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嚯!起猛了!香港樓價回到6年前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12-25



本文要點

樓價已回到2017年,泡沫風險降低。

香港寸金尺土。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公布,截至今年中的過去一年,香港樓價回落7%,重回2017年水平,是報告自2015年發表以來,首次跌出「泡沫區」,全球排名跌一位至第六。不過樓價估值仍過高,香港打工仔置業負擔沉重,高薪族竟要不吃不喝20年至25年,才能買到一個約650呎鄰近市區的單位。有商會人士認為,若香港樓價居高不下,不利於搶企業與人才落戶

香港樓價估值過高,打工仔置業負擔沉重。

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上升,導致主要金融中心樓市失衡情況急劇下降。報告提及,自2015年發表報告以來,香港樓價持續處於「泡沫風險區域」,但自去年中至今年中累跌7%,經通脹調整後,住宅樓價已重返2017年水平。雖然樓價回軟,但2003至2018年期間,香港樓價升幅以倍數計,港人收入卻停滯不前,房屋至今仍是很多人負擔不起的資產。報告以高技術服務業僱員平均薪酬計,要不吃不喝20年至25年(去年是22年至26年),才買到一個約650呎鄰近市區的單位,遠遠拋離東京的12至17年。

過去多年,香港樓價升幅以倍數計,房屋至今仍是很多人負擔不起的資產。

按息高企 樓市需求受壓

瑞銀報告指出,香港房地產泡沫指數達1.24,全球排名跌一位至第六位,但排名仍為亞洲第二。過去四季,隨人口流入增加,香港家庭槓桿比率趨於穩定,租金幾乎沒有變化,但按揭利率處於高位,為樓市需求帶來壓力。整體來看,香港樓市價值仍被高估,而房屋供應在上升,意味香港樓市在不久將來持續疲軟。

香港房地產泡沫指數達1.24,全球排名從去年第一跌至第六位。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房地產主管Claudio Saputelli表示,目前經通脹調整後的樓價,實際較去年中低5%,瑞銀追蹤分析的25個城市,大部分蒸發了疫情期間樓價的升幅,實質價格回到2020年中期的水平。

香港表廠商會前會長劉健華向《大公報》表示,經濟環境持續穩定向好,專才和外商才願意來港承擔高樓價,但目前全球經濟環境面對不可預測的下行挑戰,投資者不願承擔更多風險,增加了香港搶人才、搶企業的難度。

商會:高樓價不利搶企業

劉健華建議,特區政府吸引人才,可以向專才提供置業優惠和培訓,如果不正視相關問題,只會令競爭對手的優勢更加穩固,此消彼長,肯定拖慢香港的經濟復甦能力。

瑞銀報告僅追蹤分析25個市場的樓市,當中只有香港一個大中華區城市,亞太區則包括新加坡、東京、悉尼。

全球樓價泡沫城市 僅剩蘇黎世及東京

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顯示,在追蹤的25個主要城市中,僅瑞士蘇黎世及日本東京樓價仍處於泡沫風險區,較去年大減7個城市。蘇黎世排名由去年第3名,升至第一,東京更由去年第9位升至亞軍,美國邁阿密由第10位升至第3位,新加坡則從第21位升上第19位。

東京樓市失衡現象持續加劇,跌入「泡沫風險」區域。

瑞銀分析全球25個主要城市的樓價,由2022年中至2023年中,實際樓價平均下降5%,且價格或進一步下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風險評分最高的兩個城市,德國法蘭克福和加拿大多倫多,樓價在過去4個季度下跌15%,多倫多排名跌至第7位。自2018年以來,新加坡實際樓價上升15%,但仍處於合理區域,在全球排名第19位。

倫敦人供樓負擔重 躍進前十

其他城市方面,報告認為,東京樓市失衡現象持續加劇,過去20年逐漸從「價值被低估」跌入「泡沫風險」區域,與日本其他城市形成鮮明對比。另外,雖然日本淨移民人數下降和按揭利率溫和上升,但名義樓價動態未有減弱。

至於第一位的蘇黎世,自住型住房名義價格較10年前高出超過一半,許多高薪人士置業及超低利率,均成為支持樓價造好的主因。另外,一向受到市場追捧的英國倫敦,排名由16位升至第10位。倫敦樓價萎靡不振,自2016年英國脫歐後,欠缺國際強勁需求,樓價一路下滑,更低於全國平均價格;可是利率持續高企,經濟不景氣,當地人供樓負擔能力跌至2007年新低。

陳啟宗:土地供應增 發展商暴利日子不再

恒隆集團(00010)董事長陳啟宗在公司《2023年中期報告》內表示,香港正經歷「系統性轉變」,是導致房地產行業疲弱的原因之一。隨着經濟轉弱和土地供應增加,地價和樓價同時受壓,「暴利的日子會一去不復返」。唯一「亮點」可能是豪宅市場,因為內地不少富豪渴望移居香港。

商會人士認為,香港樓價居高不下,勢必窒礙搶人才及企業經營。

陳啟宗在「致股東函」中指出,香港在中美鬥法下首當其衝,加上全球市場萎縮,商業活動放緩,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明顯受到美國遏制,上述種種「在未來的日子只會惡化」,令香港經歷系統性轉變。雖然這不代表香港經濟會沒落,但必須迅速調整和適應以保一席之地,「察覺不到或不願承認都會帶來禍患」。

隨着特區政府向市場釋放更多土地,加上經濟轉弱,他認為地價和住宅樓價難免受壓,樓價也開始放緩。他預計「這不僅僅是周期性的轉變,而會是系統性的轉變」;長遠而言,這個轉變會令香港更具競爭力,但出現得「不太合時」,因為樓價持續下跌,可能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經濟正穩定復甦

陳啟宗也談及香港經濟前景,形容正慢慢從疫情中恢復過來,預計不會迅猛反彈,但希望會穩定復甦。如與內地相比,他認為香港的困難微不足道,惟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清楚什麼才能提振香港經濟」。雖然旅遊業正在轉好,但人均消費仍然乏力。鑒於海外經濟疲弱和政局難料,引致國際貿易低迷,物流業及相關行業亦難見起色,個人消費亦難有顯著增長,加上樓市經歷結構性轉變,認為「目前很難對未來過度樂觀」。


內容來源:大公報A3

記者:李信
報紙編輯:譚澤滔、蕭潔景
網絡編輯:長安
審校:蘇萊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不敢想像,這是在英國


隨時隨地偶遇香港明星


小心假冒偽劣!一文教路辨半島美心奶黃月餅真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