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覺武俠夢
他是香港文化的驕傲!
今天(3月15日)是金庸先生(查良鏞)的農曆百年誕辰。
時值金庸百年誕辰,全國各地都在辦紀念活動:
金庸的故鄉浙江海寧舉辦了「赤子心 家鄉情」金庸百年紀念展;
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金庸紀念活動的揭幕禮。(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與此同時,線上紀念活動、紀念郵票、書籍再版等更是絡繹不絕。
2024年3月14日,香港郵政發售一套以「金庸小說人物II──俠之大者」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
金庸為人熟知已有多久了呢?從1955年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問世算起,已有69年;而以《射鵰英雄傳》奠定武俠泰斗地位至今,也歷經67載;距離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完成,也已過了52年。
金庸與《大公報》。(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金庸於1949年在《大公報》上發表的文章原件。(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金庸於1953年在《大公報》上發表的文章原件。(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1955年,金庸開始在《新晚報》上連載《書劍恩仇錄》,開啟了他數十年的武俠小說創作生涯。
1959年2月9日,《雪山飛狐》於《新晚報》首日連載。
正如許多大企業家最初創業只為稻粱謀一樣,金庸寫小說的初衷朴實而直接——為了提高報紙發行量。他以「一手寫小說,一手寫評論」撐起《明報》大業,開闢報業江湖,不僅大展「文人論政」的抱負,也憑生意頭腦的靈光而賺得滿缽。倪匡曾說,金庸可能是「中國五千年來第一個致富的知識分子」。
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笑傲江湖》連載版手稿。(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金庸跟香港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關係,可以說香港造就了金庸。」當年獲金庸手寫聘書聘任《明報月刊》總編輯的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曾說,金庸九成主要著作均誕生於香港這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土壤。他深諳多國語言,敏銳捕捉並融入全球視野,為《明報》構建起了兼容並蓄的品牌形象。
2002年11月底,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在位於香港北角的辦公室翻閱他的作品《天龍八部》(新華社)
20世紀50年代,大批商人、文化人士、政治家攜財富湧向香港,徹底重塑了香港的人口結構、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其中,金庸與梁羽生等新派武俠作品在此背景下橫空出世,他們的作品巧妙融合了中西文學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敘述技巧,如細膩的心理描繪、美學抒情,同時沿襲了古典章回小說形式,穿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歷史文化典故、風景名勝和歷史名人,極大程度撫慰了香港移民懷揣的「北望神州」的文化鄉愁。
通過《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穿越回疆戈壁至秀美江南,踏遍中原各大名山古蹟,直達北京紫禁城和東北長白山;
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劇照。
電視劇《天龍八部》劇照。
電視劇《鹿鼎記》劇照。
圖為2019版《倚天屠龍記》「無忌千里送不悔」片段。
同時,金庸的武俠小說融入歷史脈絡,虛實交織,使歷史背景與武俠情節無縫對接,賦予作品更強的真實感,為讀者生動再現了一幅幅古色古香的歷史畫卷,讓傳統文化在他的筆觸下熱烈燃燒。由此,這些小說在20世紀50至60年代風靡香港社會,並影響了東南亞乃至全球華人圈,構建出一種宏大的、史詩般的民族集體想像。
1960年,金庸(左二)與《神鵰俠侶》電影主角謝賢(左一)、南紅(右二)和梁素琴(右一)合照。謝賢在劇中飾演楊過,南紅和梁素琴則分別飾演小龍女、陸無雙和李莫愁。
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劇照。
過去數十年,在兩岸三地,由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超百部。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劇照。
90年代以來,電子遊戲和文化創意產品成為主流,金庸武俠小說依然備受追捧,衍生出眾多電玩和漫畫作品,風靡新生代的青年人,間接延續了金庸武俠世界的傳奇。
網絡遊戲《金庸群俠傳》。
甚至在學術界,金庸武俠小說也引起了廣泛的興趣,進而推動了「金學」研究的熱潮,其作品的學術研究價值得到了學界的充分認可。
金庸小說英文譯本。(大公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 攝)
金庸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雖非創作數量最多,卻在世界各地華人讀者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他筆下的武俠世界裏,既有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江湖兒女,又有對人性的深度剖析,成為數十年來連接全球華人心靈紐帶的共同文化符號,構築了一片專屬華人的浪漫江湖夢境。
2005年,金庸獲劍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除文學成就外,金庸亦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曾擔任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和特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並獲得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也得到過法國當局頒授的「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和「藝術及文學高級騎士勳章」,以表彰他在政治、社會及文化藝術領域的傑出貢獻。
金庸,不僅是香港文化的驕傲象徵,更是世界華文文學發展史上一座無法替代的豐碑。金庸的精神光芒歷久彌新,宛如燈塔,引領着一代代華人讀者在現實之外找尋那永不消逝的江湖理想。
2009年4月,查良鏞重回大公報,觀看大公報報史圖展,感觸良多。(大公報資料圖片)
金庸先生於2009年重返《大公報》參觀。此為先生題詞。(大公報資料圖)
綜合:大公報、香港文匯報、大公文匯全媒體
網絡編輯:Akira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