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香港小販的離世,為何讓一座城動容?
2月18日,當大家都還沉浸在春節氣氛之中,95歲的「尖沙咀小販」張杰在港離世的消息,在他故鄉浙江上虞傳開,當地市民紛紛趕往他在上虞的舊居獻花哀悼。
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浙江省愛鄉楷模張杰。
他的離世之所以讓一座城為之動容,是因為這位在香港靠着賣糉子、茶葉蛋為生的老實人,40年來省吃儉用,為家鄉捐贈1500萬元人民幣,興建了18幢張杰教學樓,32間教室和宿舍樓、圖書館,惠及眾多莘莘學子。張杰曾說:「只要我張杰在世一天,我就對家鄉教育事業支持一天。」張杰的三女兒張蕉珍昨日接受《大公報》獨家訪問時表示,父親的義舉得到全家的支持,父親雖已離世,惟蕉珍以父為榮。張杰1928年出生於上虞梁湖街道華光村,11歲那年,迫於生計,隻身去了上海成都恆興竹木行當夥計。後來,他來到香港一家南貨店當夥計,省吃儉用積攢下一些錢,租下了香港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一個僅僅只有5、6平方米的樓梯口店舖,以賣河蟹為生,平時兼賣茶葉蛋、糉子、話梅等。
「人家叫我老闆 其實我睏的是地板」
可就是這樣一名小商販,自1979年起陸續為家鄉浙江上虞捐建了18幢張杰教學樓,32間教室和宿舍樓、圖書館,並設立200多萬元的教育基金資助困難學生,總捐贈金額達1500萬元。每次回鄉他都要去各個學校走走看看,哪家缺教具,哪家缺設備,哪家需要圖書,哪家需要新建校舍,他都一一記下,力盡所能解決困難。曾有人誤以為他是香港富豪,對此他曾調侃說:「人家叫我老闆,其實我睏(睡)的是地板,吃的是豆瓣。」上世紀80年代,張杰一家十幾口人還擠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當有親戚勸他買房改善生活質量時,他盤算了一下需要200萬港元,又放棄了。「我一想,買屋只有自己受益,但是200萬元造一間學校,能有多少人受益啊。」1978年,張杰在尖沙咀租下一間小舖,小本經營的微薄收入,為家鄉捐建了18幢教學樓。張杰三女兒張蕉珍回憶起父親過往點滴,也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她指當時父親堅決地說:「這些錢可以幫到許多學生。」張蕉珍還記得父親都是將不好留給自己,最好的施與別人。
對家鄉慷慨 對自己吝嗇
相比對家鄉教育的慷慨捐贈,張杰對自己可謂是十分「吝嗇」。日常生活中,他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廉價衣衫,出門坐車專挑沒有空調但收費便宜的公共汽車,甚至改每月理一次髮為每兩月理一次,一天要抽兩包煙的「老煙槍」硬生生戒了煙,只為省錢捐款助學。張杰曾說「知識改變國家命運,要靠讀書,現在國家負擔重,我們海外遊子總要盡點心,出點力。」「自己好不算好,家鄉好才是真的好!」上虞師生在開展「學習張杰精神,爭做最美學子」活動。「張先生捐贈的每一分錢真的是他一隻隻螃蟹、一個個茶葉蛋賣出來,一口口、一點點省下來的。」原上虞中學校長謝宜燦與張杰有着40多年的交往,回憶往事,謝宜燦仍歷歷在目。「他第一次為家鄉教育事業捐資就是給我們捐贈了一台價值3000元的彩電,後來又給我們捐建了教學樓,捐贈了圖書、儀器,還有一輛麵包車。80年代,一萬塊錢在內地已經是很厲害的了,他一下子就拿出了一萬塊設立了獎學金,幫助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學生。此後他又陸續在其他鄉鎮學校持續捐贈。他的舉動很讓我們佩服!」獨家訪問三女兒:全家以父親為榮
《大公報》獨家專訪張杰的三女兒張蕉珍,講述父親生前的點滴,為鄉間貧苦學生辦學,只為讓學生能用「知識改變命運」,父親的義舉得到全家的支持,現時父親雖已不在人間,全家以父親為榮。經過子女「無書讀」,令張杰幫助其他清貧學生求學的心志更堅定。 「我爸爸不是大老闆,只做小小的生意,浙江省政府都請他去北京觀禮,他當時真的好開心。」張蕉珍回想起父親,一幕幕善舉盡入眼簾,還記得2015年父親當選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受邀前往北京出席典禮,張蕉珍表示一向為人低調的父親與母親一同前往,全程掛着欣喜笑臉。
張杰一直關顧上虞,幼年時,他因家境貧困,小學未畢業就外出謀生,及後輾轉來到香港,做過幫工、當過夥計。及後張杰建立自己的家庭,育有四名女兒及一名兒子,張蕉珍憶述年幼時,因家裏經濟環境拮据,坦言當年求學艱難,因而五名子女中,只有幼女及幼子高中畢業。
經過子女「無書讀」,令張杰幫助其他清貧學生求學的心志更堅定。張蕉珍表示,1978年,父親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租下狹小的地舖,做起了小本生意,她指父親做了小商販,同時亦開始了幫助貧苦學生求學之路。街坊:他省吃儉用行善 令人感動
香港小商販張杰省吃儉用捐助家鄉辦學令人尊敬,沒想到大公報記者與這名大善長亦有數面之緣。
千禧年間,大閘蟹十分受港人歡迎,尖沙咀及多區都增設出售大閘蟹的店舖,而張杰的雜貨店兼賣大閘蟹,店舖雖小,但因價錢實惠深受食家歡迎,愛吃大閘蟹的記者當年也曾多次幫襯。驚悉張杰離世,記者昨日再到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4號張杰的舊舖時,發現昔日的雜貨舖已結業多時,店舖原址已拆卸成地盤,正在興建大廈。附近老街坊表示難忘張杰,盛讚他節儉一生為家鄉辦學扶貧,令人敬佩。
十年滄海桑田,尖沙咀變化巨大。記者幾經尋訪,找到兩名曾經在附近開店認識張杰的老街坊。一名在金巴利道永利大廈經營雜貨店的蔡伯伯指出,認識張杰數十年,大家都是老街坊,以前大家不時會碰面聊天,知道張杰有多名女兒,店舖是租的,女兒們經常在店裏幫手,數十年如一日。不過,可能年事已高,加上業主加租,約十年前雜貨店最終亦難逃結業,之後就較少見到他。張杰是一位平凡人,但他以一己之力幫助許多人改變了人生軌跡,做出不平凡之事,成就了不平凡人生。亦因此,當地人感謝他,懷念他,縱然他已離開人世,但依然活在人們心中。在香港,熱心幫助內地同胞的善長仁翁不知凡幾,既有像邵逸夫這樣的大企業家,但更多的是像張杰這樣的小市民。過去每逢內地有災難,港人總是踴躍捐資。1996年華東水災,百位香港明星為籌款賑災而組織義演,彰顯了港人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2008年汶川地震,700萬港人共捐資230億元,人均3000元,創造了一項世界之最。
香港人是愛國的,既不為名更不為利,只為着自己是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的中國人,血管裏流的是炎黃子孫的血。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為家鄉建設、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發揮着自己的力量,作出自己的貢獻。改革開放之初,港人到內地投資興業,是愛國;回歸後,香港發揮內通外聯的獨特作用,是愛國;而捐資興學只是其中常見的愛國的方式。
記者:王莉、連愍鈺、盛德文、余風
網絡編輯:Charlo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