醫角度看,長新冠常可視為「肺脾兩虛」或「氣陰兩虛」的表現。中醫藥可減少後遺症和降低復陽率,在復康方面有明顯優勢。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卞兆祥早前表示,中醫會使用「食療」紓緩新冠後遺症,浸大中醫藥學院在疫情初期,已經處方預防藥物給院內的醫生,其後在啟德的長者暫託中心亦有進行研究,發現經處方預防藥物給中心職員和醫護後,他們沒有人染疫。


在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醫院管理局於2020年4月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透過全港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完成隔離的新冠患者提供免費中醫內科門診復康服務,按實際病況提供最多十次治療,不少長新冠患者也受惠。


新冠後遺症對兒童影響深遠,最有效預防方法就是為子女盡快接種疫苗。


疫情升溫|嘶哮症兩歲童 病情轉穩定


本港昨日新增5162宗新冠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表示,BA.5病毒或不斷攀升成為主流病毒。早前出現嘶哮症的兩歲三個月男童,昨日情況已由危殆轉為穩定,可以自己呼吸,正於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觀察;在屯門醫院的五歲九個月大女童,昨日情況仍然危殆。


新增確診個案中,包括4890宗本地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根據昨日數據,BA.4/5佔總數的比例,已上升至24.5%,BA.2.12.1比例為8.9%。


BA.5引發個案攀升


歐家榮表示,現時逾九成的L452R病毒為BA.5,個案上升亦由BA.5引起,其他國家開始流行該種病毒後,幾星期內便會不斷攀升而成為主流病毒,傳播力增強,預料在香港也會發生這情況,但何時成為主流病毒難以預判。


另外,公立醫院再多兩個染疫群組,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一名病房助理於本月11日確診後,再增九名病人和四名員工確診。東區醫院一個內科病房有一名男病人月本月13日確診後,再多5名病人染疫。


昨日新增11名新冠患者離世,包括6男4女,年齡介乎60至97歲,當中七人未完成接種三針疫苗,多數人患有長期病患,另有一宗死亡個案由法醫呈報。


話你知|短暫失明 可能是中風先兆


短暫失明有不同症狀,如:視力中間突然黑矇、幾個位置呈現黑點、其中一隻眼睛完全一片漆黑或整個影像全黑,但在短時間內變回清晰,常與血液循環及血管問題有關。醫生診斷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失明時長,是幾秒、幾分,還是一小時以上?


若失明幾秒鐘,有機會是眼中風的先兆。若短暫失明一至幾分鐘,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若失明數十分鐘至一小時,就有機會是偏頭痛的影響。另外,服用降血壓藥、降血糖藥,還有女性經期或鐵質不足導致的貧血,可能導致短暫失明。而轉換身體姿勢時,亦有可能因為血壓未適應,導致頭暈或眼矇的跡象。


資料來源:中文大學眼科中心


井水集|不可輕視兒童「長新冠」


  

文/龍眠山


父母應該盡快為幼童安排疫苗接種,如今多了一個理由,就是防範兒童染疫後遺症,出現所謂「長新冠」問題。


新冠確診兒童入院數字近日增加,目前有兩例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還有8歲以上兒童感染後,出現的後遺症是短暫失明,懷疑是病毒攻擊中樞神經後造成影響。據知本港近60名染疫兒童在確診2-8周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症狀是發燒、紅疹、草莓舌等。


因應新情況,啟德兒童醫院今年將開設門診,長期跟進兒童長新冠個案。但政府專家顧問、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警告,有關兒童即使接受足夠治療,百分百復原的機會較低,呼籲盡快打針。


疫情就是疫情,雖然現時殺傷力沒有以前高,絕大多數人感染後可以康復,但這個「康復」未必是完好如初。有調查顯示,約五分之一的成人感染者會出現後遺症,相信兒童的情況亦差不多。長新冠症狀到底會持續多久,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有多大,病毒變異後會否出現新的後遺症,目前都是未知數。


身為家長都非常擔心孩子感染新冠,現在增加一層憂慮,就是「長新冠」問題。何以解憂?唯有疫苗。醫學專家已表示,疫苗可有效降低入院、重症和死亡率,自然也能降低長新冠的比例。


由於接連有幼童染疫後出現嘶哮症,嚇壞了不少父母,近日帶孩子打針的數字明顯上升,令人鼓舞。但總的來說,3至11歲兒童的接種率不足八成,半歲至3歲幼童的接種率更低至4.4%,特區政府需要多加宣傳推動,父母更要抓緊時間帶孩子去接種。


新學期能否全面恢復面對面授課,與其說取決於疫情變化,不如說取決於特區政府的抗疫努力,取決於社會和家長的配合。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3歲以下確診新冠飆9倍!


又一間老字號酒樓倒下 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了


財產透明!李家超班子誰的樓最多誰的房最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