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剛抵達北京!布林肯會繼續當「雙面人」嗎?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08-19

本文要點

這是5年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華,也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雙邊關係中最高級別官員的訪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16日晚啟程飛往中國,從18日起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這是5年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華,也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雙邊關係中最高級別官員的訪問。布林肯臨行前表示,他此行目標有三個,旨在「確保競爭不會演變為對抗或衝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天重申,中方對話溝通的大門是敞開的,溝通要有實際效果、解決問題,不能一邊溝通、一邊損害對方利益,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北京時間6月18日上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北京,展開訪華行程,將與中國高層官員會晤。(鳳凰網)

從今年初開始,就有消息稱布林肯即將訪華,但是,隨着美方2月初開始瘋狂炒作「無人飛艇」事件,布林肯的訪華行程一再延遲。分析指,2024年美國大選將近,APEC峰會將於11月在美國召開,時間緊迫,美方需要與中國談合作事項。美軍方需要與中國談規則,政府高層也需要與中國接觸

布林肯啟程前往中國,上機前向傳媒揮手。(美聯社)

北京時間6月18日上午,布林肯抵達北京。(美聯社)

新加坡外長:希望中美管控分歧

布林肯16日啟程前往中國前,與新加坡外長維文在華盛頓舉行了聯合新聞發布會。布林肯在發布會上向記者們介紹了他即將開展的中國之行。他表示,美方期待以2022年11月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的精神為基礎,在北京同中方高級官員舉行一系列會談。

布林肯稱,他此行共有三個目標:建立「開放和經授權的」溝通,促進兩國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以消除誤解和避免誤判;推進美國及與盟友共享的利益和價值觀,包括與中方直接和坦率地談論美國對一系列問題的關切;探索兩國在跨國挑戰上開展合作的潛力。

布林肯強調:「激烈的競爭需要持續的外交,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對抗或衝突,這也是全世界對美國和中國的期望所在。」當被問及是否對此次訪問的結果感到樂觀時,布林肯重申「確保競爭不會演變為衝突」的重要性,因為這「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

在場的新加坡外長維文表達了對布林肯訪華之行的重視和肯定。他認為,這是一次「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重要訪問,他希望並相信中美能管控分歧,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維文同時指出,布林肯此次訪華「必不可少,但還不夠」,中美建立相互尊重和戰略信任需要時間。

美媒:為更多華府官員來訪鋪路

中美兩國14日宣布布林肯訪華的消息後,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表示,布林肯訪華是一系列非常關鍵的接觸,但重啟訪華之旅的目的,「不是要在彼此的互動方式上取得某種突破或轉變」。外界解讀稱,美國試圖提前淡化訪華成果。分析指,美方急於同中國接觸,但又提前淡化布林肯訪華成果,是因為美方此前採取一系列反華操作,挑動盟友對中國進行所謂壓制包圍,調門很高,與此時訪華形成鮮明對比,可能引起盟友的誤會。

外媒對中美恢復高層面對面接觸的成果表態謹慎。法新社認為,此次訪華行程不是要求得外交上有大的突破,而是希望不要給溝通的渠道設阻。

《紐約時報》指出,中美兩國政府將高層外交視為緊張局勢中的潛在錨點,希望布林肯此次訪問能促成美國高級官員在今年夏天對中國進行一系列訪問。未來有可能訪華的美國官員包括財政部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氣候問題特使克里。

關於中美接觸,中方已多次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表示,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美方不要幻想「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中美兩國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發展彼此關係。

汪文斌強調,布林肯訪華期間,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中方將闡明對中美關係的立場和關切,堅決維護自身利益。

外企高管密集訪華 為中國投下信任票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超過40位全球知名企業高管訪華。其中蘋果CEO庫克、特斯拉CEO馬斯克和微軟創始人蓋茨等人均受到廣泛關注。分析指,在一些西方政客叫囂要對華所謂「脫鈎」和「去風險」之際,外企高管紛紛來華洽談合作、擴大投資,以他們的實際行動給中國投下「信任票」。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路透社)

馬斯克5月底訪華時表示,中美利益交融,密不可分。特斯拉反對「脫鈎斷鏈」,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特斯拉已經宣布加碼投資,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CNN指出,德國大眾汽車宣布投資10億歐元,在合肥建設電動汽車研發和採購中心。

法新社稱,多名外企高管陸續造訪中國,顯示他們對中國以及對中美兩大經濟巨頭關係的樂觀期待。德國《商報》引述德國聯邦採購物流協會的最新調查結果稱,56%的企業希望擴大在華採購,與半年前相比,德國企業更加依賴中國市場。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法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29.7%、179.2%、170.1%和63.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表示,我們樂見外資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深耕中國市場,共享發展機遇。

分析:美圖將中美關係惡化責任拋給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訪華,新加坡《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詠紅刊文稱,美方試圖暗中將中美關係惡化的責任拋給中國,但在美債問題、俄烏衝突等事務上,美國不排除有求於人,尤其是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對華圍堵」策略效果不及預期,不論是美國的發達國家盟友,還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陣營,都仍希望與中國維持甚至深化經貿合作。

中國在非洲投入的基礎建設非常具吸引力,一眾發展中國家拒向美國靠邊站。(資料圖片)

文章指出,近期不論是歐盟,還是諸如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大國,都紛紛以諸如「去風險化」等措辭,表明自身不願與中國「脫鈎」,希望採取平衡戰略、保持歐洲戰略自主,就連美國的忠實盟友英國,也公開否認要對華脫鈎。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在非洲投入的基礎建設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反觀美國至今仍無法提供與「一帶一路」競爭的倡議。

傳美研調整全面打壓戰略

文章提到,美國政府內部據報也有辯論,認為或許是時候調整對華全面打壓政策。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政策協調員坎貝爾日前就稱,中美也需要在有共同利益的地方合作。「我們的餘生裏,中國將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要角」。

不過韓詠紅指出,日前一度爆出所謂「中國在古巴設定監聽站竊聽美國」的傳聞,即使白宮急忙駁斥,都足以體現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劍拔弩張,對於改善中美關係極為不利。歷經「氣球事件」後,中國也會看清美國國內政局混亂,不論誰上台或在會面中有所承諾,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都不會改變。

環球點評|言行一致方有會談價值






文/孫望宗


相隔4年多,終於再有美國國務卿訪問中國,不過經歷了過去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的種種波折,世上大概也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次訪問能夠為中美關係帶來多少好轉。事實上,中國由始至終都打開與美國溝通的大門,也願意克服兩國之間的差異,但中美關係能否進一步緩和,大前提還是需要雙方相向而行,特別是美方應該言行一致,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雖然不斷口口聲聲說要與中國改善關係,希望「防止中美關係脫軌」或者「保持中美戰略溝通」,但實際上卻不斷千方百計去圍堵中國、阻礙中國發展,直接的有揮舞所謂制裁大棒和大搞「脫鈎斷鏈」,強行封殺中國企業或禁止對華出口高科技產品;間接則有到處拼湊「小圈子」,試圖製造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


不過事實證明,美方這些舉措都是不切實際,害人終害己。例如過去兩年中美貿易額創新高,顯示中美經濟利益深度交融,脫不了鈎,也斷不了鏈;又例如美國要拉攏盟友大打對華「新冷戰」,事實卻是愈來愈多國家看清楚美國始終是為了自身利益,因此開始與美國對華政策保持距離,拒絕跟隨美國盲目反華。


美國無論是要搞對華「競爭」,還是圍堵中國,最終都只會是徒勞無功,亦是不合時宜、不得人心。美方應該以更冷靜、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更絕不能讓「四不一無意」淪為空談。


在中美確認布林肯訪華前後,美國一些媒體仍然不斷在編造「中國在古巴建監聽站」的假新聞,甚至連布林肯本人也參了一腳,令人想起今年2月美方炒作「氣球事件」。在中美關係的問題上,中方始終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來看待和處理,但如果美方非要在重要會談前搞兩面手法,以不斷的小動作來為布林肯抬高身價,這就不能不讓人質疑,美方到底有多少誠意了。




內容來源:大公報A20版、香港文匯報A18版

特約記者:余家昌

報紙編輯:齊明喆、莫家威、林輔賢、黃力敬

網絡編輯:江月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他何以受到高規格禮遇?


為民發聲這件事,《大公報》做了121年


大文快報(2023.06.17)周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