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來內地看到高科技……驚呆了!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昨日展開第三日行程,分別到東莞和佛山參觀物流設施、創科項目及企業。訪問團了解科技人才的培訓,又親睹親嘗AI大廚(人工智能機器人)炮製的食品,大開眼界又大讚好味!
李家超總結行程時表示,今次的訪問已達到三個目的,包括看到「愛國者治港」的團結,相信可造福香港發展,在審批及討論任何政策時,都會更加朝着共同的目標方向。他又說,大灣區各市都有優勢與樽頸,彼此間不是競爭,應該優勢互補。特區政府重視並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與各城市領導有強烈共識,希望在最短時間達到最好成績,攜手推進高質量發展,既跑得快,也跑得遠。
李家超與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帶領的「紅組」,昨日到訪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項目,隨後前往華為小鎮參觀,並乘坐充滿特色的華為小火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隊的「紫組」則到訪佛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了解該公司在建築機器人研發、製造與應用和搭建系統化研發體系方面的發展情況,並體驗機器人製作的美食。兩隊下午在佛山會合,到訪佛山「城市大腦」系統中心,了解佛山在智能化城市管理應用方面的發展,隨後到訪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了解研發和生產工業機器人的流程。
李家超:攜手推進高質量發展
李家超傍晚會見傳媒時,首先介紹東莞之行。認為東莞重視創新、高端製造,與香港的發展方向一致。目前有8000間港資企業在東莞設廠,形容「莞港一家親」,雙方合作空間很大。
李家超特別強調,在參觀華為小鎮時,了解培訓人才和科研方面發展的實際情況,聽取華為公司發展策略,對華為的公司文化印象深刻:永遠有自信、堅強、不怕打壓、有堅定的奮鬥精神,令人敬佩,對他具有啟發性。他續指出,與東莞港企進行了午餐交流,面談令人十分鼓舞,對拓展香港企業家在東莞的發展充滿信心。
李家超又提到佛山的「城市大腦」,指該系統是城市管理的綜合系統,以一個平台利用所有數據進行城市管理,例如人群管理、救援行動管理等,與香港系統相似,香港可借鑒,研究更新系統。參觀庫卡機器人公司時,李家超印象深刻的是機器人的生產規模大、半小時即可生產出一個大型機器人。
議員:對香港有高參考價值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表示,博智林機器人的特點是在建築技術上應用了新科技,開發新建築機械代替人手,節約時間、成本,對香港來說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
立法會議員廖長江表示,這次考察收穫豐富,較五年前訪問深圳及佛山,感覺兩個城市進步很大,也凸顯了香港的短板,包括科技應用、智慧城市建設等。他相信通過交流互動,香港能與其他城市強強聯手、互補不足。
引進機器人 可解勞動力樽頸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的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紫組」成員昨天第一站到訪佛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並參觀公司機器人展廳,觀看多款自研機器人現場演示,觀看了機器人製造的佳餚,陳國基和議員品嘗後大讚「好食」。有議員直呼這次考察發現內地的科技發展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呼籲香港切勿墨守成規。
訪問團在佛山市市長白濤和碧桂園集團始創人楊國強的陪同下,昨天上午抵達碧桂園集團旗下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參觀由企業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項目,包括建築機器人及全系統化機器人餐廳。
議員倡引入建築機器人
在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訪問團成員滿懷好奇心,隔着玻璃站在機器人大廚面前,聚精會神地欣賞其大展身手,許多議員忍不住掏出手機與機器人合影打卡留念。
不到數分鐘,由機器人烹調的薯條、漢堡包、煲仔飯等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陳國基和議員們大快朵頤後,紛紛舉起拇指大讚「好食」。
陳國基說,機器人由準備材料到傳菜都一絲不苟,大大提高顧客進食的質量和安全,再次印證科技發展與提升市民健康及生活質素息息相關。他指出,香港人力不足,自動化可以幫助一些勞動力老化或者從業者流動性較大的工種。展望未來,特區政府要拿出全盤方案調配人和機器的組合。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內地科技在十年間翻天覆地,超越固有認知,本港勞動力出現樽頸的情況下,政府需要更開放研究,令更多不同嶄新技術可在香港應用,切勿墨守成規。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內地房屋已經充分使用到結合建築機器人、AI(人工智能)、BIM(建築資訊模型)、新型建築工業化等新型建築施工組織方式,建築成本更低,施工期更快,香港要提速提效必須廣泛善用科技。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內地建築機器人廣泛應用,不但安全也節省時間,可以在300日內完成40層樓的建築及裝修,而現時立法會擴建需要三年,認為引入建築機器人有討論空間。
佛山300億基金 助中小企搭「數字快車」
十年前,珠三角作為「世界工廠」,依靠的是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基礎要素投入高的產業。今天,大批傳統製造業企業迎來數字化轉型。位於佛山的美的集團,近年來已推動超過33%的規模以上製造企業實現了數字化改造、智能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研發、生產和運營效益。
然而,很多中小企因缺乏資金、技術,難以數字化轉型。佛山遂成立總規模達300億元的製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對數字化轉型實施全周期獎補,協助中小企業搭上「數字快車」。
廣東省還將加強省市聯動,支持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打造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城市。目前,廣東已累計推動2.25萬間規模以上工廠企業數字化轉型,到2025年,數目將倍增至超過5萬間。
機器人掀熱潮 全國廣泛應用
內地近年十分重視機器人的發展和應用。2018年,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已提出投資800億進軍機器人領域。2019年5月,專注於toC(面向普通用戶)餐飲消費的千璽機器人集團成立,通過開設機器人餐廳、量產餐飲機器人本體進行商業化。目前,該企業的機器人已在全國30個省市的景區、展館、交通樞紐廣泛應用。
機器人在toB(面向企業)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多不勝數,從商場裏的掃地機器人、指引機器人,到餐廳裏的送餐機器人,五花八門的機器人產品貼地為消費者服務,並釋放勞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北京冬奧,主媒體中心地下設有無人智慧餐廳,可同時容納1700多名顧客,卻沒有真人大廚。全場有120台機器人大廚,24小時待命,為顧客製作各種中外美食,包括餃子、宮保雞丁、煲仔飯、披薩、漢堡、雞尾酒等,從起鍋、炒製到調味、裝盤,所有環節都由機器人自動完成,最後美食沿餐廳上方的機械軌道自動運送,完美地「從天而降」落到顧客面前。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繼續行程,在參觀內地多家高科技公司期間,官員和議員們紛紛表示大開眼界,而香港社會也藉着這次訪問,加深了對內地科技發展的了解,對何謂「高質量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增強香港發展創科以及加快推進大灣區建設的緊迫感。
香港與灣區內地城市有着不同的發展道路。香港由製造業起家,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深圳、東莞等地則由世界製造工廠升級為智造中心,誕生了像華為、比亞迪、大疆這樣的高科技公司。美國全力圍堵中國,華為更成為美國打壓的頭號對象,原因就是中國的科技實力被美國視為威脅。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穩固,但在創科方面相對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騰訊創辦人馬化騰曾表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他首次到香港,也是首次接觸互聯網,為香港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先進發達而震撼,回到深圳後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時移世易,今非昔比,騰訊早已取代被稱為「大笨象」的滙豐,成為香港的股王,而香港最大的企業仍然是地產和金融,與數十年前並無變化。尤其是香港擁有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學,科研能力上乘,可惜未能充分發揮所長,在科研成果市場化方面更為落後,不能不引以為憾。
沒有比較就沒有差別。大灣區訪問團行程不過數日,但對香港社會有重要啟發。首先,增加了對內地城市科技實力的認識。長期以來,一些人有「香港優越感」,總是以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內地,這是阻礙共建大灣區的重要因素。當越來越多人看到內地科技之先進,不僅會產生國家自豪感,也會放低身段,由抗拒合作變成支持合作,為大灣區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其次,特區官員和議員通過今次行程,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深圳等城市如何從低端製造業進化到高端製造業,有助優化扶持創科的思路,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政策。以製造電動車的比亞迪為例,目前向「雲巴」發展,與香港發展綠色宜居城市的大方向一致。比亞迪公司指出,香港是其重要市場之一,其中一款電動車香港入口了2000輛,但香港審批程序過長。事實上,香港的一些法例過時,既阻礙引入科技產品,也妨礙本地創科發展。行政立法應盡快檢視和修訂條例,為創科發展拆牆鬆綁。
這次訪問也為香港與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創造更多契機。香港人口萎縮,勞動力短缺,引入勞工面對不少實際困難,但在參觀了佛山的一家機器人企業後,不少議員建議香港引入機器人,取代一些人手工作,包括從事安全風險較高的行業,如建築業。困擾香港的醫療「人手荒」問題,也會因為機器人時代的到來而得到紓緩。
百聞不如一見,最重要的還是坐言起行,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快發展。有道是,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特區政府需要更加積極作為,更加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建大灣區的信心,更加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李家超昨日表示,大灣區各城市都有優勢和樽頸,彼此未必是競爭,而是優勢互補,令整個大灣區發展比外國的灣區群更有優勢。香港和各城市領導有強烈共識,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好成績。下一步,應該是讓大家看到更多的具體行動,在創科等方面快馬加鞭。
內容來源:大公報 A1版
記者:吳俊宏、黃山
報紙編輯:呂俊明、徐家寶
網絡編輯:長安
審校:蘇萊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