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成为移民国的真正公民,享受真正的生活?| 西洋参考

2017-03-20 外邦科技 西洋参考


关于作者

王家骏  资深媒体人,大象公会前主笔。


前几日,西洋参考推送了荣筱箐老师的文章《移民美国,英语水平真的没那么重要》,其中有一句话,“一个用英语说不成完整句子的人仍然可以在美国创出自己的天地”。


这当然是真的,我们不仅能从荣老师提到的福建偷渡客中看到人生成功的案例,甚至也可以在知识精英群体中发现令英语学习失败者欣慰的例子。比如被誉为“世界最杰出女性实验物理学家”的吴健雄博士,她的同事和传记作者评价这位美国生活了60年的“中国的居里夫人”同时具有:“超级的逻辑思维”和“困难的英语表达”。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但是道理与事实可能要复杂得多。外语是否会成为移民路上的障碍,在我看来,与移民者在母国的阶层地位以及在目标国家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高度相关。

 

对初中肄业的福建偷渡客而言:虽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连母国的“普通发”都掌握不好,但令他们在跨州长途巴士市场攻城略地的禀赋,是其基于地域观念的抱团——家里凑钱让长子先出去,给已经在海外的同乡老板做苦工,落脚后再接来本家庭更多的人,直至自己奋斗成为老板,往复循环。最典型的是福建长乐曹朱村,经过半个世纪的接力移民,全体三千村民几乎整体迁往美国了。不仅仅是在美国,闽人凭借乡土纽带大搞“拉、帮、带”的“种族天赋”,在欧洲(尤其是南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毫无疑问,这些低文化水平的第一代移民,其外语能力一定不好。


对于处于学界顶尖水平的吴健雄,有另一种的解释体系——她在核物理上的成就令人瞩目,以至于无论在伯克利大学的放射实验室还是在曼哈顿计划中,面对因语言障碍引出的种种不便,共事者和领导都有极大的耐心和令人感动的友善来帮助解决,况且她还可以通过数学语言、物理学公式和图像来表达思想。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想要移民的西洋参考读者——暂且假定在母国的社会地位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中产”“准中产”,夹在草根和顶级精英之间,这是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既没有小共同体的强大纽带,也没有能力让美利坚无条件拥抱自己的智力。作为原子化的个人,要追求移民后更好的生活,语言问题就有些不一样。


▲华人在美国的分布


对于上述的“我们”,如有语言障碍,就意味着:


1. 由于高端脑力劳动和语言能力高度相关,所以往往不能在移民国从事与母国阶级地位匹配的工作。我见过太多身边前辈们的例子,国内的工程师移民后去开出租车,大学教书的出去从厨子开始做起,等等,不仅职业降级,还要从头开始。虽然海外蓝领收入不低,但生活模式的切换和内心价值阶梯的崩解,需要时间和较强大的神经来消化;


2. 因为在给定英语不好的条件下,屈尊降贵去克服上面(第1条)提出的问题很困难,故而我们看到了大部分移民的解决办法:个人事业和交际圈子依然留在母国。交际圈子依然是母国的人其实更加不利。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取得的成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ta具有的社会资本。外语不好,身在外国就没有多少当地朋友,社会资本就无从谈起。英语不好,不上英文社交媒体,不以消费中文资讯的强度消费英文资讯(况且质量差距非常大),不知道姑娘(男生)们追逐什么流行趋势、喜欢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钦慕什么样的男生(姑娘),虽身在海外,但须臾不能离开简体中文网络。



这意味着将永久处于精神和财务上的异邦人状态,无法成为移民国的真正公民,享受真正的生活。在更大的意义上,搭便车式移民是国外良好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的纯粹消费者,shame!


基于第2条又导致了3:第一代移民生在海外的子女与亲代之间,会形成迥异于一般亲子冲突的文化隔膜和价值观差异。语言是有机体,它承载着该语言主流使用人群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地方性知识。子代生长在海外,在文化意义上是彻底的外国人。而亲代有语言障碍,几乎无法有效沟通。习得一门语言,常常源于对相关文化的浓烈兴趣,又往往走向了对该文化更加深入的体验、理解乃至认同,整个语言习得过程犹如一场朝圣。因此,亲代如果成功习得外语,与子代的文化隔膜问题就要小很多。



虽然语言障碍有种种不利,不过笔者作为“思想上移了民,但组织上没有移民”废青,还是非常羡慕前述“组织上移了民,但精神上没有移民”的人群。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于成人而言,二语习得真是太困难了。

 

语言教学研究者公认:如果成人和儿童同时处于自然二语环境下(比如移民到外国),成人不仅习得速度慢于儿童,成功率也很低。这是一个长久以来难以得到解释,并且谈论起来相当残酷的事实。研究表明,儿童比成人的掌握二语的速度快5-10倍,甚至还有基于大样本的定量研究显示:掌握二语花费的时间,等于开始学习时的年龄数字除以6;而在习得成功率方面:15岁以下的儿童在5年后几乎都达到了母语水平,所以荣老师文章中提到的“赵小兰八岁到美国一句英语也不会”并不是可怕的事情,而成人习得效果则呈正态分布。研究者认为成人中只有不到5%能达到非常流利的水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5%是大大高估的数字。


▲横坐标: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纵坐标:语言测试得分


更能构成强烈反差的是:人的综合记忆能力其实在30-50岁时达到最佳状态。不仅记忆力,还包括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成人都比儿童强大得多。就是在认知能力全方面压倒儿童的情况下,出现了成人学习效果远不如儿童这一普遍现象。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想去海外生活吗?请在微信号回复国家名 如 加拿大 查看相关文章和政策

咨询邮箱:immigration@iwestbound.com


你可能还想看

贾葭:2017,流动的世界欢迎勇敢的你

GetFunCEO陈峰的忠告:移不移民跟钱没关系

孩子,这就是我送你去美国的原因

致命雾霾、国民身体与大国领导人

骆轶航:美国的网约车司机需要本地户口吗

贾葭:做好准备,牺牲一两代人


西洋参考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我们也诚挚欢迎您的投稿。



外邦科技

waibang@iwestboun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