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戰火,讓人想起二戰中的上海
二戰時的上海,庇護兩萬猶太難民。
大公報綜合BBC、《紐約時報》、新華社報道:新一輪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5日在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用英語和阿拉伯語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曾為2萬名猶太難民提供了庇護。她強調,中方譴責並反對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希望盡快看到停火和巴以局勢緩和。據英媒報道,20世紀30至40年代,上海是少數接納猶太難民的城市之一,被稱為「現代諾亞方舟」。
華春瑩15日發文說,二戰期間,中國人民在上海為2萬名猶太難民提供了庇護,「我們相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過去的悲劇不應該發生在今天的任何人身上。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無論他或她的信仰或種族如何。」
今年8月初,「上海,曾經的家園──猶太難民與上海」展覽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揭幕,通過史料再現2萬名猶太難民與中國人民患難相助、風雨同舟的珍貴歷史。多位猶太難民及其後裔從美國各地趕來參觀,並講述各自家族的故事。94歲的阿瑟·施奈爾說:「上海將永遠作為避難所而留在記憶中。」
上海熱情接納猶太人
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城市對想要逃離納粹德國暴力迫害的猶太人實行入境限制,而上海是少數幾個接納猶太難民的城市。1933年至1941年,約2萬名歐洲猶太難民先後來到上海,在當地人民的幫助下生存下來。他們做起了木工、鐵匠、裁縫、理髮師、糕點師,經營起小買賣,還有人開咖啡館和俱樂部。
由於侵華日軍對猶太人實施限制措施,1943年2月之後,約1.4萬名猶太難民集中居住在虹口提籃橋區域,即日本人劃定的「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研究上海猶太人歷史的以色列記者巴爾·加爾說,日本士兵禁止猶太難民自由出入,很多人沒有工作,陷入貧困。但中國人民的熱情和善良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與父母一同到上海避難的猶太女孩薇拉·沙遜與中國鄰居周叔叔一家結下深厚情誼,周叔叔經常請她到家裏作客,和他的女兒周惠珍一起玩耍。沙遜一家戰後移居美國,她曾數次返回上海,最終與好姐妹周惠珍重聚。
斯莫爾7歲時隨父母從波蘭一路躲避納粹屠殺,最後來到上海避難。她回憶說,她得到了周圍中國人很好的照顧。斯莫爾始終保留着鑲有漢字「福」「壽」吊墜的項圈。她說,這是在上海時的紀念物,「每次看到它們,你就會相信──這是倖存者的奇跡」。6歲時從德國逃到上海的摩西說:「如果(上海人民)沒有如此寬容,我們的生活將會很悲慘。在歐洲,猶太人必須躲藏起來,而在上海,我們可以跳舞、祈禱、做生意。」
安全比財富更有價值
上海的大多數猶太難民從二戰中倖存了下來,歷史學家大衛·克蘭茲勒說,這是「上海奇跡」。BBC說,提籃橋給猶太難民提供的不是財富或奢侈品,而是更有價值的東西:安全。2015年,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拍攝製作了公益宣傳片《謝謝上海》,向中國人民表達最真摯的感謝。
上百名以色列人參與了宣傳片錄製,包括在上海長大的猶太難民、科學家、藝術家、學生等,以及上海友好城市海法市市長亞哈夫、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約翰·奧曼等人。他們高舉着用漢語、希伯來語和英語寫成的「謝謝」標牌,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宣傳片的最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我們永遠感謝你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謝謝!」
猶太難民赴上海時間線
1933年至1941年
•約2萬名歐洲猶太難民先後來到上海。他們與當地居民和諧相處,一些難民從事牙醫和醫生的工作,另一些人開設了商店、咖啡館和俱樂部等。
1943年
•侵華日軍壓縮猶太人的生活空間,將他們限制在虹口提籃橋區域,即日本劃定的「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1943年2月之後,約1.4萬猶太難民聚居此處。
1945年
•隨着日本和德國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上海的大多數猶太難民陸續離開,遷往世界各地。
2007年底
•上海虹口區政府修繕了二戰期間猶太難民經常舉行聚會和宗教儀式的摩西會堂舊址,並在此成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向公眾開放,以紀念這段歷史。
來源:BBC、新華社
上海建紀念館 難民捐出婚紗
為紀念上海庇護猶太難民的歷史,2007年底,虹口區政府正式成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2020年,紀念館完成擴建,展品增加到近1000件。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建在摩西會堂舊址上,這裏是二戰期間猶太難民經常聚會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2020年12月,紀念館完成擴建,整體面積增至4000多平方米,展覽分為逃亡上海、避難生活、同舟共濟、戰後離別、特殊情誼、共享未來6個部分,囊括近1000件展品,通過161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展現猶太難民的上海生活。
紀念館館長陳儉介紹說,很多展品是前來「尋根」的猶太難民倖存者及其後裔所捐獻。猶太難民貝蒂·格里本席科夫捐出了自己的婚紗。這條婚紗由她的婆婆縫製,她的兩個女兒也曾在婚禮上穿過,可謂是「傳家寶」。由於年代久遠,婚紗出現了氧化、泛黃的情況,上海一家洗衣公司花了3天時間免費清洗修復,讓它獲得「新生」。
陳儉說,2007年以來,紀念館已接待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者。沙拉·伊馬斯是猶太難民後裔,也是少數戰後仍留在中國生活的猶太人之一。她的兒子傑瑞與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合作,旨在加強猶太難民家庭之間的聯繫。傑瑞說:「我們希望讓這些故事和記憶一代代傳承下去。」
德國猶太難民籲銘記歷史 停止殺戮
1939年出生於上海的猶太難民後裔索尼婭·米爾伯格說,上海是她的第二故鄉。過去數十年,米爾伯格收集猶太難民姓名,努力恢復猶太人的上海逃亡記憶。她表示:「我們不能遺忘這段歷史。願人類永遠不要戰爭,不要相互殺戮,永遠不要。」
米爾伯格的父母來自德國法蘭克福。1938年底,她的父親被關進達豪集中營,母親通過在荷蘭的親人從中國領事館拿到一張空白的移民表格,並向蓋世太保承諾他們一家將離開德國。就這樣,米爾伯格的父親被釋放,一家人於1939年出發前往上海。當時米爾伯格的母親已經懷孕,抵達上海半年後米爾伯格誕生。
為了謀生,米爾伯格的父親先後當過記者、翻譯,幫中國商人賣過雞蛋,母親則偶爾做些針線活兒。在米爾伯格的記憶中,中國人熱情而友善。有一次,她在放學途中迷了路不停大哭,周圍的民眾紛紛過來安慰她,最後她在警察的幫助下回到了家中。1945年,她的弟弟彼得在上海出生。當時年幼的米爾伯格並不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戰後,米爾伯格一家返回德國,她逐漸了解了二戰的殘酷真相。1998年,她首次回到上海,後來又多次故地重遊,並幫助建立了上海猶太難民數據庫。
20世紀30年代,納粹德國殘酷迫害猶太人,擁有簽證簽發權的各國外交官成為猶太人的一線生機,但當時大多數西方國家拒絕伸出援手。時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挺身而出,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提供簽證。何鳳山因此被稱為「中國舒特拉」。
1938年德奧合併後,納粹當局通知猶太人,若他們能提供簽證作為「移民證明」,就會被允許離境,他們被關進集中營的家人也將獲釋。一位名叫艾瑞克·歌德斯堡的男子數月內奔走了幾十個外國領事館,卻始終未能拿到簽證。走投無路之際,他得知用中國簽發的上海簽證可以逃離奧地利,這次終於申請成功,舉家前往上海避難。
當年在中國領事館工作的只有何鳳山及另一名同事。中國領事館發放簽證的消息越傳越廣,前來申請的猶太人大排長龍。何鳳山的女兒何曼禮說,很難弄清他們究竟發放了多少簽證,因為不像舒特拉,何鳳山沒有他所拯救的猶太人的名單。何曼禮從倖存者的簽證號等信息推測,何鳳山在維也納工作的兩年時間裏,平均每月發放500個簽證。
何鳳山在世時很少宣揚自己拯救猶太人的故事。他於1997年去世後,這段歷史才逐漸浮出水面。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何鳳山「國際正義人士」的稱號。2001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為何鳳山建立紀念碑。
內容來源:大公報A24版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