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這是香港史上最平和、理性的區議會選舉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12-25

本文要點

一場沒有黑暴分子從中作梗的真正的選舉。

「讓我們的社區更美好」,這是全港市民的共同心願。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昨日圓滿成功舉行,逾100萬選民在全港逾600個票站踴躍投票,一同參與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後的第一次區議會選舉,一同見證新一屆區議員的誕生,開創由治及興新里程。

昨日的選舉,地區委員會界別總投票率高達96.92%,選舉結果凌晨揭盅。地方選區選舉結果凌晨亦開始陸續公布。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完善選舉制度後選出來的區議員將維護地區利益、香港和國家的整體利益與安全,讓市民安居樂業,確保香港繁榮穩定。

區選圓滿成功

由治及興新里程

香港特區第七屆區議會一般選舉於10日8時30分開始投票,從399名候選人中選出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及88名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

昨日上午8時許,距離投票開始還有一段時間,不少票站外已聚集着等候的市民。心急投票的市民表示,「2019年區選好混亂未能去投票,今屆回復正常,想投下一票,為社區建設出一分力。」同一時間,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紛紛現身各區所屬票站,用實際行動投票支持,並發出共建美好社區的呼籲。

鰂魚涌社區會堂,有坐着輪椅的長者前來投票。(大公報記者鄭雷攝)

「市民關心的社區交通、環境衞生、公共設施等問題,都可以通過區議員反映給特區政府。」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早在位於港島羅便臣道的投票站投票後表示,完善選舉制度後,選出來的區議員都是愛國者,都將維護地區利益、香港和國家的整體利益與安全,讓市民安居樂業,確保香港繁榮穩定。新確立的監察制度將確保新一屆區議員保持廉潔,確保他們的日常工作符合市民期望。他指出,重塑後的區議會將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香港整個治理體系都符合「一國兩制」要求,希望市民珍惜權利,踴躍投票。

譚先生帶同小朋友來投票,教育下一代盡公民責任。為譚爸爸點讚。(大公報記者葉浩源攝)

票站指示清晰 投票秩序井然

從早到晚,本屆區議會選舉有條不紊地進行,票站指示清晰,人員服務到位,市民投票秩序井然。全港開放超過600個區議會地方選區(地方選區)一般投票站供選民投票,另設18個地區委員會(地委會)界別投票站,供約2500名地委會界別選民投票,並另設24個專用投票站。

各候選人的團隊昨日仍在街上奮力拉票,吸引途人關注。(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地委會界別的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最終投票率累計高達96.92%,2454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投票。地委會選民人數共2532名。換言之僅78名「三會」成員未有投票。其中,北區分區的投票率達100%,其次是元朗,投票率達98.44%。

地方選區投票時間原定昨日晚上10時半截止。不過,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晚上7時42分突生故障,須轉用選民登記冊印刷本發出選票,投票時間相應順延1.5小時,至午夜12時。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法官就故障致歉,承認故障或影響部分選民的投票意欲,延長投票時間是合理安排。

午夜12時,投票結束,點票工作隨即展開。凌晨1時許,行政長官李家超、選管會主席陸啟康、選管會委員石丹理和文本立資深大律師到銅鑼灣皇仁書院點票站巡視及倒出票箱中的選票。

李家超:設專組查電腦系統故障

李家超今日凌晨見記者時表示,高度關注和非常重視區議會選舉電腦系統故障事故,已經要求選管會成立專責調查小組全力調查,找出問題成因,確保同類事件不會再發生。選管會將成立調查小組,由文本立資深大律師領導,成員包括政府資科辦、選舉事務處資訊科小組和警方網罪科。

曾國衞和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在九龍新蒲崗的點票站內監督點票工作。(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新一屆區議會將由來自不同背景、界別的區議員組成,更立體、更符合市民的利益;新一屆區議會是有質素的區議會,將令大家耳目一新,專注地區事務以及做實事。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必然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同時將市民的意見反映給政府。」李家超說。

政府為選民送上繪有香港風景的心意卡,大受歡迎。

特首官員齊投票

帶頭履行公民責任

特區政府全體主要官員昨早分別到所屬地方選區票站投票,體現政府高度重視今次選舉。

他們表示,投票流程快速、流暢、指示清晰,這是重塑區議會後的第一場選舉,是歷史性的時刻,具有重大意義。

重塑區議會是完善地區治理的重要環節,關係到每個市民日常生活的福祉,小到道路設計、地區設施,大到影響市民的大型項目,新一屆區議會都能夠幫助市民表達意見。

青年首投族:

自己一票很重要

在上水鄰近邊境投票站,數名選民手持卡通紙板打卡留念。(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我是第一次投票,年輕人更要關心社區發展。」今年20歲出頭的朱小姐,在昨日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從屯門蝴蝶邨的投票站走出來,手上拿着投票後政府派發的心意卡。

她是「首投族」,第一次在議會選舉參與投票,她認為投票是公民責任,所以今年特意登記做選民。

同樣是「首投族」的黃小姐說,她所屬地區在今屆區選的候選人數較往年多,激發她投票的意欲。

年輕選民細閱《大公報》,了解區議會選舉消息。(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鄭小姐一家人手持《大公報》落力呼籲市民踴躍投票。(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社會各界:

重塑區議會 幫香港幫市民

昨日投票氣氛祥和,許多本港社會知名人士都一早前往所屬票站投票,並呼籲更多選民踴躍投票,共建美好香港。有選民不時在票站「野生捕獲」名人,政界、商界,還有演藝界等,紛紛留下開心的合影。

港區全國政協常委、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傑於昨日早上8時41分到達投票站投票。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常委何超瓊昨午到達票站投票。

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到票站投票。(受訪者提供)

郭炳江郭基煇父子到投票站投票,展示心意卡。(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新鴻基地產執董郭基泓到票站投票。(受訪者提供)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中午到票站投票。

全國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早上在九龍塘區議會投票站投票。

邊境投票站便捷

內地港人紛點讚

特區政府在上水港鐵站附近的兩間中學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便利身在內地的選民返港投票。

「鄰近邊境投票站能夠方便在內地的香港人,即日來回港深兩地,身為香港年輕人,我就一定要回港投票。」北上深圳創業的90後青年麥智恆,昨日經福田口岸返港,直奔位於上水港鐵站附近的鄰近邊境投票站。

鄰近邊境投票站外排了長長人龍。

近1.3萬名來自各個區議會地方選區的選民,登記到鄰近邊境投票站,不少到來投票的選民讚賞這安排,方便在內地居住或工作的香港人返港投票,為建設美好社區出一分力。有選民表示,今屆選舉投票以政綱競爭為主,認為更能選出實幹議員。

就讀北京清華大學的莊同學(左)和李同學(右)飛返港投票,即晚回京準備今早上課。(大公報記者義昊攝)

大公社評|香港特色優質民主的一次成功實踐

 評

 

昨日是香港民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2023年區議會換屆選舉成功舉行,超過100萬選民排着隊、扶老攜幼前往投票,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新選舉制度、對完善地區治理的堅定支持。

這次選舉是一次成功的選舉,更是一次高質量的選舉,體現了港人對區議會去「泛政治化」的共識,對區議會恢復基本法規定職能定位、對踐行優質民主的高度認同,標誌着香港特色民主發展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全面落實,區議會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香港揭開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成功的選舉,彰顯新選制獲堅定支持。完善選舉制度,重塑區議會,從根本上而言,是為了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推動區議會回歸基本法所規定的功能角色,推動地區治理全面有效提升,以更好地造福港人。這一套制度好不好,香港市民最有發言權。從區議會選舉結果和整個選舉過程來看,新選舉制度不僅獲得高度支持,更已在香港落地生根。


回望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反中亂港分子挾黑暴之惡,肆意分化香港社會,製造仇恨,甚至恐嚇、血腥襲擊其他候選人,選舉瀰漫着極端暴戾之氣,選民真正關心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正視。當年產生的區議會,不僅肆意破壞區議會的功能,甚至公然當作宣揚「港獨」的平台。香港市民深受其害,對此早已深惡痛絕,期盼早日扭轉亂象,推動香港重回正軌。



從昨日選舉投票情況來看,大批市民一大早就前往投票,許多居內地港人更是寧可放棄休假,也要專門乘飛機回港投票;而儘管出現投票系統故障的問題,但大量選民寧可排隊多等數十分鐘甚至一小時,也堅持把票投完。如果沒有對新選舉制度的高度認可、對區議會去「泛政治化」弊端的強烈共識、對基本法規定職能定位的一致認同,又怎會出現如此熱烈的選舉氣氛和投票情況?


正氣的張揚,反映良政善治的新氣象。回歸以來香港舉行了七屆區議會選舉,但沒有哪一次像昨天一樣,選舉是在如此平和、理性的情況下進行;也沒有哪一次像這次一樣,選舉聚焦的是居民最關心、最關切的議題。「區區有競爭」候選人之間競爭激烈,沒有人能「躺贏」,更沒有人敢「躺平」。大家拚政綱、拚服務、拚實力,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知道「鹿死誰手」。


昨日這場選舉的成功舉行,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良性競爭選舉文化,風清氣正,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困擾香港社會的區議會選舉陋習,尤其是扭轉了上屆區選的極端化、民粹化、「港獨」化的嚴峻問題,新選舉制度的優質民主特徵得到全面彰顯,這也正是香港特色優質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不僅是候選人全力以赴,選民對選舉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即便是到選舉最後衝刺階段,許多選民仍與候選人討論關心的地區問題,由完善地區設施,到改善交通、衞生環境等等,展現了共同推動香港發展的美好期望和決心。而香港各大社團和組織,連月來深入宣傳新選制,舉辦競選論壇,鼓勵選民踴躍投票。整個選舉過程,全社會積極參與,正氣張揚,凝心聚力,展現了團結一致的新氣象。


高效的組織,體現特區政府擔當作為。此次選舉,特區政府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組織力和動員力。行政長官和高官不遺餘力地向市民宣傳新選舉制度、講解區議會對香港居民的生活的重要性,鼓勵香港居民踴躍投票。不僅如此,政府官員和各級公務員都紛紛以各種形式,例如拍攝短片、走上街頭和深入民眾,千方百計提高居民對區議會選舉的關注度。相關宣傳海報、橫幅、單張和由政府監製的電視宣傳片更是出現在社會每一個角落。


同時,警方以及廉署安排足夠人員,確保選舉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舉行。雖然昨晚遇到投票系統故障的問題,但特區政府立即啟動了應變機制,啟用正式選民登記冊印刷本發出選票,並將投票時間延長至午夜12時。在一系列高效、靈活安排之下,區議會選舉順利落幕。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區議會選舉,逾百萬選民踴躍投票,候選人團隊以及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走出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完善地區治理體系、提升地區治理效能的關鍵一步。區議會選舉成功舉行,在香港民主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推動香港由治及興有重大促進意義。


這場選舉關乎港人的切身利益,關乎香港整體福祉,有利推進建設美好社區,開創香港地區治理新篇章。自此,新選舉制度的「最後一塊拼圖」得以補全,完善地區治理的框架得以成功落實,香港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只要各界齊心協力謀發展,香港就一定能早日實現由治及興。


綜合:大公報A1、A2、A3、A4、A5、A6、A7、A8版,大公文匯全媒體
報紙記者:李清、義昊、黃釔淼、吳俊宏、龔學鳴、伍軒沛、蔡文豪、麥潤田、林良堅等
報紙編輯呂俊明、劉仁杰、鍾偉畧、嚴偉豪、王彩洋、嚴偉豪、鄭小萍、杜樂民、劉國光等
網絡編輯:謝光輝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四年前失去的,今天拿回來


這個周末,香港幹大事


你看蒼天饒過了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