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俄羅斯宣布無限期關停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號」管道,讓能源本就吃緊的歐洲再受重創。芬蘭政府官員直言,歐洲能源行業恐現「雷曼時刻」。為防公用事業企業破產,芬蘭和瑞典由政府出面提供330億美元擔保;德國祭出650億歐元的紓困計劃,但效果未顯,萊比錫民眾5日走上街頭示威。
德國萊比錫5日爆發示威,民眾抗議能源等必需品價格上漲。(路透社)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日前宣布因故障問題,無限期關停「北溪1號」管道。消息一出,已經處於高位的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再度跳漲,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急升逾30%。
政府出手助企業過渡
分析指,沒有「北溪1號」管道輸送的天然氣,歐洲各國的公用事業企業很快拿不出現金支付價格高昂的能源,如果出現無法及時向能源交易所付款的情況,可能會導致金融動盪。芬蘭經濟事務部長林蒂萊4日說:「這已經具備了能源行業雷曼時刻的元素。」雷曼時刻指的是2008年,美國投行雷曼兄弟由於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有示威者被德國警方拘留。(路透社)
當地時間4日,芬蘭國有能源公司富騰表示,已經跟政府投資公司Solidium簽訂23.5億歐元的過渡性貸款,以應付其抵押需求。一名官員表示,這不包括在芬蘭政府4日宣布提供給電力公司100億歐元的融資。
瑞士能源集團Axpo表示,已經收到政府提供高達40億瑞士法郎的信貸額度,以應付流動性需求。瑞士政府已準備100億瑞士法郎安全基金協助電力公司,但在國會表決通過前,就先決定出手協助Axpo。
瑞典首相:恐陷金融危機
瑞典政府也提供約230億美元擔保額,防止這些公司在能源價格飆升期間違約或破產。瑞典債務辦公室3日表示,由於國內電價飆升1100%,「納斯達克清算所」的保證金要求漲到1800億瑞典克朗,高於正常時期的約250億克朗。瑞典財政部長丹伯格說,如果沒有政府的擔保,電力生產商可能很快會陷入「技術性破產」。另據瑞典財政部官員稱,更令人擔憂的是,負責穩定金融市場的納斯達克清算所本身就可能出現違約。
瑞典首相安德松在介紹擔保計劃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威脅到我們的金融穩定。如果我們不盡快採取行動,可能會導致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出現嚴重混亂……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場金融危機。」
德國政府4日宣布,推出650億歐元的紓困計劃,幫助家庭及商戶應對高能源費用,包括向電力供應商徵收「暴利稅」,提高福利及公共交通資助等。法國也展開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大的能源保障行動,政府支出超過260億歐元補貼家庭能源賬單。
多國社會不安風險上升
能源危機和生活水平危機已經開始導致歐洲社會民憤激昂,在捷克7萬人大示威之後,德國萊比錫5日爆發示威活動,抗議者打出「減輕負擔,限制價格,對超額利潤徵稅」的標語,高舉着德國總理朔爾茨、外長貝爾博克被關進監獄的海報。
葡萄牙里斯本的食物銀行員工準備向市民發放救濟用品。(美聯社)
6月英國鐵路工人、德國碼頭工人罷工;7月挪威鑽油工人罷工;8月英國清潔工、鐵路工人、律師罷工;9月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僱員罷工……整個歐洲的示威和罷工的密集程度實屬罕見,原因幾乎全都一樣:高價能源讓生活快要過不下去。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維里斯科楓園1日發表的「公民不安指數」顯示,在198個受調查國家裏,有101個社會不安風險比上一季提升,是2016年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德國、瑞士、荷蘭的不安風險指數尤其高。維里斯科楓園首席政策分析師索爾特韋特說:「這個冬天,幾個歐洲發達國家若出現形式更嚴重的民間動盪,大家不用感到意外。」
歐洲多國臨大選 民生危機添變數
俄烏戰爭使歐洲面臨嚴峻的通貨膨脹及生活成本危機,捷克政府月初剛剛在眾議院的不信任投票中過關,首都即刻爆發反政府、反歐盟的大遊行。分析指,接下來即將舉行大選的瑞典、意大利等國,民生經濟問題可能是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也是選戰的最大變數。
捷克首都日前爆發七萬人大遊行,示威者要求政府下台。(網絡圖片)
民生經濟惡化是所有執政者的噩夢,跨歐美的非營利機構More in Common對德國、法國、波蘭、英國進行的民調顯示,四國的執政黨聲望均下滑,而獲益的是極右派的反對黨,例如法國民調認為最能夠處理這次危機的政黨是勒龐擔任主席的右翼政黨「國民聯盟」。
分析指出,未來數月將舉行選舉的歐洲國家,執政黨的日子恐怕都很難過。本月11日的瑞典大選將成為晴雨表,右派聯盟有機會取代目前中間偏左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23日和24日是捷克參議院和地方政府改選;25日的意大利選舉,大概率會由右派上台;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奧地利、芬蘭、丹麥均會舉行大選,如果民眾苦於現狀,選出不支持歐盟政策的政黨,將對歐盟的團結和決策效率帶來更多考驗。
歐洲議會德籍社民黨議員柏曼日前接受跨歐洲媒體採訪時表示,意大利未來將走向「歐爾班化」,意指像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那樣經常與歐盟唱反調,轉而親近俄羅斯。
德國供電吃緊 延長使用兩核電廠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5日宣布,延長使用本來要在年底除役的2座核電廠,直到2023年4月。兩座核電站將轉為備用狀態,確保今年冬季有足夠電力供應。
哈貝克說,對德國電網營運商的壓力測試顯示,由於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德國2022至2023年冬季有可能出現供電吃緊的「最壞情況」,政府因此決定保留兩座核電站,應付可能出現的發電需求。
德國迫於電力供應壓力,決定延長使用兩座核電站。(美聯社)
《紐時》指出,致力於反核運動的綠黨成員哈貝克在宣布這一消息時,「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哈貝克說:「核電在德國引起了強烈政治浪潮……我的任務是擺脫它。作為政府,我們必須做出正確的決定。」哈貝克強調,延長使用核電站不代表德國將重啟核電,「這項技術(核電)有問題,看看法國。」
據法國官員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公布的一項能源協議顯示,法國正在重啟一條廢棄管道,向德國輸送少量天然氣。德國政府消息人士指,由於法國核電產能下降,馬克龍承受着壓力,此時需要釋放德法互助的信號,「我們不指望法國能解決我們的天然氣問題。但每一次潛在的天然氣輸送都是向市場發出的信號,力證我們能度過這個冬天。」
馬克龍5日說:「德國需要我們的天然氣,我們需要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電力,尤其是德國。」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