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類鼻疽再增 爆發之謎未解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1-08



本文要點


衞生防護中心計劃把類鼻疽感染個案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致命惡菌類鼻疽傳播未止,香港昨日再新增三人確診,分別居於北角、將軍澳、柴灣及深水埗,令今年累計確診增至34名患者,當中逾20人居於深水埗區。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白田邨、石硤尾邨等19幢大廈的供水系統,並計劃把類鼻疽感染個案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深水埗爆發類鼻疽之謎至今未解,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政府部門代表昨日巡查深水埗區兩個配水庫後,建議水務署增加食水氯含量及採用紫外光消毒,用戶則可在開水喉一分鐘才用水,以免吸入殘留病毒。


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報道


香港今年類鼻疽個案持續上升,深水埗是重災區。

新增三宗確診的患者均為男性,情況穩定。其中89歲患者住在深水埗一幢私人樓宇,本身患有多種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病、缺血性中風及大腸癌,本月8日氣促、喘鳴和下肢水腫,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醫,臨床診斷為類鼻疽感染。

另外兩名患者發病前都無到訪深水埗及相同地點或場所,亦無飲用未經煮滾的水,初步排除感染與食物或產品有關。當中88歲患者住北角,有高血壓,曾患腎癌;69歲患者於潛伏期內大部分時間住在將軍澳,亦有居於柴灣,他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和慢性肺病。

白田邨一個重建地盤,發現有泥土樣本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

今年34確診 23人居於深水埗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由於今年錄得的類鼻疽個案較往年多,政府計劃將類鼻疽感染個案,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中心會繼續提醒醫生保持警覺,盡快安排病者前往醫院接受治療,並根據細菌的化驗結果向中心呈報。

深水埗是類鼻疽爆發的重災區,今年錄得的34宗確診個案中,23宗的患者居於深水埗區。袁國勇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一行,昨日到石硤尾配水庫和蝴蝶谷食水主配水庫調查,並採集了15個環境樣本作檢測。

歐家榮表示,截至10月24日,深水埗錄得19宗確診,主要影響白田邨、石硤尾邨、李鄭屋邨,以及附近一帶大廈,患者全部有慢性病,大多有高危因素,19人中有16人是60歲或以上長者。初步調查未找到患者在行蹤上有任何流行病學關連。

歐家榮又提到,港大團隊早前在一名患者家中的水喉頭及花瓶內壁所採的樣本,驗出類鼻疽伯克氏菌的DNA,進一步調查的方向之一是循飲用或接觸受污染的水源導致感染,因為覺得事件不尋常,已隨即通知水務署,調查整個供水系統。

倡增食水氯含量 紫外光消毒

袁國勇表示,水務署處理食水程序達到世衞要求,能確保食水安全,但隨着水由濾水廠經過水喉去到配水庫、再到家居出水位,水中的氯含量會隨時間降低。他建議將沙田濾水廠食水中氯含量由百萬分之一,增至百萬分之1.2;並希望署方可在配水庫出口增設紫外光消毒系統。

至於深水埗爆發類鼻疽之謎,袁國勇估計,傳播或早於去年開始,但現階段未知爆發原因。除了泥土及水,不排除患者經日用品感染,港大已在深水埗區內抽取樣本,包括市面出售的平價口罩,進行化驗。

袁國勇又稱,類鼻疽菌是風土病,不會完全消失,但隨着天氣轉涼、較乾燥,泥土表面含菌的機會會較低。他建議市民,特別是長期病患者,打開水喉後頭一分鐘的食水,不要用於飲食、刷牙、洗面或沖涼。

注意食水衞生 長者勿用生水潄口

「好多長者街坊都好擔心啊,想知自己有無事、有什麼預防措施。」石硤尾邨居民鄧女士表示,深水埗近月接連有多名居民確診類鼻疽,石硤尾邨內亦有三幢樓宇有人確診,街坊都很擔心,大家見面時會都會互相探聽一下有無鄰居確診,並互相提醒要注意個人衞生,「聽講話年紀大中咗(類鼻疽)好麻煩,我現在都行樓梯出入,費事搭電梯周圍摸。

晨運客勿飲用山泉水

本身住在深水埗區的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近期多了街坊查詢有關類鼻疽傳播及感染的資訊,特別是有長者或有長期病患者的家庭,會比較擔心。他留意到白田邨、石硤尾邨有不少街坊會上山晨運,有人會拿山泉水回家飲用,他關注可能增加染疫風險,故亦有特別提醒街坊要提高警惕。

梁文廣表示,市民普遍對類鼻疽認知不多,有清潔工友亦反映,由於現時無清潔指引,不知道要怎樣處理懷疑受污染的物品。他認為政府應加強資訊發放,並做好相關工作指引。

對於白田邨重建地盤泥土驗出類鼻疽,梁文廣認為,政府應針對地盤工友、附近長者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進行篩查,盡早找出源頭切斷傳播鏈。


編輯:叁山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文快報(2022.10.25)周二


李家超到訪大公文匯,挑戰快問快答


「逆隔離」最新動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