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家超到訪大公文匯,挑戰快問快答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1-08



本文要點


李家超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機遇處處,香港大有可為。

「中共二十大好清晰給了新理念、新思維,好有啟發性。在習主席領航指引下,香港正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新階段。香港各界要抓住機遇團結奮鬥,這是二十大給我的啟發。」

「解決深層次矛盾必然會有困難,但只要以服務市民為福祉和依歸……即使過程中會有不同聲音,但要做的都要做,否則這些矛盾仍然無法解決。」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來到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參觀訪問,並興致勃勃地接受了大文集團的專訪,闡述其施政理念,進一步解讀其剛剛發表的施政報告。


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義昊(文) 麥潤田(圖)


李家超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機遇處處,香港大有可為。中共二十大把「一國兩制」的論述寫入黨章,說明對香港特區的高度重視,二十大報告是推動香港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主席的關懷極大地提振了港人信心,當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特區發展的方向。

「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李家超在訪問中多次強調,一切為了民眾,願傾其全力,帶領團隊團結各界,實踐二十大精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從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三方面着手,務實作為,不負中央期望,不負市民所囑。

李家超在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李大宏的陪同下,對集團進行了參觀訪問,集團副董事長兼副總編輯王凱波、集團副總編輯吳德祖等參加會見。其間,李家超接受了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文匯報總編輯吳明的集體採訪,李家超結合中共二十大精神對施政報告作了詳細解讀。

李家超接受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右)及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吳明(左)的專訪,闡述其施政理念。(大公報記者 李湃豐攝)

李家超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機遇處處,香港大有可為。二十大報告為特區政府提供了香港的發展藍圖及指南,對他而言非常具有啟發性。「二十大報告對『一國兩制』的論述是推動香港『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重要行動指南,當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更是特區政府接下來發展的大方向。」

李家超說,二十大召開期間,施政報告也正式出爐,出台了一系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措施,並描繪了香港未來的發展藍圖。香港已經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特區政府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香港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作為施政大方向、大藍圖,共同實踐二十大精神,推動香港各界展現團結奮鬥的新作為,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李家超表示,他要求團隊「以結果為目標」,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並在施政報告中,圍繞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提出不少新理念與措施。

李家超認為,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需提高治理水平,因此他從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三方面着手提升。他以即將成立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為例,表示該督導組由行政長官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及督導跨局工作,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並定期舉行國家政策解讀活動。

「『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都為香港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香港一定要積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然而,只有行政長官積極主動還遠遠不夠,有了三位司長的加入,大家都是決策者、參與者、負責者,在項目中各司其職,專注推動自己需負責的部分,相信這樣的團結協作將令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李家超還表示,在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少困難,但他相信只要特區政府以服務市民為福祉和依歸,便可以確保有序推進。而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聽到一些反對的聲音,特區政府會認清形勢,分析反對人士的意見,並努力做出成果,將反對的聲浪減至最少。否則如果不作出行動,香港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將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投資不手軟 加大力度發展創科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受環球經濟影響,但內部經濟環境由於疫情受控,情況正在好轉,具體表現包括消費增加、失業率下降等。他指出,未來幾年會有赤字預算,但投資方面不能怠慢,包括創科、北部都會區等方面,都要加大投資。

李家超表示,本港內部經濟呈現好轉勢頭,首先是疫情逐漸受控,社交距離放寬,酒樓食肆多了人流,市道正在變好,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刺激消費;其次是失業率下降至3.9%,而最低工資也有調高,「同埋我見到有些企業今年是加人工到3.5%。」他認為不少利好因素對內部經濟有提振作用。

不過,外部經濟仍有很大挑戰。李家超指出,香港是外向型經濟,會受環球經濟氣氛影響,而現時全球經濟進入加息期,在供應鏈方面可能出現問題時,大家的判斷是經濟的發展速度會減慢。因此,他指政府未來幾年仍然會有赤字預算。

「就算有赤字,都是要做的」

「但就算是有赤字預算,政府在投資方面都是要做的。所以在施政報告裏面,好多開銷都是投資,例如北部都會區、創科、教育,都算是投資。」

至於有人呼籲將現時的「0+3」入境政策修改至「0+0」,助力經濟復常。李家超表示,政府也是朝着一個方向前進,並且不需要在這個方向上「反反覆覆走回頭路」。疫情方面除了考慮確診數字以外,還要考慮到醫療體系和包括兒童在內的高風險人士。

「第一是小孩的疫苗接種率特別低,第二是小孩若真的中了招,健康狀況好快轉差。這個傷害就好大,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死亡數字,是整個家庭終身都好傷痛的事。」李家超強調,在抗疫過程中,不可以只想着某方面的利益,而罔顧那麼多家庭之中需要我們保護的人。「當然,在接種率方面盡量高,那當然(通關)會快一些。」

有賞有罰 激勵公務員投入更大熱情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並強化賞罰制度。他表示,希望以此激勵公務員在工作時投入更大熱情服務市民,並以創新方式解決問題,整個團隊齊心協力破解社會矛盾。而官校教師或衞生署的醫護人員,同樣適用於該制度。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帶領香港向前發展,公務員更是關鍵。」李家超表示,公務員團隊整體是優秀、勤奮的。在眾多國際相關報告中,特區政府在行政效率方面排名均名列前茅,且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絕大部分公務員都在用心服務市民,並抱着為香港服務的理想而投入這份工作。這次他與同事一起協作完成施政報告,便充分反映大部分公務員都在努力工作。因此,今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強化公務員賞罰制度,最重要的應該是「獎」。

帶動整個團隊齊心協力

至於表揚的是公務員個人,還是其事跡或精神,李家超表示要基於整體考慮。他強調,表揚需要起到示範作用,並以此激勵同事在工作時投入更大熱情服務市民,並激勵大家以創新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帶動整個團隊齊心協力破解矛盾。

李家超同時強調,懲罰機制亦會有所體現。「罰」針對的是冗長的工作程序,或無效率的工作態度。「在施政報告中我就指定項目訂立了約110個不同指標,如果有同事怠慢,工作效率低下,或影響整個進度,如果那個同事只是能力不行,我們會盡力去幫;但如果是其態度本身存在問題,那就要即時處罰。」他說,消極的工作態度具有蔓延性,長此以往將影響整個公務員體系,因此及早懲處違紀人員,對於其他公務員來說也非常公道。

「為市民謀幸福,從每件事做起」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數百項新策涵蓋房屋、土地、人才、北部都會區、文體等多個領域,各界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務實貼地,體現了為民謀幸福為港謀發展的宗旨。

李家超日前接受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及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吳明訪問時對施政報告作進一步解讀,他表示,「簡約公屋」與過渡性房屋並不矛盾,而且市民可以在搬入「簡約公屋」後繼續輪候傳統公屋,市民會有多一個選擇。談及棕地發展,他表示會從社會集體利益出發,透過多元方式解決問題;人才方面,他再次強調香港本身有吸引力,這也是香港的DNA,並表示好有信心能完成一年引進三萬人才的指標……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為市民謀幸福,從每件事做起!」訪問結束時,李家超強調要坐言起行,用二十大精神指導未來施政,用實幹作風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他對此充滿信心!

談人才|「香港優勢DNA+內地市場,搶人才點會輸?」

香港除固有的低稅率、簡單稅制等好處外,還有很多來自國家的優勢,相信可以吸納各方人才。 

記者:全世界都在「搶人才」,政府現在有好多新思維去「搶人才」,措施夠不夠,能不能搶得過其他地方?

李家超:今次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裏面有提到全球排名前一百的大學出來的畢業生,只要有工作經驗,即可有為期兩年的香港通行證,之前從未試過有這種安排。事實上,參考不同機構的排名,全球前100大的大學現在起碼有四份名單,所以其實是涵蓋了160間大學。160間大學每年都有好多畢業生,只需要有工作經驗就有通行證,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來就業。第二,如果是年薪250萬元的高端人才,也可以有通行證。能吸引這些人才來香港,我覺得已經足夠了。

香港本身是有吸引力的,這就是我們的DNA。當一個人才在思考香港有沒有發展機會、是否值得來、能不能帶家人同行的時候,我想說,我們除了固有的低稅率、簡單稅制、開放、機會多、中西文化共融、地理位置好等好處外,還有好多來自國家的優勢:「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香港的吸引力也包括對接內地市場,除了我剛剛提到的固有優勢以外,這個優勢也愈來愈強。

其次,我們還有八大中心,新行業、創科方面我們都要發展,未來整個世界都會投入創科,所以是一個好好的機遇。再加上大灣區的發展都好重要。我覺得我們整個制度是相輔相成的。在搶人才方面,第一我們將人才網擴展到全世界;第二我們擁有的吸引力更多了,香港本身的優勢DNA再加上內地市場,而且是高度融合的。

建立不同階梯  留住本地人才

我們的人才政策,除了剛才講的,還有特別設計的、度身訂造的。例如,如果企業需要土地、扣減稅務,甚至員工要讀書,找地方住,這些我們都有配套。所以你問我能不能搶到,我定的指標是一年三萬人,我好有信心(能搶到)。我希望檢討的時候,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再增加。

本地人才方面,我們都明白要保持本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我們每年四萬個大學畢業生,都是我們的優秀人才。再者現在我們是多元發展,除了傳統學術還有專業、職業方面的專上培訓,這些都可以取得學位;還有很多層次的,例如證書、一些特別文憑,各階梯都要建立,所以是多元發展。

記者:退還合資格人才額外印花稅的政策是為了搶人才,但也有人說,這個做法是變相幫地產商賣樓,你覺得這樣的質疑公道嗎?

李家超:這個政策確實有爭議,每一次我都會說「多謝你給我時間解釋。」我們這個政策的確是人才政策,目的是希望所有人才來到香港後,知道香港等着他們成為一家人、一分子。所以我希望這個政策是讓人才知道,只要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你的待遇就是無差別的家人待遇,所以你就可以拿回印花稅,而不是讓一些人炒樓。

這完全是一個人才計劃,除了真正可以拿回印花稅外,我想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是否有歸屬感,取決於他有否感到被重視,他對這地方能否產生感情。我就是要告訴他們:我哋係一家人,呢樣係最重要!

談覓地|「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必須做的事肯定會做」

如何增加土地供應建屋,回應市民需求,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

記者:施政報告提出着力發展棕地,增建公營房屋。特區政府敢於觸碰這個老大難問題,體現了迎難而上的決心,有點讓人意外。棕地問題的確比較複雜,接下來會不會有具體的實施時間表和路線圖?

李家超:如果可以開發棕地,我一定會進行開發,將其中一部分續轉化成房屋和其他用途。目前我的同事已經開始進行相關工作,我們計劃在棕地上興建一些多層大樓。而為了照顧包括寮屋住戶、棕地作業者等受影響人士的需要,我們會在地契條款要求投標人撥出若干樓面面積,以低於市場租金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相信在開發棕地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其他問題,不過我們會從社會集體利益出發,透過多元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需要賠償作業者,我們便進行賠償,如果他們需要幫忙搬移雜物我們也會進行協助。我認為在解決土地房屋難題方面,特區政府的立場十分清晰,必須做的事肯定會做,將具體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記者:施政報告對土地問題着墨頗多,有很多讓人嚮往的數字。如未來五年興建三萬個單位的「簡約公屋」;未來10年土地供應達3280公頃,面積如兩個將軍澳等,這些都令人振奮,但也有輿論說這些不過是「數字遊戲」,是「篤數」,請問你怎麼看?

李家超:我們會證明給人看,本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做事原則。我對於實現這些目標非常有信心,施政報告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是由我和同事集體撰寫,這些指標是經過大家充分考慮後設立的。大家訂立這些目標後就要有承擔,去證明給市民看,我們真的可以做到,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談上樓|「簡約公屋是給市民多一個選擇,不會有損失」

「簡約公屋」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以縮短建築時間。

記者:施政報告提出全新「簡約公屋」政策,很受歡迎,反響很大,但也有人擔心成效,特別是簡約公屋的配套問題,例如交通、子女上學等,請問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會否有進一步配套規劃?此外,「簡約公屋」由特區政府主導,這與早前確定的與市場力量合作興建兩萬多個過渡性房屋,有無矛盾?

李家超:首先我想強調的是,「簡約公屋」與過渡性房屋並不矛盾,因為其理念也是想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特區政府仍然會繼續支持過渡性房屋的建設,確保達至兩萬個的供應目標。

不過,與過渡性房屋相比,「簡約公屋」有更多優勢。首先,過渡性房屋由非政府機構興建,或因為不熟悉程序而拖慢興建進度;而「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我們會採用「組裝合成」的方法縮短興建時間。其次,我們也會為居民提供配套服務。「簡約公屋」是參照傳統公屋的標準興建的。

提到劏房,大家都會想到一個畫面,廚房洗手間都是同一個位置,又吵又熱又焗,亦無讀書空間,環境及衞生狀況都無法保證……而這些「簡約公屋」將會有獨立廁所,並配備冷氣機、熱水爐等生活電器,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而公屋周邊的配套我們也會重視,如運輸及物流局會考慮居民的出行問題,安排巴士路線進入社區,街市、商場等便利居民就近購物的設施亦會有規劃。當然我們選地方的時候都會考慮這些,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些條件。

我們推出「簡約公屋」是為了改善傳統公屋輪候時間長的問題,是希望給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市民可以在搬入「簡約公屋」後繼續輪候傳統公屋。如果有人抽到「簡約公屋」,但因為位置偏遠、不方便小朋友上學等原因不想搬入,我們會尊重他的選擇,他可以繼續輪候公屋。所以在這個項目中,市民只會有更多選擇,而不會有任何損失。

談北都、談融合|「任何融合都有幾種元素,一是配合,二是積極、主動」

記者:北部都會區建設,香港、內地萬眾期待,深圳那邊推出了《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請問政府有沒有讓北部都會區與深圳對接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

李家超:其實同深圳融合發展,起碼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工作層面,一個是領導層面。

在工作層面,我們成立了專班。我上任之後,與廣東省的領導人,包括深圳的領導人一齊開會。在會議中,我們同深圳市政府成立了十幾個專班。其中有些是照顧我們的整體發展,有些是講交通,有些是講青年的,不同領域的專班都有。

領導層面的話,我們司長、副司長和局長都是跟上面的領導去對接這些領域。剛才你提到的羅湖的這個實施方案,其實都是大家共同醞釀的。不過我覺得香港在更多實際層面上,可以有更加多的主導性。因為我覺得任何融合都有幾種元素。第一是配合,第二是積極、主動,我覺得我會在這方面大力去推動的。

在我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我成立了領導小組,其中一個當然就是負責與內地的融合發展,與深圳的融合,與大灣區的融合,這些方面的推動就是推動融合發展。

「我的願景:過關更便捷,給市民選擇」

再者,我將來的願景,是過關更便捷,給大家一個選擇權。我希望未來會有更便捷的過關通道。如果你想要快的,就用這種最便捷的方式;如果你想用慢的,就用原來的方法。因為人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我相信絕大部分的香港市民,都同意這方面。但可能涉及一些演變過程,可能有些市民要先觀察一下,我是體諒的。如果願意用快捷的方法,我們做了,我相信接下來的過程會令愈來愈多人確認到哪些是主流。

至於河套那邊的「一區兩園」,我們也可以建一些便捷的通道,當然我們要符合法律。我們通過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做了一些事,成功地輻射了很多地區,這就是我的理念。我的理念有很多,但是如何去克服、落實,我是要和同事們一齊推動。

其實非常多謝我們現在這個選舉制度,即「愛國者治港」,現在大家都是去努力,將「一加一大於二」。現在的立法會,如果我們需要拿任何政策去爭取支持,就會事半功倍了。我好有信心的就是,因為我整個配套是在這裏的,第一,國家好清晰的告訴我:有困難我支持你,有阻力我幫你。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整個社會都知道,我們這個政府做事不僅僅是特區政府做事那麼簡單,是中央要求的,大家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做的時候,有困難,我會克服,這是一定要做的,為了整個香港。

我們努力是為了香港的整體理念而發展。所以為何我有信心?我肯定有信心,你看大形勢就知道。

記者:政府部門將有一部分遷去北部都會區,可否透露一下是哪些部門?大概什麼時間搬?

李家超:有一部分政府部門會搬到北部都會區。這個我們要看找到哪個地點是最好。現在有些城市已經開始設計,例如古洞、洪水橋,當我們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的時候,我們還需整體規劃。我不想只是處理單一的元素,我是想用一個「設施群」去配合。

所以你問我幾時?其實我是在想,我將它擺在政府的設施群內,還是與我們另外一些設施群去融合?所以不是簡單地說要搬一個政府總部,因為我們搬去的時候就定在那裏,所以規劃好重要。

花 絮|最大動力──「街坊話我畀到佢哋信心」

李家超在紀念冊上題字「共建香港 發揮正能量」。

行政長官責任重大,李家超表示,上任一百多日,他每天都在工作,即使用餐也只有15分鐘時間,還要「邊食邊睇報告」,沒得休息。不過,如此爭分奪秒的生活,他樂在其中,得到市民的認可,是他最大的動力。

「係好忙,但好有意義,當你一心一意去做一些事情,令到市民受惠,有時落區,街坊話我畀到佢哋信心,簡單一句,可以化解我所有嘅疲倦。」

一碗雲吞米粉 VS 鐵漢柔情

因為工作,李家超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過去他時常與太太一起買餸,現在真的分身不暇,為此他很感激家人的支持與體諒。提到自己的賢內助,李家超原本堅定的眼神瞬間多了幾分溫柔,「太太很照顧我。有時候我都唔記得食飯,佢會提醒我。」他說,自己間中就收到妻子親自送來的「愛心便當」,而且每次的便當有所不同,保證營養均衡。「太太知道我鍾意食粉多過食飯,發表施政報告那天,佢特意送來雲吞米粉。」

市民視頻提問 特首耐心回答

是次訪問有三位市民透過視頻向特首提問,特首看完短片後,亦耐心地回答問題。有市民最關心特首對未來香港經濟的發展藍圖,李家超回應道,香港是外向型經濟,會受環球的經濟氣氛影響,但除了外部,還有內部因素。「例如你現在看到酒樓食肆多了客人,酒吧也多了人,市面熱鬧了,市民也比較開心。開心的環境氣氛會導致消費增加,消費多希望令內部經濟好返啲。」

亦有市民問到教師和醫生是否適用於公務員賞罰制度,李家超表示如果本身是公務員就需要,「教師如果是官校的,那就依公務員來要求;如果非官校,例如資助學校,那就由教育團體負責。醫護人員,如果是在衞生署做,那就是公務員,要按公務員指引去處理;那如果他是醫管局員工,那就按醫管局的規則去處理。」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則提問香港藝術團如何更好地衝向國際,李家超認為,本地藝術團出去相對是比較容易,因為現時本港沒有出入境方面的限制。

《大公報》率先倡議增城市運動練習場

李家超回應:會,一定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媒體聯合訪問當日,記者準備了一段滑板愛好者在海濱長廊一展身手的影片給特首觀看,那位少年滑板愛好者在長廊上玩得非常投入,但其實他們是冒着隨時被人投訴、報警的風險。李家超看畢影片,表示要增加如滑板等城市運動的練習場地。「會,一定會的!」李家超很肯定地回答,「康文署現在是着力推動城市運動,城市運動一定要講軟件和硬件。軟件就是城市運動的內涵,硬件就需要設施。」

李家超說,興建這些場地、設施其實還有觀賞的作用,即使是路過的市民亦能感覺到這街景「好好睇」。

另外,施政報告提及在馬鞍山白石興建第二個體育園,李家超表示,這個體育園旨在填補其他設施的不足,包括開拓一些新領域的運動設施。譬如單車、球類等室內運動。再者是準備推動城市運動。至於這個體育園裏具體會有什麼,他指屆時會諮詢相關人士的意見。



編輯:叁山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勝利閉幕 名單公布


藍圖已繪就 香港下一個五年應該怎麼幹?


深圳羅湖推45措施對接香港北都 條條硬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